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村游记
① 作文:走进大自然 一次游记
走进大自然——神龙架游记
--------------------------------------------------------------------------------
2004年04月13日 17:03:06 杭州网
气侯宜人的初秋,正是去神农架原始森林探幽的好时节。八月份的最后一天,我随公司同仁一起去了一趟神农架——那有着神奇野人传说的美丽地方。
下午二点从湖北宜昌出发,驾车向西一路长驱,进入王昭君的故乡—兴山,顺着蜿蜒清澈的香溪河流,沿着清洁平整的水泥公路一直驶到香溪的源头,大约四小时的路程,六点多钟进入神龙架区,到达了离景区最近的木鱼镇。当晚在木鱼镇宾馆歇息。晚饭后上街小逛,夜幕初临,晚风吹来,浑身舒爽。凉意阵阵袭来,早已消除了山外的暑气,白天穿的连衣裙根本抵挡不住大山里的寒气,我赶紧换上长袖衫和厚点的长裙,有的换上了春装和牛仔裤。
神农架不仅是避暑的胜地,更是寻幽探险觅奇的好去处。大自然的原始森林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谜,世界四大谜之—的“神龙架野人之谜”至今仍为科学探险家们所追踪。我们的车一到木鱼镇时,马路上就遇着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年人站着和几个当地人谈着什么,负责接恰我们的当地临时导游告诉我们说:那个人就是在神龙架研究了十多年野人行踪的一个科学考察队员。
第一篇 野花、野风和野竹
(一)景区印象、野花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餐后,便驾车前往神龙架旅游风景区。约半小时行程,抵达神龙架景区。
其实车一进入兴山境内就感受到了大山的凉气,沿途就是满目苍翠的青山树木。买票进入神龙架风景自然保护区后,山势海拨愈高,森林植被特征愈加明显,山上几乎没有了杂树灌木,全是整整齐齐的耐寒杉树和松柏等树木,不时还可见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持生态环境的标识牌,也就是说这里的每一颗树木都保持着自然生长的状态,没有一颗是人工种植的,但每颗树木似乎都比人工种植的还要苍翠茂盛、还要模样标致。吸取了自然精华的枝叶倍加精神抖擞,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太阳的光辉。
沿途有着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好多都没有见过。深山里的野花煞是好看,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开得那样恣意,那样没有一点矫饰。毫不掩饰她的热情,她的美丽,以及她的寂寞,不管有人还是无人会来到这大山的深处,她都自自然然地倾心挥洒着自然的娇艳与芬芳。。。。。。从野花身上,我看到了她顺其自然的乐观和随遇而安的豁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虽没有人精心的呵护和培育,风雨来临的时候,也没有谁来为她挡住风雪,可她仍然顽强乐观地为人们送去清香,她选择了大自然,大自然也选择了她,并赋予了她别样的清香和野趣,也赋予了她独立寒霜的傲骨与无惧。(我后来在神农顶也看见一种野花,在漠漠风中独自开放,你不会想到那柔弱的紫色花瓣下的茎竟有着钢丝般的坚韧)。
一路上散发着的野花扑鼻的芬芳,混合着青草、树木的淡淡的清香,让人忘记了旅途的劳顿,只想尽情陶醉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大自然同呼吸。阳光暖暖的透过密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碎金,一点也不觉炎热,凉凉的风伴着花香,天格外兰,云格外靓,树格外绿,感觉大山里秋的韵味也格外浓。。。。
(二)风景垭、野风
沿公路依山而上,路边隐约可见了第一个景点——风景垭。
爬坡登上风景垭,方见人间美妙奇景就在眼前:深深的峡谷、山涧,陡峭的山岭、群峰,茵蕴的薄雾、山风,美妙如一幅惊世杰作的图画。又宛如一位锁在深闺中的少女,仿佛从遥远的蛮荒中走来,期待着人们把她唤醒,揭开那神秘的面纱,这才露出她蒙娜丽莎般迷人的微笑,在不远不近的距离里深藏着她的千古寂寞和让人销魂的绝世之美。深吸一口这如北极雪地般绝对纯净的空气,它将治愈你俗事的一切烦忧——啊,好一个天然的空调氧吧!
