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良渚文化共有多少遗址

良渚文化共有多少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05 10:21:44

1.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多少年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5300-4300年。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1)良渚文化共有多少遗址扩展阅读

1、文物遗存

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器型包括玉琮、玉钺、玉璧、三叉形器、冠状饰、锥形器、玉璜、半圆形饰、柱形器、玉镯、玉织具、玉纺轮等,以及圆雕的鸟、龟、鱼、蝉等动物形玉器。

2、良渚文化的分布

主要在太湖流域,浙北、苏南、上海等地,而余杭瓶窑、良渚一带的遗址群是特别高级的片区,算得上是首都级别的,遗址分布也特别密集,至今已经发现了135个遗址点。

2. 良渚遗址玉器有什么文化价值

良渚文化距今已有4000~5300年的历史,目前已发现的良渚遗址群面积约有30平方公里,各类遗址有30余处。主要位于浙江太湖流域。

反山遗址是良渚文化遗址群中等级、身份、地位最高,具有“王陵”性质的墓地。

反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于1986年历时3个多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工程完成。

反山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土台,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高约5米。发掘证实,它是良渚文化时期人工营建的土台,兼有祭坛和墓地双重功能。在太湖流域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江、浙、沪考古学家发掘、调查得知,这类称之为“山”或“墩”的地点,已有100多处,皆由人工营建,埋葬着大大小小、等级不同的贵族墓。

考古工作者在反山发掘了660平方米。

在距地表1.60米深的地方,发现了一处祭坛遗迹和9座良渚文化的贵族大墓,这是一座高度超过5米的人工土台,也就是反山的主体。9座墓葬分列南北2排,南列5座,北列4座。墓葬均是南北向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3米多长、1米多宽,大多深1.3米,这在良渚文化时期是很少见的。这些墓葬内随葬了丰厚的器物,多则数百件,最少的也有数十件,总数达到1200多件(组),其中以玉器为主,超过1100件(组),以单件计达到3500余件。

众所周知,中国并非产玉大国,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最有名的玉器文化中,以辽西和内蒙东部的红山文化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最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良渚文化玉器出土的数量大约已超过万件,而反山一处几乎占了1/3。而且种类丰富,有琮、壁、钺、柱形器、环、镯、冠状器、三叉形器、锥形器、半圆形器、璜、串饰、坠、带钧、长短不一的管、形态不同的珠、鸟、龟、蝉及大量镶嵌用的玉片、玉粒等20多种,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良渚文化玉器种类,其中很多是新发现的,极大地丰富了良渚玉器的器种。

反山玉器的雕琢技艺和形式也属一流水平。除了光素无纹的玉器外,共有100余件玉器雕琢了对称和谐、规整精致的纹样。纹样主要以神人面纹和兽面纹相结合的为主,这是良渚文化独特的标志,即集中反映了良渚文化对神的尊敬和崇拜,也体现了良渚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另外还有少量新发现的龙首纹。

神人面纹和兽面纹既能组合,又能分解后单独出现,有的雕琢繁褥复杂,有的则十分简化。反山玉器上发现了完整的神人和兽面复合的图像。这是在玉器器表仅有3×4厘米的面积上,用浅浮雕和阴刻线两种技法结合的手段雕琢而成的。图像的上部是头戴宽大羽冠的神人面纹,脸面作倒梯形,圆眼重圈,两侧有小三角的眼角,宽鼻以弧线勾出鼻翼,阔嘴内用长线、短线刻出16颗牙齿。神人的双手呈抬臂弯肘,扶在所骑跨的兽头之上的状态,五指呈伸展状,细腻之处清晰可见关节。神人之下为骑跨之兽,兽面以椭圆形的凸面为眼睑,中以重圈为眼,眼睑以桥形凸面相连,宽鼻上勾画出鼻梁和鼻翼,阔嘴刻出嘴唇、尖锐的牙齿和两对獠牙,兽的前肢作蹲伏状,有尖利的爪子,这种兽的外貌特征与虎相似,是一种食肉动物。神人和兽面复合,表达了良渚先民“通天绝地”的神巫观念,反映了当时意识形态的深层内涵。如此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堪称微雕一般的工艺水平,只有在反山玉器中出现,它代表了良渚文化玉器雕琢技术的高峰。

反山良渚文化玉器的大量出土,引发了学术界、古玉爱好者、收藏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学术界迅速掀起古玉研究的热潮。八十年代以来,“北有红山,南有良渚”,加上三星堆、大洋洲、石家河、凌家滩、三门峡虢国墓地、曲村晋侯墓地、成都金沙遗地等等,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春秋,中国古代玉器的频频出现,使得玉器文化更灿烂辉煌,极大推动了研究的进展。

