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昌邑故城遗址

昌邑故城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06 10:35:37

『壹』 昌邑故城的遗迹发掘

1980年、1982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昌邑故城遗址进行了两次调查勘探,探清古在平面略呈方形版,档城墙长1215米,西权城墙长1377米,北城墙长1585米,南城墙长1720米.城墙分段板筑,土质为掺有石灰的粘性黑土,夯层9,10,11厘米不等.城址上现有前昌邑,后昌邑,侯花园,城角刘四个村庄,范围内发现大量汉代遗物和少量的战国遗物,有瓦,小鼻罐,浅盘细柄豆,壶,铜镞,铁柱,弩机.陶井圈等.还发现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酿造窑址.另有部分唐,宁,金元时期的遗物如:铁釜,研究碗,盘等.大量的文化遗存,为我们研究古昌邑的历史与兴衰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贰』 昌邑故城的军事要地

昌邑自抄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秦袭二世二年的楚汉之战.汉景帝三年的七国之乩平叛之战等都曾发生在这里.昌邑又是走蛟卧虎之地,孕育出许多旷世枭雄.西汉初,梁王彭越从这里揭竿,东汉末,费亭候曹操任兖州牧于此.自战国至魏晋是昌邑的鼎盛时期,这一带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贸易中心.西汉时,昌邑城内已有了自己的冶铁业和专门管理冶铁的铁官,是当时全国49处从事铁器生产的官办工业之一.据<<汉书>>;记载,当时昌邑从事冶铁生产的工役就是280从繁荣昌盛逐渐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黄河几次决口,厚厚的泥沙把这座古城湮没在黄土之下,仅留下城廓残桓隐约可现.据《巨野县巨志》记载,明清时期,每当阴雨天,人们仍然隐隐约约看到城阙形.这就是著名的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烟雨.后人作忆秦娥昌邑怀古赞日:烟雨歇,漠漠故城雄关堞.雄关堞,残阳晚照,汉家陵阙.楚汉交兵流碧血,郦商冲锋泣壮烈.泣壮烈,彭王略地,千古英杰。

『叁』 山东昌邑有什么景点

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潍河下游,莱州湾畔,地理坐标为北纬36°25′—37°08′,东经°13′—119°37′。属于潍坊市下辖的县级市。市域总面积1578.7平方公里,辖3街道6镇,691个行政村。北部沿海海岸线长53公里,浅海面积41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25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0.35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58.2万人(2011年)。昌邑市人民政府驻奎聚街道市府街1号。
风景名胜
潍水风情湿地公园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证审批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前被水利部确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被旅游部门评定为AAA级旅游风景区。
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博览园,位于昌邑市围子街道,占地总面积1000亩。先后被国家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省林业局和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山东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昌邑市博物馆坐落于昌邑市城东,文山西麓,占地40.71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百件。商代末期的邓共、明代孙昂墓出土的随葬石俑、黄元御《伤寒悬解》手稿等。
古文化遗址:
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位于现北孟镇千戈庄西南50米处,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加沙黑陶器残片。
石埠西村商周遗址:位于现石埠经济发展区西村西50米牛头埠南坡,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00余米,文化层厚1.5米。1981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陆山周代遗址:位于饮马镇山阳村北,整个遗址坐落在博陆山西南坡上,西北东南向,长300余米,宽200余米。
故城遗址:
鄑邑故城遗址:位于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南北宽200余

鄑邑故城遗址
米,东西长300余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余米,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密乡故城遗址:位于围子街道古城里村。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
都昌故城遗址: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胶阳故城遗址:西汉时为胶阳候国,位于北孟镇高阳村。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高阳村坐落其上。

『肆』 潍坊昌邑有哪些名胜古迹

你好,昌邑的历史名胜古迹有:
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 昌邑高阳候墓、昌邑埠头战国墓、昌邑姜氏祠堂、 高阳侯墓 、 固王冢墓群 、 都昌故城遗址 、 密乡故城遗址 、 石埠西村商周遗址

『伍』 现在的昌邑市在春秋战国时期叫什么

昌邑县,始于公复元前221年,秦朝始制置。春秋时期,齐灭纪后,所置有鄑、密、邶殿、都昌和棠乡。

昌邑故城
位于山东巨野县城南27公里的大谢集镇昌邑集,是西汉山阳国,昌邑国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昌邑,春秋战国时期为邑,秦时设县,西汉时期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王,从此昌邑城就成为王国之都.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划国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乞讨山阳郡为昌邑国,封期子刘骰为昌邑王.刘骰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刘贺继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征为帝位,在位仅27天,昏庸淫乱,被大将军堆光废为海昏候。

