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游记
『壹』 写一篇游记400字评语
登黄山的前一天,那种期盼以久事情马上就要实现的兴奋劲儿是难以名状的.虽然天气预报第二天黄山会下雨,看不到云海,许多同行的朋友更是在纷
纷惋惜,却丝毫不能降低我的游性.苏公曾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沫总相宜”.我坚信,名川大山不是浪得虚名的,想必黄山也如西子湖一般罢,晴天
会有晴的美,雨天自有雨中的秀,怪石奇松的美景在纷纷的雨雾中不知是什么样子.但如果在细雨蔼雾中的黄山漫步、品景,岂不是别有一番情趣.我窃喜、期待.
第二天果然阴阴沉沉,牛毛细雨飘飘散散,又惹来不少朋友阵阵埋怨.车行黄山脚下,抬头远望,山巅雾气缭绕,层林尽染,朦胧雨雾中的黄山像笼着一
层薄纱,如少女一般欲遮还羞,仿佛在等着小伙子来挑开心扉.此时此刻,这座让多少人在梦里才能见到的奇山近在咫尺,另大伙先未登,已神往,那些埋怨天公的
朋友也是满脸的兴奋.为了节约时间,导游安排我们乘座缆车上山,只是无法用自己的脚步去感触黄山的一景一石,不禁有丝丝遗憾.缆车越来越高,从车窗望去,
周身苍茫茫一片,如腾云驾雾.偶而间,或一丛丛奇特的松林或几块褐色的山石从缭绕的雾气中映入眼帘,后又一晃而过,与碧空晴天的景致大不一样,仿佛进入天
境一般,不时引来大家一阵阵的惊喜和唏虚声.还未正式登山,大家已被这似真似幻景致陶醉了.
下得缆车,首先来到了丹霞峰.小雨也知人意,不知几
时悄悄的走了,只是雾气更大更重了.黄山真是名不虚传,虽然雾气遮掩了远处的磅薄美景,但眼前的奇山怪石就足以大饱游人的眼福,青松穿崖破石,巧石如雕如
塑,山峰刀削斧壁,云雾迷漫缭绕,称之阆苑仙境,真是名符其实.丹霞峰在黄山诸峰中是较为宽阔厚重的,满山的苍松翠柏,一条山路平缓弯延地通向松林深处,
两旁的松树郁郁葱葱,错落有致,高大修直,朴实稳健,松林里的枝干都是向着同一方向笔直地伸展,如眉清目秀的小伙,又似帅气精干的后生一手贴背,一手伸
开,欢迎游人的到来.行走其间,虽不能远眺黄山诸峰,但耳闻山间瀑水哄鸣,目睹路旁山花烂漫,手触那一根根松针上的晶莹露珠,只觉的俯拾即景,如诗如画.
一路行去,山路渐陡,顺着台阶攀行而上,不少同行朋友已是汗流浃背.黄山大小峰共80多座,千峰竞秀,层峦起伏,诸峰山路或曲折弯延,或笔直钻
天,或逶迤入地,攀行在这些山路上游览黄不仅是观赏美景,更是对游人勇气、意志的磨练和考验.我们一行人登上气势宽阔的光明顶,又穿过险象环生的“一线
天”,几巅几伏的走下来,竟又有不少朋友掉队了.我们一行只剩6人了,大家稍作休息,便要攀登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该峰海拔1864米,远观如同一支
莲子,因此得名.上山的台阶依山开筑,陡峭峥嵘,险峻异常,踏上又窄又密的石阶,心里麻麻的,再不敢说话,只是闷着头往上走,到得最后,索性手脚并用,奋
力爬行.经过一番大汗淋漓的拼搏,我们终于站在了这座很少人能到达的莲花顶!举目眺望,浓雾迷蒙,白云浮生,顿感红俗世皆如浮云苍狗.20多个学生在为登
高而欢呼和拍影留念,和峰下人群熙熙攘攘的气氛相比,这里清静了许多.爬上一块石,天地间苍苍茫茫一片,周身云雾行走,触手可及,一股一股的雾气从山谷卷
起,扑面而来,清新舒畅,直使人如入梦幻之境,来到了太虚,禁不住忘情地闭上眼睛.突名,朋友的一声呼叫,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小心翼翼地握住栏杆铁链
向下望去,云雾缭绕,不知深邃,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上山这前,导游说黄山积泰山的雄伟,峨嵋的秀丽,衡山的云雾,华山的险峻于一体,而此时险
和华山的险是绝对不同的,明明很安全,但大家每走一步还是紧紧抓住栏杆或是扶住山石,不敢松手,仿佛一松手,身体就会飘融到这茫茫云雾中,惹得众人既惊恐
又兴奋,发出一阵一阵的尖叫声.
