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县遗址
A. 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在古代的哪个时期存在如果有当时叫什么急求
高青县主要包括原高苑县和原青城县。据《晋书·天文志》和《山海经》载:大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开始在这里发展自己的文明史,属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由于古地理上的原因,东部与西部建置沿革不尽相同。
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封姜尚于齐,建立齐国,高青地属齐。约公元前800年,长狄人入侵,在济水北建鄋瞒国,都狄邑,或曰长狄所居(今高城西北1公里处有遗址)。
春秋初,今高城北仍为鄋瞒国地。公元前685~643年,齐桓公将今高城及邹平的苑城一带辟为苑囿,更名高苑,故址在今邹平的苑城店。高城及南部为高苑地,高城北为狄城地。公元前607年,齐王子成父打败长狄,高青复为齐地。战国时期,高青地属齐。
秦时,置狄县(今高城一带)。高青东部隶临淄郡,今青城西部、黑里寨大部属济北郡。
西汉置千乘郡,故城在今高城北25公里(今旧镇地)。又置千乘县(今唐坊镇孙集东南1.5公里有遗址)。《齐记》: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此二城即千乘县及千乘郡治。又置东邹县(今花沟镇一带)。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刘邦封丙倩为高宛侯,后为高宛县。公元前125年(西汉元朔四年),汉武帝封齐孝王子燕为被阳侯。汉高帝封娄敬为建信侯,后为建
信县(今木李镇内杨一带)。时高青属高宛、被阳侯国地。后为狄县、被阳县、高宛县地,均属千乘郡。当时狄城在今高城西北,被阳城(今高城址)在狄城东南,隔泲水(济水)与狄城相望。高青西部主要为东邹县、建信县地,皆隶千乘郡。最西部为邹平县地,属济南郡。王莽新政时,狄城更名利居。
东汉初,复置狄县,改高宛县为高苑县。《水经注》载:高苑有东西二城,西城即丙倩侯国。故址在今邹平县苑城。公元60年(汉永平三年),千乘郡改名千乘国,翌年复为千乘郡。公元79年(建初四年),汉章帝封其子刘伉为千乘国王,千乘郡复称千乘国。公元95年(汉永元七年),千乘国改名乐安国。公元108年,狄县更名临济县,乐安国移治临济,质帝时改为乐安郡,千乘县、临济县、高苑县等属乐安郡。时被阳、建信、东邹已废,高青大部属临济、千乘、高苑县。青城西部为梁邹县地,属济南国。
三国魏时,高青为临济县、千乘县、高苑县地,属乐安郡,乐安郡治高苑即今邹平苑城。青城以西为邹平县地,属济南国。乐安国和济南国皆隶青州。
西晋时省千乘县。高青东部为临济、高苑县地,属乐安国。西部的青城及花沟、黑里寨沿小清河部分属邹平县,隶济南郡。
十六国时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国地,仍为临济、高苑、邹平县地,分隶乐安郡和济南郡。南北朝时,南朝宋省高苑县,将临济县迁于县西部刘家镇(今黑里寨刘镇)。复置千乘郡并移治今广饶县境。原临济城更名长乐,侨置长乐县(今河北省冀县、衡水、枣强等县为古长乐地,时长乐人南迁至此,沿用长乐之称,置县)。在今高青、博兴之间,侨置阳信县。此时高青县境为侨长乐县、侨阳信县和临济县地。临济县属平原郡,侨阳信县属侨乐陵郡,孝武帝刘骏在古被阳城侨置渤海郡,属侨冀州,皆隶属青、冀二州。乐安郡已移置广饶境内千乘城。北朝魏设长乐郡,郡治在长乐城,高青地为长乐、临济县地,长乐县属长乐郡,隶青州;临济县属东平原郡,隶齐州。北朝东魏,高青地属青州。北朝齐废长乐郡,移长乐县治于被阳故城,改属齐郡,隶青州。
隋统一后,高青初为长乐、邹平县地,属齐郡,隶青州。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长乐县更名会城县,县治在今博兴南古苑庄。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改会城县为高苑县,县治移于长乐城,即今高城。仍属齐郡,隶青州。后为高苑、邹平县地。
唐朝,高青为高苑、邹平县地。公元707年(唐景龙元年),析高苑一部置济阳县,县治在今邹平县旧口;公元802年(唐元和十五年),并入高苑县。唐朝,在今青城镇地置青平镇,属邹平县。
五代时,为高苑、邹平县地,属淄州。
宋朝,为高苑、邹平县地,属淄州,隶京东东路。公元1050年(宋景德二年),在高苑置宣化军,领高苑县。公元1070年(宋熙宁三年),以县令兼军使。