『陆』 昌邑的名胜古迹

文物古迹
(一)古文化遗址 1、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 位于现北孟镇千戈庄西南50米处,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加沙黑陶器残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遗址 位于现石埠镇西村西50米牛头埠南坡,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00余米,文化层厚1.5米。内涵丰富,有大量的陶片和兽骨,上周时代的绳纹器物残片多有出土。1981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博陆山周代遗址 位于饮马镇山阳村北(西距潍河约1000米),整个遗址坐落在博陆山西南坡上,西北东南向,长300余米,宽200余米,陶片暴露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标本,现藏市图书馆。 (二)古城遗址 1、故城遗址 位于龙池乡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余米,被利渔村民拓为耕地。遗址有许多被盐碱腐蚀的陶片,纹饰难辨。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密乡故城遗址 位于围子镇古城村。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后群众用土将四周原有城墙残基取平,但遗迹尚存。西墙北端,开挖了1条宽20余米、深2米的南北大沟,暴露出许多砖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垒成,现已淤平。遗址出土文物有:卷云纹瓦当、"齐化法"刀币、铜戈、铜镞等。 3、都昌故城遗址 位于今昌邑市第一中学、昌邑师范、市人民医院、市检察院驻地,北城墙在现检察院北侧,南城墙在市人民医院南端,东与西关相邻,西与刘家辛戈毗连,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昌邑一中基建时出土许多汉代陶器,现藏市图书馆。昌邑师范南侧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4、胶阳故城遗址 西汉时为胶阳候国,位于塔耳堡镇高阳村。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高阳村坐落其上。城址破坏严重,面貌全非,在该城内只能发现汉代的砖瓦残片。 (三)古墓葬 1、埠头战国墓 位于现石埠镇埠头村北100米的土埠顶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径约22米。墓室为土穴,内有积石,穴长宽各约3米。1977年,从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铜敦一件,玉璧残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环两个,玛瑙环、玉环各一件,铜带勾一件,骨器两件。这是战国时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阳候墓 位于塔耳堡镇高阳村西南约1000米处,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约10米,"文革"期间将封土取平,现可辨墓道口痕迹。此冢即高阳候孙并之墓。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固王冢墓群 位于双台湘南兴福、北兴福村西,虞河东岸。原有墓葬九座,称为"九顶莲花冢",并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盖垫冢子、半边冢、东高庙、西高庙、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难断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与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与铜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环、鸡形器、鸟形器等,全为泥制灰陶,造型生动;铜器有印章、洗、带勾、勺、驽机等,非常精致,其中铜印为方形长、宽、高均为2.3厘米,上有四个篆字"刘小字印",顶有桥式钮。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东汉墓葬。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大埠汉墓 位于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画像石2块,长1.1米,宽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这是一座东汉墓葬。 5、林家埠汉墓 位于石埠镇林家埠村南150米处,墓葬封土高约3米,底径约7米。1975年在墓南侧开挖排水沟时,发现铜壶1件,重15公斤,还有瓷壶2件,现已不存。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汉代墓葬。 6、黄福墓 位于都昌镇黄家辛戈村西北,昌邑县印刷厂东,墓室为石头结构。原有封土高约10米,四周围有砖墙,院门向东,并有台阶数级可攀。院内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杨士奇所撰墓碑两块,墓道两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马,为明代御葬,抗日战争期间,墓室被盗,"文化大革命"期间,围墙被拆,石人、石马被砸。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黄元御墓 位于都昌镇黄家辛戈村南300米处,风土高1.5米,底径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邑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坐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解放路中段路西。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青瓦覆顶,脊饰吻兽。正厅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头梁端篆刻自东向西分别为“福、营、邱、分、派、寿”六字。大门十柱落地,门枕为精雕石鼓。一九八六年确立为昌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九年政府拨款,将其修缮一新,署文物管理所。一九九七年博物馆成立后归属其管辖至今。二零零七年成为省重点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请成为国家重点。 据史书记载,“姜氏受姓于姜水,著于营丘,大于齐之桓景,而后繁衍于滨海诸郡”。昌邑一派则于宋末靖康年间(1127年-1128年)由宁海彤岭(金朝宁海州彤岭,现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峒岭村)迁来,始祖为喜公,传六世后无考。一世祖为文庆公,于元代自黄县迁来。经六百余年繁衍,现已成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辈出,远者史书有载,此不再赘,近者于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八世祖民望公均为御医。六世祖镗公官为南直隶凤阳府通判。自清康熙始,我族更显赫一朝,十一世士祯公,后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广东巡抚,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苏州织造三十二年,长期兼视两淮盐漕御史,后进阶户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为官,曾出资兴筑潍河堤防,至今受益。 尊宗敬祖,必建祠堂,此前昌邑姜氏各村各自修祠,规模卑小,不便祭奠。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昌邑姜姓阖族议定,在城里购地一段,建先祠一处。由衷四、云衢二公率先捐资,共集钱五百二十缗。先建正厅五间,东西厢各三间,并于厅西新营北屋五间,南偏九间,大门一间及四周墙垣。道光八年,可法公又出私田数亩,用每年所收田租之息作为祠堂修葺管理及祭祀之费。民国八年至十一年(1919年-1921年),续涛公率县内二十六村并族人六十三人,共集资一万余千钱(每千钱当银元一元),对祠堂进行重修。姜泊庄其璐公一人捐资五千元,占全部捐资的一半,至今为人称颂。新中国成立后,将祠堂收归国有,不再祭祀。

