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游记能者

西游记能者

发布时间: 2021-01-05 17:54:15

⑴ 西游记的人物简介~

唐三奘,懦夫一个;

行者孙,野猴一只;
猪八戒,蠢猪一头;
沙和尚,忍者一位;
如来佛,佛祖一尊;
老玉帝,庸俗一人;
老龙王,泥鳅一条;
牛魔王,蛮牛一顶;
黄袍怪,破衣一件;
红孩儿,真火一把;
小哪吒,早熟一例;
六耳猴,克隆一次;
拖塔王,空楼一幢;
二郎神,多眼一看;
狮王头,横肉一身。

皮猴·憨猪·严师·忠僧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人物性格评析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她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我们连云港人也因有那美丽的花果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我们对吴老先生笔下的各类人物便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是贯穿作品始终的四大典型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我们经常评议的话题。
(一)顽皮机智的孙悟空
我们家乡的花果山是孙悟空的诞生之地。美丽的山水、飘香的花果养育了聪明机智富有灵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气概。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确是一个天真浪漫、调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屡屡“战功”: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阎王爷的“生死簿”;大闹天宫,高喊玉帝为“玉帝老儿”;回归花果山,高挂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的悟空,虽说是顽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让他头晕目眩的紧箍咒使得他归顺、听话了。孙悟空的超级本领在这时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驾师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其实这也是悟空聪明机智的一面,如果不听话,就要上“紧箍”,甚至被赶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驾师父西天取经的任务。林语堂说这代表“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孙悟空———美猴王,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功利憨厚的猪八戒
提起《西游记》中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情节中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你看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总是在一次次地原谅自己的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里。(在一个个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为师父西去取经的曲折道路上,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无底洞、大战盘丝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猪八戒,是吴老先生笔下的一个戏剧性人物,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而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他的丑陋和厌恶。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猪八戒,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三)严格执着的唐僧
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游记》小说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读罢《西游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闪现在眼前,一部《西游记》,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在我们家乡的云台山上,有逼真的八戒石,有象形的沙僧挑担,有顽皮的猴头在眺望……一个个自然逼真的《西游记》人物造型,令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他———神秘的大自然为我们的家乡创造了美丽的神话!

⑵ 吴承恩写西游记真正目的

讽刺当时的社会风气,表现出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建议您看一部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展现了吴承恩写《西游记》背景和目的。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年青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大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纷至沓来的笑声,被人交口称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他品行端 ,忠于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



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



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吴承恩与明代前后七子同时代,其文艺思想与他们相近, “汝忠谓文自六经后,惟汉魏为近古,诗自三百篇后,惟唐人为近古;近世学者,徒谢朝华而不知蓄多识,去陈言而不知漱芳润,即欲敷文陈诗,难矣” 。 “此论则比何﹑李通达得多,故其诗作,多自胸臆出之。朱彝尊《明诗综》 四十八谓其诗 ‘习气息除,一时殆鲜其匹。’ 吴承恩的诗作浪漫主义气息又特浓,故被陈文烛称为 ‘李太白、 辛幼安之遗也’。”

拓展资料:

《西游记》又称央视86版《西游记》,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装神话剧。由杨洁执导,戴英禄,杨洁,邹忆青共同编剧,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汪粤、马德华、崔景富、闫怀礼、刘大刚等主演,李世宏、李扬、张云明、里坡等担任主要配音。

该剧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修正果的故事。

孙悟空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中的角色之一,诨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悟能、沙悟净的大师兄。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师学会长生之道、七十二变、筋斗云,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称王,大闹东海龙宫,被天庭招安为弼马温,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称齐天大圣,然后击败天军复被天庭诏安封为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后经观音点化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东亚文化圈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中国民间有人将它奉为神明崇拜。孙悟空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

⑶ 《西游记》中的“木母”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叫他

西游记里面的八戒,称为“木母”,

《西游记》中的道教隐秘学,其中着重是称代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隐语。

道教炼丹术中称汞为“木母”,认为“真汞生亥”,亥属猪,故“木母”-----指代猪八戒;
称铅为“金公”,认为“真铅生庚”,天干中的庚、辛和地支中的申、酉同对应五行中的金,申属猴,故“金公”指代-------孙悟空。

“黄婆”是炼丹时催化铅、汞化合的一种药物。而(黄婆)对应的沙和尚。又叫(刀圭)沙和尚。


(3)西游记能者扩展阅读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⑷ 《西游记》中有哪些神仙能打得过孙悟空

据我了解,还有四个神仙能一招就打败孙悟空,这四个神仙分别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镇元子、菩提祖师。

三、 太上老君

在西天取经路上遇见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妖怪,你们应该也都发现了有许多都是太上老君身边的一个坐骑偷偷下凡逃出来的,随随便便带走的一件太上老君的武器都可以把孙悟空折腾上一番,太上老君的身边一个童子还用太上老君的一个武器差点把孙悟空害死了!

