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游记
⑴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 ”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山水游记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 永州八记”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西山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对河就是西山.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粮子岭一带.
钴姆潭
《钴姆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钴姆潭,在永州市芝山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古代称熨斗为钴姆,钴姆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
钴姆潭西小丘
《钴姆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西小丘,在柳子街至芝山区河西人民医院公路下侧,愚溪旁.早已成为居民住宅.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
小石潭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
袁家渴
出永州市芝山区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0余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e)即此地.
石渠
《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石涧
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小石城山
《小石城山记》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这是九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在芝山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乡,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又名芝山.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⑵ 永州八记是哪八记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部分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永州市游记扩展阅读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永州八记》对自然美的描绘,贵在精雕细刻出一种幽深之美。八记描写的大多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山等,柳宗元总是以小见大,犹如沙里淘金,提炼出一副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描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创造出一种空无人迹的山野清幽之美。
又如《石渠记》对小石渠之水流经之处细腻的刻画,在长不过十许步的小水渠上,一处处幽丽的小景,美不胜收。逾石而往是昌蒲掩映、鲜苔环周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员不足百尺、鱼儿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北曲行,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竹。
⑶ 柳宗元曾被贬倒湖南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 合称
《永州八记》 柳宗元永州八记遗址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西山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对河就是西山。柳宗元过河游览后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西山,指潇水西岸南自朝阳岩起,北接黄茅岭,长亘数里起伏的山丘,即现今的粮子岭一带。 钴姆潭 《钴姆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钴姆潭,在永州市芝山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古代称熨斗为钴姆,钴姆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 钴姆潭西小丘 《钴姆潭西小丘记》写于游西山后八日。西小丘,在柳子街至芝山区河西人民医院公路下侧,愚溪旁。早已成为居民住宅。沿溪一带尚有竹丛,竹丛下有许多石头如齿状互相推挤,倒映水中,当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马之饮于溪”了。 小石潭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虽是清莹澄沏,但旧址已被淹没,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写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原貌。 袁家渴 出永州市芝山区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0余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e)即此地。 石渠 《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石涧 从石渠沿潇水而下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小石城山 《小石城山记》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这是九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在芝山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乡,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又名芝山。
⑷ 永州八记是那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由于这八篇游记都在永州城郊,所以称《永州八记》。
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内东山法华寺。对河就是西山,西山是现在的娘子岭一带。
二、《钴鉧潭记》
写于游西山后几天。钴鉧潭,在永州市零陵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
三、《钴鉧潭西小丘记》
写于游西山后八日。西小丘,在现在的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医院后的公路下侧,愚溪旁。
四、《小石潭记》
小石潭,在愚溪旁,下游兴建水电站后,水位提高,旧址已被淹没。2002年,永州市为保护文化遗产,炸掉水坝,还小石潭的原貌。
五、《袁家渴记》
出永州市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水阔洲重,其中关刀洲最大,长约100米,宽27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
六、《石渠记》
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在袁家渴上游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就是当时石渠旧址。
七、《石涧记》
从石渠下游约一华里,翻过一座土山,就到了涧子边杨家。村子北面有一条小溪,从村前田洞中间流经村旁,穿石拱桥,入潇水,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石涧”。
八、《小石城山记》
写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小石城山在永州愚溪之北,过东风大桥到朝阳街道,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
(4)永州市游记扩展阅读: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游记一共有九篇,除了《永州八记》外,还有一记《游黄溪记》。
文章记录了柳宗元游览永州东七十里的黄溪美景的情况。作者于观赏奇丽山水景物之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全文以记游写景为主,运用白描手法,描山绘水,想象奇妙,形象生动。、
游记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时逢大旱,作者随同永州刺史韦中丞前往黄神祠求雨。柳宗元是个无神论者,天旱祈雨,自非所愿,但刺史“见召”,作为下属,也只能“从行”,随后写下《游黄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