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游记随笔散文
㈠ 有关香港或澳门内容的散文或诗歌,急!!!!!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匈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㈡ 有关香港或澳门内容的散文或诗歌
有,《七子之歌》。澳门香港都有。
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回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答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㈢ 是着写一首有关于香港或澳门内容的散文或诗歌
有,《七子之歌》。澳门香港都有。
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内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容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素谁都知道的~
香港回归
万巷一时空,欢声动苍穹。欲问何事乐,港九一统中。
澳门回归
先贤应笑慰,故土今日归。请看秋海棠,经霜分外美。
仅供参考~~
㈣ 澳门游记作文600字
1、澳门游记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我唱着这首七子之歌,坐着喷气船从香港来到向往已久的澳门。
“天哪!”,临近澳门,我忍不住发出感叹,这倒不是因为澳门漂亮,而是因为我发现香港的清水到这里变黑变混了。爸爸开玩笑地讲道:“有个风水师看过香港、澳门后,说这两地都是挣钱的好地方。但香港挣的钱干净,所以水干净;而澳门靠赌博挣钱,所以水混。”我听后对这个“晚归之子”更加好奇了。
大家还记得这学期的音乐课上新学了一首“画中国”吗?其中一句这样唱道:“你画长城长呀,我画大三巴!”当时我一直想象不出大三巴到底是什么样,今天终于见了“庐山真面目”。这是一座牌坊式的建筑,是圣保禄教堂的遗迹。这座教堂先后三次经历大火,整座教堂几乎付诸一炬。但残余的花岗岩前壁却显得格外雄伟壮观,不愧为澳门的著名地标。又因为“三巴”是圣保禄的译音,所以称之为“大三巴牌坊”。
春节期间的澳门,人山人海。大家都利用假期来一睹大三巴的风采。通往大三巴的石阶前,摆着一盆盆盛开的桃花、菊花,将古老的大三巴衬托得更加壮丽。人们面带笑容,争先恐后地向大三巴涌去。爬上大三巴,我发现一块石头上有好多硬币。妈妈告诉我,那是祈福用的,澳门人相信以钱招钱,希望用硬币换来一年的财运。我轻轻抚摸着大三巴坚硬的石壁,恨不得穿越时空,去追寻她当初的模样…….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大三巴,带着好奇继续探访澳门。在去第二站玛祖庙的路上,妈妈向我讲述了Macao葡萄牙名字的来历。据说当年葡萄牙人来到澳门,不知道这地方叫什么名字。于是去了人最多的玛祖庙寻问,当地人以为他问这庙的名字,便告诉他是玛祖庙。葡萄牙人便将谐音译成了地名。直到1999年我们才收回澳门,到今年已经10年了。
来到玛祖庙,我眼前一亮:这里的人竟然比大三巴的还多。几乎每人手里都有一把香,比北京的庙会还热闹。香雾中,玛祖像若隐若现,呈现出神秘色彩。在像前,许多人闭着眼,高举香柱,诚心请愿,希望玛祖为他们带来吉祥平安。也有人把心愿写在小灯球上,希望风能把愿望送到玛祖的耳边。
澳门是著名的赌城,我们探访的地方当然少不了著名的赌场(由于本人未满18岁,只是参观了非赌场区)-----像鸟笼一样的旧葡京、羽毛似的新葡京、宫殿般的威尼斯人。在威尼斯人的大运河广场,我仿佛置身于蓝天、白云之下,来到一个热闹又不失宁静的水上小镇。听着上水手悠扬嘹亮的歌声,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谁也想象不出这是在热闹繁华的赌场里。
如果说香港是中国的明珠,那澳门就是繁华的宝地,每一处地方都有其精彩,让人流连忘返。
我为祖国骄傲,祖国为归来的“儿女们”自豪!
