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伊家桥遗址

伊家桥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2-30 11:07:25

① 爱女桥遗址具体位置到底在哪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流曲镇位于古顺阳河迥流弯折处,故称流曲。
爱女桥位于蜿蜒曲折的顺阳河上,至今还留着一座石拱桥的裂痕,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爱女桥遗址。传说是当地民众为了感谢一位爱民的官员而自发修建的,关于这爱女桥有着一段神奇的故事。
据说明朝嘉靖年间,富平县出了个大官叫孙丕扬。孙丕扬虽在京城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等要职,但她始终不忘根本,对家乡十分关心。孙丕扬有个如花似玉,爱如掌上明珠的女儿。孙家在顺阳河北流曲镇,女儿却嫁在河南岸。孙丕扬每次到河南看女儿,沿途总要和老百姓促膝谈心,鼓励老百姓努力耕织,不误农时。孙丕扬虽为朝廷大官,但和一位长者一样慈祥温和,老百姓都很喜欢他,有什么心里话也都愿意对他说。孙丕扬从中了解到老百姓的疾苦,帮助皇上制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孙丕扬在关怀下,顺阳河两岸的老百姓勤奋耕耘,努力桑麻,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② 张家界伊家溪在那

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是尹家溪,换个字就能找到了。

③ 中国已有的文化遗址

1.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古典园林。它是清朝皇室在京城的夏宫,也是皇家避暑、游览、做寿的皇家花园。颐和园为历代皇家经营了800余年,规模宏大,总面积为290公顷,共有殿堂楼阁、亭台水榭3000余间,全园布局可分为行宫区和风景游览区两大部分。旧称“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水师经费500万两白银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 3.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占地面积极分子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有屋87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米。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天坛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5.周口店猿人遗址是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原始文明的圣地。它的发现,把北京的文明史从3000年推到60万年前。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的龙骨山下,西北群山环抱,东南沃野千里,周口河蜿蜒向南流淌。60万年前,我们的远祖“北京人”就在这里居住、生息、繁衍。 6.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是清王朝皇室的陵墓群。有帝陵五座——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慧陵(同治)。后陵五座,妃园寝五座,公主陵一座。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有单体建筑580座,神道总长14500米,陵园面积为78平方公里。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是清王朝皇室的陵墓群之一。有帝陵四座——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三座,妃园寝三座,王公、公主园寝四座。共十四座,葬七十六人。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大部都保存完好。这是一片丘陵地带,树木茂盛,景色宜人. 7.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8.山西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9.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10.泰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为五岳之尊,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1.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12.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13.皖南古村落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4.苏州古典园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乃“园林之城”,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5.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或匡庐,位于江西九江市南。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美刚柔相济,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以草庐为舍,故名。 16.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城南15公里,方圆60平方公里,四面溪谷环绕,不与外山相连,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奇妙秀美的景观。 17.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18.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即北武当,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升,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这里还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 19.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中,由四大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三个自然保护区。方圆369平方公里,属张家界市管辖。 20.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 21.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雕塑和制作的工艺,是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宝,宣示着我泱泱中华的古老文明。 22.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这里素有“石刻之乡”的美誉。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23.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峰峦叠翠,古树参天,蔚然深秀。这座山以“幽”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其著名景区天师洞一带,周围青山四合,俨然如城,故名青城。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闻名中外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在四川灌县城西岷江上游。 24.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是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国仙山而驰名中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享有“峨眉天下秀”的赞誉。 25.黄龙 黄龙风景名胜区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巨型地表钙华坡谷,如一条金色长龙,蜿蜒于原始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间,构成奇、峻、雄、野的环境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誉,是我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 26.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的金沙江畔,古城东南是数十里良田阔野。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7.布达拉宫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所公认的藏民族的象征。 28.“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 29.九寨沟被当地藏民尊为神山圣水。海拔4000米以上的尖峭雪山的雄奇之美与多姿多彩的秀水的绚丽之美并存。它以高原钙华湖群、瀑群和滩流等水景为主体的神气风貌,被东方人誉为“人间仙境”,被西方人比作“童话世界”。九寨沟的湖水清澈透底,纯净碧澄,色彩斑斓。蓝天、白云、雪山、树影、泉华给湖泊染上恬美之色,形成层次丰富的组画。随着季节、光照、环境的变化,景区会呈现出不同的韵致。九寨沟高高低低、缓缓急急的瀑布也美不胜收