金,废宣化军,高青仍为高苑、邹平县地,属淄州,隶属山东东路。据《山东通志》载:公元1233年(金天兴二年),始置青城县,寻废;公元1235年(元太宗七年)复置青城县。民国二十四年《青城县志》载:公元1233年(金天兴二年)始置青城县,属济南路,后废;公元1235年(元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复置,隶济南路。
元朝,将高苑县小清河以南所属村庄大部分划为新城(今桓台)、邹平县。高苑初属淄州,公元1265年州废,改属益都路总管府,隶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青城县初隶济南路,中统时属陵州,至元年间改隶河间路。公元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置般阳路,高苑县西、青城县东、小清河北、大清河南包括田镇在内的区域为般阳路的新城、蒲台县地。
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将青城县并入邹平、齐东县,青城更名为清池店。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复置青城县,属济南府;高苑县改属青州府。两县皆属山东布政使司。
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高青为三府四县地,东南部为高苑县地,属青州府;西南部为邹平县地,属济南府;西北部为青城县地,东北部为蒲台县地,皆属武定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在抗日战争中逐步形成。1940年,高苑、青城县属清河专署。
1943年,高苑、青城县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
1945年8月山东省政府成立,领胶东、鲁中、鲁南、渤海、滨海5个行政公署、21
个专员公署,高苑、青城县属清河专员公署,隶渤海行政公署。
1948年4月,高苑与青城合并为高青县,初属三专署,后属清河专署,隶渤海行署。
1950年3月, 高青与齐东合并称齐东县,隶惠民专署。
1958年11月,将齐东析入博兴、邹平县地,皆隶淄博专署。
1961年10月,复置高青县,隶惠民专署。
1990年,隶属淄博市。
B. 高城县是哪个省的
西晋武帝泰复始元年(制公元265年)改高成县为高城县,故治在今河北盐山县城东南20里处故城赵附近。属渤海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高城县治北迁至大留里,即今河北黄骅市旧城镇旧城村。属浮阳郡。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隋文帝杨坚改高城县为盐山县。
C. 卫王伯建的都城在哪里
卫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五星乡高城村,经过专家研究论证认定为春秋时期神秘的卫回国都城答。直到前日,省文物管理局宣布,我省考古人员在濮阳发现的高城遗址就是匿藏于地下千年的东周时期的卫都。 淤沙掩盖遗址千年高城遗址:竟是神秘卫国都城 2005年4月,为配合国家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濮阳市文物保管所,对位于濮阳县东南五星乡高城村南的高城遗址四面城墙进行了钻探和试掘,初步探明,这竟是一处面积约916万平方米的古城址。
D. 河北省盐山县小营乡故城赵村北,有一座西汉时期高城县遗址,现今清晰可见,为何无人保护
建议打114查河北省文物管理部门,或是反映给省市电视台,网上都有民生热线。
E. 河南濮阳有什么名胜古迹
1、西水坡遗址
1987年5月,在西水坡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包含仰韶、龙山、东周和汉代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仰韶文化最为丰富。
其中45号墓最为显耀,墓主人的东西两侧分别摆有蚌塑龙虎图案,经科学鉴定,距今已有6400多年,其中龙的形象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体型最大、形态最逼真的龙形象,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
2、濮阳耶稣教堂
