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宫遗址
Ⅰ 古代秦汉随唐宋元明清的宫
秦朝,咸阳宫,信宫,甘泉宫,阿房宫,梁山宫,曲台宫,宣春宫,望夷宫,林光宫,雍门宫,高平宫。
汉,未央宫是汉代皇帝生活办公的地方。椒房殿是后宫皇后生活起居的地方。未央宫是一个建筑群包括了: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高门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阳殿、柏梁台、天禄阁、石渠阁等
唐,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称为“东内”。
宋,宋的都城在(汴京、大梁)开封;南宋在(临安)杭州。 当时宋太祖称帝时,迁都到开封。 宋朝的宫殿实际上是中国历代宫殿中最小的,宋朝虽然武功不行,但经济上的确是中国最发达的时代,宋朝皇帝除了最后的几个皇帝荒唐外,大多数皇帝中规中距,也不热衷于大兴土木。 宋朝皇帝的宫殿就叫做“皇城”或“皇宫”。它的规模不象其它那么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宋徽宗建造了“家山”。所谓“家山”,就是艮岳,也叫万岁山,是北宋末年开封城最大最美的一处皇家园林。也是徽宗倾全国之力为自己营造的安乐窝。 艮岳是当时开封的标志性建筑,它既是东京梦华的象征,又被认为是东京梦断的缘由。
元,元朝的宫殿遗址在:内蒙古锡盟正蓝旗上都镇闪电河北。
元朝的宫殿:上都,又称滦京、上京。
明,
后三宫:
乾清门:清朝御门听政在此举行。
乾清宫: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明思宗崇祯于此宫内迫周皇后悬梁自尽;至清康熙时为康熙幼年时代寝室;内有“正大光明”匾,清朝雍正帝设“秘密立储”制度后传位诏书藏此匾后。故宫“后三宫”之第一宫。
交泰殿:面阔进深匀为3间,单檐攒尖顶。故宫“后三宫”之第二宫。
坤宁宫: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重檐庑殿顶。紫禁城内最具满族住宅风格宫殿。明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雍正后,西暖阁为满人的信仰——萨满的祭祀地,东暖阁为帝后成婚的大婚喜房。故宫“后三宫”之第三宫。
东六宫:
景仁宫
承干宫
钟粹宫
延禧宫
永和宫:同和斋
景阳宫:古鉴斋、静观斋、御书房
西六宫:
永寿宫
太极殿(启祥宫):体元殿
长春宫:承禧殿、绥寿殿、履绥殿、平安室
翊坤宫:元和殿、延洪殿
储秀宫:体和殿、丽景轩
咸福宫:同道堂
内廷西侧:
养心殿:清朝自雍正之后,皇帝在故宫内的实际居所。慈禧、慈安二太后垂帘听政就在养心殿东暖阁。
内廷东侧:
斋宫
毓庆宫(清朝皇帝十岁以后自立生活之寝宫。):继德堂、味余书室、知不足斋、宛委别藏室
奉先殿
紫禁城西北部—养老宫区
慈宁宫
寿康宫:长乐敷华殿
寿安宫:春禧殿、福宜斋、萱寿堂
英华殿
紫禁城东北部—宁寿宫区
皇极殿
宁寿宫(乾隆宣布退位后当太上皇养老皇宫,花费巨资一百一十万两银修建,宫门前两座镀金铜狮,造价尤为不赀。):金昭玉粹殿
养性殿
乐寿堂
颐和轩
景祺阁
畅音阁:阅是楼
寻沿书屋
古华轩
遂初堂:延趣楼、翠赏楼、养和精舍
符望阁:玉粹轩、竹香馆
倦勤斋
景福宫:佛日楼、梵华楼、庆寿堂、兆祥所
乾东五所:
古董房
四执库
敬事房
寿药局
如意馆
清,
古代清朝宫殿名称大全:
凤仪宫、凤鸾宫、朝阳宫、未央宫、景仁宫、承乾宫、瑶华宫、昭纯宫、翠微宫、玉芙宫、甘泉宫、永安宫、钟粹宫、重华宫、棠梨宫、碧霄宫、缀霞宫、绛紫宫、云影殿、储秀宫、延禧殿、流云殿、逸羽殿、玉蓬殿、萱若阁、江都宫、都梁宫、扬子宫、长乐宫、仙都宫、福阳宫、太平宫、宜寿宫、仙游宫、文山宫、凤皇宫、甘泉宫、步寿宫、兴德宫、长春宫、歧阳宫、长定殿、长秋殿、永寿殿(即 长寿殿)、永宁殿、临华殿、神仙殿、温室殿、椒房殿、福宁殿、勤政殿、钦安殿、奉先殿、养心殿、皇极殿、太极殿、养性殿、英华殿、宝华殿、体元殿、体和殿、武英殿、南薰殿、延趣楼、梵宗楼、慈荫楼、吉云楼、宝相楼、佛日楼、梵华楼、弘义阁、体仁阁、文渊阁、畅音阁、延晖阁、符望阁、雨花阁、景祺阁、万春亭、千秋亭、浮碧亭、澄瑞亭、禊赏亭、撷芳亭、耸秀亭、碧螺亭、西井亭、东井亭、御景亭、玉翠亭、凝香亭、浮碧亭、澄瑞亭、云光楼、萃赏楼、绛雪轩、颐和轩、古华轩、玉粹轩、位育斋、倦勤斋、御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三友轩、乐寿堂、摛藻堂、遂初堂.