④ 伊朗有什么旅游景点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创造了灿烂的波斯文化。但从公元7世纪以后,伊朗一直处于动荡不安和遭受外族入侵的状态之中。先是经历了阿拉伯帝国的刀剑和蒙古人的铁蹄,随后又是突厥人的清洗和阿富汗人的入侵。近代史上,各族纷争,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峙。由于伊朗十分敏感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自十九起就被英、法、俄、美等列强瓜分,从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伊朗人民因此饱受屈辱。 一战后,伊朗新军首领礼萨汗发动政变建立巴列维王朝。巴列维国王推行政教分离和”全面西化“的政策,强行要求伊朗人改变自己的宗教传统和风俗习惯。巴列维政权这一亲西方的政策又一次使伊斯兰教什叶派遭受重创,大批宗教人土受到排挤甚至流放。 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伊朗被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这块土地上横行了三十余载,从而在这块国土上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二十世纪七十所代初,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刺激了巴列维王朝,它的第二代君主企图用石油美元买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但事与愿违,随着经济的膨胀,伊朗社会各种潜在的矛盾空前激化,导致了规模空前的倒巴列维的群众运动。当时在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后来任中国前驻伊朗大使的华黎明目击了全过程。“1979年1月26日,树立在德黑兰街道、广场上的巴列维父子大大小小的塑像和画像几小时之内就被群众推倒砸碎和焚烧。伊朗人民对巴列维统治的厌恶,通过这种宣泄表露无遗。”

这场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的群众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庭对伊朗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从此,什叶派才又一次在伊朗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神权至上的政权。这种民族和宗教的曲折历史造就了伊朗什叶派穆斯林顽强而不屈的性格

历史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我国汉史称安息。公元前2000年后出现印欧血统的伊朗人。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极一时。该朝第三代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前521—前485),帝国版图东至阿姆河和印度河两岸,西到尼罗河中下游,北至黑海、里海一带,南达波斯湾。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国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后建立了安息、萨珊王朝。公元7—18世纪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18世纪末,伊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19世纪初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礼萨·汗推翻恺加王朝,于1925年建立了巴列维王朝。1941年礼萨·汗被盟军逐出伊朗,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即位。1935年3月21日,改国名为伊朗。1978年爆发了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迫使巴列维国王于1979年1月16日流亡国外。同年2月,宗教领袖霍梅尼结束14年流亡生活从巴黎返回伊朗接管政权,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81年10月哈梅内伊就任总统,穆萨维就任总理并受命组阁。霍梅尼逐步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兰体系。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存在着边界、教派和民族争端。进入8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经国际上多方调解于1988年8月宣布接受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专家会议于第二天推举总统哈梅内伊为新领袖。7月28日,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1993年6月11日,拉夫桑贾尼连任总统。1997年5月23日,哈塔米当选总统,8月4日宣誓就职,2001年连选连任。

文化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伊朗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公元11世纪所著的《医典》,对亚欧各国医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发明了与今天通用的时钟基本相似的日规盘。诗人费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萨迪的《蔷薇园》等不仅是波斯文学珍品,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
旅游最佳时间商务活动最好于10月至次年4月前往,天气比较凉爽。6~8月,商人渡假者较多。
交通指南
虽然伊朗的运输系统不及西方国家发达,但比这个地区其它国家的要好得多。公共交通频繁可靠,经济又安全;飞机同样可靠、频密、经济,尤其是伊朗航空公司;火车相当有效率,票价亦相当便宜,虽然火车不及巴士方便,但是火车比较舒服,尤其是通宵旅程。

