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秘城遗址
A. 成都五大古城遗址是哪五个
1、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是成都“东山五场”之一,被誉为专“中属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B. 苏州木渎古城遗址的遗址简介
苏州木渎古城址位于苏州市西南部的山间盆地内,包括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胥口镇和穹窿山风景区三个乡镇的部分地区,四周环绕一圈山脉,通过四个山口与外相通。西南通过胥口与太湖连通。自2009秋季以来对该城址开展的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到目前为止,基本确定了古城址的年代和范围,发现了若干处重要的遗存,对城址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城址呈不规则形状,城墙大致沿盆地边缘而建。北城墙位于木渎镇的五峰村一带,残长1150米。城墙横截面呈梯形,上宽12.9~15.35米,底宽22.3~22.35米,现存最高处3.2米,堆筑而成。外侧城壕与城墙的走向一致,宽约15米左右,总长约1050米。另发现一处水门遗存,豁口处水道宽约13米。
2010年苏州木渎春秋城址被选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C. 中国新石器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古城遗址
新石器时代按照时间顺序来分主要有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主要文化遗存有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为代表。
中期主要有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
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距今4500~6400年,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并于1961年3月,国务院将其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文化是位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距今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文明。1988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重点大遗址,2006年又被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晚期主要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总面积为290万平方米,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同时其规模最大、建筑水平最高的古城遗址,堪称“中华第一城”~
D. 苏州木渎古城遗址的城墙遗址
南城墙位于胥口镇来的新峰村一带,自城墙总体呈东西走向,总长约560米,在西端有一豁口,由此处城墙拐向南,形成“两墙夹一河”的布局。向南延伸部分城墙长约360米。城墙现存地表墙宽15~45米,也是堆筑而成。两段城墙之间的河道宽约12.3~13.9米,东北段呈东北-西南流向,南段拐为南北流向。河道内淤积层出土物包括印纹陶片、瓦片、铜镞、原始瓷碗、陶钵、木构件等遗物,显示其使用时期为春秋晚期。已钻探发现的河道总长约850米。
南城墙外东南侧发现淤土堆积,北边缘与城墙大致平行,南侧通向太湖。初步推断此片水面与城墙同时,即在城墙修建和使用时,在城墙的东侧和南侧分布着大片的天然水面,即城址东南侧的自然界限。南北两道城墙之间相距约6728米。
盆地东部的刘庄木东公路附近和西部的堰头村一带分布有推测为东、西城墙的遗迹,相距约6820米。
E. 中国第一城的遗址
号称“中国来第一城”的是城头山遗自址.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也是迄今中国唯一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文化遗址,有“中国第一城”之称.
故选B.
F. 苏州木渎古城遗址的介绍
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又称苏州木渎春秋城址,位于苏州市木渎镇、胥口镇穹隆山一带。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表明,木渎古城址呈不规则状,城墙大致沿盆地边缘分布。其中,南北两道城墙之间相距约6728米,城墙外侧均有护城河等水面遗存,古河道穿过城墙上的水门连通城内外。城内有小城1座,城内尚存的235处土墩包含有东周时期大型建筑基址。结合城址周边分布的大量两周时期聚落、墓葬、严山玉器窖藏等遗存。可以初步认定木渎古城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规模大,等级高。 2010年被选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G. 尼亚古城遗址在哪里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回城遗址答,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这就是被称其为东方“庞培城”尼雅遗址。
H. 唐大明宫及渤海国东京城遗址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单体建筑的平面,据唐大明宫及渤海国东京城遗址所示,长方形平面中除满堂柱和双A平面以外,以金箱斗底槽的数量为最多。主要殿堂的左右两侧出现了挟屋,而前部或后部中央已有龟头屋(抱厦)。走廊平面有单廊与复廊二种。唐朝殿堂的各间面阔有二种方式。雕刻和壁画所反映的大都明间大而左右各间小,但大明宫遗迹的间距则各间使用同一尺度,且多数在5米左右,是一个重要特点。唐末佛光寺正殿面阔七间而仅有两种尺度,即中央五间的面阔相等,左右二尽间略窄。五代平遥镇国寺大殿,则和宋辽遗存的建筑一样,各间面阔从中央明间起向两端采取递减的方式。
I. 1956年在河南郑州发掘的古城遗址内都有哪些发现
城内发现大面积宫殿、宗庙遗址和用人头骨制作器皿的制骨作坊。在以城为中心的约2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还发现大量住房、壕沟、水井和冶铜、制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