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县干州镇古城遗址
『壹』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干洲镇有几个村
干洲镇辖19个行政村,人口3.4万人,总面积为137.3平方公里。基本农田面积为54000亩。
『贰』 靖安墓的最新情况.
7月5日,我省考古专家在靖安县实施靖安大遗址保护航空遥感考古。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透露,这是我省首次实施载人航空遥感考古。“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田野考古的方式,我省考古专家在靖安县发现了东周大墓、九里岗古城遗址、郑家坳遗址、老虎墩遗址等多处古遗存。这些遗址是否有关联?东周大墓的周围还有更大的主墓?东周大墓的墓主是谁?这次载人航空遥感考古是利用地学遥感手段,对这些古遗存航拍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解开我们心中的谜团。” 为何选址靖安? 靖安县发掘多处古遗存 靖安东周大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墓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型墓葬,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其开始课题性考古发掘,共出土各种文物650余件。此项考古还获得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郑家坳遗存位于靖安县烟竹乡与水口乡接壤的来堡村,是我省境内最早发现的一处台地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遗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 九里岗古城址位于靖安县仁首镇与奉新县干洲镇交界处。整个“九里岗城址”呈长方形,分内外城,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四面城墙轮廓清楚,保存相对完好,局部还有城门迹象。专家初步推定,该城址是我省至今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古城址之一,也是赣西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城址。 2009年至2010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和靖安县博物馆对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老虎墩遗址发掘的距今6000多年的红陶和彩陶文化填补了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段空白,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和时代编年上具有重大意义;发掘的人工土台和114座墓葬是我省史前考古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距今约5000年~4500年。老虎墩遗址为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份崭新的资料。 遥感考古做什么? 摸清古遗存的整体布局 “前期,我们对靖安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以内地域进行了实地勘察,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遗址。”樊昌生说,人站在地面上,很难看清地形地貌到底是怎样的。所以,他们此次采取载人航空遥感考古的方式,对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以内地域进行遥感航拍,从俯视的角度观看地形地貌的变化。“根据在地面的调查情况看,这一地域极有可能有大的古城池。”樊昌生认为,古墓葬和古城池,从空中看,自然植被会有一定的差别,通过这些细微的差别,寻找新线索,进一步摸清这些古遗存的整体布局。 为东周大墓主墓寻线索 2006年至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对东周大墓进行发掘,发现大墓里面安放47口神秘棺材,只有1口主棺,其余都是15岁到25岁女性殉葬的。“这等待遇,非诸侯君王莫属。”樊昌生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认为,东周大墓的墓主极有可能是末代徐王章禹。 现在仍有很多谜团尚未揭开。8号棺里发现了一具完整的人骨架,其他几口棺中发现了6组脑组织,通过检测,死者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死亡原因是什么?除了这个墓,在周围还没有更大的主墓?“我们此次实施航空遥感考古,就是希望通过航拍获得的信息,能找到主墓的线索,揭开这些谜团。” “1979年,我省考古专家在靖安县李家村发现青铜器窖藏一处,其中有徐器三件,其一为徐王义楚鉴。”樊昌生说,李家村距离目前所发掘的东周大墓直线距离只有1公里左右。如果通过航空遥感考古,能找到新的线索,就能证明东周大墓的墓主就是徐王。 考古规模如何? 首次载人航空遥感考古 “这次航空遥感考古,是我省第二次实施航空遥感考古,也是我省首次载人航空遥感考古。”樊昌生说,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我省首次采用遥感技术,对赣江流域中段的新干大洋洲牛头城遗址、吉安县吉州窑窑址、泰和县白口汉城城址进行航空考古。“这一次使用三角翼飞机,不但考古专家可以一起上天,而且所获取的信息取舍更精确、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更科学,精确度更高。” 比对分析寻找突破口 7月5日早晨6时许,记者与樊昌生等人抵达靖安县工业园附近的一片空旷地。随后,三角翼飞机立即装机、检查,待命起飞。上午8时许,三角翼飞机装载着考古专家起飞,开始对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进行航空遥感考古。 “这次航空遥感考古结束后,我们将对遥感拍摄的照片进行冲洗,然后从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国家档案馆等地获取所拍摄区域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的图片进行比对,以解开更多谜团。” 说起信息处理分析,樊昌生说,我省地处南方,植被比较丰富,辨别起来特别难。他举例说,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靖安古遗存周围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以前是一座连体山,而现在可能被分开了。 今后怎样保护? 把古遗存纳入大遗址保护 樊昌生说,此次航空遥感考古的结论约需半年后才能得出,届时将向社会公布。 樊昌生透露,下一步,他们将根据此次航空遥感考古的结果,对靖安县内的古遗存保护提出具体意见,并将在靖安县设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站。樊昌生说,对于这些古遗存的保护,他们已经考虑纳入大遗址保护规划,待第七批“国保”公布后,将所有“国保”级古遗存全部纳入,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叁』 坐车从南昌到宜春市奉新县干洲镇磨下村怎么走急.急.急,谢谢了。求江西人帮忙!