你可以从海、陆、空三方面进出伊朗国境,但有些当局的理由,外国人不能乘坐火车越过土耳其和伊朗边境。伊朗有通往中东、亚洲、及欧洲全靠庞大的航空网络。来自美国或澳洲的游客需在亚洲或其它中东国家转机才能飞往伊朗。大多数飞机在德黑兰的迈赫尔阿巴德机场(Mehrabad Airport)着陆。伊朗的离境税并不明确,为30至40美元,有的机票已包括离境税,有的则没有包括。

连接阿富汗的边境目前正在关闭,旅客不准从伊朗穿越伊拉克。因为阿富汗的局势险峻,当前最好亦不要从伊朗横越巴基斯坦。如果你自己驾车,要有心理准备过境时会有所延误,你必须预先计划,并要具备十足耐性。

美食小吃 伊朗的主食是馕和米饭。馕有厚有薄,厚的同新疆的差不多,薄的接近透明,像大锅盖,十分劲道。

米饭的做法主要是蒸,有点像云南的糙米,一粒一粒的,上面再盖上一小勺经藏红花浸泡过的黄色米饭,吃的时候要拌上黄油。

另外,酸奶几乎是每餐必备,膏状的、撒上白砂糖更好吃。

基本上,只需三四天就能把伊朗菜吃完一遍,也渐渐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很多菜都点缀几片类似香菜的叶子,还有半只柠檬,或者再配上烤制的整个西红柿。尽管这些食物看上去很美,但浪漫了三四天之后,就开始对吃饭没什么向往和期待了。
购物指南藏红花是伊朗特产,在糕点、糖果、奶制品、冰激凌等中藏红花的影子随处可见。

每克藏红花按品质售价为5至8元人民币,游客出境时最多可携带200克
民俗节庆 由于伊朗宗教国家的特性,伊朗要求在伊朗领土上的所有女性(学前儿童除外)外出时须带头巾和穿着长外衣,否则可能会受到处罚。男性不可穿着短裤外出。

到伊朗,宜持用印有波斯文、英文的名片。伊朗商人比中东其他地方的商人好礼而讲究正式,招待殷勤,打交道时宜以正式而保守方式进行。伊朗人以其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骄做,在交谈过程中,可多强调中国与波斯商贾往来的悠久历史。

按照伊朗的礼俗,每年的4~9月间,天气炎热,穿衬衫,打领带即可,其他时候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拜访商界、企业界或政府部门须先订约会,谈公事要遵守时间。和伊朗人打招呼,要称他们的姓加上学术或职务头衔。根据当地的商业习惯,进行商务活动时,首先彼此要提示所希望的价格、条件,然后相互让步达成协议。生意洽谈,按伊朗人的习惯,往往相当费时。虽然起初所提示的价格很难接受,但不必灰心,仍然要不屈不挠地进行交涉。有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即对方的意识观念与我们的差异。注意不急躁、不慌张、不灰心。伊朗人信奉伊斯兰教,不要伤害伊朗人的自尊心,并要十分注意不能有不尊重伊斯兰教的言行。观光、商业旅行到伊斯兰教国家时,都可以参观伊斯兰教教堂,但必须遵守他们的礼节:要脱鞋,头上必须有一样东西,如帽子或手套。

女性衣着更须注意,不宜太暴露。不能穿迷你裙,肩膀到膝盖必须掩蔽不露,衣袖不可短到露肩或露出腋下,当地禁止喝酒,也不能携带酒精类的饮料。不食猪肉,烤肉串是伊朗名菜。伊朗中、下层人士喜欢上茶馆,泡上一壶红茶,摆上冰糖块或榛子果仁、巴旦杏仁、阿月浑子和葡萄干等。在伊朗,茶馆也是人们信息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注意事项
签证信息:

