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记风光
Ⅰ 作文 桂林游记
[作文 桂林游记]今年春节妈妈带我们全家去桂林旅游,作文 桂林游记。出发的这一天,北京应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遗憾的是我没有看见这晴朗的天气,而是踏上了去往机场的行程。经过三个小时的航行,我们顺利抵达了桂林这个美丽的山水城市。
我的桂林游记就此拉开了帷幕。
我们接近中午的时候抵达了桂林两江机场。导游接到我们后去吃的午饭,午饭后我们就开始游览两江四湖。两江四湖的景色真是美丽极了!四湖中的杉湖最是漂亮,湖中心的日月双塔玲珑剔透,与湖中的倒影相接相伴,相映相生。杉湖、榕湖、桂湖一圈走下来,已然用了两个小时。我们接着游览了桂林的地标——象鼻山。象鼻山座落在漓江边,桃花江出口处。象鼻子正好伸进漓江之中,像似一只大象把鼻子深入漓江尽情畅饮漓江那甜甜的水。象鼻山远近闻名,鲜为人知,看过的人都拍案叫绝,流连忘返,恋恋不舍。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靖江王府,听导游讲,靖江王府是我国至今历史最长而且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清朝时为广西贡院,现在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区。我亲身感受了贡院的科举考试,每人发一张卷子,每人一间小屋,不许作弊,用毛笔答卷,考试题目都是导游在讲解的内容里讲过的,记得最熟悉的是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假桂林。遗憾的是因时间限制,考试时间为两分钟,我刚刚把名字写好,时间就已经到了,凡事重在参与嘛!我体会了一把贡院的考场气氛,跟我们平时的考场完全不同。王府内的独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被称为南天一柱,宋人王正功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刻在这里。
晚上,我们参观了刘三姐大观园,有唱山歌的阿妹,这还不算亮点,最亮点的是斗鸡,让我们大饱眼福,参赛的四只鸡斗来斗去,最后三号鸡胜利了。接下来我亲身参与了篝火晚会的互动节目,也蛮不错的嘛!今天一天的景点就游完了。我们就回宾馆休息了,因为我盼望着第二天的到来。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先游览了漓江风光,我们乘着游船荡漾在漓江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油然而生。我看见过一望无际的大海,欣赏过如诗如画的湖水,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清澈的水。漓江的水这绿啊,绿的像一块翡翠。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像一面镜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我攀登过雄伟壮观的长城,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奇特的山。这里有最具震撼力的九马画山,最形象的童子拜观音,最有动力的冲天峰,最奇特的半边奇渡,乱石堆的绣山,像一个人戴了帽子的冠帽山,春天满是荷花的莲花群,美丽的桃园秀色,达到仙界一般的阳朔佳境,处处都是草和花朵的草坪风光,漓江名景的九牛三洲,像蟠桃一样的蟠桃迎宾,像蝙蝠的蝙蝠山,能看见青山顶的独秀峰,像羊角的羊角山,黄布倒影(现20元人民币背面景色),漂亮的漓江迎宾,像骆驼的骆驼过江,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乘船巡游其间,放佛在欣赏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山水画卷。经过5个小时的船上游览,我们来到了阳朔码头,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桂林游记》。
到了阳朔,我们又游览了聚龙潭奇石和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民族习俗,壮族的阿妹只要喜欢上哪个男孩子,就会使劲的踩他一脚,如果你对阿妹有意思,就回踩她一下。如果有别的阿妹喜欢你,有时会给你一个绣球。(绣球代表爱的象征,而且还是阿妹自己亲手绣的,最好收下,不过那样的话,送绣球的阿妹上山会跟着你,下山也会跟着你。)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穿山岩,穿山景区位于漓江东岸,小东江自北而南,贯穿山与塔山之间,有一座明代建筑的七层寿佛塔巍然耸立。穿山南峰,广西侗族姑娘阿妹在这月宫仙境里面载歌载舞,与游客互动。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美丽又形象的天然石乳,真是奇特啊!
