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中学遗址
1. 四川北川中学旧址现在是什么建筑
纪念馆由同济大学设计 名为”裂缝“ 核心区域是原北川中学遗址
2. 汶川地震中的北川中学地震遗址为什么不让挖
因为汶川地震发生后,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在这场巨变中,有1000多师生不幸遇难,为了表示纪念。
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后,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在这场巨变中,有1000多师生不幸遇难。随后1300余名幸存师生被转移到绵阳安置。温家宝总理先后七次看望北川中学师生受震后的北川中学。2008年5月19日上午,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北川中学在四川省绵阳市长虹集团培训中心正式复课。
2008年5月23日上午,在位于绵阳市长虹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三次看望了北川中学师生,并进入该校高三(一)班教室,给全班70名学生上了一堂爱国、感恩课。课堂上,温总理亲手用粉笔写下的“多难兴邦”四个字,成为该校师生们学习的不竭动力。
(2)北川中学遗址扩展阅读:
四川省北川中学的相关情况:
1、搬入新校区之后,全校师生齐头奋进,努力拼搏。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校师资力量大幅提升,现有在编教师18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及在读研究生教师12人,高级教师37人。
2、在新校区举行的2届高考中,学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1年高考获绵阳市特等奖,2012年高考更是创造了北川中学的历史,一本上线人数是2011年的3倍。
3、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37人(北京师范大学2人,华东师范大学4人,华中师范大学7人,陕西师范大学18人,东北师范大学1人,西南大学5人)。除此之外,还有北京支教教师16人,特聘专家型教师3人。
3. 观看北川地震遗址,纪念馆写作文
在这个暑假,我们来到了成都。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到北川地震遗址一游。
刚刚版一来到地震遗址门口,权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道路上到处都是电线杆,一块块巨大的石头横在眼前,有些房子本来有三层,现在只剩下两层,有些更是直接被下面的河水冲走。
整个道路上倒数都是裂痕,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有多么惨烈。走在路上,心中顿时一阵发冷。特别是这里的移动大楼,本就只有22人,这地震一震,就死了14人。而且有些人还是退休的,应该享福的老婆婆老爷爷,也在这场地震中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这里的公安局更是可怕。听说这所公安局的副局长当时正在外边上班,听说这里地震了,飞似地来救他的孩子。可是刚来到学校,就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当时,他一下子跪倒在地,这时,他又想起了在公安区的人们,他马上赶到公安局,冲进去救人。可他才拉出来三个人,就被一阵余震袭击,一块板砖刚好砸在他的头上……
还有北川中学。北川中学本来就是依山而建。地震发生的时候,这座山刚好塌方,一块块石头接二连三地滚落下来,5000多人无一幸免,只剩下一杆迎风招展的国旗。
游完这地震遗址,我只想说:“灾虽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4. 2009年5月12日,我去四川省北川县看地震遗址时,走到北川中学地震废墟的时候,碰到来祭奠遇难学生
我也去看过……冷冷清清的,很凄凉的感觉
5. 北川、汶川地震观后感
前几天去九寨沟游览,刚出绵阳机场,接机的朋友就迫不急待地告诉我:北川地震遗址现在对外开放了,要不要去看看?虽然那地方并不是什么风景点,但去看了会让人心灵震撼,一辈子忘不了。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撩起了我的兴趣,决定推迟去九寨沟,让朋友立即带我去看北川地震遗址。
北川地震遗址现在还实行军管,各种车辆到达接待处后,另行换乘遗址内的车到遗址参观,每人收车费30元,由遗址纪念馆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遗址内依旧保留着2年前地震后的真实情景,只是对一些倾倒的楼房进行了支撑,设置了隔离栏、安全网和指示牌,游客在讲解员带领下在遗址走一圈,耗时1个半小时,再回到下车点返回接待处停车场。