伊朗常用签证种类包括:
·入境签证:颁发给因商务、文化或公务短期来伊的商人、专家和学者,可申请一次、两次或多次入境,申请时需提供业务往来证明
·旅游签证:颁发给来伊旅游或探亲的个人或团组,申请时需提供往返机票及在伊旅馆登记证明
·过境签证:颁发给经伊赴第三国的入境者,时限较短,申请时需提供已确认的赴第三国机票及合法第三国签证
·学生签证:颁发给在伊留学学生,申请时需提供被授权教育机构证明
·工作签证:颁发给来伊工作人员,申请时需由在伊雇主向主管部门提交相关材料
·机场签证(过境):分72小时和48小时两种,颁发给因转机需停留的游客,申请时需提供相关机票

所需资料:

1、申请者护照原件(护照有效期6个月以上),尾页必须本人亲笔签名

2、3张半年内的白底照片 (规格3.5x 4.5cm)

3、申请者身份证复印件一份(需要复印正反面)

4、如实填写签证个人资料表

5、伊朗公司提供邀请函(返签号)

6、中方公司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

7、中方公司提供派遣信(英文)

8、单位空白抬头纸两张

⑤ 后梁西都洛阳城布局特点是什么啊

后梁是朱温灭唐建立的。
都城在开封。
洛阳是西都的时间,短的要命,所以,建筑特点什么的,还是延续唐朝时期的布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

⑥ 伊家何事苦悲哀南北山头待土来答谢神祗凶化吉急须禳告免凶灾是什么意思

请问你是在哪里看到这段文字的?这就是某个神棍蒙混人的玩意,你不要理会,更不用去弄明版白是啥意思,准确权的说没啥意思,他故意的不写标点符号,搞得神神秘秘,让人似懂非懂,以增加其神秘性。
现在有些人不务正业,又想赚钱,就想到了这些歪门邪道,为了别人能相信,就搞得这么神秘啦。

⑦ 连云港伊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连云港伊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预包装食品版兼散装食品批发与零售等。权
法定代表人:沈阳
成立时间:2014-12-17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70500007429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通灌北路87号国际商务大厦A幢18层1814室

⑧ 调查泉州遗迹的调查报告700字 急急急!