下午,我们参观了七星公园,七星公园是桂林市的综合公园。我们先是跟随导游参观了栖霞寺,导游跟我们讲解了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在栖霞寺,我最喜爱的是汉白玉观音。在这个观音里面还有一个让人不得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观音,又让人不得不相信观音真的会显灵。
这块汉白玉是一个商人从四川买的一块高6。5米的巨大观音,商人请专家把这块汉白玉雕刻成了一个观音,取名为汉白玉观音。商人位于2003年把她送给了七星公园的栖霞寺。
就在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的前三天,桂林下了一场有史以来的大雨。大风掀掉了栖霞寺上面的瓦,雨水滴在观音身上,就在观音的眼睛的下部分出现了一条黑色的痕迹。
后来寺庙的工作人员发现观音身上有许多水,就赶紧找布来擦,擦到观音脸部的时候,发现有一条黑色的痕迹,怎么擦也擦不掉。直到5。12四川大地震消息传播之后,有科学家解释,说:一是这块汉白玉观音是从四川购买的,所以和四川有密切的关联,观音在为5。12四川大地震逝去的人民而哭泣。二是因为观音从2003年就来到桂林了,所以和桂林也有关联,观音是在为风雨刮坏的房子而伤心哭泣,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感动了观音,所以观音才会伤心流泪。就是这个奇闻,惊动了整个桂林,报纸、新闻、电视上都有报道。
这一次被市民们称为观音显灵。真是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呀!
七星公园里最后的景点是骆驼峰,因其酷似一只蹲在地上的骆驼而得名,又因像一只古代的酒壶,也叫他作壶山。
最后一天,我们游览了冠岩,冠岩是一个地下河的出口,导游说这一出口与漓江相连,因它的水源与漓江不同,所以在此出口处它流出的水总要比漓江的水绿一些。奇特的是,漓江水涨它也涨,漓江的水落它也落,冠岩的水来自何处,千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我在洞内壁上看到刻有《冠岩》一诗:洞府深深映水开,幽花怪石白云堆。中有一脉清流出,不识源从何处来。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中国地质水文考察队与英国潜水队合作,潜入水下24米,钻洞探测,终于揭开了这千古之谜,冠岩的地下水来自灵川的南圩河。通过导游的讲解,让我对冠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大家也能去冠岩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我们这次桂林之行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古东瀑布。在导游那里我对古东瀑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古东瀑布位于桂林市区往东26公里,沿漓江而下,是景区开发的后起之秀。景区是以地下涌泉汇集而形成的多级串联瀑布,瀑布比漓江水位还高180米,能够喷涌,是全国唯一一个有地下涌泉来形成的多级串连瀑布。也是一个因钙活化沉积作用可逐渐长高而改变景致的瀑布。九级瀑布形态各异,有的如鸳鸯戏水,有的如蛟龙喷水,有的在长满青苔的岩壁上,瀑水如布,水文清晰可鉴,呈白色透明状,尤如喷雾行云。有的水流集中下注跌入深潭溅起层层水雾浪花,尤如细雨蒙蒙,瀑布两岸林木葱郁,水质清洌透明,凉爽甘甜。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桂林的米粉也很好吃,米粉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料的制作,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味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几大类。其中,我们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担子米粉,担子米粉很细腻,爽口,味道相当的好。百香果也是我最喜爱吃的水果,放在嘴里你想它是什么味道就是什么味道,酸酸的甜甜的。金桔也是很不错的,个头比在北京超市买的偏大,口感很好,也是我比较喜欢吃的水果。桂林的特色菜——啤酒鱼,我们也没放过,妈妈带我们去桂林美食街的鱼米乡吃的啤酒鱼,口碑极好,也是家老店,希望有机会去桂林旅游的朋友记得去这家店品尝哟!