人一站在垭口上,野风就迎面从山谷吹过来,迅猛有力,让你真切感受什么是狂野奔放的山野的风,此时的山风既不象冬天的风那样凛烈寒冷,又不似夏日风那样燥热,更不是田园风那般轻柔多情,也不是秋风扫落叶那般无情冷漠。它就让你猜不透又捉不住,直让你觉得拥有满怀又最终什么也没有,但那种特别的感觉却直逼你心胸让你无法逃遁,呵呵,这就是神龙架风景垭的野风。
还值得一提的是高山的松涛月影。不知你有没有见过白天的月亮?我在神龙架风景垭见着了白天十点多钟的月亮。奇怪吧,大白天居然能看见月亮!而且是那样近那样近的月亮,就挂在眼前山顶上那片松林的上端,仿佛站在山顶,爬上松树林一伸手就可以触及似的。我屏住呼吸,抬头仰望,天好蓝好蓝,蓝得如清澈见底的山泉水,幽静幽静的,一瞬间让我忘记了周围,忘记了是在白天还是在晚上的明月夜。我仿佛听见松涛中有风的气息正缓缓穿越了整齐的松林直上空中那牙晶莹透明的弯弯的月儿。我拿了相机拍下了这一难得一见的奇景,可是心里又担心我那近距离的傻瓜相机能不能把它拍得下来。只有在心里默默的记下了这一幕高山月影。
(三)神龙顶、箭竹
领略完风景垭的野风,继续向前就登上了神龙顶。站在神龙顶上向四周望去,是一片片茫茫的野竹,其间夹杂着野花和野草。春天来的时候应该是繁花盛开的茫茫草原景象吧,此时除了还有一些紫色的花在开放,好多高高的花成球状的植物则刚刚谢去它的颜色,剩下枯萎的花球和叶。那茫茫的野竹也全都莫名的枯黄了,不复见它那青翠的身影。据说这种矮矮的如箭般一簇簇生长着的竹就是熊猫最爱吃的箭竹。可能是大片的竹子都开花了,开花后的竹子就莫名的死掉了,只剩下如今这茫茫的枯黄的竹枝,因此这里的大熊猫也随之消失不见了踪影。相传神龙架以前也是大熊猫栖息的所在地,我想这满山的野竹如果不开花枯死的话,一定是熊猫的乐园,兴许还能在这里见着大熊猫呢,而现在只能想象熊猫曾在这里生活过的场景了。
时间不知不觉已近中午,山上没有别的餐馆,就在山中的龙潭山庄简单用了午餐。
第二篇 野人、巴人和美人
(一) 感受原始森林
午饭后的浏览景点是龙潭山庄不远处的金猴岭,这也是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深入大山腹地你才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原始风貌。
金猴岭由于植被保存完好,常有许多金丝猴在山上出没。这里山泉飞瀑穿林越崖,水清山俊,清凉透骨。进入金猴岭原始森林,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木,古树阴天蔽日,长满了千年的青苔;还有千年的古滕虬劲粗壮得可在上面荡秋千。
从山脚向上爬,一边爬一边看四周的高高的古树和生长茂盛的绿色植物,一直爬得快到山顶,真还有点累的感觉呢!胸口气也出不均了,渐渐地我落在了后面,看不见前面同事的身影了,不由暗暗害怕起来,心想:在这里可不会遇上野人吧?想着想着不由紧张了,我赶紧喊前面的朋友等我,他们这才发现我落下了,边等还边开玩笑说:当心野人把你背了去哟!我望望身后,还好什么也没有,赶紧跑到队伍中间去才安心了。下坡的时候穿过一片竹林,再沿小路走,空气湿润润的,一边观察一边拍照,想找出几种有特色的植物来,发觉这里密林深处树阴遮住的地方,有好些阔叶植物,叶子特别大,有点象芋头的叶子形状,也有的象荷叶,只是叶面上有好些小孔,就象被雨点打过似的,颇有热带雨林植物特征。再往前走,见到有一颗树的根干上长出两颗树来,中间交汇处宽宽的象只大眼睛,上面枝叶并肩,下面根干相连,我想这会不会就是人们常说的连理树呢!走近一瞧,上面签到有好多人的名字,两个两个的在一起,这更证实了我的想法。果然是连理树!不是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吗?还真有其树呢!仔细看来,那同一主干上分长着的二颗树几乎一样粗细,一样笔直高耸,一样枝繁叶茂,肩并肩地亲热站在路旁,还真象一对情人相互依偎着呢。顺坡下而下,有一古滕拦住去路,跨上去荡了会秋千,这才过去。又见一座小桥,桥下是潺潺的溪水,哗啦啦在林中不知忧愁地快活歌唱。。。。。第一次感受原始森林的气息,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个只有亲自到了才能细细体会。
(二)野人行踪
