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攻占青岛遗址
❶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是从哪个地方上中国陆地登陆的,山东省鬼子从哪里开船上岸的
卢沟桥事变之前来,在平津地自区和北宁铁路及京津铁路沿线就驻扎有日军。是清朝时根据《辛丑条约》而得到的驻军权。最早叫清国驻屯军。后改成中国驻屯军。到1937年年初,驻屯军兵力有一个旅团,约8000人。司令部设在天津。而在北京常驻一个步兵联队。
1933年长城抗战之后,日军又前后占据了冀东,平北等地区,丰台事件后,日军又强占了丰台。已经从北东南三面包围了北平。
中国驻屯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后,占领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组成察哈尔兵团越过长城南下助战。同时,日军增兵华北,所有部队都是乘船从天津的大沽和塘沽登陆,加入战场的。
进攻山东的日军是兵分两路:一路是攻占平津的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渡过黄河,攻占济南。另有一路是,参加太原会战后的坂垣师团,转隶属第二军,在青岛登陆,攻占青岛后,沿胶济铁路进攻。
❷ 日本占领青岛是在什么时候
日本占领青岛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日本是借英日同盟之名,向德国宣战并出兵占领青岛。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英日同盟之名,向德国宣战,出兵占领胶济路及青岛,同时日本内阁决定,在欧战未结束前青岛及山东战区一律实行军事管制,各级官吏由日本委派,山东省路矿均由日本监督,海关也派日人管理。
(2)日军攻占青岛遗址扩展阅读:
日本占领青岛之后,中国就日本撤出山东问题与日本展开外交谈判,但日本非但没有撤出之意,反而希望利用战争的有利机会向中国提出更多权益要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违背外交惯例,越过外交部直接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密约,分为五号,旨在将中国变为日本的附庸国。
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❸ 1914~1915年日本是怎样对中国进行侵略的
1914年8月23日,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派兵侵入山东。9月2日,日军主力在山东龙口专登陆,向青岛发动进属攻。青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亚洲唯一战场。
1914年9月,日军主力在山东龙口港登陆时,由神尾光臣发布的布告。
1914年9月18日,日军主力一部侵入崂山湾。
1914年9月,日军在崂山湾所设“碇泊场司令部”。
日德战争中,日本出动60余艘军舰进攻青岛,
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破德军防线,德军战败。
德军投降前在大港自沉的军舰。
日军进入青岛市区。
日本侵占青岛8年中,设立了数百家工商企业,对青岛和山东实行疯狂的经济掠夺。
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后,又勒刻其占领青岛“记功”碑(右)。
日本侵占青岛后,进而向中国提出了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以武力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中国人民奋起反对,开始了收回青岛主权的不屈不挠的抗争。
日德战争结束后,中国要求日本从山东撤退,日本公然拒绝,并于1915年1月18日向中国提出了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北洋政府迫于日本武力威胁,于5月9日答允了“二十一条”。
❹ 鬼子从那个海上进入的青岛
山东的鬼子是从仰口、山东头登陆的。但数量不多,也就是1个师团,日后从山东登陆的鬼子数量不多,青岛主要是运输物资
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何时进攻青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