2、这次寒假,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丰富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就带我去了澳门。
澳门虽然很小——转个身子、几步腾挪,从一座教堂就来到了另一座寺庙;稍微执着一些,在古旧的街道中穿行,没有多少光景,却又发现回到了起点。可是出名的景点可多了,澳门最有特色的当然是赌场啦 !可惜小孩不能进去。我们住的酒店在渔人码头里面,叫莱斯酒店 ,莱斯酒店是一所优雅的英式酒店,悄悄地座落于澳门渔人码头的海角上,散发着幽幽典雅的气息… …莱斯酒店——体验维多利亚时代之魅力!
晚上,我们在渔人码头的非洲村里共享自助晚餐, (内设南非烧烤主题餐厅),里面的食物好吃极了!噢,忘记给你们介绍渔人码头了 ,渔人码头有不同国家的建筑,也有不同国家的人来参观,它不是单一的娱乐场所,更是一个综合性的逍遥宫。此处特色商铺林立,更有兰桂坊式的、欧式的餐厅酒吧。稍后还有赌场、酒店落成,将不同的元素综合于一体,像一座小城市。单是逛逛,一两小时也嫌不够。加上每天24小时免费入场的全天候运作,吃喝玩乐男女老幼各适其便。
第二天,我们去了新马路 ,这条马路的正式名称是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但澳门市民称它为新马路,是市区的主要街道,处处可见土生葡人的生活痕迹。
新马路东头的起始处,两边由碎石子铺设成图案的路面上摆放着鲜花盆景和竖立着古色古香的街灯,而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出发地,是因为马路的西头靠近海边,我们从远方走来,最后看到了不远处的波涛拍岸,似乎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想想就觉得很满足。
接着我们去了新八佰伴,新八佰伴有8层,一二层是卖化妆品的,3楼是买服装的,卖儿童用品的就在6楼,逛完新八佰伴我们就要回家了。
我恋恋不舍的结束了这次短暂而又快乐的旅程!
㈤ 《一次难忘的游历》游记散文700字
一次难忘的经历_游记作文字篇一
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署假期间去北京的时侯。
那是我第一次坐动车,感觉心里特别的紧张和激动。这种列车在铁路上行驶的时侯,噪音很小,也很平稳。与火车相比较,动车的速度要快的多。我们只用了六个小时左右就到达了北京西站。
出了站口,一辆中型面包车把我们送到了一个环境很差的宾馆。后来我们咨询了12580定了一家附近条件较好的卡普连锁酒店。到了房间,环境还不错,各式用具样样俱全,比原来的好很多。最让我兴奋的是三楼还有金百万烤鸭店,一楼有庆丰包子铺。那里各式饭菜的味道还不错!当晚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的出游做准备。
第二天早上,我在酒店旁边的KFC吃了早餐,然后等待旅游车的到来。车刚停稳,周围的人就挤在车门前争先恐后的上车。在车的行进过程中,导游利用途中的时间给我们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并对当天游车的迟到表示了真诚的歉意,取得了大家的谅解。这点小插曲并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
第一站,我们到达的是天坛公园。那里有九龙柏,还有回音壁,还有可任意选择走一次的三条路,分别是神仙路,皇权路和凡人路;进到里面还有一些卖东西的小商店,以及快照。我进去走的是神仙路,而返回的时侯走的却是皇权路,瞧!我很神通吧!
