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遗址
❶ 历史时期为何会在洛阳周围形成五大都城遗址
因为洛阳是九朝古都不可能说只有武大一那个都城遗址。好多了。嗯,反正是有的是已经毁了,但是说。先留的。暂时有五个。还能再找找。
❷ 西周的都城在哪里相当于现在的哪里
镐京(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在沣河的东岸营回建镐京(答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
周文王灭崇(位于陕西关中)后,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今西安西南),将都城从岐周迁至丰京;周武王时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称丰镐。
(2)成周遗址扩展阅读:
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宽畅、宏伟的先河,建构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总规制,成为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典范 。是周礼的诞生地。
丰镐遗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考古已经基本确定了丰镐的城址和遗址面积,通过多学科的精确定位,确定了丰镐两京的遗址面积总计近17平方千米,是一个巨型都城遗址。
❸ 中国八大古都都是哪里,各经历了多少朝代
中国八大古都为: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安阳、郑州。各经历的朝代为:
一,西安
定都于此的朝代: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秦、西魏、北周、隋、唐;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二,洛阳
定都于此的朝代: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 、后唐;
九朝古都特指洛阳,是乾隆帝御封的。“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批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九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泛指数量之多,洛阳实则为十三朝古都。
三,北京
定都于此的朝代:春秋战国、辽、金、元、明、清 。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四,开封
定都于此的朝代: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
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五,南京
定都于此的朝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中华民国;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六,杭州
定都于此的朝代:吴越、南宋;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七,安阳
定都于此的朝代:夏朝、商朝、春秋卫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
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属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因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被发现于安阳殷墟,故安阳更有“中华第一古都”之称。
八,郑州
定都于此的朝代:商。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国家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 ,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
❹ 古代的燕国和赵国位置现在是在哪里
燕国: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东部、辽宁、吉林南隅、朝鲜北部。
赵国:河北中、南部、山西、内蒙南部、陕西东隅、河南北部。
(4)成周遗址扩展阅读
燕(yān),《史记正义》引徐才宗《国都城记》称“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国都城记》认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国因燕山而得名。
古燕地成于何时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黄土坡村一带发现了一处规模相当大的商周遗址,包括建于商末延续至西周的城址,一些学者认为这就是燕国最初的都城遗址。
赵国贵族出自商朝名门嬴姓部族,为商纣王手下大将嬴飞廉(蜚廉)的直系子孙。始祖造父为飞廉的四世孙。
赵国国君为黄帝五世孙伯益(大费)之后,与秦王族本是同一祖先。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而被舜帝赐为嬴姓,其部族为嬴姓部族。夏朝末年,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孙费昌弃夏投商,为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嬴姓部族成为商朝贵族,世代辅佐商朝。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嬴姓部族的恶来与父亲蜚廉一起为纣王效力,恶来后被周武王所杀。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商纣王之子武庚趁机挑唆发动三监之乱,嬴姓部族卷入。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有宠于周成王,他就是宅皋狼。宅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❺ 榆林周围哪里有遗址,古镇古城都成,是荒废的遗址,遍地有残破的砖瓦吗,详细点
陕西榆林
榆林镇北台遗址:
镇北台位于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距离红石峡仅2公里,距离榆林市区仅7公里,所以两地可以放在同一个上午或者下午游览。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 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t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 镇北台建于明代,有“万里长城第一台”的称号,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可以想见它的雄伟了。登上镇北台台顶,可以欣赏方圆几十里内的塞外风光,沙漠、戈壁、草滩、黄河以及三北防护林,也可以看到距离它不远的红石峡。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是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
红石峡: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榆林北3公里处。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 红石峡风光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
另一种说法是,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股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称“新顺王”在西安建大顺国后,遂命人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和祖墓,山名也是因此而来。李自成行宫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后,其侄李过奉命回米脂修建的。行宫依山据险,前后2层90级台阶,将秀丽别致的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联结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巅。在山顶一块空阔的平地上建有巍峨、富丽的启祥殿和兆庆宫。其建筑雄奇挺拔,气势壮观。
李自成行宫构思精巧,造型别致,主要建筑有乐楼、梅花亭、捧圣楼、玉皇阁、庆祥殿和北庆宫等,是陕北别具一格的宫殿园林旅游区。
李自成行宫内还设有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则村,陕北边境纳林河南,无定河北岸原头上。地理座标为东经109度9分,北纬37度59分之间,城址内外被流沙所淹,周围植被稀少。
城址由外城廓和内城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外廓城周长约4696米,东西周长2566米,面积0.3985平方公里,西城周长2470米,面积0.3813平方公里。
统万城是北朝十六国之一“夏”的国都。建于公元413年,毁弃于公元994年。
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连勃勃于晋义熙三年(407),自称天王,大单元龙升元年,设置百官,国号大夏,雄踞朔北大漠。义熙九(413)任命工巧残忍的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各族人民十万众于朔方水以北,黑水之南营筑都城,取名“统万”寓“统一天下,君临万帮”之意。427年,魏世祖灭赫连昌,夏亡。魏设统万镇。487年(太和十一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
隋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大业(605---617)末年贼帅梁师都窃据统万城,登皇帝位国号梁。唐贞观二年(682)破梁师都,长泽四县。五代及北宋时期,党项羌聚居于这一带,经常与北宋磨擦冲突,公元994年,宋廷为移民。从此,统万城夷为废墟。
统万城作为夏国都的历史仅15年,而作为北方军事重镇的历史却有600多年。
我国古代都城大多为后代建筑或现代市都市盖压或为古代治者改建。宋太宗统万城“深在沙漠”为名,下令毁城移民后,统万城便在浩潮的毛乌素沙漠中沉睡了八、九百年。加之营建该城的将作大匠叱干阿利,驭工严酷,质量要求极高。据赫连勃勃命人刻石颂功的碑文可知,统万城的形胜险固,可与秦都咸阳、东周洛阳城媲美。城垣如同石头一样坚硬,还建有祖庙、明堂、社稷等祭祀设施,至于该城的“崇台秘室”,通房连阁之属,更是其他各城少见的。因此,这座历史上匈奴族所建的都城,在地处塞北,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靖边红墩界乡白城则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匈奴族留在人类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后来又是党项羌等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这座统遗址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少数和民族史,各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城市建筑以及地理变迁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统万城遗址代表性遗迹有:外廓城城垣;东、西两城城垣;隅墩、马面、角楼基座、地面台基、宫殿遗迹,马面内仓库建筑等。
城址内遗物相当丰富,上至汉唐,下迄唐宋文物均有发现。历次调查发现的文物有:铜印:驸马都尉印、“西部尉印”、“文房之印”;肖形印多件,有龟形、葫芦形、壶形等。铜佛像三件,铜镜三件,铜钱数枚。石雕艺术品:有圆雕石鸟、石龟座、石武士、石灯等。石残碑一块,瓷灯二件,瓷狮一件,瓷痰盂一件。建筑材料有:花方砖、条砖,“永隆”瓦当,莲花瓦当、兽面瓦当、蝉纹瓦当陶范、琉璃滴水,壁画残片。日常生活用品有陶扑满、陶拍等。
西城南垣第一号马面内的仓储遗址出土有大量植物标本,种类达十余种,除常见于沙区的沙蒿、沙柳、柠条、沙打旺外,更有乔木杨、侧柏、松、冷杉、榆、枣、椿、楸等以及高梁。这是当时此地植被丰厚的证明。199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