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八佰上海遗址在哪

八佰上海遗址在哪

发布时间: 2020-12-31 03:32:51

1. 号称中国的耶路撒冷哭墙,电影《八佰》的原址在哪里

上海四行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成为了民族永恒的丰碑,因为一场惨烈的战斗,成为了国人永远的记忆,又因为一部电影,成为了当下上海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不忘历史,共铸和平,希望四行仓库那一面创痕累累西墙,能像耶路撒冷哭墙一样,能成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信仰。

2. 《八佰》的历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样的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谢晋元奉命率领第88师524团一营420余人,坚守上海四行回仓库,四天四夜中,答抵挡住日军的猛烈进攻。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谢晋元对外宣称仓库内有八百人,史称“八百壮士”。

《八佰》故事原型为1937年10月底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该营本来有近800人,但在淞沪会战的前期战斗中牺牲了许多战士,所以守卫四行仓库的这个营实际上只有414人(也有423人的说法)。

负责这个营军事指挥的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为了麻痹日军,故意对外宣称第一营有800名战士。因此,这部影片取名为《八佰》。事实上,日军一直认为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有一个团甚至一个旅的兵力,直到该战役结束,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大将才大呼上当。

(2)八佰上海遗址在哪扩展阅读:

八百壮士四天四夜的奋战,不仅振奋了租界中人,更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军队仍在战斗,警醒了全国四万万同胞认定中华不亡,为后续不屈不挠的抗战胜利打下精神基础。

而历史没有忘记他们,2014年,谢晋元及八百壮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 上海有哪些革命遗迹最好有介绍!谢谢!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该幢住宅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李书城,系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氏兄弟为该楼最早住户。楼南路侧当时尚存农田,环境颇僻。李家将两楼内墙打通,楼梯合一,组成一家。106号楼上是李汉俊卧室,楼下客厅约18平方米。

民国10年7月23日(即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在此客厅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等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国焘主持。23~24日,张国焘先报告筹备经过,说明会议重要意义,提出讨论的问题;旋由各地小组汇报活动情况;成立党纲和工作决议起草委员会。25~26日起草文件,27~29日讨论《党纲草案》和工作决议草案。会议讨论热烈,对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取得一致。7月30日,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会议改至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注:最后一天的日期未能确定,7月31日与8月1日两说。)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制定并通过了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和“联合第三国际”;所通过的第一个决议确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并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使工会避免成为其他党派之傀儡”;还就宣传、工人学校、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对现有政党的态度,与第三国际的联系等问题作出相应决定。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负责宣传,张国焘负责组织。

民国11年,李家他迁,该处为其他居民租用。民国13年增建厢房。后来楼下开设商店,解放前后为恒福昌面坊。

1951年10月,经勘查确认后辟为纪念馆,名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1958年,按当年原状修复,拆除厢房。进入大门为天井,经过6扇玻璃窗门进入会议室,室内置有长餐桌、圆凳、茶几、椅子、两斗桌及花瓶、茶具等,均按当年式样仿制。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核实恢复了会址原貌,建立了会址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还设有辅助陈列室,展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文献资料。有三部分内容: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产生及其活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周公馆

即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
在幽静的上海卢湾区思南路上,沿马路东侧的73号(原马思南路107号),是一幢西式小楼房,为三层花园别墅,这就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亦称周公馆。既然是当年党的驻沪办事处,为何又称周公馆呢?这其中有一段曲折。1946年中共代表团租下了这幢房屋,原意是作为中共办事处。但国民党当局不同意。6月18日,从南京来沪的董必武果断地说:“不让设办事处,就称‘周公馆’。”意思是名义上对外宣称是周恩来将军的府邸,周公馆因此而得名。

这幢小洋房,原为法国在华商人所有,是一幢三楼一底的楼房,进门就能看见藤萝花架,看上去幽静宜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中央,栽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塔松,在这里,周恩来接待过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邵力子、吴铁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钧儒、黄炎培等交换意见,还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1946年7月17日,周恩来在这里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到会的100多人把一间不大的客厅挤得水泄不通,许多晚到的记者不得不在门窗外、阳台上站着听讲。

不久,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在撤离时,周公馆交“民主同盟”代为保管。之后,房屋被国民党上海政府非法接管,家具陈设全部流失。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址设纪念馆,周恩来、董必武卧室等部分室内恢复原来摆设,又辟陈列室介绍当年历史。195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内家具陈设均为复制品。