龙潭山庄的饭菜虽简单,但此处却不可不到。这里是野生动物救中心,可以看到金丝猴和大狗熊等野生动物,还有神龙草药专卖点和野人资料展。展览馆里介绍了很多野人的有关资料。
神龙架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从到屈原的山鬼到曾经的历史记录以及科学考察的有关资料表明:神龙架确实存在着野人,但除了收集到野人的毛发和脚印外,至今仍未捕捉到野人的更加有力的证据和实体。神龙架的野人不知道是不是类似古代的猿人或原始人的一种,根据展出的部分实物可以看出神龙架野人是有着高大身躯、红色毛发、巨大足印的庞然大物。据说有前后有上百名当地的村民亲眼目睹过神龙架野人的身影。据报道:就在前两年还有六位领导来神农架林区,晚上在车上偶遇野人。当时媒体为之轰动,重又掀起寻找神龙架野人考察热。它的生活习性和人的祖先由来也正为科学家们所研究。目前还有许多热心爱好者加入野人考察小组探寻野人行踪,期待着有一天能找到野人,解开千古之谜。
要想亲自去试试探寻野人足迹应该从斧劈岩开始。顾名思义,斧劈岩的地势较为险峻,山上乱石如怪兽,绕过山崖,山后有很多叉路,下面就是陡壁,要想寻找野人行踪,那可要点胆量和勇气了。我们除了按照导游指引的方向前行,不敢随意乱闯。顺路前行,可见神龟吐雾、一柱擎天等石景,再往前走,山路愈加险窄,山上树木茂密,石缝中长着野花和奇草,有不少的是珍贵的草药,还有酸酸的山葡萄等野果子。还有一种植物开淡紫或淡黄的花,结着细长的夹果,成熟的夹果一碰就会象虫子一样自动弹动裂开,很好玩。一大帮人一起走着,倒也忘了对野人的害怕,如真能碰上野人还要算运气呢,那将是一大发现。翻过一劈山崖,野人没见着,倒看到了野人休息的一个天然石穴——野人栖息地。那个石穴很大,由好几块大石头围住,可容纳上十人,上可遮雨,四周可挡风也可透气,是个很不错的栖息之地。一直爬上山顶,不由有点气喘吁吁了。顶上的太阳也直晒下来,这才感觉有些热得流汗了。继续走,便是下山的路了。野人是找不着了,看来旅游开发后,这么多的人早把野人给吓跑了,呵呵。
(三)夜观巴人歌舞
累了一天,终于可以回宾馆歇息了。好好洗了个澡,吃罢晚饭,就听宾馆服务员说晚上八点神龙架风情园有巴人篝火歌舞晚会。看是不看呢?大伙一商量,还是去看看吧,反正这么早也睡不着。于是就赶往神龙架风情园。去了一看,那里好象都是吃消夜的人群,前面的台上有一排编钟,服务员告知得十点才表演,看来好事多磨。
最后有人打听到另一个地方也有巴人歌舞,便又赶去,还好,晚会正待开场。
只见中间场地上架着一堆柴,由嘉宾们点燃篝火,晚安便宣布开始了。表演的节日很精彩,都是土乡土色的巴人歌舞。晚会中场时分,还有巴人端着烤肉和山里自酿的黄酒给观众们品偿。山里的妹子表演起来倒也水灵大方,舞蹈别具特色。山里伢唱得山歌也很淳朴,声音响亮而韵味十足。整个晚会乡风民俗风趣多多,还穿插了一个观众参与的节目,风趣的表演惹得大家乐开怀。唯一感觉不妥的就是山里的夜风太凉了,我的衣服穿得不够,坐在露天场院中,冷得抱紧了双臂还是不行,其它的同事也直喊冷,实在坚持不住,便没等戏看完就和同事们一同回宾馆了。好久没在露天里看过戏了,虽然风吹着有点冷,戏倒确实别有一番风味的。
(四)游昭君故里
由于还准备参观一下兴山猴子包电站,便早早踏上了归途。其实要看的景点还不少,如红坪画廊、神农祭坛等地方,只好留着下次来的时候再游赏。香溪源溪流长、落差大,一级级开发兴建了许多水电站,沿途星罗棋布,大部分属兴山天星集团的,我们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就不一一道来了。途中离兴山县城不远的昭君村是不可不去的,在我的提议下,我们下车游览了昭君故里——昭君村。
昭君村座落在风景如画的兴山怀抱中。前临清澈美丽的香溪河,后靠高高的大山,中间一处不高不矮的山坡,刚好是一处风水宝地,昭君村就建在那里。我们登上山坡,到了昭君村,由于非节假日,这里倒是一派宁静祥和。村子四处可见花木葱茏、紫竹亭阁、鸟语花香的。传说春天的时候山坡上开满了桃花,桃花落进香溪里就会变成桃花鱼。又有的人说那桃花鱼是昭君姑娘临走的时候,因舍不得美丽的家乡,而落下的思乡泪,思乡泪滴进香溪河里就变成了桃花鱼。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见着满山的桃花和溪里的桃花鱼。科学的说法呢,桃花鱼实际上是一种水母状的软体透明动物,身子一伸一缩,象极了桃花一开一放。
