平鲁区古遗址
㈠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乌龙洞
乌龙洞昔为“平邑佛教之圣地”,“龙洞滴珠”乃古八景之一。龙洞名胜,双峰兀起,东望平邑,西翘黄河,南观人马,北缀长城,中矗峡谷,人文自然得益彰。龙洞滴珠,平邑奇景,八方踵游,隋时初肇,唐期以兴,万历造字,清屡扩筑,盛世重修,佛光山色相辉映。据传说碑载考之,乌龙乃五爷是也,故曰:“先有平鲁乌龙洞,后有五台五爷庙”。是日入寺诵经拜佛者,众生虔诚也。近则朔平偏,远则晋陕蒙,善男信女云集于斯,求财求嗣,祈雨祷安,香火鼎盛,峰间佛寺晓鸣钟。叹千年古刹,文化景观,累为兵祸所毁坏。今朝欣逢中华振兴时,太平盛世矣。实区强民富,享丰盈财富,耀斌民众重修乃倡,量力捐资,万众一心,府民共建,旅游开发奏凯歌。呼政协牵头,政府批准,喜于盛世再重修。龙洞胜景健于二00七年七月,俊于二0一0年八月,秀统领,勇建业,历时三载。府资筑路引水架电,夯实基础,筹资助建。各界人士、企业同仁慷慨乐捐,广种善果,大修功德,助山门开启,旧者易而新,废者振而起,修残补缺,建新如旧。讵之龙宫、龙母大殿、大雄宝殿、古典戏楼、天王殿门等殿宇塔亭相继落成。明代风格,飞檐斗拱,巨吻脊兽,琉璃璀璨,金碧辉煌。山门牌楼、塔林公园、马踏飞燕、蛇盘兔民俗园等附属景点亦随之成就。寺立两洞之源,双峰之麓;背枕北峰,前瞻双峰飞渡,山峦人马涌动;右揽滴珠泉涌,杏花争奇斗艳;左拥灵草翠松,窜杨枝繁叶茂,真乃佛门清净之地也。乌龙洞五爷祖庙毕成,则晨钟暮鼓悠扬,殿宇塔亭层叠,青山翠松掩映,烟雾香火缭绕。既为信众爱国爱教拓一净土,又为平鲁旅游文化添一秀色,更为全区平安、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筑一平台。此为官之大智,民之大吉,佛之大者。是为记。
㈡ 平鲁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1、平鲁烈士陵园
平鲁烈士陵园位于平鲁区井坪镇陵园路北,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1964年,竣工于1973年8月,主要是为纪念、陈列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烈士及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1366名平鲁籍革命烈士而建的,是雁门关外著名的烈士陵园之一。
2、掌柜窑
掌柜窑受到国家古长城、古战场遗址的保护,这里的民间生活方式从边民时期到1956年建社一直延续下来。
3、乌龙洞
乌龙洞位于平鲁区阻虎乡刘家窑村南2.5公里处,始建于明万历二年。曾作为平鲁的“古八景”之一,载入史册。
4、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始建于明代成化17年,是古代边关军事重镇之一。相传选址修筑城垣时,在北固山顶落下一只美丽的凤凰作蓄势待飞之势。人们视为吉祥之兆,故称之为凤凰城。小城占地0.885平方公里,建有东、西、南三门,城墙全长3150米,高12米,平鲁区投入巨资倾力打造为塞北文化旅游名镇。该镇已被山西省政府列入全省21个“特色宜居”示范镇之一。
㈢ 三年级作文朔州平鲁区的古老的建筑
品味人生的芬芳
人生就像是一朵朵艳丽的花,这花,可蓝,可黄,可红,可粉。每朵花不
一定要一样,但人们都会品味到她的芬芳。
品味人生,人生如花,无论花瓣是什么颜色的,那花儿都有着诱人的芬芳。
美丽的人生,无论你在哪里做着什么,不都如芬芳的花朵吗?
勇敢的人生,正如一朵朵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美国
现代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在奄奄一息的情况下,
淘金回家时碰到了与他一样饿的狼。当狼疲惫地走来准备吃他的时候,他用手
臂一挡,与狼一起晕了过去。第二天早上狼死了,而他却活了过来。一个美国
的船队,在海边沙滩上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他,才把他带回家。故事里,主人公
在一息尚存的时候,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仍然义无反顾地向前爬,在遇到狼
的时更是勇敢的殊死拼搏,为的仅是能活下去,而那四十多斤黄金早已经不知
去向。这正应了一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拥有了希望,只有活着,才
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伟大的生命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奉献的人生,正如缤纷的玫瑰,芳香四溢,光彩照人。汉家秦地月,流影
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古代的四大美女中,王昭君为了平息战乱,
远嫁到匈奴。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换来了边境人民的安全,免除了战乱。昭君
的风险,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奉献了全部。
生命不仅仅是那坚毅不拔的梅花和芳香四溢的玫瑰,更是那茵茵的芳草。
默默无闻的人生,正如那遍及天涯的小草,平凡而不可缺少。道路上的环
卫工人,每天早起晚归,维护着路面,清洁着街道。每天早上,月明星稀的时
候,他们就拿着工具开始清扫了,晚上,月色朦胧时,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他们不怕他人轻蔑的目光,也不会想得更多,正如一段歌词:没有花香,没有
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
涯海角
人生的美丽,在于坚韧不拔,在于牺牲自己,在于默默无闻。于是,我们
的生活中,人生之花芬芳四溢,香满天涯。
㈣ 平鲁的土城墙的故事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
蒙,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万里长城历史年表
公元(前) 干支 朝代 年号 大事记
656 乙丑 楚 楚成王十六年 鲁僖公四年,……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春秋左转正义》
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城。
《水经注·汶水》
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汉书地理志》
557 甲辰 楚 楚康王三年 夏六月,晋荀偃、栾黡帅师伐楚,以报宋杨梁之役,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
《春秋左传正义》
555 丙午 齐 鲁襄公十八年 晋侯沈玉济河,会于鲁济,寻溴梁之盟,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
《水经注·济水》
409 壬申 秦 秦简公六年 堑洛,城重泉。
《史记·秦本纪》
404 丁丑 齐 齐康公元年 韩景子、赵列侯及晋师伐齐,入长城。