南昌到奉新在大巴,到奉新后可以到汽车站坐到干洲的班车,然后在干洲问一下具体到磨下村怎么走,也可以到奉新下车后在街上坐三轮出租直达目的地
『肆』 奉新县干洲镇电信宽带业务
您好,办理电信宽带业务请直接到当地电信营业厅进行开户办理,办理后会在48小时内上门安装的
『伍』 清朝时期的荆溪县从善乡现在在哪里
荆溪县是清代从宜兴分出来的一个县,民国后撤销,重新划到宜兴。
过去的“从善乡”在今天宜兴市徐舍镇下面的邮堂村、五牧村一带(具体地点缺乏古地图,估计这个乡大致和徐舍镇北部重合)
『陆』 江西奉新县
奉新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5′至115°31′,北纬28°34′至28°52′。东联安义、南接高安、西南毗宜丰、西北邻修水,北靠靖安,县城冯川镇距省会南昌60千米。县境东西最长约78.3千米,南北最宽约32.3千米,总面积1642平方千米。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30.50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582人。
名优特产贡米产地:
奉新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稻示范县,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质米之乡,碧云牌大米被评为全国唯一的食品类AA级绿色食品证书产品和第一个国家出口大米免检产品。
江南竹乡:
奉新森林面积160万亩,覆盖率达65%。是全国毛竹林基地县,毛竹品种列全国之最,立竹量达7000万根,蓄积量居全国第五,中国的毛竹之王产自奉新,创下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中华猕猴桃之乡:
奉新盛产果中之王猕猴桃,风味独特,全县猕猴桃果园面积达3万亩,年产鲜果1000万斤,属江南最大,2003年被评为“中华猕猴桃之乡”。
花卉苗木基地:
奉新是全省花卉苗木基地,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4万亩。
风貌各异的文化遗迹奉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县境内沉积了众多的人类文化遗迹和古代建筑遗址。
奉新县已发现的古遗迹共有9处,其中6处为早期人类的生活居所,即乌龟山遗迹、贺家山遗迹、狮子瑙遗迹、河北山遗迹、老虎山遗迹、今古城遗迹;另三处分别为九仙窑址、余城和故县。
乌龟山等6处早期人类的居住遗迹均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人类文化遗迹。他们分布在以县城为中心的平原地带。乌龟山遗迹、贺家山遗迹位于罗市镇竹溪罗村;狮子瑙遗迹位于会埠乡车坪村;河北山遗迹位于干洲镇洪川李家村;老虎山遗迹位于宋埠镇林场老虎山;今古城遗迹位于赤岸乡沿里村。由于长年受雨水冲刷,这些遗迹的大部分文物暴露于地面,从这些遗迹中采集的标本主要有:石斧、石锄、石刀、石锛、石镞、陶器、网坠、器耳、纺轮、豆座、鼎足,铜斧等。这些珍贵的物件成为后人们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九仙窑址位于澡溪九仙村北1.5公里处的窑场里。该窑东西长110米,南北宽35米。整个窑址范围内残损窑具和器物俯拾皆是。根据窑具和器物的器形、器色以及烧造方法等特征判断,九仙窑址的大致年代为宋、元时期,其所产的瓷器主要为民间生活器皿:碗、盏、碟、罐等。