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玉琮。这种造型奇特的玉器是良渚先民的创造,器形为外方内圆,中间是上下贯通的圆孔,所有的良渚玉琮均刻饰神人兽面纹。对于玉琮的用途、功能,可说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研究者在论述时,都把玉琮与神、巫联系起来进行阐说,而玉琮的主人,则应是掌握神权的人。良渚文化出土玉琮的地点,也不过十余处,凡是随葬品中有琮的墓葬,其他随葬品一定比较丰富,反映了墓主人身份、地位之高。反山共出土了21件玉琮,其中最大的重达6500克,而且是所有良渚玉琮中唯一在中间直槽上雕琢了八幅完整的神人兽面纹的一件,被称之为“琮王”,成为国宝级文物。

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唯一不雕琢神人兽面纹的器种,以厚重、圆大、光素为特点。在良渚文化随葬品中较多见,反山23号墓出土玉璧多达54件。研究者多认为玉璧是财富的象征物。

玉钺是与石钺形态基本一样的器物,石钺是良渚文化常见的石器,作为砍伐的工具或武器。用玉材制成钺,就不具实用性,但意义就不同寻常了。在大型的良渚文化玉器中,玉钺的数量最少,而随葬品中只要出现玉钺,尤其是那种钺的上端带王冠饰、把手也用玉制作的豪华型玉钺,其主人的身份、地位就特别高。不具实用性的玉钺,象征着军事指挥权。

反山墓地的主人们拥有代表神权的玉琮、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体现大量财富的玉璧,以及装饰在冠帽上、佩带在身体上的各种特殊玉饰件,充分显示了他们是凌驾在广大平民之上的贵族阶层。

3. 良渚文化遗址的历史意义

“良渚文化遗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课题,它关系到国家的起源。良渚城墙专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属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

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2007年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同时代中国最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发现的,可称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的原有认识,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4. 你觉得“良渚古城遗址”最令你震撼的地方是什么

我认为良渚古城遗址最令人震撼的地方是城市的布局三重向心式的结构,在之后的版几千年的都权城都有这样设计良渚还是这些5000年古城中其中规模最大的,拥有最完善水利系统的,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的,以及良渚城特有的良渚石钺文。

5. 良渚遗址面积有多大

良渚文化距今已有抄4000~5300年的历史,目前已发现的良渚遗址群面积约有30平方公里,各类遗址有30余处。主要位于浙江太湖流域。

反山遗址是良渚文化遗址群中等级、身份、地位最高,具有“王陵”性质的墓地。

反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于1986年历时3个多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工程完成。

6.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的观后感

良渚文明被称为中华文明的黎明时代,其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诸多之谜等待考古学家去破解。近日,在桐乡屠甸一个名叫姚家山的地方,一个高规格大墓被发现,遗址出土200多件文物也让考古人员惊叹不已。昨天,省文物考古所王宁远对外宣布,这是良渚一个高等级贵族的大墓,可能是良渚王国地方首领的坟墓,其规格仅次于余杭反山王陵大墓。 考问良渚有几个中心 上世纪三十年代,良渚文化被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余杭反山大墓群的发掘同样石破天惊。反山大墓被认为是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王陵”。反山出土的数千件文物,再次证明了余杭良渚遗址已被认为是良渚文化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宛如“一国之都”。 统治中心被确认了,但良渚王国的次中心在哪里?据王宁远介绍,考古人员曾在江苏江阴高城墩遗址、上海福泉山遗址发现过一批良渚大墓,那些遗址已被确认为次中心。但良渚文化还有多少次中心,还有待考古人员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王宁远说,姚家山遗址可以说是一个次中心,填补了这一地区次中心的空白。从墓的大小和出土文物来看,墓主人应是浙北地区这一良渚文化次中心的首领。但其具体统治范围现在还不能确定。王宁远介绍,这个大墓长4.3米、宽2米。在墓中同时发现玉钺、三叉形器、玉琮。从以往的发掘看,这三者同时出土,代表了良渚贵族中的较高等级,表明墓主人是一个显赫的贵族。 首次出土玉耘田器 在姚家山遗址中,出土了包括玉耘田器、玉三叉形器、玉梳背、玉琮、玉镯、玉钺、玉柱形器、玉珠串等200多件文物,考古人员表示,通过研究,将破解多个良渚文化之谜。 一个小型的玉耘田器首次被发掘出来。此前,也有一个玉耘田器,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但一直未被考古证实,成了一个不解之谜。王宁远说,此次发现,可以证明那个玉耘田器是真的。王宁远说,在良渚时期,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玉耘田器,再加上发掘出的玉镰,都是礼器,不能从事实际生产。考古人员认为,这表明当时生产工具已礼制化,也表明墓主人已脱离了最直接的农业生产。姚家山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属良渚时期晚期。其规模和出土文物比不上反山,但仍十分难得。此次考古人员一共发掘了六个大墓,四个贵族大墓都朝南,而二个较低等级的墓面北,为何会这样安放,还有待研究。每个墓还有多个小型祭坑,墓和祭坑的关系如何,王宁远说以前从未研究过,这次希望能够得到答案。 据了解,余杭反山、瑶山因处于良渚遗址,已被严格保护起来,不再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姚家山遗址的发现更显得珍贵。姚家山遗址考古发掘还未结束,相信会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