《水经注·汶水》
369 壬子 赵成侯六年 中山筑长城。
《史记·赵世家》
361 庚申 魏 魏惠王九年 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史记·秦本纪》
华州《禹贡》雍州之城,……春秋时为秦晋界邑。长城在州东七十二里,或说秦晋分境祠华岳,故筑长城……《史记》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今州东南三里魏长城是也。
《元和郡县志》
358 癸亥 魏 魏惠王十二年 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
《水经注·济水》
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
《后汉书·郡国志》
351 庚午 魏 魏惠王十九年 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
《史记·魏世家》
351 庚午 齐 梁惠成王二十年齐威王六年 齐筑防以为长城。
《水经注·汶水》
333 戊子 赵 赵肃侯十七年 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史记·赵世家》
319~301 齐 齐宣王元年~十九年间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史记·楚世家》
泰山西有长城,缘河经泰山余一千里,至琅邪台入海。《史记·苏秦列传》
311 庚戌 燕 燕昭王元年 张仪游说燕昭王: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
《史记·张仪列传》
易水又东屈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
《水经注·易水》
307 甲寅 赵 赵武灵王十九年 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
《史记·赵世家》
300 辛酉 赵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 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史记·匈奴列传》
299 壬戌 楚 楚怀王三十年 秦使将军
㈤ 现在的朔州古代叫什么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边帅蒙恬在朔州筑城名马邑,置马邑县,归雁门郡管辖。西回汉时答,置马邑县(今朔城区)、中陵县(今平鲁区)、剧阳(今应县)、阴馆(今朔城区东南)、汪陶(今山阴县)、埒县(朔城区南)、楼烦(今朔城区西南)、善无(今右玉县),仍归雁门郡管辖。北魏(386~557)时属畿内地,置桑乾郡(今山阴东)、繁峙郡(今应县东)、马邑郡。北齐天保六年,将朔州治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到马邑西南。北齐天保八年(557)改马邑县为招远县,为朔州治,此为朔州名之始。
朔州(shuòzhōu),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11°53'~113°34',北纬39°05'~40°17'之间,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东到首都北京502公里。是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地级市。
㈥ 平鲁历史遗迹最多的村子
平鲁区为山西省朔州市所辖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52′-112°41′,北纬39°21′-版39°58′之间。地处晋西北内外长城权之间,位于山西省北部边陲,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和林格尔接壤;西南与忻州市偏关、神池两县毗连;南临朔城区;东靠山阴;东北连右玉。
全区南北长69.5km,东西长67.9km,呈三角形状,全区国土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总人口18.5万(2005年),辖11个乡2个镇、352个行政村。
原名平鲁县,1988年国务院批准朔州市为山西省地级市时,改县为朔州所辖区。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之称。
㈦ 平鲁区的风景名胜
平鲁烈士陵园
平鲁烈士陵园位于平鲁区井坪镇陵园路北,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回1964年,竣答工于1973年8月,主要是为纪念、陈列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烈士及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1366名平鲁籍革命烈士而建的,是雁门关外著名的烈士陵园之一。
掌柜窑
掌柜窑受到国家古长城、古战场遗址的保护,这里的民间生活方式从边民时期到1956年建社一直延续下来。
乌龙洞
乌龙洞位于平鲁区阻虎乡刘家窑村南2.5公里处,始建于明万历二年。曾作为平鲁的“古八景”之一,载入史册。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始建于明代成化17年,是古代边关军事重镇之一。相传选址修筑城垣时,在北固山顶落下一只美丽的凤凰作蓄势待飞之势。人们视为吉祥之兆,故称之为凤凰城。小城占地0.885平方公里,建有东、西、南三门,城墙全长3150米,高12米,平鲁区投入巨资倾力打造为塞北文化旅游名镇。该镇已被山西省政府列入全省21个“特色宜居”示范镇之一。
㈧ 平鲁有哪些旅游景点
1、平鲁烈士陵园
平鲁烈士陵园位于平鲁区井坪镇陵园路北,总占版地面积权3000平方米。始建于1964年,竣工于1973年8月,主要是为纪念、陈列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烈士及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1366名平鲁籍革命烈士而建的,是雁门关外著名的烈士陵园之一。
2、掌柜窑
掌柜窑受到国家古长城、古战场遗址的保护,这里的民间生活方式从边民时期到1956年建社一直延续下来。
3、乌龙洞
乌龙洞位于平鲁区阻虎乡刘家窑村南2.5公里处,始建于明万历二年。曾作为平鲁的“古八景”之一,载入史册。
4、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始建于明代成化17年,是古代边关军事重镇之一。相传选址修筑城垣时,在北固山顶落下一只美丽的凤凰作蓄势待飞之势。人们视为吉祥之兆,故称之为凤凰城。小城占地0.885平方公里,建有东、西、南三门,城墙全长3150米,高12米,平鲁区投入巨资倾力打造为塞北文化旅游名镇。该镇已被山西省政府列入全省21个“特色宜居”示范镇之一。
㈨ 想知道: 山西省朔州市 凤凰古城平鲁区 的凤凰古城在哪
在平鲁区政府所在地井坪镇的北偏东30公里处,井坪与右玉之间,井坪到右玉县的公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