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承天寺遗址

承天寺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2-30 14:55:18

① 月台的遗址

杏林“月台”之名多,如月台路、月台园、月台楼、月台楼酒家、月台百货商版店等等。据考究,这权些名称的由来俱源于清朝时期的“月台”遗址。遗址位于今月台路末端东侧,包括“旧街”——宫廷式建筑,五落双护厝108间;“新街”——即诒燕堂,三落双护厝108门;“华表”及“芝圃别墅”等多处。据《同安县志》(历史上杏林为同安县辖)记载,“月台”在安仁里登瀛乡,清嘉庆年间(1796——1820)陈蓉光建,是当时同安一处著名的胜迹。登瀛即今曾营居委会,原为海边之意,后因闽南语谐音而衍化。“月台”遗址总占地为四十余亩,耗资之巨、用料之考究为当世民居之罕见。“芝圃别墅”筑有亭台楼谢、水池假山,栽种许多奇花佳果,并搜罗有一块回音巨石,其趣无穷。东南临海,涌海入怀,兴之所至可直接乘小船出海。右筑有观景高台,上矗“月台”石刻,乃摹泉州承天寺匾额字体。若登台远眺,则万顷碧波,海天一色,飞鸟帆影尽收眼底。清代同安人王步蟾曾赋《游月台》一诗云:鸟过依群从江来,暇日登临上月台。大海茫茫天漠漠,玉云何处望蓬莱。非常形象的描写了“月台”的怡人景色

② 迄今700多年泉州古城遗址,为啥没有多少游客

作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泉州这座城可谓是保留着众多的古迹,只要你行走在古城区内,处处都可以遇到历史悠久的古迹。像开元寺、清净寺、关帝庙、府文庙、承天寺、天后宫等都可谓是极具泉州特色的古迹,这些古迹中不少都被列入了中国重点文保单位。


即便如此德济门遗址作为泉州古城内唯一一个保留下来的古城门遗址,它同样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曾经宋元时期泉州城繁华的见证,我们可以通过德济门遗址去畅想曾经南来北往的全世界商人云集在这里的场景。

③ 宁夏银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马鞍山甘露寺、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中华回乡文化园、滚钟口风景区、鸣翠湖等。

1、马鞍山甘露寺

马鞍山甘露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北部临河张临河村,甘露寺西面黄河,东邻陕西,北接内蒙,三面环山。寺坐北朝南,建于士丘山上,居高临下,眼界极为开阔。全寺占地近30亩,是一座具有传奇历史的著名寺院。

2、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是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由作家张贤亮于1993年9月21日创办。

镇北堡西部影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主要景点有明城、清城、老银川一条街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 。

3、中华回乡文化园

中华回乡文化园位于银川市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大寺北侧,紧临京藏高速公路永宁出口处,依托古老的纳家户清真大寺和回族风情浓郁的纳家户村所建,以展示回族、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农耕与商贸文化为特色。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4、滚钟口风景区

滚钟口,在银川市西北35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古为贺兰山胜境之一,现是宁夏最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滚钟口,俗称“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钟。在景区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

5、鸣翠湖

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西距银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距离银川河东国际机场5公里。是我国首批、全国第三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西部地区黄河流域首家湿地公园。

④ 旅游去福建的时候,哪三座良心的古寺值得游玩

东桥亭寺

这是一座寺建于公元816年的古老寺院,凭借着1200多年的历史在1988年就被列入了漳州市级的文保单位。寺院拥有着800平方米的总面积,虽然不算太大,但是看点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第一进的盘龙石柱以及明清时期的楹联,都让东桥亭寺看起来非常古朴。


更难能可贵的是开元寺即便看点如此丰富,地位也不低,但是依然免费开放给大众,和国内的灵隐寺,少林寺高门票相比可谓是非常良心。

⑤ 银川必去的五大景点有哪些可以具体说说吗

1、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⑥ 银川市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宁夏首府银川市近郊,是国内离省会城市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有贺兰山博物馆、三清观、樱桃谷、贺兰山阙等景点。如果留宿于景区 ,不仅能观赏到贺兰山迷人的夜色和日出,而且能看到奔跑的马鹿、跳跃的岩羊、嬉戏的蓝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7.黄沙古渡:黄沙古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胜地、明清宁夏八景之一。景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距银川市52公里,距银川河东机场38公里,距银川火车站66公里。景区规划面积32.3平方公里,整个景区由六大景点构成,分别是功能服务区、黄河湿地公园、望娘亭、观日台、古渡口、月牙湖。景区内的大漠风光、自然湿地、黄河古韵、黄沙拥长河的塞外奇景,是原生态自助游的好去处。