『柒』 昌邑的风景名胜

潍水风情湿地公园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证审批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前被水利部确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被旅游部门评定为AAA级旅游风景区。
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博览园,位于昌邑市围子街道,占地总面积1000亩。先后被国家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省林业局和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山东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昌邑市博物馆坐落于昌邑市城东,文山西麓,占地40.71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百件。商代末期的邓共、明代孙昂墓出土的随葬石俑、黄元御《伤寒悬解》手稿等。
古文化遗址:
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位于现北孟镇千戈庄西南50米处,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加沙黑陶器残片。
石埠西村商周遗址:位于现石埠经济发展区西村西50米牛头埠南坡,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00余米,文化层厚1.5米。1981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陆山周代遗址:位于饮马镇山阳村北,整个遗址坐落在博陆山西南坡上,西北东南向,长300余米,宽200余米。
故城遗址:
鄑邑故城遗址:位于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余米,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密乡故城遗址:位于围子街道古城里村。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
都昌故城遗址: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胶阳故城遗址:西汉时为胶阳候国,位于北孟镇高阳村。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高阳村坐落其上。
古墓葬:
埠头战国墓:位于现石埠经济发展区埠头村北100米的土埠顶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径约22米。墓室为土穴,内有积石,穴长宽各约3米。
高阳候墓:位于北孟镇高阳村西南约1000米处,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约10米,文革期间将封土取平,现可辨墓道口痕迹。此冢即高阳候孙并之墓。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王冢墓群:位于都昌街道湘南兴福、北兴福村西,虞河东岸。原有墓葬九座,称为九顶莲花冢,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埠汉墓:位于都昌街道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画像石2块,长1.1米,宽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这是一座东汉墓葬。
林家埠汉墓:位于石埠经济发展区林家埠村南150米处,墓葬封土高约3米,底径约7米。1975年在墓南侧开挖排水沟时,发现铜壶1件,重15公斤,还有瓷壶2件,现已不存。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汉代墓葬。
黄福墓:位于都昌街道黄家辛戈村西北,原昌邑县印刷厂东,墓室为石头结构。原有封土高约10米。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元御墓:位于都昌街道黄家辛戈村南300米处,风土高1.5米,底径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坐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二零零七年成为省重点保护单位。

『捌』 昌邑国是哪

刘贺抄汉废帝刘贺(公元袭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朝第9个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去,分封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县,史称汉废帝。公元前90年,李广利、刘屈牦因为策划谋立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被汉武帝识破而灭族。公元前88年正月,刘髆驾薨,他的儿子5岁的刘贺成为昌邑王。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他继位。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4岁的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汉昭帝皇后上官氏)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他,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号,给他食邑二千户。同年,霍光尊立卫子夫皇后唯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打发刘贺回到山东昌邑国,过着被监视的日子。他带去长安的200多个官员除了3个正直的人,其它的都被斩首。

『玖』 昌邑历史

一、历史沿革

昌邑市历史悠久,据北孟千戈庄出土的黑陶片鉴定,属龙山文化,距今4000多年。据载夏禹分天下为九州始,此地即属青州,春秋设城邑。属纪国,齐师灭纪,改称都昌,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析北海安乡置昌邑。金代昌邑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潍州。明洪武九年,改属莱州府,洪武十年并入潍县。1941年,昌邑县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1945年日军投降,分置昌邑、昌南两县属胶东区西海专区,1950年改属昌潍专区,1983年属潍坊市。

二、文物古迹

(一)古文化遗址
1、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 位于现北孟乡千戈庄西南50米处,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加沙黑陶器残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遗址 位于现石埠镇西村西50米牛头埠南坡,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00余米,文化层厚1.5米。内涵丰富,有大量的陶片和兽骨,上周时代的绳纹器物残片多有出土。1981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吕山周代遗址 位于饮马镇山阳村北(西距潍河约1000米),整个遗址坐落在吕山西南坡上,西北东南向,长300余米,宽200余米,陶片暴露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标本,现藏市图书馆。

