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然博物馆游记
㈠ 2016年暑假游天津自然博物馆作文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我看见了灰鲸化石,它们都很大。我内还看见千奇容百怪的石头,妈妈说它们是自然形成的。有两个大陨石是来自宇宙,看上去黑黑的。||| 有一个恐龙化石名叫“合川马溪龙”,它是在中国重庆合川发现的。它体躯庞大,长22米,头小颈长,几乎占到身体全长的一半,由19节硕长的颈椎组成,这样有助于觅食。||| 大自然真神奇,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生长在大自然里,我很喜欢大自然。
㈡ 天津自然博物馆英语作文
A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r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s a museum with exhibits about natural history, including such topics as animals, plants, ecosystems, geology, paleontology, and climatology. Some museums feature natural-history collections in addition to other collections, such as ones related to history, art and science. Nature centers often include natural history exhibits.
㈢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教育活动
《鸟儿的心声》环保科普剧
剧中描写了天鹅、鹦鹉、黄鼠狼从相遇到化敌为友的故事,全局用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环境改变对生物带来的影响,诠释了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小象扑噜》情景剧
以小象情景剧揭秘美丽的西双版纳雨林,展示雨林环境对多种奇特生物繁衍与发展的重要性,剧目本身也可以使儿童了解象类知识,寓教于乐,突出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爱护家园的主题。
恐龙挖掘场
探索恐龙的化石是如何被发掘出来的,少年儿童可以变身小小考古学家,亲手触摸化石感受仿真的考古状态,进一步探索恐龙的奥秘,同时也能向他们传播地质学、考古学等相关知识,并能让其体验到发掘过程中的乐趣。
天空精灵
讲述鸟类的相关自然知识,介绍其如何启发我们人类的科技生活,通过科普宣传增强市民群众的爱鸟护鸟意识和责任感,鼓励人们关注野生动物,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来。
两爬动物的世界
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的秘密生活,介绍两栖动物的演化及发展,爬行动物的捕食行为,使大家了解到两栖、爬行动物的习性和特点,认识到它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学会热爱自然,爱护动物。
蝴蝶标本制作
介绍蝴蝶基础知识,使观众深入了解蝴蝶习性,并由工作人员指导,亲自动手制作蝴蝶标本。通过亲身参与制作全过程,让制作者体会到精心呵护自然界生灵,爱护自然的重要性。
昆虫总动员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曾被留意的角角落落,有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迹象,那就是旺盛不衰的昆虫世界。活动从由来、种类、数量、环境、生活习性到奇妙的趣事等多个角度,普及科学知识,让观众认识自然界力量的伟大,进一步爱上这群陪伴在我们身边的精灵。
古哺乳动物
让小朋友有一种身临在远古冰河时代的感受,以《冰河世纪》电影为主要切入点,运用电影和现实结合的方式,让小朋友们感受到愉快、轻松的氛围。从而让孩子们对古哺乳动物产生兴趣,学习到更多的古哺乳动物的知识。让孩子们从远古绝灭的动物身上,学到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长颈鹿姐姐的幸福生活
从儿童的角度以轻松、愉快的形式介绍长颈鹿的特征、习惯、生活习性、爱好,以及从古至今长颈鹿的演变历程,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这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懂得保护动物、关爱大自然。
非洲狂野之旅
介绍非洲各式各样特色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迁徙路线、生活习性、重点介绍非洲最高点长颈鹿以及非洲草原霸主非洲狮。使孩子们对非洲有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到更多关于非洲野生动物的知识。
陆地上的巨无霸
介绍大象的生理及习性,把展厅内的古象化石标本及现实中的动物相结合,用互动问答的方式加深大家对知识的记忆,通过亲子手工制作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及亲子间的感情和默契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奇妙的大自然
以少年儿童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讲述大自然不为人知的奇妙世界,通过对动物和动物栖息地的介绍,由点及面,由小放大,开拓思维,开阔眼界,达到从认识到喜爱,从喜爱到爱护的目的。
多姿多彩的水中生命
激发青少年儿童对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心,引导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有关的更多海洋动物知识,培养儿童爱护海洋,爱护海洋动物,进而建立起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良好意识。通过儿童与家长的互动参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安全感、幸福感,能使孩子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从自然现象看生命教育》
【讲座题目】《从自然现象看生命教育》
【讲座时间】2015年1月31日上午10:00
【讲座地点】天津自然博物馆一层科普剧场
【专家介绍】韩映红,硕士,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政府兼职督学。