⑦ 银川有哪些景点值得去么

银川的景点有:西夏王陵、景城公园、贺兰山岩画、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宁夏川民俗园等。这些景点都非常值得去玩。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在中国古代传统陵园建筑中陵台一般为土冢,起封土作用,位墓室之上。但西夏陵台建在墓室北10米处,不具封土作用,其形状呈八边7级、5级、9级塔式,底层略高,往上层层收分,是塔式陵台,为夯土实心砖木混合密檐式结构,且偏离中轴线矗立,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无前列,是党项族的创造。十分遗憾的是,西夏被蒙古军队灭亡之后,陵园遭到了人为的毁灭性破坏,地面建筑全毁,碑刻都为碎片。

西夏王陵的建制由中原文化影响,有大量的地面建筑。我们今天之所以看不到这些建筑,主要原因就是当年蒙古人的破坏。而王陵上的封土夷平困难且需要时间,而夷平一座土山也没有意义,所以他们才能残留至今。

⑧ 西夏国遗址和遗物

西夏古迹主要有石窟、寺庙、碑刻、遗址等,分布在宁夏、甘肃、内版蒙等地。
1、西夏王陵。位于银权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距市区约30公里。为西夏历代帝王陵墓所在地。有9座帝王陵和70余座陪葬墓。
2、承天寺塔。俗称西塔。位于银川老城区,始建于西夏垂圣元年(1059)。是李元昊死后,皇太后为李家天下与西夏江山永固而建造的佛塔。也是目前我国唯一有建造年代记载的西夏古塔。它与凉州9武威)护国寺、甘州(张掖)卧佛寺同为西夏著名佛教圣地。
3、海宝塔。又称“黑宝塔”、“赫宝塔”,俗称北塔。位于银川市北郊。相传为西夏国王赫连勃勃于五世纪初年重建。
4、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北至石嘴山,南到中卫县的10多个山口中,岩崖石壁或沟边石头上,有数以千计的岩画。大致分两期:一是先秦至汉是的匈奴游牧部族所作,一是五代至西初党项组游牧民的作品。以贺兰口、苏峪口、插旗口、大西佛、小西佛六处最为集中。
5、西夏碑刻。最著名的是武威凉州重修的护国寺感应塔碑,碑的正背两面分别刻有汉文、西夏文楷书,人称“西夏碑”。
6、西夏文,是迄今还没有完全解读的文字 。
承天寺有西夏文物展馆可供参观。

⑨ 曾经为泉州三大古刹之一的福建寺院,现在怎么样了

不过如果说到福建泉州承天寺的话,相信很多旅行者都没有听说过。毕竟作为宗教博物馆的泉州来说,比承天寺规模大且年代久远的寺院可谓是数不胜数,因此不论是在全国还是泉州而言,承天寺都不算是最受欢迎的寺庙。

不过这样的状态也好,让承天寺看起来总是那么的小众,拥有着一种呢原生态的气息,当我行走在这里,几乎看不到游客,因此完好地的诠释了寺庙该有的宁静。

虽然承天寺看起来小众,但是在历史上它地位并不低,其影响力甚至可以媲美泉州如今最著名的开元寺。始建于南唐时期的开元寺,曾经和开元寺、崇福寺一同成为了州三大丛林。

曾经承天寺最繁华的时候庙堂甚至达到了40多座,一时间成为海内外游客和高僧的向往胜地。不过如今的承天寺经历了屡修屡废之后,呈现出来的规模并不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承天寺是在1985年后在原来遗址的基础上修建的,主要复原了弥勒殿,般若阁,大悲殿,文殊殿等一些建筑。虽然整体看起来有点过于崭新,并没有古刹的味道,不过好在所有的建筑都是橘黄色且都是闽南风格的建筑,木雕花格栅的装饰纹样门扇,浮雕形式的檐边等等,都可谓是赏心悦目。


tips:承天寺怎么去:泉州老城区不大,因此每个景点都可以通过步行去打卡,承天寺地处南俊路,从开元寺徒步前往的话也仅仅只要20分钟就可以到达,加上沿途都是各种老街小巷,走起来非常有趣。

⑩ 调查泉州遗迹的调查报告700字 急急急!