【天后宫】
原名天妃宫。在福建泉州市南门。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建庙把莆曰湄洲林氏女,女为海神,据《泉州府志》记载,庙址当时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经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请,奉旨修庙。明代派官出使外国前,皆来祭告祈祷。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统一台湾,泉州人施琅以此神显圣助阵,奏请进封天后,庙遂称天后宫,特予春秋致祭。现存大殿、后殿、两翼亭子及东廊,尚保持清初修建时原貌,布局构筑颇堂皇。后殿立有婆罗门教式石柱两根,规格与开元寺现存石柱同。前殿原有清初所刻青石龙柱两根,为闽南石雕杰作,已移开元寺。
【开元寺】
在福建泉州市西街。唐代为桑园,相传园主黄守恭以桑开白莲,舍地为寺,名莲花寺。始建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别称百柱殿。殿内斗■附刻飞天乐伎二十四尊,殿前石台砌有人面狮身青石浮雕七十二幅,庭中有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建造的金涂式小石塔一对;殿后廊有波罗门式浮雕青石柱两根。甘露戒坛在大殿之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建,历代重修。现存清初修建的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为坛五级,仍仿宋制。坛顶藻井结构复杂,斗■也附刻飞天乐伎,别具风格。大殿西侧有古桑一株,传即唐代曾开自莲之树。东侧有檀樾祠,原把黄守恭,为闽、台黄姓共同之祖祠。寺前有东西两塔,风景幽雅。寺中附属文物甚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建于寺之东侧。
【双增】
在开元寺紫云大殿前。东西对峙,相距约200米。东塔名镇国塔,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始建木塔,南宋宝庆年间易为砖建,嘉熙二年至淳■十年(1238-1250)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石塔。高48.24米,占地约50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现寺占地约50亩,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等。大雄宝殿建于垂拱二年,相传建殿时有紫云盖地,因名紫云大殿。屡记屡修,现存系明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原应立石柱百根(实减柱六根),故平方米,巍峨壮伟。每层开四门,设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外有回廊,护以石栏,可环塔而行。每层皆辟一方洞,以架梯上下。塔心为八角形实心体,塔基为须弥座。塔上每一门龛皆翼以浮雕佛像,共八十尊。塔基砌以青石浮雕的释迹牟尼故事,凡三十九幅,均甚精致。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王审知建木塔,号无量寿塔。北宋政和间易为砖建,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为现存石塔,先东塔十年而成,高44.06米。除须弥座石刻系花鸟浮雕,石斗■作法稍异外,规格与东塔完全相同。东西双塔经历长期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不倾斜变形,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
【石笋】
在福建泉州市新门外浮。
【东湖】
一名七星湖。在福建泉州市东郊。古代泉州诸湖,此为最大。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泉州太守席相在此设宴,欢送欧阳詹等八人赴长安应试。詹中进士第二名,与韩愈同榜,此榜世称“龙虎榜”。唐代湖旁建有二公亭,纪念席相和谪居来泉的宰相姜公辅。岁久湖淤亭塌。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浚湖,积淤土为小山四座;淳枯三年(1243年)重浚,又积三座,合称七星墩,今尚存。“星湖荷香”为泉州十景之一,欧阳詹称它“含之以澄湖万顷,揖之以危峰千岭”,可概其胜。湖畔古有东禅寺,唐乾符间建,已废。附近有少林寺遗址,泉州少林拳术闻名中外。
【老君岩】
在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位于羽仙岩罗山、武山之下。宋代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桥附近。晋江流经这里的一段因此地有石笋,故称笋江,其侧的北宋浮桥亦称石笋桥。石笋高4米,上尖下粗如笋状,又似插地的石臼杵。色白,无花纹雕刻,只是经过简单加工,保留相当原始的天然模样,可能是原始图腾崇拜或婆罗门教的遗物。《泉州府志》载:“宋郡守高惠连以私憾击断石笋。”高惠连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泉州太守,可知此物早于老君岩造像北宋。石笋断后,直到明成化年间才真君殿,中有元元洞,为道教庙观集补接上去。解放后筑砌白石护栏保中地。建筑久圮,现只存露天的老君护。造像一尊,高5.1米,厚7.2米,宽7.3米。该像系由一块天然岩石略施雕琢而成,充分表现老人慈祥和蔼、健康愉快的神态。头、额。眼、髭须等细部雕刻,精致而不夸张,匠心独运。整个石像衣褶分明,线条柔而有力,具有宋刻的手法和风格,为福建宋代难得的道教巨型石刻佳作。
【百源川池】
在福建泉州市内。泉州古代的罗城、子城沟渠纵横,形成城市排水系统,称为八卦沟。百源川池是排水系统的蓄泄池塘之一,以通涂门外,取“百川溯源”之意。池西有府文庙古建筑群。北有铜佛寺,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铸有铜佛数尊,造型庄严,神态逼真。南有祠字,旧悬传为吕洞宾所书“三台挹翠”匾额,今废。池有亭榭,山光水色,饶有佳趣。华侨大厦和市文化宫建在其侧。