1919年,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回了“五四运动”答,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1929年7月,国民党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❻ 日本当年侵占青岛的过程
日军第一次侵占青岛之经过》:1914年10月31日清晨,日军开始总攻击,重炮96门,野炮36门,山炮12门一齐投入战斗。......这天,位于京山的俾士麦炮台和位于太平山的伊尔奇斯炮台受到重创。11月4日,伊尔奇斯炮台被彻底击毁,德军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遭到严重破坏,面临崩溃之势。11月7日凌晨3时许,日军攻占了青岛市外围防线上的中央堡垒即东镇炮台,随后相继攻陷其他堡垒,最后连一直坚持抵抗的海岸炮台也陷入沉默。......上午7时,德军代表同日军代表在东吴家村会见,接受了日军提出的开城的要求,签订了停战条约。(有删节)
❼ 青岛战役的战役过程
就在日军主力出发的同一时间,日本国内已开始修建战俘营。兵力集结完毕后,1914年9月26日,日、英联军开始向青岛外围发动进攻,逐步占领了孤山、楼山、罗圈涧等处的德军外围阵地。
就在日军从仰口湾登陆的第二天,德军即派58名官兵来到浮山高地设了观察哨,并建立了5个防御工事,储备子弹6万发、手榴弹300枚、照明弹2000发及足够坚持8天的食品和水,准备与日军周旋一段时间。而日军要想摧毁德军在青岛市区各个山头的炮台,就必须在纵深地带安装大口径重炮,但德军观察哨的存在使日军无所遁形。
1914年9月28日凌晨,日军派出两个中队的兵力摸黑向浮山发动偷袭。由于山高路陡,凌晨3时30分,这些日军突然遭到德军步枪的射击,由于辨不清对方的位置,只好派出15人的小分队迂回到德军阵地的东南脚下展开搜索,其余日军散开继续向德军阵地推进。
4时30分,日军再次遭到德军的猛烈射击,只好就地卧倒,观察周围地形。接近5时,天微微泛白,日军的能见度已达二三十米的距离,终于发现德军阵地主力位置,于是在先头分队的射击掩护下,大队人马继续向德军阵地逼近。在激烈的对射中,5时20分,日军中队长佐藤嘉平次阵亡。接替他指挥的日军中尉冈千太郎,冲至德军阵前约40米处时也中弹身亡。
5时30分许,天色大亮,日军各个小队距离德军阵地只有15米左右,在近乎垂直的山崖上发起冲锋。而驻守的德军士兵依然猛烈阻击,许多日军被击中后滚落山崖。日军随后改变战术,以大部队在高地的东侧猛攻吸引德军的注意力,同时派士兵爬上高大凸起的巨石,在德军的头顶上向下射击。接着,日军又派出敢死队爬上山崖,并集中数名优等射手封锁山崖方向的德军。
战斗一直持续到上午10时,日军的大股部队集中于山脚下向驻守浮山的德军射击。上午11时30分,德军只好竖起白旗向日军投降。中午12时许,日军全部攻占了浮山一带高地,俘虏德军士兵58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而日军最终对外宣称,此役日方24名官兵阵亡,近百人受伤。
10月2日12时30分,约30余名德军士兵分两路,从日军阵地的正面和侧面发动进攻。正在半山腰视察的日军军官急忙指挥部队撤往山顶固守。德军一个机枪小队携带两挺重机枪,从台东镇方向渡过海泊河来到桥东北方约50米的大道上,架好机枪向四方山顶猛烈射击。冲上山的德军被日军击退,德军兵力较少,退下后又与海泊桥警戒哨所的德军会合。
德军的重机枪一直射击到下午1时。这时位于台东镇东侧的12门德军野炮,也开始向四方山上的日军部队发炮轰击,但由于距离较远,日军伤亡不大。10分钟后德军全线停火,3名德军士兵打着红十字旗,抬着担架从海泊河桥警戒哨所走出来,来到四方山下抬走死伤者。
当天下午,日军第四十八联队的指挥官认为,当夜德军可能还要来进攻,便又派出一个步兵小队和一个重机枪小队前来支援四方山的日军。晚上8时许,德军各野炮阵地开始向四方山标高54米高地猛烈轰击。3日9时15分,又掉转炮口向山的周边地带射击。日军发现在阵地前沿约有60名德军,正慢慢地接近日军据守的四方山。原来,在德军先锋部队的后面大约有300余名德军,兵分三路突然杀向海岸堡垒以东2公里处的四方山。
这一天是当地农历九月十三,月圆未满,能见度较好。日军在四方山标高58米高地的东南侧约200米处的鞍部地带,封锁住通往东吴家村的小路。当德军走到离日军阵地约200米处时,日军突然猛烈射击,德军立刻散开还击。
9时30分,另一只德军从东吴家村方向朝日军阵地的左侧袭来,并快速冲至日军阵地前五六米处,突然遭到日军的排子枪,德军大乱,退了下去。随后,德军在强攻了10分钟后便后撤了。此时阵地的正面还在激战。
激战至夜间10时20分,日军的增援部队赶到,德军闻讯开始后撤到山前的出发地,乘坐汽车返回台东镇。