【天后宫】
原名天妃宫。在福建泉州市南门。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建庙把莆曰湄洲林氏女,女为海神,据《泉州府志》记载,庙址当时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经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请,奉旨修庙。明代派官出使外国前,皆来祭告祈祷。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统一台湾,泉州人施琅以此神显圣助阵,奏请进封天后,庙遂称天后宫,特予春秋致祭。现存大殿、后殿、两翼亭子及东廊,尚保持清初修建时原貌,布局构筑颇堂皇。后殿立有婆罗门教式石柱两根,规格与开元寺现存石柱同。前殿原有清初所刻青石龙柱两根,为闽南石雕杰作,已移开元寺。
【开元寺】
在福建泉州市西街。唐代为桑园,相传园主黄守恭以桑开白莲,舍地为寺,名莲花寺。始建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别称百柱殿。殿内斗■附刻飞天乐伎二十四尊,殿前石台砌有人面狮身青石浮雕七十二幅,庭中有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建造的金涂式小石塔一对;殿后廊有波罗门式浮雕青石柱两根。甘露戒坛在大殿之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建,历代重修。现存清初修建的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为坛五级,仍仿宋制。坛顶藻井结构复杂,斗■也附刻飞天乐伎,别具风格。大殿西侧有古桑一株,传即唐代曾开自莲之树。东侧有檀樾祠,原把黄守恭,为闽、台黄姓共同之祖祠。寺前有东西两塔,风景幽雅。寺中附属文物甚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建于寺之东侧。
【双增】
在开元寺紫云大殿前。东西对峙,相距约200米。东塔名镇国塔,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始建木塔,南宋宝庆年间易为砖建,嘉熙二年至淳■十年(1238-1250)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石塔。高48.24米,占地约50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现寺占地约50亩,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等。大雄宝殿建于垂拱二年,相传建殿时有紫云盖地,因名紫云大殿。屡记屡修,现存系明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原应立石柱百根(实减柱六根),故平方米,巍峨壮伟。每层开四门,设四龛,位置逐层互换。外有回廊,护以石栏,可环塔而行。每层皆辟一方洞,以架梯上下。塔心为八角形实心体,塔基为须弥座。塔上每一门龛皆翼以浮雕佛像,共八十尊。塔基砌以青石浮雕的释迹牟尼故事,凡三十九幅,均甚精致。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王审知建木塔,号无量寿塔。北宋政和间易为砖建,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为现存石塔,先东塔十年而成,高44.06米。除须弥座石刻系花鸟浮雕,石斗■作法稍异外,规格与东塔完全相同。东西双塔经历长期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不倾斜变形,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
【石笋】
在福建泉州市新门外浮。
【东湖】
一名七星湖。在福建泉州市东郊。古代泉州诸湖,此为最大。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泉州太守席相在此设宴,欢送欧阳詹等八人赴长安应试。詹中进士第二名,与韩愈同榜,此榜世称“龙虎榜”。唐代湖旁建有二公亭,纪念席相和谪居来泉的宰相姜公辅。岁久湖淤亭塌。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浚湖,积淤土为小山四座;淳枯三年(1243年)重浚,又积三座,合称七星墩,今尚存。“星湖荷香”为泉州十景之一,欧阳詹称它“含之以澄湖万顷,揖之以危峰千岭”,可概其胜。湖畔古有东禅寺,唐乾符间建,已废。附近有少林寺遗址,泉州少林拳术闻名中外。
【老君岩】
在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位于羽仙岩罗山、武山之下。宋代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桥附近。晋江流经这里的一段因此地有石笋,故称笋江,其侧的北宋浮桥亦称石笋桥。石笋高4米,上尖下粗如笋状,又似插地的石臼杵。色白,无花纹雕刻,只是经过简单加工,保留相当原始的天然模样,可能是原始图腾崇拜或婆罗门教的遗物。《泉州府志》载:“宋郡守高惠连以私憾击断石笋。”高惠连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泉州太守,可知此物早于老君岩造像北宋。石笋断后,直到明成化年间才真君殿,中有元元洞,为道教庙观集补接上去。解放后筑砌白石护栏保中地。建筑久圮,现只存露天的老君护。造像一尊,高5.1米,厚7.2米,宽7.3米。该像系由一块天然岩石略施雕琢而成,充分表现老人慈祥和蔼、健康愉快的神态。头、额。眼、髭须等细部雕刻,精致而不夸张,匠心独运。整个石像衣褶分明,线条柔而有力,具有宋刻的手法和风格,为福建宋代难得的道教巨型石刻佳作。
【百源川池】
在福建泉州市内。泉州古代的罗城、子城沟渠纵横,形成城市排水系统,称为八卦沟。百源川池是排水系统的蓄泄池塘之一,以通涂门外,取“百川溯源”之意。池西有府文庙古建筑群。北有铜佛寺,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铸有铜佛数尊,造型庄严,神态逼真。南有祠字,旧悬传为吕洞宾所书“三台挹翠”匾额,今废。池有亭榭,山光水色,饶有佳趣。华侨大厦和市文化宫建在其侧。
【伊斯兰教圣墓】