下山的路上游客甚多,见面便是会心的相对一笑,大家全没了陌生感,新朋故知,一起谈对黄山的观感.累了时有的便三五成群的坐在石阶上歇歇脚,有的却结伴去戏那山涧的泉水,手指触到那清冽冽的山泉,疲惫全消.
下得山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望那一行行的台阶,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贰』 后人怎样评价徐霞客游记
后人怎样评价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中国文学名著,是以日专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属理学家徐弘祖(1作宏祖,号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叙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视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叁』 一篇写游记的优秀作文加点评(500至600)
山 【游山作文,个人 感觉很好】
一直以来,最爱的景物就是山,爱山的犷野,爱山的秀美,爱山的陡峭.而今日在费县所见的山,是我从未见过的.你可以想象的到吗,在那连绵不尽的山群表面,覆盖着的是数不尽的露天的奇石和耸立其间的树木,群山之下流淌着碧波荡漾的山涧水,与头上的蓝天相应成辉.是否有一种犹如画中来的感觉?
在山下,我见到了一种难以解释的奇观--指动石.一块风化亿年的巨石竟能被人的一根小小的手指头晃动.当我看到眼前的这个石头是如此庞大时,怀疑占据了我的心头,可当我真正用手指去指它的时候,却不得不相信了.它的确动了.当然,这并不说明我的力气大,而是因为一种我理解不了的物理原理.看来真的是"生活处处皆学问".
登山是一件愉快的运动,虽然它很耗费体力.但不得不承认,登山运动锻炼人的勇气和胆量.烈日当头的感觉真的不好受,而且我有点太相信自己的体力了.眼前的这座"石山"看起来似乎并不很高,可真正攀登起来真不比其他高山容易.有的地方仅能单行通过,有的地方需要个子稍高一些的人蹲着慢慢走过,有些地方的台阶是与地面成水平的,这就为登山者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同时又带给人刺激与惊险的精神上的享受.刚走到半山腰,我已累得气喘吁吁了,不得不坐在一块光滑的山石上小憩一会儿.但这点困难怎能阻挡的了我前进的脚步,我们又开始向山顶进发.终于,在不停歇的脚步中我们来到了山顶,此时我已是体力透支,满头是汗了.站在山顶,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眺望远方,看到的是高高矮矮,起伏不定的青山.呼吸着山中的新鲜空气,仿佛身上的每根神经都变的放松起来.也许,这就是登山的乐趣所在.
青山,绿水,这些大自然的产物,带给了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和身心上的放松.
黄山 【挺长的,描写很好】
还记得那次假期,我们一家慕名前来黄山游览观光.一路上,人人都在想象着黄山千姿百态的山峰,个个都在想象着黄山清澈见底的小溪.
果然,一走进黄山脚下,我脑子里的一切意念在一瞬间便都净化了,单单剩下一个字:美.
我们首先坐车赶往山脚下的翡翠谷.啊!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五彩池”.它大大小小大约有100多个瑶池,每一个池都有自己不同的名字,每一个池都有自己美丽的传说.这些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这就是“翡翠谷”这个名字的由来.使我惊奇的是,这些水池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如果把它们舀起来看,却什么也没有了.翡翠谷的水真是奇形怪状,令人赞叹不已.看,那儿有个“玉环池”,池里的水有绿的.黑的.还有透明的.水池里的水大约有10多米深,水面上还有一些怪石树立在那儿,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有一个洞,听说可以通向另一个地方.这个洞是圆的,像一个环,所以称“玉环”.人们一到这,都疯了起来,就像两三岁的小孩,沉浸在这美丽的山谷中.满谷的嘻嘻哈哈,满溪的欢欢笑笑,形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山是美的.我们第二天坐车到达了山腰的云谷寺.接着,我乘着缆车准备到达白鹅岭.透着玻璃远眺周围的一切.底下杂草丛生,溪水潺潺.左右两边,几百米高的悬崖拔地而起.终于到了白鹅岭.不久,我们就要向光明顶前进了.我们一边听一旁的导游讲解,一边看这美丽的山峰.还要上这一层层的阶梯,上着上着,仿佛就要坠入云端了.光明顶可是黄山的第二大山峰,导游说:“不到光明顶,不看黄山景.”这更加激发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坚决态度.我们忽然看见了一大群人围在一块又大又长的岩石上照相.哦,原来这就是光明顶啊!我们忘记了劳累,爬上了这块岩石.哇!太美了!我不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想:“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色了.”我站在上面,俯视周围的一切,所有的山峰都尽收眼底.到处都是山,好像我们都被山包围住了.