当夜,日军加强了在四方山的兵力,并派出前哨对海岸堡垒方向进行警戒,严防德军再来夜袭。事后,日军代表和德军代表共同协商,将阵亡的德军官兵安葬在四方山东北侧的大山。
在扫清驻青德军的外围防线后,日军推进至了当时的青岛市区范围内。德军守城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五大堡垒组成,其中,中央堡垒位于如今的镇江北路上。德军深知,五大堡垒防线一旦被突破,德军将无险可守,再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因此在五大堡垒防线上布下重兵。由此,日德双方进入僵持阶段,直到1914年11月6日晚上。
攻击德军中央堡垒的日军部队,为山田旅团步兵第五十六联队(久留米部队),由联队长加滕大佐率领的第三大队(队长是中岛少佐)担任主攻。11月6日晚,能见度良好,可以看清几十米开外的景物。傍晚5时30分,先有一个工兵小队来到外壕前沿,在铁丝网上剪开一个宽6米的大缺口,接着又冒着德军小湛山北堡垒方向的机枪火力,在内壕的铁丝网上剪开一个口子。晚上6时30分,工兵小队用炸药轰塌德军的外壕壁,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开辟出供步兵突击队冲锋的巨大通道。随行的侦察兵仔细地观察了德军在阵前的火力部署和突击方向,返回后向大队部做了详细汇报。
加藤大佐根据汇报,断定日军有可能在此处突破德军的防线。而且,经过近几日的反复攻击,德军的战斗意志已经出现疲惫消沉。另外,德军一般在拂晓时分警觉性较高。故在此时,德军的兵力应全部布置在野战工事内,以待敌军突击。也正是由于德军这种消极古板的作战原则,给日军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突击时机。
当晚8时许,日军第三大队要求炮兵停止轰击中央堡垒。晚9时30分,又派出一个小队的步兵,在工兵分队的协助下前往中央堡垒前沿实施突击。日军工兵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将外壕铁丝网破坏了近100米,还将两条突击通道扩大至10米宽。如果此次得手,后面紧跟着一个中队的步兵。夜间10时30分,日军第三大队第十中队第三小队出发。此时,德军好像也观察到日军攻击中央堡垒的意图,从夜间10时开始,德军后方炮台向日军中央集团的第三攻击阵地开炮轰击。午夜11时30分,日军突击队在德军的炮击声中向中央堡垒前沿进发。
11月7日凌晨0时50分,大队所属炮兵用掷弹筒和迫击炮向德军中央堡垒的后方阵地及小湛山北堡垒的北侧实施炮击,中央堡垒没有还击。凌晨1时,工兵分队在壕底架起三个梯子,日军悄然迅速地进入外壕,乘着夜幕悄悄上前,拆除堡垒正面高坡上的铁丝网,并翻过内壕来到掩蔽部的前面。
此时,德军堡垒依然是那样沉静。凌晨1时15分,工兵拆除了德军中央堡垒前边布设的电控地雷后,日军小队在中村少尉带领下,占领了德军前沿的散兵壕,来到距德军掩蔽部约50米处,对掩蔽部的周边地势进行近距离侦察,只见德军高大的掩蔽部仍然像往常一样,寂静无声。突然,防御工事里的值班德军发现了偷袭上来的日军,11名慌乱的德军在堡垒的北侧用重机枪封锁住通往掩蔽部的小路。日军突击队见状立刻迂回至堡垒的南坡,利用高大的掩蔽部遮挡德军的机枪子弹。德军更加惊慌失措,向台东镇东堡垒方向退去。这时,工兵赶紧上前将电话线、地雷线、探照灯线等全部割断。
11月7日凌晨1时20分,日军突击队兵分两路迂回到堡垒的后方,来到巨大隐蔽部的大门前不足30米处时,发现外面只有一名德军的监视哨兵在值勤,那名德军士兵被眼前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呆了,竟忘了鸣哨报警,日军见状迅速地冲了上去。随后,日军包围了掩蔽部。
这时,日军士兵已经来到掩蔽部大门外的楼梯口向掩蔽部内的德军喊话劝降。沉默片刻后,德军的指挥官决定放下武器。
很快,日军的太阳旗首次插上了德军的前沿堡垒。
中央堡垒沦陷以后,德军大感不妙,遂集中全部炮火轰击中央堡垒,组织军队反攻,企图夺回堡垒,但未能成功。日军乘势从前后两面夹击各堡垒,先后攻陷湛山、台东镇等堡垒。伊尔底斯兵营诸炮台随后也相继失守。11月7日早6时,俾斯麦南炮台失陷。6时30分,俾斯麦北炮台亦告失守。至此,德军最后一道防线全线崩溃。7时,德军在观象山悬挂白旗投降。此役,德军战死150人,被俘4000余人,日军死亡1000余人。德军在投降前夕,将炮台火炮自行炸毁,军舰、浮船坞自沉海中。
经过日德战争,日本取代德国成为青岛的殖民统治者。最终,青岛主权和山东问题成为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经过斗争和外交谈判,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
❽ 日本占领青岛司令部在哪
