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62回概括150字
① 西游记第62回,63回,68回的概括是什么内容要求200字
西游记第62回,63回,68回的概括是:
1、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四人随披枷戴锁的和尚们来到金光寺。悟空得知夜得知夜放霞光之宝为龙王驸马九 头虫盗,受国王之托前去擒妖取宝。最后成功取得宝物归来。
2、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那妖怪是一个九头巨鸟。悟空在二郎神与梅山六圣帮助下。斗败那妖,骗得塔宝。
3、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埏施为三折肱
师徒一行入朱紫国。朱紫国国王患病四处求医。众官依八戒之言请悟空上朝给国王治病。
作品介绍: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山东东原人(今山东东平县)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创作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 西游记第61,62回150字概括
第六十一回:牛魔王变成八戒,接过定扇,现出三相与悟空相斗。在众护法神将帮助下,牛魔王败走。诸金诸刚与天兵天将,将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罗刹女交出的宝扇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第六十二回:四人随披枷戴锁的和尚们来到金光寺。悟空得知夜得知夜放霞光之宝为龙王驸马九头虫盗,受国王之托前去擒妖取宝。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
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2)西游记62回概括150字扩展阅读:
《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他们幽默诙谐,机趣横生的对话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过富于揩趣的对话得到生动的表现,这也是《西游记》充满奇趣的又一大特点。
在人物描写上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造成《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谓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谓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会性;所谓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动物属性。《西游记》展现了一个神化了的动物世界,同时又熔铸进社会生活的内容。
③ 西游记每回情节概括150字
第一回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然觉得人生无常,不能长生不老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叫孙悟空。
●第二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④ 跪求西游记61回62回主要内容200字
61回~62回主要内容如下:
牛魔王变成猪八戒,从悟空手中骗过宝扇,现出回本抄相和袭悟空厮杀起来。在答众护法神将的帮助下,牛魔王败走。
牛魔王回到洞府,将宝扇交于罗刹女收好,悟空与牛魔王以赌变化争斗,诸金刚与神将来帮忙,哪吒用风火轮挂在牛角上焚烧,齐心协力,收伏牛魔王。罗刹女无奈交出宝扇,悟空搧灭山火,翻越火焰山。
(4)西游记62回概括150字扩展阅读:
《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他们幽默诙谐,机趣横生的对话使文章增色不少。
人物的性格常常通过富于揩趣的对话得到生动的表现,这也是《西游记》充满奇趣的又一大特点。在人物描写上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造成《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
所谓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谓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会性;所谓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动物属性。《西游记》展现了一个神化了的动物世界,同时又熔铸进社会生活的内容。
⑤ 西游记52到62回概括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白几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悟空变成促织入洞,拿了诸神被套去的兵器出来,又被那怪使圈子套走。如来佛遣十八罗汉来,亦斗怪不过。一罗法言,如来曾示意去问太上老君降怪之法。悟空请来老君,用芭扇出那怪三相,原来是老君座骑青牛,其圈为老君的金刚琢。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唐僧和八戒饮了河水而怀胎。悟空往索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儿被悟空而降生恨。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诱开真仙之机,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到都城城关,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馆驿,女王欲招唐僧为夫。悟空让唐僧假意应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宫中设宴款待,宴后,倒换关文,差三徒前往西天。唐僧邀女王同乘龙车出城为三徒送行,趁机与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闪出一女,弄风摄走唐僧。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三徒赶至一座高山,见山中有洞。悟空变峰入一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与怪相斗,被螫头部。八戒被螫了嘴。观音让悟空请天神昂日星宫,治好八戒、悟空之伤,又现出大雄鸡原身,吓死那怪,原来是一母蝎成精。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唐僧被一伙强盗吊在树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二人,当晚,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与强盗发现悟空,便欲谋财报仇。