7. 良渚文化时期有自己的文字了么

良渚新出土大玉璧刻符 中国文字起源之一?
·良渚文化首次发掘出土刻符大玉璧

12月6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在临平玉架山遗址发现了一块直径24.6厘米的大玉璧,上面还有两个刻符,这是良渚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详见昨日本报头版报道)。

这是迄今为止,首次经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刻符大玉璧。

专家认为,这两个刻符很可能是史前文字符号,相当于后来的文字;也可能是用来反映某种宗教信仰或大型宗教活动场景的。它对于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宗教刻符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今天,我们尝试着从不同侧面去接近这两个距今约4000年的刻符。

如果把良
渚古城比作北京

发现大玉璧的地方相当于上海

2007年11月29日,浙江省考古所在瓶窑镇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相当于406个标准足球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城址。

古城四面被城墙包围,城墙宽40—60米。城中心是莫角山,学者们普遍认为是良渚时期的中心,住着统治整个良渚文化区域的“王”。

莫角山西北是反山遗址,发掘出11座良渚显贵者的大墓,出土文物1200多组,不少学者认为是“王陵”所在。

发现大玉璧的临平玉架山遗址16号墓坑,位于现余杭经济开发区,在古城遗址以东大约20公里处。

按照学者们对良渚古城的猜测,以古城为中心,由近而远,按等级分别居住着高级贵族、贵族和平民。那么20公里外,为什么会发现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用的大玉璧呢?要知道,在良渚时期,只有上层贵族、有权势的人才能使用玉器。

昨天,就此问题,我们请教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品。

他说,良渚文化辐射整个太湖流域,包括浙北、苏南等地。如果把良渚文化辐射区域看成是一个“国家”,良渚古城就是国的中心,像现在的首都北京。这个“国家”还有次一级中心,也就是非常重要的大城市,比如现在的上海。玉架山当时就是这个地位。

玉璧上的刻符

比陶器上的刻符更有意义

良渚正式考古发掘中,出土过很多玉器,但从来没有发现过刻符。

此前,良渚出土的陶器上发现过不少刻符,但它们带给考古研究者的震撼,远没有这次的刻符大。

丁品说,陶器上的刻符,很多是陶工制作时留下的一些记号,比如“某某制作”之类的。

而玉器在良渚时期,只有上层贵族、有权势的人才能使用。所以上面的刻符,第一,不是随便谁都能刻;第二,刻上去一定有它的意义。

4000年前的先人刻下这符号

想表达什么?

再来说说刻符。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曹锦炎说,4000年前的先人在大玉璧上刻下那两个符号时,想表达什么?暂时还无法精确解读。只能笼统地说,这些可能是史前文字符号。

除了良渚文化,双墩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过不同的刻符。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这些符号,是人们用来记事和传递信息的,随意性比较大。

比如,画一头牛,良渚文化、双墩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刻符,画得可能都不一样,但表达的,却是一个意思。

再到后来,这些符号的音、形、义,都逐渐固定下来,文字也就逐渐形成了。

目前普遍认定的说法是,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而这些刻符,也许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网上热猜 大玉璧刻符含义

玉璧上面这两个神秘符号,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昨天下午,在19楼网站上,网友们发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各说自己的想法。晚上11点,回帖194人次。我们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上面理解为禾苗,下面看成一块靠近河流且有排水沟的土地。 ——耳朵东东

