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太子游记
① 东游记中龙太子的扮演者是
吕洞复宾&东华真人&吕涯----马景涛制(饰)
牡丹仙子&白牡丹----郭妃丽(饰)
龙三公主&贞娘----林湘萍(饰)
韩湘子&费长房----常铖(原名常鲁峰)饰
蓝采和----沈依灵(饰)
张果老----凌 霄(饰)
铁拐李----林益盛(饰)
汉钟离----麦皓为(饰)
曹国舅----李海杰(饰)
荷仙姑----郑秀珍(饰)
穿山甲----谢韶光(饰)
春 英----洪慧芳(饰)
椿树精----王裕香(饰)
通 天----黄世南(饰)
孙悟空&孙影----翁清海(饰)
观音菩萨----丁岚(饰)
小仙姑------毕娟娟(饰)
玉皇大帝------杨大伟
皇母娘娘------李茵珠
太上老君------戴鹏
东海龙王------严炳量
东海恶蛟------陈天文
牧牛童子------洪俊瑞
二郎神------王艳宾
长房母------王秀芸
龟相------周全喜
阎王------杨越
青牛------吴开深
② 东游记里面,八仙为何不请孙大圣降伏通天教主
东游记里孙悟空连通天教主都打不过,从汉钟离和二郎神的对话看,孙悟空还没达到通天的水平,在说八仙应对万年大劫而生的,东游记就讲的八仙,你见那个故事或者电视剧里boss是死到别人手上的
③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到底是哪八位神仙他们的各自绝技和装扮是什么
绝招: 钟离宝扇自摇摇,拐李葫芦万里烧。 洞宾挂起空中剑,采和一手把篮挑。 张国老人知古道,湘子横吹一品萧。 国舅曹公双玉板,仙姑如意立浮桥。 歌谣中唱的正是八位神仙随身所带的法宝: 铁拐李黑脸蓬头,卷须巨眼,跛右一足;手拄铁杖;身背葫芦,头束金箍。葫芦中的仙丹,不但能为人治病,且能起死回生,葫芦是他的法宝,赞之者曰:“葫芦中岂只存五福。” 汉钟离(权)身长八尺,美髯俊目,头上扎双丫髻,常常手执一把小扇,小扇是他的法宝,人道是“轻摇小扇乐陶然”。 张果老倒骑毛驴,手拿鱼鼓,“鱼鼓频敲有梵音”,鱼鼓是他的法宝。 吕洞宾浪迹江湖,身背一把宝剑。这剑,按《醒世恒言》中的“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所说是他的师父钟离所赠,号为“降魔太阿神光宝剑”,原是钟离的师父华东帝君传给钟离的,有飞取人头的特异功用。只要告诉它仇人的姓名、住址,念一个咒,它就会化为青龙,飞去斩首,口中衔头而来,吕洞宾以这一把宝剑为法宝,人赞这曰:“剑现灵光魑魅惊”。 何仙姑常常手执一枝荷花,荷花就是法宝,有诗句为证:“手执荷花不染尘。” 曹国舅的法宝是拍板,人称之为“玉板和声万籁清”。 蓝采和常常携带一只花篮,花篮是他的法宝,尽人皆知“花篮内蓄无凡品”。 韩湘子生性狂放,流落江湖,常执一管箫,箫是他的法宝,“紫萧吹度千波静”。 八仙的法宝有时一人不只一件,有的说法不一: 铁拐李除了葫芦之外,还有铁拐,在《东游记》中,他过海时,投入海中的就是拐杖,但到烧海时,又靠的是他的葫芦。 汉钟离原是武将,本常常是仗剑指挥的,可能是受了诸葛亮羽扇纶巾形象的影响,将宝剑送给了吕洞宾,自己摇起了小扇。但不知为什么,八仙过海时,他投入水中代舟的法宝却是一只鼓。 张果老的法宝原本是可以折叠的纸驴,不知何时改成了鱼鼓。 吕洞宾的一把宝剑最有特色,但在《东游记》中,他投入水中的法宝却是箫管,有时也见他的图像,画他手持一个葫芦。 蓝采和,以踏歌闻名,手持拍板最合他的身份,在《东游记》,他也果真是“以拍板投水中而渡”,并且因龙太子看好了他的拍板(在龙子眼中拍板变成了玉版)而引起了八仙与龙王之间的一场大战。 后来不知为了什么,拍板转到了曹国舅的手中,他的法宝改成了花篮。 韩湘子在《东游记》中,“以花篮投水中而渡”,法宝本是花篮,暗地里被另外的传说将花篮归到蓝采和名下,他的法宝变成了一品洞箫。 曹国舅是皇戚,又是为官之身,正经是捧一块玉质笏板。《东游记》中注意了这一点,写“国舅以玉板投水中而渡”。到了后来,八仙常到之处多为民间百姓地方,不得不随俗将玉板换成拍板。 何仙姑的法宝各处的介绍颇不一致,民歌唱“仙姑如意立浮桥”,说是如意,《东游记》上写“仙姑以竹罩投水中而渡”,民间又据此将它演化为锅灶上常用的笊篱。到最后,大概是服从了舞台道具要美观的原则,使他肩一枝荷花当法宝。 最流行的说法: 八仙各自手中所持之物是如下八件: 葫芦(铁拐李)、扇子(汉钟离)、玉板或称拍板(曹国舅) 荷花(何仙姑)、宝剑(吕洞宾)、箫管(韩湘子) 花篮(蓝采和)、鱼鼓(张果老)。 这八件东西,俗称为“八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