这里不仅山水美,树也是很美的.迎客松就是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久负盛名.黄山的迎客松更是人人知晓.它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峰峭壁上,这些松树之所以有这些美名,是因为它的造型独特,具有“奇”的特性.迎客松他托着自己的枝干,每天坚受这风吹雨打,可是依然长得高大挺拔,十分特别.这就是它美在的关键!
黄山就是我所期待的梦幻般的仙境,它实在美的令人陶醉,令人忍不住赞叹!
『肆』 如何评价毕淑敏近年的游记散文
本宝看了《非洲三万里》,因为是游记,不是一直生活在那里,这就使得旅行没有那么的深入当地生活,所以关于作者自身的触动人心的故事不太多,这大概也是楼上说的不是他(她)想要的非洲的原因吧。
不过,我个人蛮喜欢这本书。于我而言,我想了解非洲就是想了解它的历史,它的坎坷,它的人民,了解当地人文风情。书中写了曼德拉的其他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好望角并没有给非洲带来好希望好运的原因等等,这些都让非洲充满了神奇。
说这段不为别的,就是觉得不管以后想了解哪个地方,或者走在哪里,有故事就有意义。这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它让我看到了非洲的多面色彩,改变了我和很多人所想的非洲基本只有酷热、疾病和穷困的偏见。
如果想看和当地生活联系紧密的游记作品,我觉得吧,三毛的书都很好,《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都不错,前者是三毛早期作品,和丈夫一起生活,感情和睦,所以书中语言幽默风趣,十分可爱,后者是丈夫不幸遇难后的“一个人的旅行”,文章充斥灰色忧郁的气氛,如果有人想学习如何写乌云、连绵雨、阵雨、暴雨、山风等,那你绝对要看看后者,反正我是觉得全文都在下雨……看的深入会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好啦,写的跑题了...拐回来!
毕淑敏的作品一直都是偏向于心灵鸡汤的,但并不是腻人的鸡汤哦,高中看过《读者》上她的一篇短文好像叫 暴风雨是个筛子。对上学时期的我很受用!总之她的作品简单易懂,读起来就感觉整个人在泡温泉一样~
想了解非洲大部分地区历史人文的可以看这本《非洲三万里》,反正是比历史书要好看多啦哈哈哈!
『伍』 怎样评价《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童话色彩极浓的政治讽刺小说。构成这部小说讽刺魅力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匠心独运的反语手法,一是作者通过虚构对英国进行的穷形尽相的刻画。
在反语的运用方面,斯威夫特在这部小说里可以说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他通过格列佛以冷静的口吻对事物作出不动声色的评价,虽然他有时把善说成恶,把恶说成善,但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通过虚构来影射英国的现实,在这部小说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小人国中的小人;飞岛国中形形色色的官僚、政客、学者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变形体现。如小人国中的国王,只不过比其他人高出一个指甲盖,就格外地显得尊严,不但在国内作威作福,而且野心勃勃,想做整个世界的皇帝。这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对爱尔兰的统治和奴役,在海外大肆扩张殖民地的行径。
『陆』 格列佛游记人物评析
格列佛:是十八世纪英国的普通人,他热爱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http://ke..com/view/79427.htm
『柒』 作文游记的评语怎么写
游昆明野生动物园
昆明野生动物园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金殿.这里风景如画,充满诗意,让人陶醉,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开门见山,引出下文,总体介绍昆明野生动物园的特征)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用五种彩色的树枝做的五个大字“野生动物园.”我们乘着电瓶车,来到第一处:“红屁股――狒狒.”站在上面向下看,还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狒狒最独特的地方就是那红得像夏天里火红的太阳――红屁股.(此处的比喻的修辞用的好,形象的写出狒狒的屁股)我们想要看看那屁股到底啥样,可狒狒总跟我们作对,死活不把屁股面对我们,依然在布置精美的园子里跳来跳去.