余城,一名五步城,位于赤岸乡下胡井村西500米处的山头上。这里原是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南朝时梁豫章太守余孝顷为抵抗侯景进攻在此筑城,城址长170米,宽35米。余城古为新吴东门户,地势险要,北傍潦河天堑,西倚华林屏障,东南十里平川,历来为兵家所争之地。
故县,即奉新老县城,位于会埠乡境内。据《奉新县志》记载:唐神龙二年(706年)县令高良弼迁县治于冯水之北,因名其旧址为故县。
古墓葬在一定程度上也记载着历史发展的足迹,奉新古墓葬颇多。
百家龚墓群是奉新境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代墓葬群。该墓群位于干洲镇洪川罗家村北百家龚山中部,属东汉至两晋时期墓葬群。
除百家龚墓葬群外,古墓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奉新历史名人之墓。如位于会埠乡东田村蛇形山上的新吴洞主、南朝南豫州刺史余孝顷之墓;位于石溪乡寅山南麓的明代吏部尚书蔡国珍之墓;位于宋埠镇新库前村的明末大科学家宋应星之墓;位于罗市镇阴村莲花萏的清代“强项令”、吏部尚书甘汝来之墓;位于赤田乡陶仙岭的清代广东巡抚许振 之墓和“辫帅”张勋之墓。
奉新的古代建筑极其丰富,现遗留下来的建筑物主要有房屋、牌坊、园林和桥梁。保存下来的奉新古代房屋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主要有:圣殿、岳家祠和大雄宝殿。
圣殿,通称大成殿,又名学宫,位于冯川镇西门。大成殿属重檐歇山顶殿式木构建筑。
据奉新旧志记载:大成殿,又名学宫,始建于宋景德四年(1007年),由县人胡仲容捐建。宋元丰六年(1084年),知县李平迁于南津桥西,宋末被毁。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知县谢季玉重建,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毁于战火。明洪武初期(1368—1377年),知县方渊在原址再次重建。明、清时大成殿曾得到多次修葺,其建筑规模日益扩大,盛极一时。
岳讷堂,坐落在干洲镇岳家村。岳家村是岳飞第三子岳霖后代的居住地。岳讷堂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为砖木结构。房屋分上、中、下三进,有房屋50余间,天井43个,大小栋柱124根,匾额20余方。在岳讷堂东边的围墙门首,镶嵌着一块青石板,上面用楷体刻着“墨庄”2字,字体俊秀、雄健。岳讷堂既是岳飞后裔的聚集地,也是他们祭祀先人的宗祠。
大雄宝殿,坐落在西塔乡大雄峰下的百丈寺,百丈寺的主体建筑。百丈寺曾多次毁于战火,现存的“大雄宝殿”是清同治六年(1868年)修建的,宽12米,长10米,高4米,殿前门额曾有“大雄宝殿”四个烫金大字,现已不存。殿内的如来佛、地藏菩萨等塑像均在“文革”中被毁。现已修葺一新。
牌坊是奉新古代建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奉新现存的牌坊主要有三座,即济美牌坊、万年宫牌坊和蓝氏贞节牌坊。
济美牌坊是奉新现存三座牌坊中最具特色的,坐落于会埠乡招宾村,为明朝万在年间建造。据坊上题记及《江西胡氏大成谱》记载:此坊是明皇朝为表彰华林胡氏后裔胡士 及其祖先宋朝国子监主簿胡仲尧、光禄寺丞胡仲容等捐廪以赈饥民、创南津桥、造冯川桥、建华林院,修孔子庙等善行义举而立。因胡氏家族能“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所以该牌坊被称为“济美牌坊”。牌坊高12.2米,宽4.15米,建筑结构平面为正方形,由4根方形石柱构成4门。每面均由门楼式牌坊组合而成,榫式联结,造型精美。济美牌坊是江西省唯一的四方牌楼,极具文物价值。