晚上,我们准备回北京了,导游将我们送到机场,我们坐上了飞机,离开了桂林这个旅游城市,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休闲城市。
北京昌平区天通苑小学四年级:徐葶芳 笔名:粉诗蒂
Ⅱ 《桂林山水》中写人们赞美桂林风光秀丽的一句话是什么
《桂林山水》中写人们赞美桂林风光秀丽的一句话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是现代作家陈淼于1962年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吸引读者;接下来分述漓江水是如何地“静、清、绿”,桂林山是如何地“奇、秀、险”,使漓江水、桂林山与众不同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最后整合桂林山水,山与水互相映衬、形成连绵画卷的美景跃然纸上,引起读者无回味与遐想。全文层次清晰,语句协调,多用对偶,写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此文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课课文。
(2)桂林游记风光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62年5月,节选自作者的散文《漓江春雨》,文题是课本编者所加。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其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此文即是作者与友人慕名而游之后写的游记散文。
文学赏析
《桂林山水》系游记散文中上佳之作。此文描写的景色个性特征鲜明,静态美如一幅水墨画,动态美令读者似随作者信舟漓江,节奏美似一部优美的交响曲,令人心旷神怡。
海是波澜壮阔,西湖是水平如镜,而漓江的水则柔情刻骨静、清、绿;泰山是峰峦雄伟,香山是红叶似火,而桂林的山则豪气冲天——奇、秀、险。作者通过与其它景物的对比,把桂林山水的个性特征生动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浮想联翩、让人尽情感受它的美轮美奂。
Ⅲ 求一篇关于桂林的游记
素闻“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佳话,便怀着对美丽的桂林长久的倾慕和心仪,终于踏上了前往桂林的旅途。
第一日:初到山水甲天下美丽桂林。
7个小时的车程,也不算远。一路上下着小雨,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兴致。恰恰相反,车只进入桂林地带,便先领略了桂林山的奇异与秀美。在江南雨丝的薄雾里,桂林的山显得神奇而美妙,犹如羞涩的少女,披一件半透明的轻纱,半露着脸庞,尽显一种南方美女的妩媚。心中便已经生出了无以名状的感叹!一座座山,婷婷玉立,石崖篷里,长出青葱翠绿的花草树木,每座山都有不同的形状,奇异变幻,形态万千。这究竟是谁制造了如此神奇的美景啊? 日月双塔座落在美丽的杉湖中,是桂林市中心的代表。车进入市内,吃过中饭,我们首先便游杉湖,观日月双塔。乍一眼望见这杉湖,便感觉眼前铺开的是一幅清新明净的山水画。如果说桂林的山是“鸟鸣山更幽”,那么,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湖水泛着细细的涟漪,水色晶莹剔透,加之青葱般嫩绿的杉树亭亭玉立,日月双塔浑雄贮立于湖中与湖畔,塔影微澜,绿树碧水,相互影映,让雨后的杉湖更显得清丽而脱俗。怎么看都是一幅让人久看不厌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听说,日塔为铜塔,月塔为琉璃塔,双塔在水下有一水底隧道相通,隧道两侧是一个真实美丽的水簇世界,夜间双塔在灯光下更美得让人叹为观止,铜塔为金黄色,显得雄伟;月塔为银白色,更显庄重;双塔与湖水相映成趣,更显得金壁辉煌。遗憾的是,这次匆忙之中,只看到双塔雄伟的双影,却未能细细品那塔内的文化,观那夜间塔的辉煌。也许,正好为下次再游桂林留下一个很好的悬念和理由吧。 第二日便游览了世外桃源、图腾古道、漓江。 世外桃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难道,真有陶渊明笔下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如在仙境?难道那里的人们真过着男耕女织怡然自乐的桃源仙境的生活?在导游阿妹的带领下,我们乘坐一艘小船,听阿妹娓娓解说,船在燕子湖里蒎起圈圈涟漪,湖畔垂柳依依,轻风薄浪,细烟相绕,在这个安静的湖里,心中的烦恼和尘俗倾刻间便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水上阡陌,桃花缤纷,歌楼阿妹甜美清亮的歌声,裙裾婆娑,载歌载舞;古老的水车缓缓地转动,吱吱呀呀的声音,摇转了古老的岁月,掬一捧水,清凉,再掬一捧水,感觉自己也成了那安祥而悠然的水车。远古的气息,被点拨得完美而生动。看他们的鼓楼,那一串串玉米,稻穗,悬挂着的是他们的希望和吉祥。那股浓郁的民族风味,便在这安静的湖里,在这安静的廊桥,在这水车的转动中,演绎得淋漓尽致。朋友发信息来,说我此刻已入仙境。我不禁心中感叹,是啊!我正陶醉在仙境里,乐不思蜀呀! 