老者报信,师徒走脱,强盗追来,被悟空打得死伤伤,老者之子亦被割下头,僧大惊,先念起紧箍咒,使悟空疼痛难忍,又赶走了他。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悟空去见观音被留。假悟空打倒唐僧,抢去包袱。在花果山念包袱内的文牒,并声言自己将去西去天取经,沙僧见了,去南海拜见观音。忽见悟空在旁,于是掣杖便打,并向观音述说自己所见。观音遣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悟空见假悟空而发怒,两个舞棒在空中恶战,真假难辩。如来认出假悟空是六耳弥猴,用金钵使他现了原身。悟空一棒将其打死,又被观音送回唐僧处。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接着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悟空到积雷山找到入赘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牛魔王被请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骑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却不会变小。牛魔王失金睛兽,忙赶回芭蕉洞。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牛魔王变成八戒,接过定扇,现出三相与悟空相斗。在众护法神将帮助下,牛魔王败走。诸金诸刚与天兵天将,将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罗刹女交出的宝扇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四人随披枷戴锁的和尚们来到金光寺。悟空得知夜得知夜放霞光之宝为龙王驸马九头虫盗,受国王之托前去擒妖取宝。
⑥ 西游记第62、63、64回概括
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
唐僧师徒四人熄灭了火焰山,又西去不知多久,又到了一个新的国度——祭赛国。只见那宫殿堂皇,可与东土大唐相较,在城中行间,突见一行僧人披枷带锁、被人欺辱,唐僧念同道之谊,让行者前去查看,于是这些僧人将唐僧师徒请到他们寺庙之中,详细告知。
唐僧听完僧众的哭诉,一时感慨万千,于是欲夜扫金光塔叫悟空陪同,扫至快顶层时三藏因累让悟空扫完余下两层,结果在最后一层行者捉到了两个鱼怪,也从他们口中得知了金光寺被冤的真相,于是师徒四人打算帮寺里僧人扫除冤情。
次日,四人带着两鱼怪面见皇帝,讲前晚之事严明,皇帝就请师徒帮忙捉妖取回宝物,悟空欣然答应,便带领八戒去往妖怪处,打算夺回国宝。
第六十三回: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
那妖怪是一个九头巨鸟。悟空想请二郎神帮助捉妖,二郎神就在山顶摆宴席招待悟空和八戒,他们一直吃到东方发白。
九头虫旋绕飞腾,掠过二郎神时,腰中伸出个头刚要咬,哮天犬窜上去,一口把那颗头咬了下来。那妖怪再也不敢恋战,往北飞去。悟空立刻变成九头虫,让八戒在后面追他,下水找公主骗回宝贝。
悟空二人进了龙宫,悟空一见万圣公主就说∶“猪八戒追过来了,快把那宝贝藏好。”公主慌忙中也不分真假,忙将装佛宝的金匣子和装九叶灵芝草的玉匣子就交给孙悟空。
悟空又用九叶灵芝草把十三层宝塔扫了一遍,再将九叶灵芝草放进塔顶宝瓶中温养。霎时,塔顶霞光万丈,瑞气四射,依然八方共睹,四国同瞻。
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
八戒开路行至荆棘岭上,被一自称荆棘岭土地的老者,化作阴风将唐僧摄去。那老者同另外三老者是柏、桧、竹、松之精。四老扬道,唐僧主佛。杏仙女前来要与唐僧匹偶。众徒寻来,树精化为树木。八戒将诸树筑倒。
(6)西游记62回概括150字扩展阅读: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⑦ 西游记48—62回,内容概括
1、第48回: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
八戒行者在庙内,那要怪见童男胆大善辩,改变原来的方式,打算先吃童女,八戒一听到要吃自己,心中怕了,不小心露出原型,他用九齿钉耙住下妖怪的两片鱼鳞。
妖怪吓得急忙跑出了庙,妖婆给妖怪出主意,先用法术把河冻结,在便几个行人过河,诱惑唐僧让他落入水中。
八戒见河面结了冰,便主动在河面上看并坚不坚固,唐僧听到冰发出咯吱的声音,十分好奇,八戒回答说这说明冰十分坚固,可当唐僧走上冰时,冰却碎了。唐僧被抓住,被藏在宫后石匣内,八戒,沙僧,白马和行者会齐,返回陈家庄。
2、第49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
孙大圣与八戒、沙僧告别陈老来到河边,为那一个先下水争执了一番,八戒暗中盘算作弄一回悟空,悟空将计就计,八戒就背着悟空下了河。
行了又有百十里远近,忽抬头望见一座楼台。八戒、沙僧将怪引出水面,悟空抡棒便打,那怪潜入水中不出。
观音被悟空请来,收伏妖怪,言明那怪是自己池中金鱼走脱成精。河中老鼋驮唐僧师徒过河,并托唐僧去西天问佛祖自己将来之事。
3、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
悟空以金箍棒画一阻妖之圈,让唐僧等坐在圈内,便去化斋。唐僧三人不耐等候,遂出圈行至前方人家,误入独角兕大王之魔洞。悟空忙赶去与魔交战,却被那魔抛出一个圈子,将金箍棒套去。
4、第51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
悟空败下阵来,在山后想。既然妖精认得我,应该是天上星宿思凡下届,要到天宫查下。悟空到了天宫,和众神谈及此事,并传报了玉帝。
于是玉帝命令遍查各天神,却发现没有天神下凡。玉帝叫悟空随挑几个天将去帮忙降妖,悟空挑了托塔天王和哪吒,以及两个雷公。
到了金睛洞,哪吒前去挑战,结果兵器也被妖怪的白圈子收了,悟空和众人商量,天王认为“套不去者,水火最利”。
因此悟空先请了火德星君,要天王去挑战,趁妖怪不备烧他,可结果还是失败了,悟空想既然妖怪不怕火,肯定怕水,又请水德星君,还是毫无建树。
悟空没办法,自己和妖精拳头肉搏,纠缠多时不能胜,于是变出几十个小猴帮忙,妖怪故伎重演把悟空的小猴都收了。
众人商议,认为妖怪最厉害的是那个圈子,因此提议悟空去偷了它。悟空变成一只苍蝇,飞进洞里,变成小怪到处寻找众人兵器,突然发现了金箍棒,忍不住拿了就一路杀了出去。
5、第52回:悟空大闹金<山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
悟空偷得金箍棒后,与那妖怪战经三个时辰,不分胜败,那妖逃入洞中,拿回诸神被套去的兵器,但又被那妖用圈子套走。
悟空上西天找如来佛祖,如来佛祖遣十八尊罗汉带宝贝金丹砂来战,但金丹砂也被那妖的圈子套去。二罗汉说如来曾示意悟空去找太上老君,悟空请来太上老君,老君用芭蕉扇扇出那妖本相,原来是老君坐骑青牛,其圈为老君的金刚琢。
6、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
