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县遗址
『壹』 西城门瓮城遗址怎么样
广州明代西城来门瓮城遗址 位于中自山七路西门口的明代西城门瓮城遗址,是迄今发现广州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唯一城楼基址,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实物依据之一,更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城垣由红沙岩条石包边,墙芯以黄褐色土夯实。现存东西残长18.45、南北宽18.15、基址残高3.7米。据史志记载朱元璋灭元之后派朱祖亮到广州,拆宋代三城,扩展成现在广州旧城区的格局。今大东门、西门口、大北门、小北门等地名就是从此开始的。清代一直沿用明代的城墙,到民国时期,孙科任广州市市长,对旧城进行破坏性建设,移平城墙和城门,并在一些地点沿城体建筑马路。如今在人民中路、越秀中路等路段仍可见到明城墙压在路面下的迹象。199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没有人介绍,你走过中山路,瓮城遗址的旁边,可能会以为是什么烂地呢。
『贰』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遗产有哪些
1、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青海可可西里
2017年7月7日,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青海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可西里,蒙古语“青色的山梁”之意,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角。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提名地面积约为370万公顷,缓冲面积为230万公顷,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地域面积涵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一部分。
3、湖北神农架
2016年7月,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表决,湖北神农架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湖北神农架在生物多样性、地带性植被类型、垂直自然带谱、生态和生物过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独特性,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
独特的地理过渡带区位塑造了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演化过程,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
4、江西三清山
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决定将三清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
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
5、云南澄江化石地
2012年,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标准:位于中国云南省的澄江化石地保存了具有独特重要意义的化石遗迹。
澄江化石地的岩石和化石展示了杰出的、保存非凡的记录,是距今5.3亿年前寒武纪早期地球上生命的快速多样化的见证。在这一短暂的地质间隙时段中产生了几乎所有主要动物类群的起源。
澄江化石地多样化的地质证据代表了化石遗迹保存的最高质量,传承了早寒武纪海洋生物群落完整的记录。它是一个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最早的记录之一,也是一个进一步认知早寒武纪群落结构的独特窗口。
『叁』 北方西城新中都遗址在什么地方
辽金城垣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1990年在此地建造住宅楼时发现了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肆』 成都青羊区西城角巷18号到金沙遗址博物馆怎么去
公交线路:7路,全程约7.3公里
1、从成都青羊区西城角巷18号步行约540米,到达西月城街站
2、乘坐7路,经过11站, 到达金沙遗址路口站
3、步行约90米,到达金沙遗址博物馆
『伍』 北京西城尚有部分遗址的王府有什么特征
诚亲王府:康熙第三子诚亲王允祉的府址,《啸亭杂录》中记载说:"诚亲王内旧府在官园,今容为质亲王府。"质亲王永熔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晋封为慎郡王允禧的嗣子,其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门89年)晋封为质亲王,如此看来允祉在诚亲王府居住时间并不长,该王府便更名为质亲王府了。确实,诚亲王九祉自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晋封为诚郡王,第二年就被降为贝勒,十年后晋封为诚亲王,而到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又被降为郡王,两年后虽然重新恢复亲王爵位,但不久就因"党附世宗(雍正皇帝)政敌"而被革除爵位,并幽禁在景山永安亭,直到两年后薨逝。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允祉薨逝后,诚亲王府被雍正皇帝赐予慎郡王允禧,是为慎郡王府。到了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乾隆皇帝第六子永瑢过继给允禧为嗣子后已经改封为质亲王,于是慎郡王府又更名为质亲王府。
诚亲王府的遗址现在是新街口东街,积水潭医院。
恂郡王府:康熙第十四子恂郡王允禵的府址,位于半壁街,后门在西直门大街。
庆王府:末代庆亲王奕劻的底邸,位于定阜大街西头路北。光绪十年(1884)原琦善宅改而成的。
『陆』 古代汉中是现在的哪个地区
古代的汉中指的是陕西省汉中市。
汉中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汉中的历史发展如下:
1、约120万年前,在汉江沿岸的今梁山镇龙岗寺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龙岗寺遗址是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公园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2、夏代,境内有褒国。《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3、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
4、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5、春秋战国时,汉中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于秦国、蜀国。
6、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前451年,秦国进攻南郑,蜀人一时手忙脚乱,人力粮草等补给供应不上,丢失了南郑,秦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蜀人在其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不断集结兵力反攻,最后将南郑艰难夺得。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夺取南郑,但不料,蜀国再次反攻,占据南郑。
公元前312年,秦攻楚,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西汉初郡治迁至西城县(今安康市汉滨区境内)。东汉初郡治复还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
7、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8、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
9、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10、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不久即废。
11、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
12、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
13、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
14、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
15、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即“峡路”,路治夔州今重庆奉节)。熙宁五年(1072年)设利州路(川峡四路之一)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16、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
17、元代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
18、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19、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
(6)西城县遗址扩展阅读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部为汉中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着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