图腾古道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甑皮岩人原始落后的生活。他们野性而原始的美,也同样展示在我们面前。当我们听着解说介绍了他们的生活后,我们都感到极为震惊。居然在如今的地球上,还有原始的母系部落存在,他们究竟是怎么艰难地维持这个部落,居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繁衍生息,至始都处于原始部落并维持到如今?是那陈列的鱼骨做的镖?石头做的粗糙的斧和锛?不得不承认,他们有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经过图腾古道这个地下洞穴陈列馆,看着陈列的牛头,石制的原始工具,仿佛又看到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我们一步步上得山腰,然后,导游教我们怎么与甑皮岩的土人打招呼(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们,他们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原始人,却真实地站立在眼前;他们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却象远隔了无数个世纪),用手拍打着嘴唇,发出“啊啊”的声音;在这里,女子都被称为阿丽,男子都被称为阿布,怕引起我们的惊慌,导游事先告诉我们,他们因为有点野,所以可能会拉游人的手,或者拍他们喜欢的人的屁股,大家都不要怕,他们虽然是调皮些,但不野蛮。于是我们在既惊又怯中随导游进了他们的寨。门口站着两位他们的勇士,黝黑的皮肤,胸口挂着一个小小的牛头,目光锐利而警惕,当我们向他们拍着嘴唇发出啊啊的声音时,两位守寨的勇士目光才变得柔和起来,也拍着他们的嘴唇发出啊啊的声音。经过他们身边时,有几位美女因为他们要拉住她们的手而吓得惊叫起来。然后我们的脸被他们涂上了一条白色的糊状物,那是我们得以进寨,被他们视为友好的客人的标志。于是,我们看到了他们生活的草棚,看到了到处悬挂的牛头骨,也看到了他们那端坐于椅子上庄严的女王,听到了法师为我们的祈祷,尽管我们无法听懂。下山时,我们看到了一场最美的表演,阿丽们唱着歌,跳着舞,阿布们也表演了让人咋舌的赤脚踩玻璃,吞火喷火表演,歌声充满了野性,舞蹈尽显原始的狂放之美。于是我不停地拍照,我要照下这不屈而勇敢、神秘莫测的部落,要把他们的憨态、可爱、率性、野性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甑皮岩不仅仅是桂林的文化,它已经是整个人类古老的文化。 到桂林,不能不去游漓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小学时便深深记下了漓江的水不同一般的清、静、绿,桂林山不同一般的奇、秀、险,这是我童年便有的梦啊!今日我终于乘一叶竹筏,在漓江水上泛舟,体会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小舟欢快地穿行在漓江碧波上,两岸奇山异石,绿树葱茏,在身后渐渐远去。赤一双脚,探进漓江清清的水里,惬意,舒爽;看见对面游来的小舟,挥手与他们互打着招呼:狗肉!狗肉!偶尔闭一阵眼睛,那船头扬起的浪花扑在脸上,是那么亲切,那么让人迷醉。深深地呼吸山水中的清新,贪婪地饱览山水的俊美。明天,我们就要离开美丽的桂林了。 桂林,真美。我写不出它的美,说不出它的美。只记得小学时的课文: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朋友,有空,不妨去桂林看看。最后要感谢桂林苹果假期给我们提供的桂林三日游接待!
第三日:结束愉快桂林之行,返回老家看望父母。
Ⅳ 求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散文
记忆里的桂林(散文)
人啊,越是思念某个地方,那地方的轮廓就越是明晰,渐渐地思念得久了,那山水就会闯入梦中去,教人不得安寝。还是2004年初冬,我去了桂林,不知不觉中已隔了两个春夏了,而桂林的美景却在记忆里日渐明朗起来,那山顶平断,重重叠叠的叠彩山,那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的伏波山,那平地拔起,孤峰挺立的独秀峰,还有那如诗如画的芦笛岩溶洞,如梦如幻的漓江水……时时于月朗风静之夜敲响梦的门铃,于是,记忆的闸门就随着门铃的响声慢慢打开了。
还记得那些年,一首“我想去桂林”不知唱透了多少人的心,但我对于桂林的认识,缘于读了著名诗人贺敬之的那首名诗《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竟然想不到在我走上工作岗位还不到半年时光里,我就有幸走进了诗人笔下的桂林,心情固然是道不完的兴奋。
车到桂林城后,我们便径直朝着漓江走了去。漓江象一条绿色的绸带,蜿蜒于峭拔碧翠的群峰之间。特别是从桂林至阳朔的40里水程,青峰夹岸,碧水回环,群峰倒影。沿途的象山.穿山.塔山.斗鸡山.冠岩.杨堤.浪石.画山.黄布滩.兴坪.碧莲峰等胜景,一个接一个,真是百里江流千幅画,游人尽在画图间。我们踏上了那缓缓划动的游轮,在清可见底的漓江上享受着奇山秀水带给人的乐趣。漓江河畔,一簇簇凤尾竹沿着江岸生长,一群群鸭子在江边嬉戏,一个渔夫和一群鸬鹚坐在竹排上,静静地观望着滚滚而去的江水,时不时的在竹林中出现一两座壮家小楼,几个壮族少女手挎着盛满衣服的竹篮,从小楼走出来,朝着漓江岸边走去。漓江河畔的壮族儿女,恐怕是前生就得了上天恩赐,生下来就生活在这美丽的这画图中,不过像我这样匆匆而过的游客,恐怕也是前生就修得的福气,方才得以享受那“人在画中游”的美感呢。