上面的估计是一个信仰,下面的符号估计是民众。——天钰含冰

一个祈福标志,一个玉石工匠的暗记。 ——wzxtcn

应该是如日中天,代表权力大大的意思。下面是房子,上面是太阳。房子正在太阳下。——sgpingrose

我觉得族徽的可能性比较大,另外下面那个“口”形的图案有点像玉钺的造型,猜测墓主可能和掌握兵权有关。最好和其他出土文物共同判断。——倒挡起步

我家七岁的儿子看了后是这样说的:上面是火,下面是城门,意思是城门失火。——远大宝

上面那个是代表玉主人的身份的,可能当时的人以头顶头发的梳法来区分等级,这个玉的主人是四缕头发的。而下面那个可能是族群的标志,代表的是某个族群。由此可知这块玉的主人是哪个族群的谁。 ——罗杰斯

方形刻符刻写在大玉璧正面,似乎有祭台的涵义;边上可能是一群人在祭坛边举行大型宗教活动。 ——timeweek

玉架山遗址又有新发现

12月1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又在临平玉架山遗址20号墓,发掘出土了玉冠状器等50余件玉器,这进一步证实,临平山北部地区是良渚文化时期重要的中心聚落。

这次被发掘出来的东西包括玉冠状器、玉璜、玉镯、玉管串、玉锥形器、玉坠、玉珠等玉器,以及陶鼎、陶豆、陶罐等陶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楼航说,这是一座良渚文化晚期、规格较高的墓葬。

玉冠状器、玉璜、玉镯、玉管串等玉组佩饰是象征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装饰物,是良渚文化神权统治的一种表现。

8. 良渚遗址是怎样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的

2019年7月6日,我国的良渚遗址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宣告了多年了相关人员的努力成功。


后来,在清理良渚遗址的时候,考古人员与北大碳14研究所合作,对良渚古城的城墙年代进行了测定,得出的结论是,良渚古城的年代在距今4300到4500年前,这样,良渚文明与夏朝的历史就正式对接上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也得到了证明。

9. 1997年,著名考古学家()先生在莫角山遗址上说“古杭州也”,把莫角山遗址视为良渚文化的中心或首都。

苏秉琦
南移国道,搬迁企业,让“宫殿”重归肃穆
大观山果园,这座始建于建国初期,之后以盛产桃梨而为世人所熟知的土地,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曾经是良渚先民心目中最为神圣的地方。虽然当年地面上的壮观建筑今日早已不复存在,但其保留于地面之下的遗迹,已成为良渚文化发展高峰的最为重要的证据,考古学家称之为莫角山遗址。1977年,两位考古学界大家,苏秉琦和严文明,坐在大观山果园的一块坡地上进行了一段对话。
“你说良渚这个遗址怎么样?”(苏)
“很大,但是一下子看不很清楚。”(严)
“我是说,它很重要。你看重要在什么地方?它在历史上应该占一个什么位置?”(苏)
“我看很像是良渚文化的中心。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良渚文化是一个国家,良渚遗址就应当是它的首都。”(严)
“你说得也对。”苏说,“我本来是想说良渚是古杭州。……杭州应该是从这里起步的,后来才逐渐向钱塘江口靠近,到西湖边就扎住了。把良渚比喻成首都,也有道理。……”(苏)
几十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来自良渚遗址的考古学材料对“良渚乃古杭州也”提供了佐证,不仅如此,严文明在之后进一步指出的“莫角山遗址上曾经矗立的恢宏建筑,很有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宫殿。”的论断,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同。
……

10. 谁发现了良渚遗址谁命名了良渚文化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夏鼐先生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名称。

遗址特点:

1、良渚遗址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分等级墓地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围内则分布着外围水利系统。

2、城址是良渚古城遗址的核心,北、西、南三面被天目山余脉围合。长命港、钟家港等古河道逶迤穿过这片城址,与城址内外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共同形成了山环水抱的选址特征。

研究价值:

1、良渚遗址所反映出来的“良渚精神”,是中国文明传统的部分之一,开创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良渚社会”。

2、良渚遗址可实证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多元一体,并真实、完整地保存,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东亚地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

(10)良渚文化共有多少遗址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1、良渚文化以神人兽面纹为代表的纹饰和成组使用的固定形器、具有象形和表意功能的刻画符号所反映的文化形态,对后来中国社会意识和思维的发展影响深远。

2、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的原有认识,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3、良渚文化规模农业和大型营建工程显示当时社会剩余劳动空前增多。社会财富的非平均分配导致社会分化日益加剧并成为普遍现象,使显贵者阶层、准国家制度形成,露出后来中国宗法政治之端倪。

参考资料

网络-良渚遗址

网络-良渚文化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