万年宫牌坊,位于赤岸乡湾里村北4公里的浮云山上。该牌坊是浮云宫的道士们为重整浮云宫山门,于明弘治七年冬,共同捐钱而在浮云宫前建造的。牌坊正楼高6.43米,边楼高5.5米,全宽10米,4根花岗石一字型排列。正楼有一长方形青石板匾,正反都刻有“万年宫”3字。
蓝氏贞节坊是为旌表本县读书人钟鼎皆的妻子蓝氏而建造的,建于清代。牌坊位于仰山乡大坪村南,高12米,宽7.9米,由花岗石砌筑;呈4柱3间5楼重檐式,其二楼正中嵌有坚条形青石板一块,南面刻“圣旨”2字,北面刻“御赐”2字。牌坊整体造形雄伟,精雕细刻。
园林也是奉新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清朝时,奉新建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私人园第:一座是许振 的玉芝园;另一座为张勋庄园。
玉芝园,坐落在赤田乡冈咀头村,为清代广东巡抚许振 的家族花园。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占地50亩,四周砌有青砖围墙,耗资5万银洋。是许振 为自己颐养晚年建造的。该园坐北朝南。南大门的门楣镶嵌着石刻的“玉芝园”匾额,为许振 亲书柳体字。园内植有丹桂、千层茶等200余种珍奇花草树木,并建有民族风格和村舍合一的亭台楼阁60余间。亭台楼阁的门窗,均有浮雕神话故事和花卉图案,还饰有红绿黄蓝玻璃,别有一番风味。此外,亭台楼阁的每根柱头,均按南北方位悬有竹刻楹联,分别用红绿蓝粉饰字体,鲜艳夺目。据《许氏家谱》记载:玉芝园共有舫斋、西涧等24景,每景有五言和七言诗各一首,故又称24咏。玉芝园毁于“文革”时期,现仅存遗迹。
张勋庄园,位于赤田乡赤田村中部,占地约2万余平方米。庄园山环水绕,景致隽秀,建筑独特,规模雄伟。它是张勋发迹后,在家乡建造的一座私人园第。庄园始建于1890年,直至1918年竣工,前后历时29年,化去数十万银洋。园内主要建筑有:昆一公祠,资政第、观音阁、建威第、光禄大夫第、谦六书馆、当铺、膳房、牌坊、张氏宗祠和大围墙等。房屋的建筑多为祠式建筑,砖木结构,一幢三进式。厅内屋柱、穿梁、板壁全是生漆贴布粉饰,绘有各种神话传说,花卉禽兽,几何图案等。屋外回廊曲折,幽深恬静,在许多房屋门首还设有20至200平方米的庭前小花园。整个庄园的建筑体现了清末民初的风格特色。电视连续剧《聊斋》第六集《莲香》就是在张勋庄园拍摄而成。
桥梁的建造在奉新有着悠久的历史。境内现存年代最久的一座桥是“三桥板”。它建造于北宋元 七年(1092年),迄今已有900多年了。三板桥坐落在石溪桃源村北100米处的小溪上,桥面由3块形状一致的花岗石铺成。奉新县另一座较有名气的古代桥梁是“店下桥”。店下桥位于溜头乡店下村南500米处的崇山峻岭中,建造年代不详,是奉新现存最大的一座半圆形单孔古代石拱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民团曾在此枪杀20余名赤卫队员。当地老百姓为纪念革命先烈,又将店下桥称作“红军桥”。
奉新的这些古代遗迹和建筑,不仅为人们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也为后人研究古代奉新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柒』 江西省奉新县干州镇老百姓方言的由来
江西省奉新县老百姓方言的由来,可以到网络上查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