数小时的江上漂游后,船就抵达了桂林阳朔。阳朔是桂林市南边的一个小县城,风光秀美有“小桂林”之称,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的美誉。在阳朔,在阳朔,西街是必逛不可的。在西街,商店、酒吧、照相馆,一应俱全,而门牌和菜单广告都是外文书写的。大鼻子深眼睛的外国朋友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四下坐着,恍惚间让人觉得似乎身处异国他乡。
那些老房子,酒吧,特色小店,粗布衣服、工艺品、闲着没事的老外……是西街的主要构件。西街的商品特贵,而且那些外国商人不比咱中国人,生意做得特精明,同行的朋友们都懒得去逛街了,于是我一个人在西街晃荡了一个半夜,方草草归了旅馆,免得同伴们担心呢。
次日,我们又乘车返回桂林城,游览了位于城区的象鼻山、独秀峰、七星岩、叠彩山、芦笛岩、甑皮岩遗址等美丽景点。
象鼻山在市内桃花江和漓江汇流处。山状似巨象伸鼻吸水,远看近观,都很逼真,故此得名。西麓有登山盘曲山道通山顶,山顶平展,有明代建筑的实心砖塔,塔身为圆形宝瓶式。塔的两层基座正面嵌有普贤菩萨像,故名普贤塔。山下有水月洞,是由象鼻与象身形成的圆洞。江水贯流,可通小舟。每当明月之夜,看水月洞侧影,酷似皎月浮江。象鼻山有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
独秀峰位于市中心。它拔地而起,孤峰矗立,陡峭高峻,气势雄伟,故有“南天一柱”之称。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刘宋时,在桂林做太守的诗人颜延之,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独秀峰因此得名。每逢朝阳.晚霞照耀时,独秀峰似披上紫袍金带一般,故又名紫金山。从西麓上山,共306级达山顶南天门,纵目眺望,峰林四立,云山重迭,桂林全城浮现眼底。
七星岩在市区东边。岩洞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高出中层8~12米;下层为现代地下河,距中层洞底10~15米,常年有水,目前仍在发育中。现在开放游览的是中层,景物最丰富,各种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构成千姿百态的景色,酷似一条串珠状的地下画廊。岩洞游程800多米,最宽处43米,最高处27米,洞内温度常年在20℃左右。6世纪以前的水经注就有七星岩的记载,隋唐时已成为游览胜地。留有不少题刻诗文。
叠彩山横列于市区偏北,只见那山石层层横断重重相迭,如堆叠的彩缎,或许其因此而得名叠彩山罢。叠彩山包括四望山.于越山和仙鹤.明月两峰,上面建有于越阁.叠彩楼.仰止堂.一拳亭.叠彩亭.望江亭.拿云亭等。山南麓有登山古道,林木茂盛。登于越阁了望漓江景色,历历在目。风洞是叠彩山最奇特之处,它南北对穿,中间狭小,仅能通人,前后则开敞为厅,四季清风习习,清幽别致。明月峰顶,景色迷人,伫立于此,俯视全城,极目千里。叠彩山上多石刻,著名的有唐代元晦的叠彩山记和四望山记,宋代朱
颜的访叠彩岩诗,李秉绶的兰竹画,瞿式耜和张同敞的成仁碑以及浩气诗,还有唐宋的摩崖造像等。
芦笛岩在西北郊光明山,距市区6公里。整个洞深240米,岩洞萦回曲折,雄奇瑰丽,游程约500米。洞内由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千姿百态的景物,有似彩霞.罗帐.森林;有似宝塔.云台.山城;有似游龙.雄狮.雪人。这个神奇美丽的岩洞,被人称赞为“大自然艺术宫”。芦笛岩内保存着唐代以来的壁书77则,都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题名纪游,最早的是唐贞观八年,至今已历时一千一百多年了,而今墨迹仍可辨认。这些墨迹为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提供了资料。1959年后,修建了各种服务设施,为游客寻奇探胜。
甑皮岩遗址在南郊,离市中心10公里。这是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穴居遗址。这个洞穴遗址的中央是火塘.灰坑,可能是先民们煮食.取暖.议事的地方。在火塘.灰坑的周围,有三十余具人体骨骸,其中有母子合葬,有男女老少相互贴近的丛葬。这些葬式却是特殊的“曲肢蹲葬”,如同胎儿蜷曲,反映了太古人类那种投胎转世,死而复生的原始信仰。穴居出土遗物中,有不少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直到夜幕降临街灯初上之时,我们方驱车返回了城市闹区,找了一座位于江滨的宾馆歇脚。而夜空下的桂林市,华灯高照,游人如织,更显别样风情。坐在宾馆的茶楼上,细细地品着茶,听着音乐,看着那隔岸的美丽风光,像流动的梦,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和五光十色的街景,以及那多彩的夜空,教人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多彩桂林跳动的脉搏。
在桂林市区歇了一夜后,便于次日匆匆驱车走往广西柳州逗了一圈便回了贵阳,这样一别,时间竟然又将近相去两年矣,但桂林山水,却是历历在目啊!