穿过狒狒乐园,我们来到一个风景如画,山清水秀的一个小盆地里.有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曲曲折折地向前方延伸.转过草坪,眼前豁然开朗,原来真正的景致在这里,看那遍地铺满的花:有粉的,像一朵朵美丽的彩霞;有红的,像一团团鲜艳的火苗;有黄的,像一堆堆耀眼的黄金;有杂色的,像雨后天边那艳丽夺目的彩虹.(一系列的排比很有气势的刻画了花儿的美丽)这里的花儿色彩丰富,五彩缤纷,形态各异.它们个个张着小嘴,仰着小脸,吐着香气,逗得小蜜蜂、小蝴蝶围着它们翩翩起舞,嗡嗡歌唱,惹得四周的小银杏、大梧桐也发出“哗哗”的笑声,这情景实在喜人.(运用的听觉,视觉,调动了各种感觉)
野生动物园里有:狮子馆,老虎园,野狼森林,狗熊馆……但最有趣的就是狗熊馆了.(过渡自然)狗熊是动物界中最笨的动物了,它的笨拙可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你别说,狗熊馆的前面景色还别有一番情趣,地面上的小草呈嫩绿色,好象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地毯,地毯上小花一丛丛,一簇簇,红的火红、白得雪白 、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描写形象)来到狗熊馆,我们先用一根线栓上一根胡萝卜,用一根竹竿的一头栓上线,把胡萝卜向狗熊馆的里面.嘿!看愚笨的狗熊站起来了,它用一只手去拉美味的胡萝卜,我向上一提,它没拉着.我跟狗熊玩了好长一段时间,它没力气了,两只手合拢在一起,拜佛似的,它好像在求我把胡萝卜给它,看它那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只好把胡萝卜送到它的怀里,它高兴极了,露出了甜甜的微笑.看它吃东西的样子,憨态可掬(这个词运用的好,形象写出狗熊的憨态).
走出野生动物园,我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动物园里的一处处美景、一只只动物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汇集到一起就是一幅异彩纷呈的巨幅画卷(再次总结全文,点明游玩的快乐)
『捌』 格列佛游记的作品评价
斯威夫特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英)司各特
这部小说通过对格列佛到小人国等国的种种遭遇的描写,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辛辣的讽刺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格列佛每到一个国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耳闻目睹,无奇不有。作者对每一种情景都做了细致的描绘,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读起来妙趣横生。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杰作。它和18世纪欧洲众多小说一样,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法,袭用了当时流行的描写旅行见闻的小说,尤其是航海冒险小说的模式,很好的一本书。叙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无疑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其他一些游记体冒险小说的影响。然而,《格列佛游记》和他们虽然形式相似,性质却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世纪之战》那类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与十八世纪开始兴起的写实主义小说不同的若干独特性质。——吴厚恺《简论讽喻体小说及其文学地位》
文学史对《格列佛游记》的评价:作品假托主人公格列佛外科医生自述他数次航海遇险,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几个童话式国家的遭遇和见闻,全面讽刺,揶揄了英国的社会现实。其中“大人国”和“慧骃国”社会所社会理想虽然保存了宗法社会的原始特点,但却包含着启蒙主义的社会原则和价值观。作者把讽刺对象夸张变形到残酷甚至荒诞的地步,与现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处。
斯威夫特对英国的政治,尤其对英国在爱尔兰的统治,有亲身的体验和深刻的认识。——杨周翰、吴达元《欧洲文学史》
剧作家盖埃和谢立丹,小说家菲尔丁和诗人拜伦,在他们创作的个别方面,乃是斯威夫特的追随者和继承者。——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
『玖』 格列佛游记人物评价
格列佛:
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将自己所了解的先进的思想知识和他人一起分享,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急中生智,对于面前的困难不退缩,勇敢面对,能够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
利立浦特王国的财政大臣佛利姆奈浦:
佛利姆奈浦是利立浦特国王的一个宠臣,对于国王他一味阿谀奉承,为了能够讨好国王,他会想方设法让其开心,甚至愿意做出威胁自己生命安全的行为来得到国王的欢心。反过来对人民却颐指气使,看不起平民,认为他们比自己低级。佛利姆奈浦有才能和本领,但却不将此运用到正途上来,没有为百姓做多少好事。他心眼极其狭小,忌妒心强,对于党派斗争十分熟悉,痛恨比自己有能耐的人,并且睚眦必报,喜欢暗地里给人打小报告,污蔑他人,做事毒辣。狠得下心来,不计后果,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机会来进行打击报复,不给对手留下丝毫的余地。在格列佛看来,他有阴暗乖僻的本性,狡猾奸诈,口蜜腹剑,并且多疑,猜忌心很强,甚至会无端地怀疑自己的至亲和至爱,是一个受人鄙视的人。
我刚好有这本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哈~~
『拾』 怎样评价《徐霞客游记》
他的著作《徐霞客抄游记》中最有价值的是对熔岩地貌的考察和研究。他大概是第一个用自己的钱财为资而献身地理地貌学的中国人。徐霞客没有为科举考试而去适应八股文的格式,所以,“他的游记读起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