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什么地方
A.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的哪个市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1],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2]。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3]。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4][5],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4]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1],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B. “良渚”这个地名的由来
良渚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
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这让刘斌感觉到有戏,随后,他带领考古队员深入挖掘。洛阳铲一把铲下去(洛阳铲,长柄,铲头为半圆筒状,打入地下再提起来时,铲头就能带出一筒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当泥土一层层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结果考古人员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拣来的。之后的挖掘证明,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古城文明势力曾影响半个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说明良渚古城的意义,得站在“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高度着手。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
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积与颐和园差不多
城墙比西安城墙宽2~4倍
本报讯浙江省考古所近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还有待于在进一步考古工作后才能确定。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编辑本段]良渚
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际旅游城市——杭州西子湖畔,距杭州市中心约10公里,系杭州市余杭区中部中心城镇。境内有安溪瑶山遗址、良渚文化博物馆、折桂桥、沈括墓、东明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域面积101.69平方公里,辖26个中心行政村(其中小洋坝等6个村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托管)及3个社区。常住人口达8.8万余人,流动人口4.5万余人。杭州绕城公路北线、东西大道横贯全境;104国道和通往杭州市中心的衢州路纵越全境;潘塘互通立交以南庄兜为起点,同衢州路相连,与杭州绕城公路北线十字相交,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多元公路立交。三纵三横的交通格局,使良渚成为杭州北部的交通枢纽。宣杭铁路,东苕溪航道东西横贯全境,京杭大运河沿镇东部南北穿行,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综合运输体系。
良渚,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大力调整,全镇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70亿大关,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3.4亿元。工业经济围绕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业功能区块建设,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亿元企业9家。农业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科技兴农为宗旨,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优势产业,完成国家级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加大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力度,坚持“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现有中国良渚文化村、金恒德国际汽车物流广场、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浙江物产集团、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码头、浙江亿丰装饰城等省、市、区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落户良渚,将使良渚这块古老的土地真正热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总体规划,良渚系良渚组团的核心之一,更赋予了“北秀”的内涵。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良渚以“传承良渚文明,创造北秀明珠”为战略目标,全力冲刺“双百”强镇(农村经济总量100亿元、跻身省百强乡镇),打造“商贸良渚、实力良渚、文化良渚、和谐良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良渚建设成为集经济、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卫星城镇。
C.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身为浙江人民你有什么感受吗
我不是浙江人民,但是我很尊重和享受中国的古文化,所以不管哪个地方的古文化申遗成功我都很激动!我也想谈谈我的感受!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非就是“一锤定音”了,如果保护不力,依然有被除名的可能。保护文化遗产,就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不要以静止、孤立、僵化的态度来对待,不要人为割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再利用的关系,对文化遗产适度合理的利用才是获得持续生命力、传承内在价值的必然选择。
我感觉要让我们中国的古文化活在当下!
D.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多少年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5300-4300年。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专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属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4)良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1、文物遗存
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器型包括玉琮、玉钺、玉璧、三叉形器、冠状饰、锥形器、玉璜、半圆形饰、柱形器、玉镯、玉织具、玉纺轮等,以及圆雕的鸟、龟、鱼、蝉等动物形玉器。
2、良渚文化的分布
主要在太湖流域,浙北、苏南、上海等地,而余杭瓶窑、良渚一带的遗址群是特别高级的片区,算得上是首都级别的,遗址分布也特别密集,至今已经发现了135个遗址点。
E.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正式申遗是真的吗
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纱不断被揭开,不但让国人欣喜和自豪,也吸引到了许多外国人士的目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格塔丘·恩吉达都觉得,能够参观良渚遗址是一种荣耀。此次申遗,中华儿女的心声正如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当年挥墨写下的那样:“华夏文明五千年,伟哉,良渚!”
经调查发掘和分析,确认良渚古城外围存在一个由11条坝体构成的水利系统,整个水利系统在古城西、北方向形成12.4平方公里储水面积,出水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距今已有5000多年,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
这一系统的非凡意义不仅在于证明了良渚古国拥有远超酋邦的生产、组织能力,更在于它是中华文化多源头理论的具象。在它被发现以前,长江中下游文明古国只是猜测和假说;在它被发现之后,复合形态的中华古文明将是整个学术界不得不正视的历史。
F.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哪个市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 ,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
G. 良渚古城具体位置在哪里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
(7)良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中心和信仰中心,是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国家的杰出见证,它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长江下游地区。它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证据。
良渚古城遗址说明了从小规模新石器时代社会向具有等级制度、仪式和工艺的大型综合政治单位的过渡。它包括早期城市化的突出例子,表现在夯土遗迹、城市和景观规划,以及表现为遗产内的墓地差异、空间组织的社会文化战略和物化权力的社会等级。它代表了中国在五千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
H.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哪里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8)良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围,贵族住在城中央的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除了莫角山巨型台址,良渚古城中部位置还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最高等级墓葬——反山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