亦称三贤、四贤墓。在福建泉州市东门外圣墓村灵山。据《闽书》所载,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遣门徒大贤四人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现存系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石雕刻,面积2平方米。墓覆以石亭,墓后依山砌作半圆形石岸,高3米。又依岸建石回廊半周,廊内有历代石碑五方,正中有一方立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的阿拉伯文石碑。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下西洋路经泉州,来此墓祭告行香所立的中文石碑。圣墓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古迹。附近风景幽雅,有天然巨石一块,风吹欲动,石上有明刻“碧玉球”三大字。。“玉球风动”是泉州胜景之一。
【李蛰故居】
在福建泉州市南门万寿路159号。李蛰(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泉州人。我国明代思想家,反封建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他以七十六岁高龄,以异端罪名,迫死在河北通州牢狱中。李贽先世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移此居住,他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故居是一座普通民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现前落只剩一间通道,后落两翼已塌,尚存正厅一间,宽6米,深9米,保持清末修葺时的建筑形式。清同治间修理时,曾清理出李贽石质印章两颗,现一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存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承天寺】
一名月台寺。在福建泉州市承天巷。本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958)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历代屡经重修,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著名佛寺之一。寺内旧有宋代七个佛塔及宋石经幢等附属文物,又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十景。南宋王十朋有《承天十景》诗,明张瑞图书以刻石,嵌立寺中。1938年春,闽中红军游击队在寺里整训,准备北上抗比突被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包围,五个同志被杀害,此即泉州事件。现存大殿为清末重建,十景石刻及梅花石等已移置开元寺。。
【弥陀岩】
在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距城约2.5公里。先到千手岩,直上而达。此岩依山筑台建亭,附近有一啸台、招饮径、泉窟观瀑诸胜。全景岳峰挺秀,林泉幽美,为清源山风景最佳处。历代游人留题的摩崖石刻不少,古迹名胜,相得益彰。亭内有阿弥陀佛石刻立像一尊,岩以此得名。立像高5米,宽2米,头结球髻,右手下垂,左手平放胸前,赤足踏莲花,造型端庄慈祥,雕工精致,为泉州石刻造像之佳作。明天启间曾刷金,现已剥落。元代又建一石室奉把,约10米见方。门为拱门,楣勒“洞天别现”四字,室外有庭。室右有一元碑,记石佛、石室之雕筑经过。泉州元代石构建筑遗留无多,此一石室,倍觉名贵。
【泉州府学】
在福建泉州市内三教铺。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公元982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年)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左学右庙。历代屡经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殿、庑、庭、池,悉皆一新。现存建筑尚保持清初原貌。大成殿为重檐院殿式,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束腰嵌有莲花等图案的青石浮雕,下为甬道、拜庭。庭外伴池,架以石桥,护以石栏,桥建于元代。东西为两院,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门外为露庭,可容数千人,左右为二栅门。府学之东是明伦堂,前有露庭,两廊虽废,庭中方池尚存,池架石桥,别具风格。外为育英门。布局宏伟,殿宇壮丽,是福建省最大的孔庙。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在福建泉州市开元寺东侧。1959年创建,是一所通过文物陈列,反映中外人民友好往来历史的专馆。现设三个专题陈列馆:(一)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陈列1974年泉州湾后诸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出土文物,分为门厅、海船出土文物陈列室和船厅三个部分,反映我国宋代造船业的发达和成就,阐明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二)泉州海外交通史石刻陈列馆,陈列宋元时期宗教石刻二百三十一方,分为伊斯兰教石刻、景教石刻、摩尼教遗址及遗物照片和婆罗门教寺建筑构件四个部分,反映古代中外人民友好相处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交流的成果。(三)泉州外销陶瓷陈列馆,陈列三百多件陶瓷展品,分五代以前、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个部分,阐明泉州历代陶瓷业生产水平和外销情况,反映中外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发展的情况。