带着对昭君姑娘的神往和桃花鱼的美丽传说,走进昭君宅,中间立着昭君姑娘端庄秀美的的石雕像,和昭君姑娘合个影吧。然后再转入紫竹宛,踏上昭君闺阁,感受一下昭君姑娘初召时的喜悦和离别时的乡情吧。游完昭君村,不仅陶醉于那如诗如画的周围美影中,陶醉于那美丽的传说中,更为昭君姑娘的精神所感动,她为了国家的利益远嫁凶奴和亲的佳话一直为世人所传颂,汉朝王昭君姑娘的美丽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她和写过《九章》、《天问》、《桔颂》等不朽篇章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都成为湖北人民的骄傲。
狗尾续貂:亲情、友情、思乡情
思绪还沉浸在王昭君的思乡情中没有醒来,便又踏上了归途。车子在悠扬的萨克斯音乐中奔驰,一边听着优美熟悉的名曲——《回家》,一边感受着亲情的召唤。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告别了神龙架的梦境般的传说,告别了神龙架清凉的森林世界,告别了香溪河,告别远古蛮荒的野人、乡风淳朴的巴人,沿着美人出山的路途,重又回到现代文明的城市中。此时的我,好似一位入得佛界又出凡世的僧人,静静体味着山界与凡界的轮换和一份如佛般神圣的禅意,心灵涤荡得如清澈的湖水一般纯净、透明、舒爽。
走进大自然,才能聆听得到地球母亲的真切呼吸,走近大自然,才能感受到这世界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那些个莫名的悲哀又算得了什么,那些无故的叹息又多么可笑。生命原来是可以感受到那么多的美好的。朋友,闲暇之时不妨随我一起来神龙架走走吧,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一下,涤净一下城市的灰尘,让那几乎快忘了什么叫“感动”的麻木神经和疲累的身心充一次氧,我想这样对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应该是有好处的。
② 求一篇宜昌的游记
湖北 宜昌
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我们从北京来到了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古称夷陵,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水至此二夷,山至此而陵’。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和汉代名妃王昭君的故乡,这里又是三峡东口,‘逆流直达巴蜀,顺流畅达宁沪,’乃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宜昌有很多名胜古迹,如:屈原祠、昭君村等,有很多三国时期的遗址,如;:长板坡、麦城等。如今,更为出名的则是葛州坝和三峡工程。
葛州坝
简单安排完食宿后,我们抓紧时间乘坐九路公共汽车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长江葛州坝,这里是长江三峡的出口,距西陵峡口南津关仅2,3公里。一下汽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凌乱,陈旧的景象,只在大坝的入口处有两个似乎是管理人员,也许是中午的关系,四周冷冷清清,一切显的那么萧条,没有绚丽多彩的景象,更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只有大坝上黑灰色的钢铁拄架屹立在宽阔的长江江面上,向人们讲述着葛州坝献给人类,造福人民的丰功伟纪。
1981年1月,万世长流的长江,经历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长江被拦腰截断,一举告捷。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向人们展现出十分壮丽的图景:长江穿过三峡流到这里,江面由300米扩展到2200米,江水被江中的 葛州坝和西坝两个小岛分为三股,分别称为大江、二江、三江。整个大坝全长2561米,坝顶高达70米。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来到大坝前确实为这历时十年的巨大,宏伟的工程而赞叹。