日本分别于1914年和1938年两次占领青岛。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驻青岛,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专部为青岛最高统治属机构,其司令部即设在原胶澳总督府。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观海山南麓的沂水路11号,今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办公处。
1938年1月,日军再次占领青岛。其司令部设于太平路31号,现在是栈桥王子酒店。
以上两幢建筑均为德国人所建,也均被日本侵略者作为驻青司令部,并且现在还在使用。
❾ 求一本抗战小说,主角抢了日军列车黄金,在山东青岛抓了日本侨民,抢了日本战舰
抗日之浩然正气,抗日之战将传奇,民国之铁血少帅,抗日之铁血军旅,抗日猛虎版军,重工帝国,雪刺权,抗日之横扫天下,抗日阻击手,大兵匪,重生之铁血抗日,抗日之精英特战兵,重生抗日,民国大能,猎日1931,大军阀,铁血战袍,抗日之特种强兵,抗日之兵王纵横,战争之王抗日传奇。这是20部抗日小说,还有很多,你看一下这里面有没有你想要的那一本。
❿ 抗日战争时期青岛是什么时候沦陷的
抗日战争时期青岛是1938年1月沦陷的。
1938年1月10日,青岛再度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统治下。日人采用“以华治华”手段,建立日伪反动政权,于1938年1月17日拼凑“青岛市治安维持会”,一年后改称“青岛特别市公署”,赵琪任“市长”。
日人以日本海军特务部为最高权力机关,操纵、指挥伪政权,日军以青岛为基地,不断出动陆、海、空本向我胶东、滨海等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灭绝人寰的“烧光、杀光、抢杀”政策,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人为巩固其统治,在市内多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依靠日伪宪兵、特务,对青岛人民施行严酷统治,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许多工厂被施以军管,工人在日军刺刀监视下工作,因饥饿、劳累、伤病而死亡者不计其数。
入侵日军疯狂掠夺青岛的资源,占领胶济铁路、港口和重要工厂,用高压手段摧残,吞并中国民族工商业。通过铁路、码头,日人由山东掠走大量煤炭、矿石、棉花和食盐。除此之外,青岛还是日本掠夺中国劳工的据点和中转站之一。
(10)日军攻占青岛遗址扩展阅读:
青岛沦陷后,中共青岛党组织深入周围农村,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参与开辟胶东、滨海抗日根据地。党组织多次派人到青岛市区,开展工人运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地下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团结了广大工人、学生和市民,积极配合了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一道,终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政府便于8月18日任命李先良为青岛特别市市长,准备劫夺抗战胜利成果。10月11日,美军陆战队在青岛登陆。2个月后,美军第七舰队又在青岛登陆,随后美军大量涌入,实行军事占领。
美国同蒋介石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使青岛成为美帝侵略中国和在远东扩张势力的重要军事基地。
为反抗美蒋的黑暗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岛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争取民主和自由,使爱国学生运动、工人的罢工斗争和市民的反压迫斗争,汇成势不可挡的洪流。
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军(岛)即(墨)战役指挥部投入了解放青岛的战斗,先后突破敌人设在青岛外围的3道防线。6月2日,攻入青岛市区。人民解放战争敲响了美蒋反动派的丧钟,青岛结束了三代帝国主义压迫奴役的历史,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