【洛阳桥】
原名万安桥。在福建泉州市东约10公里、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上。桥以江为名。建于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1053-1059),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原长约1.200米,宽约5米,有四十六座桥墩,五百个扶栏,二十八个石狮,七座石亭,九座石塔,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历经修筑,以明宣德间、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重修、1932年因泉惠公路通车添架钢筋水泥桥面等三次工程为最大。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三十一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另有石塔、武土石像等石雕。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碑,即立于祠内。洛阳江当江海交汇处,江阔水深,当年造桥工程非常艰巨。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此地“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风景颇为壮丽。
【蔡襄祠】
即蔡忠惠公祠。在洛阳桥南。建于北宋仁宗未年,把郡守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两度出知泉州,建洛阳桥,卒谥“忠惠”。祠历代均曾修建,现存系清代重建,面三间,深三迸。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自撰并书的《万安桥记》大字石碑,乃其杰作。碑刻文字精炼,书法遒丽,刻工精致,世称三绝。碑立于祠中,一为原刻,一为解放后摹刻。祠内另有历代碑刻多方。祠前有两座碑亭,立有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提督张云翼的两方修祠巨碑。
【清净寺】
在福建泉州市涂门街。据寺内现存的古阿拉伯文石碑载,始建于回历40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至元至大二年(1309年)设拉子人(今伊朗南海岸,哈默德·本·穆罕默德·古德西重修和扩建。又据中文石碑,元至正十年(1350年)及明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均曾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清净寺有大门、奉天坛和明善堂。大门高20米,宽4.5米,用辉绿岩和花岗石砌筑,分外中内三重,皆圆形穹顶尖拱门,巍峨壮观。屋顶作平台,是伊斯兰教徒望月决定斋月起斋日期之处。台三面围筑“回”字形垛子,有如城堞。奉天坛屋盖早塌,仅存四围石墙。东墙辟一尖拱形正门。西墙中部向外墙凸出,形成一坛,称讲经坛。坛中有一尖拱形的大壁龛,左右辟二门,南北对峙。坛左右相间并列小壁龛六,长方形门四。南墙开大窗八,北墙开门一,均长方形。南墙外壁及坛内大小壁龛皆嵌有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石刻经句,保存完好。寺内还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及伊斯兰教的石刻《上谕》一方。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是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外交往的重要史迹。
【清源山】
亦名北山。在福建泉州市北郊,距城3公里余。最高峰海拔490余米,耸立在晋江平原之中,故又名齐云山。为泉州的主山,有乳泉从石间流出,又名泉山。泉州之名,亦从山而得。唐宋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也由此山得名。山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蜕岩、紫泽宫诸胜,左峰有瑞像岩、碧霄岩、龟岩、赐恩岩诸胜,右峰有南台岩、弥陀岩、老君岩诸胜。旧有三十六洞天景色。山中林泉清翠,奇石嵯峨,自唐至今,为闽南游览胜地,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山上文物及历代名人题刻甚多,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炼胆石,即在中峰,俞手书“君恩山重”四大字摩崖石刻,保存完好。
【赐恩岩】
在清源山左峰。为离市区最近的一处名胜风景区。凭岩俯视,泉州古城遗址宛如鲤鱼之形,故泉州别名鲤城。山相传是唐朝皇帝赐给刺史许稷,因名赐恩;又说南宋宰相李邴隐居于此,四次受朝廷恩赏,故又称四恩。山下古道有石阶数百级,拾级而上,便抵山寺。寺前古樟一株,枝叶如盖。寺为清代及近代建筑,列为一排。佛殿有白衣观音造像一尊,刻于北宋元枯年间,由天然岩块雕成,法相庄严。寺后巨石相连,颇为壮观。有一天然石室,上刻“高山仰止”四大字,传为唐代欧阳詹读书处。还有明清摩崖石刻多处;李蛰撰“不必文章称大士,虽无钟鼓亦观音”的楹联,也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刻于寺中石柱上,今尚存。
【瑞像岩】
在清源山左峰。岩下山径迂回,颇有通幽之趣。岩前奇石突兀,如僧群立,称为罗汉峰。附近岩石林立,有石龟、石蟒、石城、石窗、石门诸胜,其形酷肖。因有释迦瑞像石雕一尊,故名瑞像岩。整尊石像乃就天然岩石依崖雕凿而成,作立像状,高4米,宽1.5米。左手下垂,掌心朝外,右手露肩作无畏手印,神情肃穆,取法于木刻的旃檀瑞像,别具一格。该像刻于北宋元■二年(1087年),为福建省有文字可考的宋代造型艺术作品之一。明成化年间建有石室,用以保护石像,石室纯用花岗岩筑成,别有风致。石像、石室同为岩中主要文物。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