葛州坝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防洪,改善了此段的长江航道。二是发电,两个发电厂的发电量为14亿度,是世界大型水电站之一。三个船闸可以安全宣泄长江洪水,葛州坝工程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宏伟工程。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在此小留片刻,留影纪念,而对于坝内的参观了解只能望洋兴叹了,但是能亲眼目睹这壮观的工程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三峡工程
百年梦想,十年奋战,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工程,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到宜昌,其主要目的是想在三峡蓄水前观看三峡风光,到宜昌之后才知道三峡工程指挥部专门开辟了一条三峡工程旅游线路,这是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紧张的安排完其它事宜,急忙坐上三峡工地的专线旅游车,直奔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施工现场。
一路上,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三峡工程的简单情况:1994年,国家决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建成超巨型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选此位置是这里的地质条件决定的,因长江两岸的地质条件多为石灰岩,只有此处为坚实的花岗岩。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开工,1997年11月截,工程将于2112年完成,总工期18年,总投资900、9亿元。大坝顶高为海拔185米,坝长2300多米,最终运行水位175 米,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总容量393亿立方米,水电装即总容量1768万千瓦,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多么巨大的数字,多么宏伟的前景,这是多少代人不敢想象的伟大工程,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想到了、看到了、很快也将享受到了。
从宜昌到三峡工地,汽车行驶在一条平坦宽阔的公路上,途中还经过一个双孔隧道,导游介绍说,这条公路是为三峡工程专门修建的,投资14个亿,足见工程之浩大。在施工工地附近,由李鹏总理亲自题字的“西陵长江大桥”横跨江面,大桥两侧的两根钢缆是橘黄色的,是从香港定制的,这些都是由朱琳亲自安排的。在工地还有一座施工专用大桥,是专门通行加重车辆的。工地的场面非常壮观,有数不清的挖掘机、塔吊车、铲车等,还有好多从未见过的大型设备都在工地上忙碌的作业着。汽车通过繁忙的施工工地。我们来到了三峡工地的制高点—坛子山,观看了整个三峡工程的设计模型沙盘,从航运上讲,叫“重船走楼梯,轻船坐电梯”,具体吨数我记不清,意思是大吨位的船舶由五个台阶逐步升、降,小吨位的船舶专门有一个类似电梯间的泊位一次到位。应该说,这么壮观的施工场面举世无双,能亲眼目睹也算三生有幸,我对此更是情有独钟。
三峡这么大的工程及18年的工期,所有的配套设施都全部到位。在工地对面的生活区内高楼大厦、错落有致,人们居住生活的住宅、商店、学校、银行、公安、税务、工商等都完整齐全,正有条不紊的运行着。目前,这里还是一个特管区,直属国务院三峡工程指挥部,据说将来要建成三峡市,那时,这里将会更美丽、更壮观,这里居住的人们都是三峡工程的建设者,都是历史的功臣,是英雄的开拓者。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 南津关,总长139公里。长江三峡各具特色,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三峡共同构筑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