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我虽然没有去现场,但从电视中已看到当时的惨烈场景,心已受到猛烈撞击,如今时间虽过去了2年,然而当自己的双脚真正踏上这块曾遭受大自然摧毁的土地时,见到那一片片残墙废墟时,心头仍然一阵阵抽紧:那摇摇欲倒的住宅楼卫生间里那面反射光亮的镜子,那扇已由正方型变为圆弧形的塑钢窗,那几辆掩埋在大楼下的汽车,那一排挂着已退色遇难者照片的橱窗......无不让人唏嘘。
此时此刻,让我感慨万千:一是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强大和人类生命的无比脆弱,那些平时看来很牢固的钢筋水泥大楼在地动山摇尤如沙雕一般倾刻粉身碎骨,化为一堆沙石,人的肉身凡胎更是轻如薄纸,轻轻一撕就碎了;二是感受到生命的无比可贵和活着的无限美好,人能平平安安活着就是一切的源泉,在死亡面前不管你是百万富翁还是穷光蛋一律平等,这里的一切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极时享受生活的乐趣,不白活一场。
6.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区观感征文1000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2010年9月1日至4日,我到绵阳市参加了四川省第五届博士专家论坛会。会中,绵阳市政府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受到重创的北川老县城和灾后重建的北川新县城。
9月3日,绵阳市,天气睛朗。一大早,参观用专车带着代表前往北川。车刚一开出住地九龙宾馆,从车载收音机便传出播音员亲切的欢迎语和对绵阳市灾后重建工作成效的介绍。用车载电台同步对参观者进行情况介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听到,顿感十分新鲜。“5•12”特大地震中,绵阳是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山东、河北、辽宁、河南,以及内江、南充、达州、资阳等兄弟省市的对口援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注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绵阳市纳入三年重建规划项目共7318个、总投资2266.3亿元。目前,已开工7235个、开工率98.9%,完工6071个、完工率82.9%。一边听着播音员的介绍,一边行进在辽安大道、山东大道上,一座座灾后重建的美丽新家园、新工厂令我目不暇接,使我深感举国之力的强大!
车临近山区,天空开始阴沉下来,下起了毛毛小雨,又迅速变成了倾盆大雨。随着窗外的雨声,我的心情也渐渐开始变得沉重……“5·12”北川地震灾后的惨景在脑海中游离。阴沉的天空、倾盆的大雨,也许是上苍对“5·12”北川地震的亡灵的追思吧!
由于前不久发生了泥石流,北川老县城再度被淹,车到北川老县城“三道拐”便停了下来。站在雨中,远眺北川县城废墟,只见山体滑坡、建筑倒塌、街道损坏,整幢整幢的楼房陷入地下,被大自然的威力深深震憾,记忆中的北川秀美景色踪影全无。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县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1991年落成于禹里(原县城治城)的仿古仿石建筑大禹纪念馆,已成为人们凭吊大禹功绩、缅怀大禹精神的重要场所。200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大禹治水闻名于世。如果大禹在天有灵,不知对地震后的降生之地将作如何感慨。
所幸地震后的北川县城将作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加以保护。我们参观的“三道拐”是基本完成的北川城遗址保护区适度开放的部分。据介绍,在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区内,将建设山体滑坡破坏景观区、泥石流景观遗址区、建筑倒塌废墟景观区、街道损坏展示景观区、重大伤亡遗址纪念景观区、老县城遗址景观区、滨河景观区等,向游人们展示地震事件形成的不同景观场景。在祝愿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早日建成的同时,我更希望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更多地是作为防灾、减灾,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科普教育基地。
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三道拐”返回,一出山区,雨便停了。一到新北川县城心情顿时好了起来。看到拔地而起的新北川县城,走进山东省援建的一幢6层的安置房一楼,有122平方米,4室一厅,一厨双卫,双阳台。每间都已安装好了水电气,铺好了地板砖,采光很好。客厅阳台和生活阳台,分别正对着户外的绿化带。小区内建有专门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不由得感慨到“好漂亮的房子哟!”