【伊斯兰教圣墓】
亦称三贤、四贤墓。在福建泉州市东门外圣墓村灵山。据《闽书》所载,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遣门徒大贤四人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现存系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石雕刻,面积2平方米。墓覆以石亭,墓后依山砌作半圆形石岸,高3米。又依岸建石回廊半周,廊内有历代石碑五方,正中有一方立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的阿拉伯文石碑。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下西洋路经泉州,来此墓祭告行香所立的中文石碑。圣墓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古迹。附近风景幽雅,有天然巨石一块,风吹欲动,石上有明刻“碧玉球”三大字。。“玉球风动”是泉州胜景之一。
【李蛰故居】
在福建泉州市南门万寿路159号。李蛰(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泉州人。我国明代思想家,反封建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他以七十六岁高龄,以异端罪名,迫死在河北通州牢狱中。李贽先世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移此居住,他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故居是一座普通民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现前落只剩一间通道,后落两翼已塌,尚存正厅一间,宽6米,深9米,保持清末修葺时的建筑形式。清同治间修理时,曾清理出李贽石质印章两颗,现一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存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承天寺】
一名月台寺。在福建泉州市承天巷。本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958)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历代屡经重修,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著名佛寺之一。寺内旧有宋代七个佛塔及宋石经幢等附属文物,又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十景。南宋王十朋有《承天十景》诗,明张瑞图书以刻石,嵌立寺中。1938年春,闽中红军游击队在寺里整训,准备北上抗比突被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包围,五个同志被杀害,此即泉州事件。现存大殿为清末重建,十景石刻及梅花石等已移置开元寺。。
【弥陀岩】
在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距城约2.5公里。先到千手岩,直上而达。此岩依山筑台建亭,附近有一啸台、招饮径、泉窟观瀑诸胜。全景岳峰挺秀,林泉幽美,为清源山风景最佳处。历代游人留题的摩崖石刻不少,古迹名胜,相得益彰。亭内有阿弥陀佛石刻立像一尊,岩以此得名。立像高5米,宽2米,头结球髻,右手下垂,左手平放胸前,赤足踏莲花,造型端庄慈祥,雕工精致,为泉州石刻造像之佳作。明天启间曾刷金,现已剥落。元代又建一石室奉把,约10米见方。门为拱门,楣勒“洞天别现”四字,室外有庭。室右有一元碑,记石佛、石室之雕筑经过。泉州元代石构建筑遗留无多,此一石室,倍觉名贵。
【泉州府学】
在福建泉州市内三教铺。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公元982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年)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左学右庙。历代屡经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殿、庑、庭、池,悉皆一新。现存建筑尚保持清初原貌。大成殿为重檐院殿式,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束腰嵌有莲花等图案的青石浮雕,下为甬道、拜庭。庭外伴池,架以石桥,护以石栏,桥建于元代。东西为两院,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门外为露庭,可容数千人,左右为二栅门。府学之东是明伦堂,前有露庭,两廊虽废,庭中方池尚存,池架石桥,别具风格。外为育英门。布局宏伟,殿宇壮丽,是福建省最大的孔庙。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在福建泉州市开元寺东侧。1959年创建,是一所通过文物陈列,反映中外人民友好往来历史的专馆。现设三个专题陈列馆:(一)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陈列1974年泉州湾后诸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出土文物,分为门厅、海船出土文物陈列室和船厅三个部分,反映我国宋代造船业的发达和成就,阐明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二)泉州海外交通史石刻陈列馆,陈列宋元时期宗教石刻二百三十一方,分为伊斯兰教石刻、景教石刻、摩尼教遗址及遗物照片和婆罗门教寺建筑构件四个部分,反映古代中外人民友好相处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交流的成果。(三)泉州外销陶瓷陈列馆,陈列三百多件陶瓷展品,分五代以前、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个部分,阐明泉州历代陶瓷业生产水平和外销情况,反映中外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发展的情况。