耶稣教堂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东关街路北,即今河南省濮阳县三中后门,坐北朝南,与路南华美中学教学楼相对。 耶稣教为基督教新派,19世纪初传入中国,光绪末年传人濮阳,但无多大发展,直至1912年,美籍传教士博清洁携妻博玛利亚及医护人员十一人来濮后,耶稣教活动才活跃起来。
3、戚城遗址
戚城遗址位于今天濮阳市区,为春秋时期卫国北部的重要城邑,又名“孔悝城”,春秋时期各国诸侯曾在这里进行了7次会盟。出土有龙山文化鼎、盆、豆等陶器残片,商代灰陶细绳纹鬲、大口尊等陶器残片,以及周代、汉代等不同时期的遗物。
4、高城遗址
高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县东南部的五星乡高城村南,在黄河故道金堤河的南岸,距离县城约10公里。遗址上面分布的自然村落有安寨、七王庙、冯寨、东郭集、老王庄等,区域内地势比较平坦。这里相传是五帝之一撷项帝的故里,也是夏代后相的都城。
5、濮上园
濮上园旅游度假区位于濮阳市城区西部,始建于1999年,总面积5935亩,核心景区面积3801亩。其中,绿地面积4296亩,占总面积的82%;水域面积966亩,占13%。景区生态自然,层次丰满,山湖兼胜,水天一色,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人工园林。度假区分为中原绿色庄园和濮上园两大景区。
F. 高城镇的基本概况
高城西汉时为被阳侯治所。南北朝孝武帝刘骏侨置渤海郡,被阳城为郡之治所。北朝齐时为长乐县治。公元607年(隋大业二年)为高苑县治所,直到民国。1453年(明景泰四年),始筑高苑城池,设四门,有护城河。明嘉靖年间,为加强城防,在城墙上修雉堞,并开建小南门。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重修四门。后城池渐废。名胜古迹有衮龙桥、龙探井(扳倒井)、大王村古冢、鲁仲连墓、狄城遗址、被阳城遗址等。名人有秦末义士田横,西汉御史大夫儿宽,抗日烈士马勋臣,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张承先,国画家乍启典,作家邵勇胜等。
1948年,高城为高青县九区、十区的一部分。1956年3月,为齐东县高城乡、丁夏乡、李官乡和东刘乡的一部分。1958年,为高城人民公社,同年秋划归博兴县。1961年,为高青县高城区。1971年,复为高城人民公社。1978年,高城人民公社下设河西、大王、高城、五里、闫马、丁夏、李官7个管区,辖77个生产大队,68个自然村,总人口3.8万人。1984年6月,撤销高城人民公社,建立高城镇,丁庄乡析出。1987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丁庄乡复并入高城镇。2004年,全镇下设河西、大王、高城、五里、闫马、丁夏、李官7个管区,辖68个自然村,77个行政村,40534人,耕地5593公顷。
G. 长江沿岸最大的良渚文化遗址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至4000,是一个以陶器为主也有较少玉器的新时期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因为最开始被发现在良渚,于是被命名为良渚文化。该文化遗址是长江流域出现的最大的文化遗址,跨越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出土了大批的玉器,包括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等,还有各种出土陶器也十分精美。
高城墩遗址作为长江沿岸最大的良渚文化遗址,不仅使人们发掘了大量的精美文物,也间接证明了良渚文化,不仅仅只有一个建筑中心的特点,高城墩也成为中国现代发现的最重要文化遗址之一。
H. 唐朝的高城现在叫什么
高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县东南部的五星乡高城村南
I. 卫国都城遗址的介绍
卫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五星乡高城村,经过专家研究论证认定为版春秋时期神秘的权卫国都城。直到前日,省文物管理局宣布,我省考古人员在濮阳发现的高城遗址就是匿藏于地下千年的东周时期的卫都。 淤沙掩盖遗址千年高城遗址:竟是神秘卫国都城 2005年4月,为配合国家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濮阳市文物保管所,对位于濮阳县东南五星乡高城村南的高城遗址四面城墙进行了钻探和试掘,初步探明,这竟是一处面积约916万平方米的古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