【内容提要】进入21 世纪的人类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又因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日趋增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淡漠。同时,虐待动物,摧毁植物等情况也屡见不鲜,在此时代背景下,对儿童进行科学的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生命教育促使我们深切的反思自己与自然,他人,社会乃至宇宙的关系,从而省察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使我们能体会谦卑与珍爱、展现人性光辉,活出生命意义的教育。
儿童对生命的理解与成人是不同的,如何透过大自然的动植物生命过程将生与死这样的大自然规律教给孩子,这些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都会在本场讲座中给予您新的启示。
感兴趣的朋友持本人有效证件,至天津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服务中心处免费领取讲座门票。领票地点:天津自然博物馆一层观众服务中心。
《远古时代的昆虫》
【讲座题目】《远古时代的昆虫》
【讲座时间】2014年11月9日上午10:00
【讲座地点】天津自然博物馆一层科普剧场
【专家介绍】梁军辉,天津自然博物馆馆员。200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从著名的古昆虫学家任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蜚(fěi)蠊(lián)目昆虫化石。蜚蠊俗称蟑螂。
【内容提要】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已发现的种类有100多万种。在几亿年的沧海桑田中,它们凭借独特的身体结构和出色的生存方式在生物演化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请有兴趣的朋友持本人有效证件,至天津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服务中心处免费领取讲座门票。
领票地点:天津自然博物馆一层观众服务中心。
㈣ 天津自然博物馆导游词
天津来自然博物馆新馆位自于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馆内,是中国第一个主题单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学体验、科学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是北疆博物院,于1914年由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创办。1927年对外开放。1952年改建为天津市人民科学馆,1957年正式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馆。
截止至2014年末,天津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为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展示面积1.4万平方米,包括常设陈列区、临展区、体验娱乐区、科普教育区四部分。馆藏生物标本40万件,其中一、二级珍品1282件,模式标本1452件。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以“家园”为总主题,从户外“家园·足迹”到首层“家园·探索”,从二层“家园·生命”到三层“家园·生态”,讲述一个从远古到当代、从世界到天津的“家园”故事。
㈤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民国三年(1914年),建立黄河白河博物馆,后名为北疆博物院,是由法国神甫、动物学博士黎桑(EmileLicent,1876-1952,中文名桑志华)来华创办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疆博物院由私立津沽大学代管。
1951年9月,天津市委宣传部接收北疆博物院。
1952年6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北疆博物院的基础上组成天津人民科学馆筹备委员会,同年天津市人民科学馆成立。
1957年6月,天津人民科学馆更名为天津市自然博物馆。
1959年,陈列展览和办公地址迁至河西区马场道272号,时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1968年8月,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天津市自然博物馆合并,组建天津市博物馆。
1973年12月,恢复各博物馆建制。
1974年1月,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
199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投资一亿元在原址翻新天津自然博物馆,199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之一。
2002年获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13年,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改建工程被列为“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之一。
2014年,天津自然博物馆改建完毕对外开放,新址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馆内。新馆陈列以“家园”为主题,是全国第一个主题单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学体验、科学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馆。
㈥ 我的快乐之旅,游天津自然博物馆初中作文
太好了!太好了!”听妈妈说,这个五一我们要去天津市自然博物馆游玩,真是太好内了!
到了自容然博物馆,那里有很多大厅,比如:昆虫厅、海洋生物厅……其中,我最喜欢昆虫厅了。昆虫厅里蝽象是我的最爱。在一个玻璃箱里,有几十只来自各个国家的蝽象标本,这些标本经过了特殊的处理,所以不会腐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有一张“人脸”。这并不夸张,如果你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它的外壳上都有一个人脸印,虽然颜色不同,但都是人脸。
我们还看了许多有趣的昆虫,这次我真是大饱眼福了!