由于已开学,我们只能站在新北川中学大门口观看。新北川中学很美,采用的外墙都是羌族风格的石块。看到美丽的新北川中学,我在为原北川中学在地震中遇难的学生祈祷的同时,我更多的是祝愿新北川中学的同学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发奋学习、学有所成、感恩社会、报答祖国和全国人民。
参观的行程安排很快结束了。但这次绵阳之行,使我对人的创造力和大自然的威力两种感受十分深刻──
一是从九院的两弹一星的功勋们的身上,我充分感受了人类巨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我国“两弹一星”功勋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院士专家经过50多年不懈奋斗,实现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国防高新技术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中国的大国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可以说,中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我国“两弹一星”功勋们功不可没。
二是从“5·12”北川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中,我充分感受了大自然对人类的巨大无比的影响力。历史将永远记住,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短短的三分钟,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致使六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灾难面前,生之脆弱,哀我同胞。
三是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中,我充分感受了中华民族巨大无比的凝聚力。正如省委书记刘奇葆所讲,“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年多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灾区人民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书写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精彩篇章。目前,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97%,已完成投资660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70%。18个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援建项目3136个、援建资金751亿元,已到位援建资金502亿元。如果没有举国之力,仅凭四川的财力要重建美好新家园是根本办不到的。
7. 去汶川旅游
北川地震遗址:国家为纪念5.12特大地震建立的首个经过科学规划,保护的地震遗址。其旨在追思故人,感恩社会以及为地震相关的科学考察,教育提供便利。北川新县城是建国以来唯一一个异地重建的县城,其总投资超过153亿元。 其古朴典雅的建筑,纵横交错的道路,蜿蜒曲折的河流,疏密有致的绿化,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浴火重生的美丽新北川。北川新县城,不仅成为灾后重建的标志性工程,也代表着中国未来小城镇的发展方向。
吉娜羌寨:被称为“北川第一村”。地震后重新修建的院落,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幽邃伟岸的碉楼傲然挺立,房顶上,白石兀立,插着各式羌字旗,篝火广场上,用青石垒砌的两座10多层的灰白色碉楼,成了苍山绿水间一道美丽夺目的风景。 上 7:30 左右在成都麦德龙门口(成温立交桥)集合出发乘车经绵阳沿途可欣赏美丽的川西平原风光,后经辽宁大道到达风景秀美的田园小镇北川新县城—永昌镇。游巴拿恰街、禹王桥、新北川宾馆等感受灾后北川人民的新生活和新气象。后乘车前往北川第一村——吉娜羌寨感受羌族儿女独特生活方式及浓郁的民族风情。游三王塔、大神树、篝火广场以及地震后重建后的一幢幢崭新漂亮的羌族民居。后乘车到达老北川中学,参观地震时产生的公路裂缝(现已修好)、亲眼目睹5.12地震的瞬间记录(地震时下沉2层的北川中学教学楼)。
午餐后在擂鼓镇北川地震遗址游客接待中心换乘观光车(自费)进入已成废墟的北川老县城,县城已被夷为平地,全县基础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运输公司、石油公司、北川大酒店、县医院等只能看见屋顶;感受北川在经过5.12大地震后,9.24泥石流后带来的巨大灾难。下午乘车返回成都。上 7:30 左右在成都麦德龙门口(成温立交桥)集合出发乘车经绵阳沿途可欣赏美丽的川西平原风光,后经辽宁大道到达风景秀美的田园小镇北川新县城—永昌镇。游巴拿恰街、禹王桥、新北川宾馆等感受灾后北川人民的新生活和新气象。后乘车前往北川第一村——吉娜羌寨感受羌族儿女独特生活方式及浓郁的民族风情。游三王塔、大神树、篝火广场以及地震后重建后的一幢幢崭新漂亮的羌族民居。后乘车到达老北川中学,参观地震时产生的公路裂缝(现已修好)、亲眼目睹5.12地震的瞬间记录(地震时下沉2层的北川中学教学楼)。
午餐后在擂鼓镇北川地震遗址游客接待中心换乘观光车(自费)进入已成废墟的北川老县城,县城已被夷为平地,全县基础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运输公司、石油公司、北川大酒店、县医院等只能看见屋顶;感受北川在经过5.12大地震后,9.24泥石流后带来的巨大灾难。下午乘车返回成都。</FONT>
8. 北川地震万人坑地点
北川地震遗址位于四川省北川县,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2009年3月23日,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专家组审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已通过,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
报道中表明,《方案设计》所指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控制面积为27平方公里,以“永恒北川”为主题。
(8)北川中学遗址扩展阅读:
人民网成都5月9日电 (朱虹)距离2008年“5·12”大地震已经十年。日前,记者走进四川省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思念曲》婉转低回,不断有人手持鲜花前来,当中既有来祭奠亲人的,也有缅怀地震中遇难同胞的。
人们常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是时间却永远无法冲淡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和思念。在北川老县城景家山崩塌遗址的乱石上,有一条横幅显得格外醒目,那是一位遇难孩子的妈妈挂的。地震后,每年孩子生日的时候,孩子的妈妈都会来到这里,给孩子挂上一幅横幅。
每年的横幅上,都有同样的一句话:“孩子,爸爸妈妈想你!”“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里,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唯一整体原貌保留下来的,是受灾最严重,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遇难人数最多的区域。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于2010年5月面向社会公众适度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