(二)古城遗址
1、故城遗址 位于龙池乡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余米,被利渔村民拓为耕地。遗址有许多被盐碱腐蚀的陶片,纹饰难辨。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密乡故城遗址 位于围子镇古城村。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后群众用土将四周原有城墙残基取平,但遗迹尚存。西墙北端,开挖了1条宽20余米、深2米的南北大沟,暴露出许多砖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垒成,现已淤平。遗址出土文物有:卷云纹瓦当、"齐化法"刀币、铜戈、铜镞等。

3、都昌故城遗址 位于今昌邑市第一中学、昌邑师范、市人民医院、市检察院驻地,北城墙在现检察院北侧,南城墙在市人民医院南端,东与西关相邻,西与刘家辛戈毗连,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昌邑一中基建时出土许多汉代陶器,现藏市图书馆。昌邑师范南侧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4、胶阳故城遗址 西汉时为胶阳候国,位于塔尔堡镇高阳村。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高阳村座落其上。城址破坏严重,面貌全非,在该城内只能发现汉代的砖瓦残片。

(三)古墓葬
1、埠头战国墓 位于现石埠镇埠头村北100米的土埠顶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径约22米。墓室为土穴,内有积石,穴长宽各约3米。1977年,从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铜敦一件,玉璧残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环两个,玛瑙环、玉环各一件,铜带勾一件,骨器两件。这是战国时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阳候墓 位于塔尔堡镇高阳村西南约1000米处,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约10米,"文革"期间将封土取平,现可辨墓道口痕迹。此冢即高阳候孙并之墓。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固王冢墓群 位于双台湘南兴福、北兴福村西,虞河东岸。原有墓葬九座,称为"九顶莲花冢",并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盖垫冢子、半边冢、东高庙、西高庙、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难断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与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与铜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环、鸡形器、鸟形器等,全为泥制灰陶,造型生动;铜器有印章、洗、带勾、勺、驽机等,非常精致,其中铜印为方形长、宽、高均为2.3厘米,上有四个篆字"刘小字印",顶有桥式钮。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东汉墓葬。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大埠汉墓 位于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画像石2块,长1.1米,宽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这是一座东汉墓葬。

5、林家埠汉墓 位于石埠镇林家埠村南150米处,墓葬封土高约3米,底径约7米。1975年在墓南侧开挖排水沟时,发现铜壶1件,重15公斤,还有瓷壶2件,现已不存。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汉代墓葬。

6、黄福墓 位于都昌镇黄家辛戈村西北,昌邑县印刷厂东,墓室为石头结构。原有封土高约10米,四周围有砖墙,院门向东,并有台阶数级可攀。院内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杨士奇所撰墓碑两块,墓道两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马,为明代御葬,抗日战争期间,墓室被盗,"文化大革命"期间,围墙被拆,石人、石马被砸。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黄元御墓 位于都昌镇黄家辛戈村南300米处,风土高1.5米,底径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文物

铜器有:"五铢"钱范,胶西候印,"O"币,刀币,"铜仿壶"与"半两铜钱"等。工艺美术有:玉璧,木雕水牛牧童,"思我良朋"画卷。

『拾』 昌邑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动植物、矿产资源、民风民俗、民间传说

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端,东与莱州市、平度市以胶莱河为界,南与高密市、安丘市毗连,西与潍坊市坊子区、寒亭区为邻,北濒莱州湾,市域纵长横窄中若蜂腰。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处32.5公里,窄处仅7.5公里,总面积1578.7平方公里。占山东省面积的1%。

市区位于市域中部偏西北,西距潍坊30公里,济南215公里。

昌邑市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截至2012年,昌邑市发现和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彭润土、粘土、石英、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河沙、地下卤水、天然气、石油等。从矿产结构上分析,非金属矿种类较多,储量较大,具有明显优势。

其中已开采的主要有:膨润土,境内南部广泛分布总计储量约2100万吨,其中大型矿床一处,中型一处,小型两处。石英岩:主要分布于饮马镇以北的吕山至青龙山一带,地质储量为3683万吨,且矿体厚度大,品位高,构造简单,现与香港合资开采。

卤水: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分三层,估计总储量在10亿立方米左右,开采历史悠久,前景广阔,目前已形成年产盐16万吨,溴2000余吨的能力。



(10)昌邑故城遗址扩展阅读:

昌邑市居民大多数为汉族,另有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

2016年,昌邑市成立市演艺中心,承办“十艺节”部分展演节目,图书馆、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承办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等重要赛事11项,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16年,昌邑市完成道路、绿化、雨污分流等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9.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惠及面积达60平方公里。投资58.9亿元实施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45.3亿元,堤顶路工程总投资3.1亿元,已建成40公里。

行政村通油路率、集中供水率均达100%,投资12.6亿元改造电力设施,建成城市社区服务中心1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82个。新增成片造林13.2万亩,林木覆盖率26.8%。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