【洛阳桥】
原名万安桥。在福建泉州市东约10公里、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上。桥以江为名。建于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1053-1059),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原长约1.200米,宽约5米,有四十六座桥墩,五百个扶栏,二十八个石狮,七座石亭,九座石塔,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历经修筑,以明宣德间、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重修、1932年因泉惠公路通车添架钢筋水泥桥面等三次工程为最大。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三十一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另有石塔、武土石像等石雕。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碑,即立于祠内。洛阳江当江海交汇处,江阔水深,当年造桥工程非常艰巨。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此地“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风景颇为壮丽。
【蔡襄祠】
即蔡忠惠公祠。在洛阳桥南。建于北宋仁宗未年,把郡守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两度出知泉州,建洛阳桥,卒谥“忠惠”。祠历代均曾修建,现存系清代重建,面三间,深三迸。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自撰并书的《万安桥记》大字石碑,乃其杰作。碑刻文字精炼,书法遒丽,刻工精致,世称三绝。碑立于祠中,一为原刻,一为解放后摹刻。祠内另有历代碑刻多方。祠前有两座碑亭,立有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提督张云翼的两方修祠巨碑。
【清净寺】
在福建泉州市涂门街。据寺内现存的古阿拉伯文石碑载,始建于回历40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至元至大二年(1309年)设拉子人(今伊朗南海岸,哈默德·本·穆罕默德·古德西重修和扩建。又据中文石碑,元至正十年(1350年)及明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均曾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清净寺有大门、奉天坛和明善堂。大门高20米,宽4.5米,用辉绿岩和花岗石砌筑,分外中内三重,皆圆形穹顶尖拱门,巍峨壮观。屋顶作平台,是伊斯兰教徒望月决定斋月起斋日期之处。台三面围筑“回”字形垛子,有如城堞。奉天坛屋盖早塌,仅存四围石墙。东墙辟一尖拱形正门。西墙中部向外墙凸出,形成一坛,称讲经坛。坛中有一尖拱形的大壁龛,左右辟二门,南北对峙。坛左右相间并列小壁龛六,长方形门四。南墙开大窗八,北墙开门一,均长方形。南墙外壁及坛内大小壁龛皆嵌有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石刻经句,保存完好。寺内还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及伊斯兰教的石刻《上谕》一方。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是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外交往的重要史迹。
【清源山】
亦名北山。在福建泉州市北郊,距城3公里余。最高峰海拔490余米,耸立在晋江平原之中,故又名齐云山。为泉州的主山,有乳泉从石间流出,又名泉山。泉州之名,亦从山而得。唐宋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也由此山得名。山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蜕岩、紫泽宫诸胜,左峰有瑞像岩、碧霄岩、龟岩、赐恩岩诸胜,右峰有南台岩、弥陀岩、老君岩诸胜。旧有三十六洞天景色。山中林泉清翠,奇石嵯峨,自唐至今,为闽南游览胜地,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山上文物及历代名人题刻甚多,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炼胆石,即在中峰,俞手书“君恩山重”四大字摩崖石刻,保存完好。
【赐恩岩】
在清源山左峰。为离市区最近的一处名胜风景区。凭岩俯视,泉州古城遗址宛如鲤鱼之形,故泉州别名鲤城。山相传是唐朝皇帝赐给刺史许稷,因名赐恩;又说南宋宰相李邴隐居于此,四次受朝廷恩赏,故又称四恩。山下古道有石阶数百级,拾级而上,便抵山寺。寺前古樟一株,枝叶如盖。寺为清代及近代建筑,列为一排。佛殿有白衣观音造像一尊,刻于北宋元枯年间,由天然岩块雕成,法相庄严。寺后巨石相连,颇为壮观。有一天然石室,上刻“高山仰止”四大字,传为唐代欧阳詹读书处。还有明清摩崖石刻多处;李蛰撰“不必文章称大士,虽无钟鼓亦观音”的楹联,也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刻于寺中石柱上,今尚存。
【瑞像岩】
在清源山左峰。岩下山径迂回,颇有通幽之趣。岩前奇石突兀,如僧群立,称为罗汉峰。附近岩石林立,有石龟、石蟒、石城、石窗、石门诸胜,其形酷肖。因有释迦瑞像石雕一尊,故名瑞像岩。整尊石像乃就天然岩石依崖雕凿而成,作立像状,高4米,宽1.5米。左手下垂,掌心朝外,右手露肩作无畏手印,神情肃穆,取法于木刻的旃檀瑞像,别具一格。该像刻于北宋元■二年(1087年),为福建省有文字可考的宋代造型艺术作品之一。明成化年间建有石室,用以保护石像,石室纯用花岗岩筑成,别有风致。石像、石室同为岩中主要文物。

⑨ 有谁知“不怨桥长,行近伊家土亦香”的出处多谢

千万不要上当.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