三峡游的第一站就是白帝城,由于正值三峡工程的施工期间,宜昌码头年因翻坝不能登船,旅游车一直把我们送到茅坪码头。汽车沿着长江岸边行使,一路上看到三峡工程的壮观景象,真是难得的眼福。到茅坪上船时已是满天星光闪了,客船逆江而上,行的很慢,我们在船上美美的睡了一觉,当天快亮时,我们到达了奉节码头。
这里是长江三峡之首,亦称“夔门”,这里又是三峡的起点,瞿塘峡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这里谷窄如廊、两岸崖陡似墙,西入口处白盐山与赤甲山两山对峙、天开一线、峡张一门,站在山顶远望峡关,一幅美丽的景象映入眼帘,此景就是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图,“若言风景美,三峡此为魁”[郭沫若]。
在三峡的入口处,导游指着江中说:这里原有一块大礁石叫“燕子礁”,船行至此水流湍急十分危险,解放前,曾有多少人葬身江底。解放后,毛主席下令炸掉此礁疏通航道为民造福。在入口处还有两根古老的铁柱子,据说是南宋景帝元年[1259年],守关大将军徐宗武为防御元军入川,在此立铁柱两根、铁链七条以锁断长江。
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最短,但却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美丽的文化艺术走廊。在奉节下船后,我们登上码头的土路,导游安排我们在半坡的一处饭店用早餐由于三峡工程而动迁,奉节码头已支离破碎,到处是拆迁的现场、破砖烂瓦、一片凄凉景象,人们祖居多年的故土都不愿意离开,政府给了很优惠的政策,才迫不得已的搬家,但动作很慢,看的出人们都恋恋不舍,就是我们吃饭的这家小餐馆,也在动迁之列。早餐后,我们登上了久负盛名的白帝城,此城位于长江北岸,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十分雄伟壮观。
白帝城风景如画古迹甚多。此名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称帝,自称“白帝”并在此建城,至明朝开始供奉刘备像,庙内还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一幅刘备兵败于此,临终之际上演的悲壮一幕“刘备托孤”的塑像诩诩如生。白帝城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城内有很多碑刻和文物,其中最早的隋代雕刻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最引人注目的是东碑林中的“凤凰碑”和“竹叶碑”。白帝城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有明梁殿、武侯祠、望江亭等楼阁,有风箱峡的“悬棺展览”,当年杜埔的三处住所如今都留有遗址。三峡工程竣工后,水位将抬高至海拔175米,白帝城将四面环水,很多现在山下的古迹将淹没于江水之中,古迹的动迁也在紧张的进行中。我想,三峡蓄水后白帝城的景色将会更迷人。
与帝白城一桥之隔的赤甲山上有一座赤甲楼,我们乘兴过桥游览。赤甲山因含氧化铁的溶液粘附在岩层表面,使山土呈红色,故称赤甲山。赤甲楼里有两座古炮台,这炮台峙天下第一峡—瞿塘峡之首,扼天下第一门—夔门之口,此处观景远眺,风光尽收眼底。此山目前并未开发完,好多工程正在建设中。
在帝白城有一个悬棺展览厅,导游介绍说此悬棺取于风箱峡,此峡属于瞿塘峡的一段水域,因江边的山崖形似风箱而起名。顺着导游指点的方向,我们遥望岸边岩石的缝隙中似有棺木数具。1971年,有三位采药人登上此峡取下棺木,经考证是2000多年前古代巴人留下的岩葬,里面有遗骨和陪葬物品等。“夔门天下雄”当我们乘船离开奉节时,回望刻于石壁上的这几个大字苍劲有力,由然而生感想“不枉此行啊”!