第二站,我们去了皇家寺院,里面有专业的讲解员引导,这里是唯一不烧香的寺院,在这个寺院里还有两棵不同性别的银杏树,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了。接着去了正阳门的国家博物馆,馆长讲了貔貅的故事,我还买了一个做为纪念,不过在前不久给弄丢了。
第三站去了颐和园。先是乘船到的昆明湖,而后路过十七孔桥照了相,我们又乘船到了长廊,画的风景没有重复的。这些景色和课文里的完全相似。连十七孔桥的几十狮子也型态各异。
第三天的时侯,分别去了海洋馆和中央电视塔。海洋馆和郑州海洋馆相比,各类水族显得不那么齐全,场地也小;中央电视塔倒是非常有趣,有四百多米高。里面有新闻联播摸拟直播间,我还当了一回小小直播员;还现场当了一次气象预报员;上面还有个超级大喇叭,可以测出你的声音分数。还有一个望远镜,可以看到一些北京的高大建筑,这些建筑在这里看来,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一天,我去了腊像馆,那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就像真人一样。最后一个景点八达岭长城,我们上下都坐人滑车,坐滑车可以减轻人们走路的负担,既使这样,上面人还是很多。因为天气阴沉沉的,上到长城,看周围一片灰蒙蒙的,由于时间紧,没多久就下了长城,还没上车,就下起了大雨,这时我心想,幸亏下来的早,否则非淋个落汤鸡。
经过这次旅程,我看到了不少新奇的东西,了解了一些古代历史,更懂得了站的高,看得远。这次旅途使我终身难忘……
㈥ 游记散文
七堇年的《尘曲》可以
㈦ 游记散文的摘抄
安顺游记
我的故乡贵州安顺是一个风景别致的地方。我的故乡它很美!那一片片卡斯特地貌,堪称天下独绝!
最美的去处要算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了。当年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用包含深情的笔墨写道“瀑声震天,十里相闻。”用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黄果树大瀑布是非常恰到好处的。如果说你是在太阳雨天看黄果树大瀑布,瀑布旁边的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更叫人惊叹!那就叫彩桥吧!兴许我们也可以变成仙人,乘鹤飞过彩桥,从一端走向另一端,那才叫惬意。其实黄果树瀑布中间有一溶洞名叫水帘洞,可以从瀑帘中横穿而过,在洞中可以看飞瀑从眼前而下,那雄伟壮观的景色是霞客没有见到的。如果徐霞客在世,又再次来到黄果树瀑布,亲自进入水帘洞,那他一定会有很好的游记拥毫端。画家刘海粟九十高龄还来黄果树写生,可见黄果树是怎样的迷人了!
其次要算著名的风景区——安顺龙宫了。龙宫有山有水有溶洞,特别是那溶洞,更叫人留连忘返。乘小舟沿天池缓缓进入洞中,各式各样的钟乳石进入眼帘:大石侧立千丈,如寿星其乐无穷;如少女亭亭玉立;如莲花盛开;里面虽然很森然,但并不怎么害怕。因为同游的人很多。到极致处,只听飞瀑的声音:仔细一看,龙宫飞瀑倾泄而下,如乐作焉!这种景象真是绝了!出了洞庭,沿着石级往上爬,便到了竹林公园。那里的竹子遮了一片阴凉!心中会想起“无竹令人俗”之句来。龙宫有山有水有竹,可见龙宫之妙了。在石凳上休息下,看着蓝蓝的天,白云悠悠,远处农家,心情格外高兴。难得的人间仙景不就是这里吗?还有旋塘湖,听人讲,那水是旋转的,因而取名旋塘湖。
其三来到安顺北面的虹山湖,乘船在湖中荡漾,周围是一些垂钓者,静静地盯着浮飘,那是垂钓者之快乐。九孔桥倒影在水中,醉心荡漾在湖中,心情是无比的欢畅!
西秀区,西秀山顶上的白石塔最为著名了。塔山广场周围环境幽美,是小息的地方。园通寺正在修建。旁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高楼林立,一片欣欣向荣向荣的景象。新大十字街心花园荷花开得正旺,看着来来往往的车马行人,心里想着他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
朋友!我的故乡安顺的美景不只是以上所写的几个方面,如果你到我的故乡安顺来,一定会为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朋友,我们期待着你到我的家乡安顺做客,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会打动你的。祝你一路顺风!
㈧ 名家游记散文
丰子恺:《山中避雨》
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
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
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
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
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1935年秋日作。
㈨ 关于澳门回归的散文或诗歌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版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权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