Ⅱ 秦汉宫苑“一池三山”,
秦汉宫苑“一池三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苑
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一种园林。又称宫苑。
大的苑广袤百里,拥有囿的传统内容,有天然植被,有野生或畜养的飞禽走兽,供帝王射猎行乐。此外,还建有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用的宫室建筑群。小的苑筑在宫中,只供居住、游乐,如汉建章宫的太液池、三神山,可称为内苑。
历代帝王不仅在都城内建有宫苑,在郊外和其他地方也建有离宫别苑。有的有朝贺和处理政事的宫殿,也称为行宫。著名的宫苑,汉有上林苑、建章宫,南北朝有华林苑、龙腾苑,隋有西苑,唐有兴庆宫、大明宫和九成宫,北宋有艮岳,明有西苑(发展为现今的北海、中海、南海),清有圆明园、清漪园(后扩建为颐和园)和避暑山庄等。
上林苑
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上林苑内容,据《汉书·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可见仍保存着射猎游乐的传统,但主要内容已是宫室建筑和园池。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三十六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宫城建章宫,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池沼,见于记载的有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40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据《史记·平准书》和《关中记》,修昆明池是用来训练水军。据《三辅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又载:“昆明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濯歌,杂以鼓吹。”在池的东西两岸立牵牛、织女的石像。上林苑中不仅天然植被丰富,初修时群臣还从远方各献名果异树2000余种。
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
建章宫
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
就建章宫的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曰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后为玉堂,建台上。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干楼。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之西有神明,台高五十丈,为祭金人处,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宫北为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太液池畔有石雕装饰。《三辅故事》载:“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各长六尺。”《西京杂记》有关于太液池畔植物和禽鸟的记述:“太液池边皆是雕胡(茭白之结实者)、紫择(葭芦)、绿节(茭白)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鹪青、鸿猊,动辄成群。”
太液池三神山源于神仙传说,据之创作了浮于大海般巨浸的悠悠烟水之上,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岸边满布水生植物,平沙上禽鸟成群,生意盎然,开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
Ⅲ 中国历史从秦汉算起出了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大明宫、故宫什么的还有什么皇家宫殿
秦、汉、汉、唐、明清。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皇家宫殿群。位于西汉长安城内东南隅。与未央宫、建章宫同为汉代三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因其位于未央宫西,又称东宫。意为“长久快乐”。
中国西汉皇家宫殿。今址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约3千米处。当年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为汉高祖七年(前200)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同年自栎阳迁都长安。惠帝元年至五年(公元前194~前190)修筑城墙。汉惠帝即位后,开始成为主要宫殿。
在唐代长安城禁苑中,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此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命令扩建,第二年即迁入大明宫执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此宫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Ⅳ 元代的诗人有谁
1、张弘范(1238-1280年),元初大将,张柔第九子,字仲畴,今保定市定兴县河内村人。曾参加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
张弘范知名作品: 《木兰花慢·功名归堕甑》 《木兰花慢·混鱼龙人海》 《满江红·奔驿南来》 《清平乐·关河南北》 。
2、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知名作品:《摸鱼儿·雁丘词》《论诗·慷慨歌谣绝不传》《鹧鸪天·酒兴浓於琥珀浓》。
3、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马致远知名作品:《江州司马青衫泪》、《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
4、王冕(1287年~1359年)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知名作品:《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白梅》《村居》等。
5、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
丘处机知名作品:《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无漏子假躯》《忍辱仙人春兴》《水龙吟·洞天春色盈盈》等。
Ⅳ 秦汉时期宫门多为什么颜色
秦朝尚水德,所以无论宫殿还是瓦宇多黑为主色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更将黑色定为内国色,故容军队穿着多为黑色,军旗及百姓衣着也多为黑色。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自称是“赤帝之子”,当属火德,军队自脱离项羽,在四川自立汉王后,国色为红,所以军装,服饰及庙宇宫殿多为红色。
Ⅵ 横店秦皇宫秦汉街简介
秦王宫景抄区是1997年为拍摄历史巨片《荆柯刺秦王》而建,也是巨片《英雄》、《无极》的诞生地,有雄伟壮观的各类宫殿27座,巍巍城墙与王宫大殿交相辉映。主宫“四海归一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秦始皇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磅礴气势。还有一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秦汉街”充分展示了秦汉时期的街肆风貌。黄尘古道,金戈铁马,燕赵建筑,秦汉文化,在秦王宫得以真实再现。
影视代表作: 《英雄》《鸿门宴》《陆贞传奇》《汉武大帝》《兰陵王》《画皮》 《寻秦记》
景区演艺秀 :《秦王迎宾》《英雄比剑》《梦回秦汉》《始皇登基大典》4D黑暗乘骑体验《龙帝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