四、玉皇大帝

他是三界主宰,也是掌管天地万物的神仙,在书中如来佛祖曾经说玉皇大帝已经了一千多次天劫,并且每一次天劫的时间都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最终修炼成无极大道,成为掌管天地万物的三界主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根本就见不到玉皇大帝,在凌霄宝殿门外就已经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了。如果玉皇大帝要是出手,他一招肯定就能让孙悟空灰飞烟灭。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⑸ 西游记人物分析。一个人物20字,要详细,人物分别是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

1、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版。

2、猪八戒:性权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

3、沙僧:外表平平,内心忠诚,不善言谈,默默奉献,不辞辛劳。

4、唐僧:正义的维护者,有一颗极善良心,带领徒弟却没有实力,靠观音的紧箍咒来控制孙悟空的行为。

(5)西游记能者扩展阅读

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并战胜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讨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奉旨管理蟠桃园。

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钢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时更名两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⑹ 西游记孙悟空到火影忍者能实力排第几

那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相对来说火影在夸张还是在人的范畴里,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完全就是个神,比火影传说中的六道都牛叉。到了火影完全无敌的存在。

⑺ 西游记当中名字4个字有谁

尉迟敬德 封胡国公 封护国公 宝象国王 镇山太保 金池上人
镇殿将军 净乐国王 善胜皇后 金圣皇后

高天上圣 大慈仁者 太上老君 太白金星 木德星官 托塔天王
赤脚大仙 杨戬二郎 佑圣真君 翊圣真君 金顶大仙 南极星君
与世同君 东华帝君 东方曼倩 姮娥仙子 荡魔天尊 东海龙王
南海龙王 北海龙王 西海龙王 持国天王 增长天王 广目天王
多闻天王 值年功曹 值月功曹 值日功曹 值时功曹 东方岁星
木德真君 南方荧惑 火德真君 西方太白 金德真君 北方辰星 水德真君 中央镇星 土德真君 东斗星君 西斗星君 中斗星君

南斗星君 北斗星君 崇恩圣帝 南极观音 北极玄灵 黄角大仙
金头揭谛 银头揭谛 丁卯神将 丁丑神将 丁亥神将 丁酉神将
丁未神将 丁已神将 甲子神将 甲戌神将 甲申神将 甲午神将
甲辰神将 甲寅神将 郭申将军 直健将军 南斗六司 红衣仙女
青衣仙女 素衣仙女 皂衣仙女 紫衣仙女 黄衣仙女 绿衣仙女
北斗七元 纠察灵官 游奕灵官 大力天王 东西星斗 释迦牟尼
菩提祖师 观音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燃灯古佛 惠岸木叉
泼法金刚 胜至金刚 大力金刚 永住金刚 乌巢禅师 灵吉菩萨
黎山老母 降龙罗汉 迦叶尊者 伏虎罗汉 弥勒尊者 小张太子
华光菩萨 白雄尊者 清净喜佛 毗卢尸佛 宝幢王佛 弥勒尊佛
阿弥陀佛 无量寿佛 龙尊王佛 精进善佛 宝月光佛 现无愚佛
婆留那佛 那罗延佛 功德华佛 才功德佛 善游步佛 旃檀光佛
摩尼幢佛 慧炬照佛 大慈光佛 慈力王佛 贤善首佛 广主严佛
金华光佛 才光明佛 智慧胜佛 世静光佛 日月光佛 妙音声佛
常光幢佛 观世灯佛 法胜王佛 须弥光佛 金海光佛 大通光佛
斗战胜佛 文珠菩萨 普贤菩萨 巡海夜叉 锄树力士 运水力士
修桃力士 打扫力士 巡海夜叉 泾河龙王 金衣力士 捧珠龙女
红眼马郎 黑甲将军 横行蟹士 直跳虾婆 善财龙女 推云童子
布雾郎君 黄河水伯 五路神龙 水母娘娘 水猿大圣 闪电娘子
四海龙王 四大天师 四大天王 四大灵官 四值功曹 十殿冥王
五炁真君 五斗星君 五方五老 五方揭谛 六丁神将 六甲神将
七衣仙女 北斗七元 瀛洲九老 十二元辰 二十八宿 雷部诸神
四大菩萨 四大金刚 十八罗汉
混世魔王
平天大圣
复海大圣
混天大圣
移山大圣
通风大圣
驱神大圣

⑻ 西游记的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

《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8)西游记能者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⑼ 西游记中唐僧的身世

唐僧,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

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唐僧的原型就是唐代高僧玄奘,玄奘出生于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祎”,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17年后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书译经。

(9)西游记能者扩展阅读

西游记中唐僧的角色形象

在小说《西游记》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

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虽然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的思想。

在书中唐僧是一个凡人的形象,有懦弱的一面 有怕死的一面,又是肉眼凡胎所以看到孙悟空大开杀戒的时候会严厉呵斥。他是一个内心信仰坚定、心怀善良的人。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