散文]难忘,桂林
在桂林这个地方呆了四年,转眼就要离开它,或许是永别。虽然心里感觉它不是一个可适合成就事业的地方,但确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天堂。或许我们对于它的美丽太熟悉了吧,就仿佛看久了,厌腻了。或许只有我们到了世界上其他的地方,我们才会重新发现它的美,留恋它的美。但,那份美已经只能珍藏在记忆中,渐渐褪去往昔的色彩,最后只能是一幕幕黑白的画面。不忍心就这样离它而去,于是,心中很想可以用数码相机把它的美丽永远的珍藏下来,留恋永远吧。
我爱桂林的山山水水,它陶冶了人无限的情操,萌生了涓涓诗情。如果有个500万像素的数码摄像机,可以将它的美尽收眼底。即使时光变迁,即使岁月老去,我依旧可以哆哆嗦嗦的从抽屉里翻出它们,回忆这段在桂林的大学岁月,那是天堂一般美丽的地方,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段恋情诞生的地方。这在我的生命中将会永远珍藏。
忘不了,桂林那潮湿的天气,就仿佛女孩子瑟瑟的哭泣,润润的模糊了视线,天地间蒙胧的聚合在一起,眼前一颗颗晶莹的水滴从灰色的瓦片上滴落下来,砸在石板上,溅起一片水雾。行人们各色的雨伞在雨雾中涌动着,桥头的栏杆光滑锃亮,一栋栋广西特有的楼阁,默默矗立在雨水中,沐浴着。
忘不了,盛夏里,烈日当头的暴晒,每个人都在四处躲避着阳光,地上白花花的耀眼,所有的一切仿佛都会在这里窒息。经历了中午的酷热,人间的水分变做了蒸汽,升到了天上,于是下午,一片乌云骤起,狂风大作,苦了许久的万物终于得到了一时酣畅。大雨瓢泼坠落,冲刷着大地。雨水开始落地的瞬间,孕育了半天的地热依旧那么炽烈。这种景象就像铁匠们把冰水泼在了刚出炉的铁器上,于是只觉一阵烟雾,雨水又蒸发到了半空中。
忘不了,秋季漫山遍野的稻花香。青山的臂弯中,一层层梯田,黄的绚烂夺目。人们燃烧了剩下的秸秆,一股股袅袅的白烟,便在空气中慢慢的上升,翩翩起舞,最后扩散到遥远的地方。在桂林的山中,时时可以看到它们悬浮在半空,把远处的山峰点缀得就像一幅大意的山水国画,蒙胧而缥缈,神秘而悠远。
忘不了,大一那年,经历了今生意义最不同的一场雪。那是在南国,在桂林盼了十几年才降临的瑞雪啊。虽然短暂,但却已经把桂林打扮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没想到,在桂林这般娇羞的青山绿水间,依旧可以看到北国壮阔的景象。那天,每个人都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四处玩起了雪,追逐嬉戏。
处在天堂,每天感受着它的美。将离去,实在不忍心让它流逝在岁月的背影里。于是,一阵念头萌动,我便想起了应该有个数码照相机,带着它走遍桂林的山山水水,让那快门闪动的瞬间,永恒纪录下这份不朽的美丽吧。
希望可发到网上!!谢谢了。
Ⅳ 游漓江 游记600字
[游漓江 游记600字]
如果说桂林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漓江绝对是桂林的灵魂,游漓江 游记600字。 乘竹筏而下,可以欣赏到杨堤翠竹,浪石风光,童子拜观音,九马画山等著名景点,让人有种置身于画中的感觉。这里水平如镜,清澈澄碧,绿竹护堤,山峦,翠竹,蓝天,白云倒影在碧水之中,真是山水一体,水天一色。漓江两岸山峰挺拔,形态万千,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最美妙的还是山峰的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竹筏点点,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属“九马画山”了。它在漓江东岸画山村附近。它五峰连属,临江石壁上,青绿黄白,众彩纷呈,浓淡相间,宛如一幅神骏图,因有九马画山之名。九马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或卧或立,或奔或跃,或饮江河,或嘶云天,正是“马图呈九道,奇物在人间”。 