㈦ 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怎么写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自然博物馆。里面的人很多,熙熙攘攘,很是热闹。我们首先去了矿物与化石展厅。那里有很多漂亮却又形状千奇百怪的矿石,有方解石晶簇,水晶晶簇,黄铁矿,萤石等。妈妈告诉我:晶体结晶的时候是会有一种固定形状的,尽管结的晶有大有小,但形状是不变的。“你看黄铁矿,它的结晶就都是正方体的”。看到晶簇的时候,妈妈还给我讲解了晶簇的形成。妈妈说晶簇有个基底,晶簇在基底上朝一个方向生长,最后就成了我们看到的美丽的晶簇,像花一样漂亮。
展厅里还有许多珍贵的化石,恐龙化石,珊瑚化石,海胆化石……真是眼花缭乱啊!恐龙骨架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大大小小加起来足有十几个。在这么多的恐龙化石中,最令我好奇的就是马门溪龙了。那是一种巨型恐龙,浑身上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那条长长的脖子,从护栏一直伸到天花板,太大了,我好奇极了!赶紧拉妈妈来看,妈妈略微有些激动,告诉我她上大学的时候,她们学校博物馆里有好多恐龙化石,其中有一个就叫合川马门溪龙,比这个还大,据说当年还是世界第三大的呢!只是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了?我还有一个发现,这十几个恐龙骨架几乎都是以地名命名的呢。
我们还去蝴蝶馆看了一眼,那些五彩斑斓的蝴蝶标本好似活了一般,有闪蝶,玉带蝶,峡蝶,绢蝶……它们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好像被吹了仙气一般,真是太美了!
再后来,我们又去了美术馆,看了几个画展。今天逛的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妈妈答应我明天再来,又能饱眼福了,太好了!
㈧ 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有感六百字
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屹立着一座像巨大的海贝含着一颗明亮珍珠的建筑,这就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它不但外型新颖,里面的馆藏也非常丰富。博物馆里有八个展厅,收藏了很多动物、植物和古生物的化石和标本,还有很多模拟的生态环境和现代珍稀动植物。让我来带你参观一下吧。
走进博物馆,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长长的铜雕画卷,只见画卷上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动物悠然自得地觅食繁衍生息。这一画卷告诉我们阳光、空气、水是生命形成的三大要素,称它们为生命之源。
来到古生物一厅,有许多恐龙骨架,它们展示着恐龙生前的雄姿和风采。可惜在6500万年前恐龙就告别了自然界,成为一个永远的谜,这个谜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中生代恐龙绝迹后,取而代之的是哺乳动物的崛起。在古生物二厅里,我们看到了一头体形硕大的师氏剑齿象的骨架、古野驴的骨架和三趾马的头骨等,它们在生存的斗争中有的灭亡了,有的进化成了现代的哺乳动物,通过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化石,再现了远古生物的真实状况,让我们更了解古代哺乳动物的演化过程。
动物生态展示厅是按生态地理形式陈列的爬行、鸟兽动物群:在东北浩瀚的林海中,栖息着东北虎、驼鹿、猞猁、棕熊、松鼠、雪兔等珍稀动物;辽阔的塞北草原上,奔跑着黄羊、狼、布氏田鼠,还有草原雕;亚热带的高山林灌有体态憨厚的大熊猫、机灵的金丝猴等等;热带雨林是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大象、云豹、啄木鸟都生活在这里。最后我们看到一组犀牛濒临绝迹的场景,犀牛在泥潭中的阵阵呻吟声,提醒着我们要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才能是美好的。
在自然博物馆水生生物厅,展示有上千种鱼类。有晶莹剔透的水母,有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和聪明机智的海豹。在模拟海底世界的隧道中,鲨鱼、海龟、魔鬼鱼等各种各样的海洋鱼类在我们头顶上自在地游来游去,我们好像潜入到海底和鱼儿们欢聚在一起。
当我们走出婀娜多姿的水生世界,进入两栖爬行动物厅时,就会看到一条大蟒盘曲门上,让人心惊胆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娃娃鱼、乌龟、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蛇、巨蜥、鳄鱼等两栖爬行动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类体形较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动物-昆虫。在昆虫展厅有上千种色彩斑斓的蝴蝶标本,还有披着坚硬盔甲的甲虫和各种善于伪装、千奇百怪的昆虫。夏秋季节,百虫争鸣,像是给大自然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
在浩瀚的海洋中,软体动物是其中的一大门类,一般分为单壳类、双壳类、头足类、掘足类四部分。在海洋贝类厅,展示了很多漂亮的贝壳,黄金宝贝和琥珀宝贝让人惊叹不已,这里还展示了天津沧海变桑田的演变过程,呼唤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博物馆中每个展厅都显示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妙趣横生。通过参观自然博物馆,唤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要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动物、植物都要成为好朋友,这个地球才会更加美好。
㈨ 推荐一个好地方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话应该还不错,在河西那边,不过现在要去的话应该是需要提前预约。就可以进行观看,里面有非常多的恐龙化石以及一些其他动物的标本,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