游船离开奉节驶出瞿塘峡后进入巫峡,巫峡西起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0公里,是以奇、秀饮誉长江,它包括金盔年银甲峡、箭穿峡、铁棺峡等。巫峡内有三台八景十二峰,巫峡是以巫山得名,山峰是巫峡的主要景点。沿途上,导游一一向我们介绍着:巫山十二峰中临江的有九座北岸由西向东为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先六峰,南岸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三座在南岸须沿青石溪逆流而上方可领领略,其峰为净坛、起云、上升。十二峰中神女峰最有魅力,峰顶可见云雾缭绕、细雨蒙蒙。游船沿着巫峡行进着,两岸延绵的山峰云遮雾绕、幽深秀丽、千姿百态,巫峡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如进入奇异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难怪古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我们在巫山县码头登岸,又是一片移民拆迁的狼籍景象,就连沿码头的公路上都堆满杂物。但往巫山顶上看却是一番新的景象,新建的巫山县已基本搬迁完毕,县址由巫山山下搬至山顶,新的建筑、新的城区、高楼大厦、宾馆饭店我们都享受到了,但很多管理还不到位,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城区的最大特点是“街梯”太多太陡,这是我给起的名,由于山上建城,好多建筑依山而建,高差大的街道都成楼梯式的台阶,人们出行腿功是锻炼的不错。
在巫山宾馆住了一夜比在船上舒服多了。早起精神爽,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巫山小三峡。游小三峡是龙门峡码头上船,逆流而上经巴雾峡至滴翠峡,全长50公里。在龙门峡口一座大桥飞架小三峡两岸,据介绍,这座大桥是我国单跨大桥之最,三峡工程竣工后,此桥也将沉入江底。长江小三峡景色秀丽,与大三峡相比有小而精的感觉,江水清澈透底,我们乘坐的小船是人工撑的江船,两位船工撑杆、掌舵十分幸辛苦,导游沿途向我们介绍着两岸美丽的风光:峡中碧水奔流、两岸奇峰耸立、景色妙趣横生,真是有山皆翠、有峰皆奇、有水皆飞,这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实乃中华奇观、天下绝景。
在滴翠峡的尽头是小小三峡的入口,据说有20多公里,景色更奇、风光更美,只是我们来的季节太晚,已到枯水期,错过机会了。在滴翠峡岸边的沙滩处,我们下船稍事休息,船工为我们介绍了一处“小吃点”,说是他亲戚开的,想来他一路上为我们唱“船工号子”、唱民歌小调,也是为了博得游客的好感,以便介绍生意。我们就顺意在此就餐,其实这里有好多“小吃点”,条件都差不多。这里还有好多土特产品,我们看了一圈,买了几个生肖小饰物留作纪念。
在长江三峡江中游揽包括在小三峡中,有一特殊景观值得一记,那就是“古栈道”,在整个三峡峡谷中,几乎到处可见绝壁上的古栈道痕迹。三峡栈道全长约50公里、6888孔。瞿塘峡段从奉节县草堂河口东岸起至午山县大溪镇对岸的壮元堆山止,长约10公里。巫峡段从巫山县对岸起至川鄂两省交界的青莲溪止,长约30公里,其余零星分布在西陵峡、小三峡等处。所谓栈道,就是在高出江面数十米的峭壁上凿出约一尺深的方孔,将长木方插进安牢,每隔五米左右一个方孔,上、下交错成“品”字形,在上面铺上木板,有的地方在外侧设有护拦。古时长江禁航时,交通十分不便,自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三峡人依绝壁一钎一锤,开凿出三峡栈道,当时路面较宽、车来马往,使三峡的交通得到改善。可以想象,当年艰苦危险的作业,才给后人留下如此方便的交通条件。如今,个别地段栈道上还可以通行。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后,这些栈道将长睡江中。在风箱峡的绝壁上刻着几个大字“天梯津隶”“开辟奇功”,它赞美、描述的就是被称为“三峡三迷”之一的古栈道。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谷,也是三峡工程所在地。从南津关到秭归香溪口,全长66公里。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崆岭峡等,这些古怪的名字都是根据两岸山峰的形象而起的,可见两岸风光是奇、美、古、异都占全了。关于西陵峡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历史故事,实在是笔墨有限,尤其是游西陵峡时天色已晚,所见很少、以听为主了。过去所说的西陵峡险、滩滩都是鬼见愁已成为过去,自葛州坝建成后,所有的险滩都已长眠江底了。
三峡,有人把它称为长江上的珠冠,有人把它称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然而,当你真正置身于三峡之中时,这些形容都黯然失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