一楼是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北),衣架上仍然挂着当年周恩来穿戴过的咖啡色礼帽和西服,正中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大公报》、《联合晚报》、《华商报》等当时几大有影响的报刊。报刊旁的文稿上完整地保留了周恩来的手迹,左侧整齐地堆放着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写的《论联合政府》,眼前的一切仿佛浮现这样的一番情景:夜已深,周恩来同志依旧在阅览时事,伏案而书,不分昼夜的工作。

三楼正中为集体宿舍,时常作为办事处接待许多南来北往同志的临时住处,1947年3月1日,国民党当局对周公馆封锁,在此董必武同志主持了最后一次党支部大会,并负责布置了任务。朝北即董必武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三楼各居室中,属此间光线条件最差,环境也很潮湿,工作人员曾想替董老换房间,但被他婉言谢绝。这深深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前院与后庭之间有座别致的小花园,花园东侧的高大雪松,至今苍峨屹立。1946年11月,办事处在此为朱德同志举行六十周岁寿辰的庆祝活动。

4. 上海市历史遗迹可参观的有哪些

1、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崧泽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被命名为崧泽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地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崧泽遗址被发现。

1961年至1976年,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 703 平方米,发现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址遗迹,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龙华塔

又称“报恩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底层塔心室地面与底层围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铁马(俗称铜铃)。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2006年5月25日,龙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玉佛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玉佛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5、静安寺

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

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5. 八百壮士当年镇守的上海四行仓库还有吗 有遗址吗 怎么能到那呢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市原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这里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5)八佰上海遗址在哪扩展阅读: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

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

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即紧靠西藏北路的大陆银行仓库与紧靠现晋元路的北四行仓库两部分组成的,但一般均统称为“四行仓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行仓库

6. 上海的红色旧址主要有哪些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上海陈毅专广场(陈毅塑像)

龙华烈属士陵园

上海毛泽东故居

宋庆龄陵园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旧址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

海军上海博览馆

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地点旧址

高桥烈烈士陵园

五卅运动纪念碑(五卅的纪念标志)

崇明县烈士纪念馆

松江烈士陵园

庄行暴动烈士纪念碑

宝山烈士陵园

上海解放纪念馆

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

7. 上海历史保护建筑是什么

虽说长年生活在上海,但这座城市里还有许多边边角角没到过,甚至不少“名胜古迹”也没访过。就此,自己立下目标:用几年时间,把上海地界内还没见识过的“名胜古迹"走访一遍,并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之。因家中亲戚住虹口,多年常来常往,对此地界内的建筑和设施颇为熟悉,就乘初春时分,先访虹口区溧阳路的“1933工场坊”。

如注意到这钢筋混凝土建筑已历经80多年的沧桑,仍如此完整而坚固,不能不佩服当年的建筑施工质量。要知道,这样一个规模屠宰场,每天的使用强度是一般普通建筑所不能比拟的。这还是一个潮湿和有多重污染工作环境······· 当年这个建筑的承包商,是一家华商建筑公司,而水泥等建材则是进口的。

图片说明 上海的老城区自有其独特的味道,这位年纪不小的水彩色画作者正在“1933工场坊”的附近写生。

笔者看他用大笔触、干湿分离的手法,较快铺就了画面的大调子,知道这一定是位多年经营写生技法的高手。能到这里来选景采风,是不是他对昔日老上海有些特殊的情感?那么,眼前这样的上海老城区是否应该多保留一些呢?

8. 八佰历史背景

八百壮士”当年守卫的四行仓库的遗址,重温这段滚烫的历史。





抗战时期的四行仓库(模型)

作为淞沪会战中中国军人对抗敌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四行仓库有两点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四行仓库是一座混凝土建筑,墙体很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挡炮弹的袭击。二、四行仓库背靠苏州河,而当年河对岸就是公共租界。日军害怕炮弹打到租界,不会用重炮攻打四行仓库。

9. 上海耗资200亿的修建的遗址公园是哪一座

上海耗资200亿的修建的遗址公园当然是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也是号称“中国最奇特建筑”,整整花费了200亿人民币建造,但是大部分却埋在水里面,只漏出屋顶供大家参观。这里就是上海的广富林文化遗址。

因为其耗资巨大、修建时间长,再加上整个文化遗址是在水下修建而成的,所以这里每天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来到这里的游客无一不被其奇特的外观和文化底蕴所吸引,所以趁着假期趁着空闲,带着家人来看一看这个文化遗址,感受一下中国基建的能力!

中国“最奇特”的建筑,耗资200亿修建,却只能看到个屋顶!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