浪石风光,在漓江左岸林荫翠海中,可见青砖黛瓦村舍依江而立,叫做浪石村。 黄布滩,得名是因为滩底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黄布”。漓江山色美,美在倒影中,漓江倒影要数黄布滩最美丽,最迷人了。 在这里,我们见证万年前桂林人的生活,品味灵山秀水后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中学生作文《游漓江 游记600字》。在这里,我们一起见识现代社会原始部落的粗犷,感觉率真淳朴的土人带给我们神秘和玄奇。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漓江真遗憾。漓江游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终身难忘。 朋友,你不想感受一下这人间仙境,领略这人间美景吗?
快乐之旅游记500-600
游仙峪游记作文600字
游河堤游记作文400字
相关专题:[游记][叙事作文]
Ⅵ 桂林阳朔旅游的散文游记
魅力桂林始于足下的梦题记:“中国阳朔是世界上最美的小城镇,这里有奇山秀水和梦幻般的田园风光,空气清新,没有污染,是环境保护最好的地方,我认为她是东方的伊甸园
呵呵,我来 桂林的旅行其实很偶然,原计划我们班的旅游时间与我是有冲突的,后来阴差阳错般地就来了,可能感动于情、感受着景、享受着物……在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间,有座古老的城镇,这就是广西的阳朔县。在镇上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 当地人原先称它为西街,后来外国人来得多了,大家就叫它“洋人街”。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由此可知,阳朔的风光比桂林更为经典。 两人一组的竹筏,在渔家不断画着圆的竹篙下顺遇龙河漂流而下,两岸青山翠竹相随,村舍田园淳朴自然,一群白鸭悠然自得的觅食,一片原生态的景象。时不时有过水坝的惊呼,左右水枪手的攻击,更有驴友们租借自行车沿岸边一串骑行,其间还有不少老外,也成一景。 1个半小时的漂流轻松而愉快。转车后去看桂林的城标——象鼻山,名气大得就象北京的故宫、长城,总要到此一游。称为公园,最大的特点是人多,第二个特点是人人都在狂拍,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是第三个特点。倒是对桥下一男子坐在河边专注于垂钓啧啧称奇,这份自得的心态像是桂林的另一个缩影。 夜游两江四湖,玻璃罩顶的游艇逆江而上,于叠翠山转入木龙湖,行于西清湖、宝贤湖、丽泽湖、榕湖、杉湖这几个形如北斗七星贯穿城中的水面上,自数座风格迥异闻名世界的桥下钻过,造物主用灵巧的双手垒砌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立体画卷,身居其间的确是美的享受。进入杉湖,眼前骤然一亮:金银两座宝塔前后立于湖边,名唤日月双塔,如两把利剑直射苍穹,很有些壮观,又带些霸气,特别是湖水中金黄的倒影随波荡漾,令人浮想联翩,禁不住想掬起湖水,揣入怀中,将这美景珍藏。此景绝不逊江南。“认识中国美丽的山水,从漓江、银子岩开始……”饱览过百里画廊漓江。来到了亚洲最漂亮的一个岩溶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银子岩,银子岩不是我想象中的溶洞。在我的脑海里,溶洞就是到处都是钟乳石的石柱从顶上垂下来,每个石柱顶端,都有一滴水盈盈欲坠,脚下是湿漉漉的石头地,耳边不时能听到滴水和水流的声音。实际是,钟乳石倒是奇形怪状的垂在头顶,只是哪里都没有水,无论是头顶还是脚下,给人感觉有些虚幻。银子岩有三宝,镇洞之宝是一个酷似收起来的雨伞的石头,因为多数石头都是一头大一头小,而它是两头小中间大。另一个是音乐石屏,还有一个是什么就忘记了。