唐僧和八戒饮了河水而怀胎。悟空往索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儿被悟空而降生恨。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诱开真仙之机,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
7、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
师徒四人到都城城关,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馆驿,女王欲招唐僧为夫。悟空让唐僧假意应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宫中设宴款待,宴后,倒换关文,差三徒前往西天。
唐僧邀女王同乘龙车出城为三徒送行,趁机与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闪出一女,弄风摄走唐僧。
8、第55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
三徒赶至一座高山,见山中有洞。悟空变峰入一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与怪相斗,被螫头部。八戒被螫了嘴。
观音让悟空请天神昂日星宫,治好八戒、悟空之伤,又现出大雄鸡原身,吓死那怪,原来是一母蝎成精。
9、第56回:神狂诛草寇道迷放心猿
唐僧被一伙强盗吊在树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二人,当晚,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与强盗发现悟空,便欲谋财报仇。
老者报信,师徒走脱,强盗追来,被悟空打得死伤伤,老者之子亦被割下头,僧大惊,先念起紧箍咒,使悟空疼痛难忍,又赶走了他。
10、第57回: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悟空去见观音被留。假悟空打倒唐僧,抢去包袱。在花果山念包袱内的文牒,并声言自己将去西去天取经,沙僧见了,去南海拜见观音。忽见悟空在旁,于是掣杖便打,并向观音述说自己所见。观音遣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
11、第58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悟空见假悟空而发怒,两个舞棒在空中恶战,真假难辩。如来认出假悟空是六耳弥猴,使他现了原身。悟空一棒将其打死,又被观音送回唐僧处。
12、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悟空得到定风丹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接着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13、第60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悟空到积雷山找到入赘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牛魔王被请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骑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却不会变小。牛魔王失金睛兽,忙赶回芭蕉洞。
14、第61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牛魔王变成八戒,接过定扇,现出三相与悟空相斗。在众护法神将帮助下,牛魔王败走。诸金诸刚与天兵天将,将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罗刹女交出的宝扇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15、第62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主乃修身
四人随披枷戴锁的和尚们来到金光寺。悟空得知夜得知夜放霞光之宝为龙王驸马九头虫盗,受国王之托前去擒妖取宝。
⑧ 西游记62回简介
第62回(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帝王因怀疑是金光寺的和尚偷了国宝舍利专,把众属和尚赶出,使众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着实的蓝缕不堪”,唐僧四人正好行至金光寺,孙悟空得知此事,查名是龙王驸马九头虫盗,后受国王的所托前去擒九头虫,夺霞光之宝。
⑨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故事简介,200字左右,急急急啊,明晚之前给啊!!
西游记第六十二复回:制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帝王因怀疑是金光寺的和尚偷了国宝舍利,把众和尚赶出,使众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着实的蓝缕不堪”,唐僧四人正好行至金光寺,孙悟空得知此事,查名是龙王驸马九头虫盗,后受国王的所托前去擒九头虫,夺霞光之宝。
(9)西游记62回概括150字扩展阅读:
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途中,有一个祭赛国。此国有一座金光寺,寺里的宝塔上有一颗宝珠,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周围国家均因祭赛国有此宝而视此国为天府神京。南月陀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西本钵国年年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
忽然有一天夜半子时,祭赛国都下了一场血雨。天明时,家家害怕、户户生悲,金光寺的宝塔也不再祥云瑞霭了,其它国家便不再向祭赛国朝贡了。在孙悟空的建议下,祭赛国国王将金光寺改为伏龙寺。
⑩ 西游记48—62回,内容概括
第四来十七回
圣僧夜阻源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唐僧师徒四人到达八百里的通天河。四人夜宿在河边村里一老者陈澄家,听说此地有一灵感大王,惯施甘雨,唯每年需吃一对童男女,今年轮到吃自己之女一秤金与其弟之子陈关保。为挽救陈家香火,悟空变童男陈关保,让八戒变童女一秤金,在庙里等候那妖。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那怪见童男胆大善辩,打算先吃童女,八戒慌了神,妖怪被八戒在庙里举耙筑下两片鱼鳞,逃回水宫。妖怪听一妖婆之言,施法冻结河面。诱唐僧踏冰过河,使其落入水中。唐僧被藏于宫后石匣内。八戒、沙僧、白马和悟空会齐,返回陈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