在夫妻柱(全家福)那里,有个石柱是顶天不立地的,它和底部和地还没有连上,空着那么2公分,估计200年后它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游览遇龙河的感觉和漓江全然不同,遇龙河安静、秀丽。都说漓江是大家闺秀,遇龙河是小家碧玉,这话真是贴切呢。,我们的筏子安静的向着上游缓缓前进。枯水期河道变窄,水变浅,但仍然是一幅绝好的水墨画,而且这幅画一定要自己亲自来看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安静的河面上只能间歇的看到1-2个筏子相向而来,那是到达富里桥后回来的人们。寒暄说话间,就能看到一个小圆拱桥,左边直立一棵郁郁葱葱的树,右边一棵树倒卧下来。据说这两棵树都是和桥同龄的,右边曾被雷劈过倒下,但仍然存活了下来,一立一卧反而让画面更加有动感。遇龙河的上半游,就是一幅中国水墨画,人在画中走。下半游则是一个盆景,我们就像是盆景里的造型小人,在山脚下清水上泛舟而行。感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梦幻的阳朔,看到了神乎其技的银子岩,遇到了小家碧玉般的遇龙河。我的桂林山水的魅力之旅也将结束了。
Ⅶ 桂林游记作文400字之衣食住行
桂林旅游记
暑假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桂林、阳朔旅游。妈妈说桂林在广西,我迫不及待地在地图上找到了广西。
第一次乘上飞机,我又紧张又开心,坐在窗口往下看,房子、车子都变成了玩具。一会儿,我们就飞到了白白的云朵上。我们先乘飞机到了桂林机场,然后坐汽车到了酒店。
第二天,我们坐游船,畅游漓江。一路上我一边看风景,一边拍照。我看见了黄布倒影,山上奇形怪状的石纹,像一匹匹黄布倒映在水中。我还看见了九马画山,九马画山是因为山能看见九匹马才得名,如果有人能看出九匹马,那就是状元郎。周总理当年游览时,一眼就看出了九匹马,我只看出了三匹马。江水清澈见底,江两边的山倒映在水里,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第三天,我们沿着山间小路,骑着自行车出去玩漂流。我们买了好多水枪,乘着竹筏在遇龙河上漂流。我看见小鱼在清清的溪水里游来游去。我在竹筏上一边漂流一边打水仗,浑身上下都湿了。河水又清又凉,夏天好像不见了,好爽啊!
漓江真是风光优美,导游阿姨告诉我: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四天的旅游真休闲啊!
桂林游记
读了《桂林山水》后,我就一直想去饱览桂林风情。这个暑期,我终于如愿以偿,妈妈带我去桂林游玩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桂林,当然要去漓江看山和水了。我们坐在游船上,置身于桂林的山水画中,心旷神怡。漓江的水时而缓,时而急,时而绿,时而蓝,缓时像镜子,绿时像翡翠。江两旁的山形态各异,各不相同。有童子拜观音,有骆驼过江,有狮子骑鲤鱼。呀!前面就是传说中的九马画山了。听导游介绍,一般人能看出两三匹马,能看出七八匹马的是聪明人,能看出九匹马的能中状元。哈哈,我能看出七匹,也是个聪明人了,心里暗暗得意。过了美女峰就是螺蛳山了。螺蛳山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都像一个大螺蛳爬在那碧锦上。
到了桂林,一定要去看看桂林的城市标志——象鼻山。那儿水天一色,山青水秀。一抬头看见一头“小象”在水边低头饮水,栩栩如生。传说这是天上的一头神象受伤了,来到了山水如画的桂林来养伤,伤养好后,舍不得离开美丽的桂林就留了下来。于是玉皇大帝派人来抓他,小象跑呀跑,跑到漓江边感到口渴了,低下头去喝水时,一把神剑插进了小象的背,神象就变成了石象,永远地留在漓江边了。象鼻山上的那座小塔据说就是神剑的剑柄了。听了这个传说,我更惊叹桂林的美丽了。
啊,桂林!你的姿色我永远也看不尽。阳朔山水甲桂林,龙脊梯田真真美 ,桂林随处一片山水都是一个世外桃源,让我流连忘返。有机会,我还会重游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