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里有什么
㈠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哪些游记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晚上,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
㈡ 游记散文中的叙述一般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的出现做一个铺垫,而且能够使得文章更加流畅,有交代此刻的背景时期,让写作的目的更加明确。起着一个关键的承接作用。
㈢ 游记里可以有幽默的句子吗
当然可以,有趣的游记不是更吸引人吗?
㈣ 古今中外经典游记(短篇)有哪些
给你篇<格列佛游记>
故事梗概
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卷:
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叙述格列佛在小人国的游历见闻。这里的人,身长不满六英寸,他置身其中,就象巍巍的大山一般。小朝廷里充斥阴谋诡计、倾轧纷争。穿高跟鞋的一派与穿低跟鞋的一派互相攻击,誓不两立。
第二卷:
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宠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第三卷:
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飞岛)和格勒大锥(巫人岛)的游历。飞岛上的人长得畸形怪状,整天担忧天体会发生突变,地球会被彗星撞击得粉碎,因而惶惶不可终日。在科学院里,设计家们正在从事研究如何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取暖,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繁殖无毛的绵羊,软化大理石等课题。在巫人岛上,岛主精通巫术,擅长招魂,他们博览古今,发现历史真相被权贵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骗人世。
第四卷:
慧駰国游记。叙述格列佛在智马国的游历。在这个国度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智马,供智马驱使的是一种类似人形的畜类耶胡,后者生性淫荡、贪婪、好斗。
㈤ 中国古代著名的游记或散文有哪些
范仲淹《岳阳楼记》王勃 《滕王阁序》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苏轼《石钟山记》曾国藩《石钟山考异》 《马可·波罗游记》全书共四卷,问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著作.《马可·波罗游记》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事实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游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四十多万字,是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旅游,并详细记录途中所见,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粟.其巢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伊本·白图泰游记》: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至正六年)来中国游历,考察中国风土民情.白图泰先后访问过泉州、广州、杭州以及元大都.返回摩洛哥后,白图泰将他的游历笔录成书——《伊本·白图泰游记》.这部旅行家笔录,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成为中世纪地理、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一部价值极高的著作,被许多学者引用,至今仍是研究宋元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重要资料.
《希腊游记》:在旅行家沙尼亚斯巴(Pausanias)的一书中,曾对宙斯神像作了详细的描述,书中记载:“宙斯神主体为木制,身体裸露在外的部份贴上象牙,衣服则覆以黄金.
㈥ 外国人写的中国游记都有哪些
1467年,日本谴明使桂庵玄树《岛阴杂著》、《南游集》等;
嘉靖年间,日本谴明使策彦周良《入唐〔明〕记》、《初渡集》、《再渡集》;
弘治年间,朝鲜国弘文馆副校理崔溥《漂海录》;
正德年间,波斯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中国纪行》;
嘉靖年间,葡萄牙人佩雷拉《中国报道》;
万历年间,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 ;
万历年间,西班牙人马丁·德·拉达《中国札记》;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多默·皮列士《东方志》 ;
1636年,曾德昭是耶稣会士,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
日本遣明使《允澎入唐记》、《西忍入唐(明)记》、《笑云入唐(明)记》;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英]C.R.博克舍编注;
《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王锁英译,海南出版社;
《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奥古斯特 博尔热的《广州散记 》;
亨特 《旧中国札记》;
十八世英国游记:安森(Anson)《环球航行记》;
C.P.费茨杰拉德 《五华楼》,再现20世纪30年代大理白族人的生活;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 《中华大帝国史》;
《在中国的屏风上》 (英)萨默塞特·毛姆;
【西班牙】 帕莱福 《鞑靼征服中国史》;
【比利时】 鲁日满 《鞑靼中国史》;
【朝鲜】 朴趾源 《热和日记》;
在中国漫长的古道上[美]兰登华尔纳著 姜洪源 魏洪举译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游移的湖[瑞典]斯文赫定著 江红译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罗布泊探秘[瑞典]斯文赫定著 王安洪译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亚洲腹地探险八年 [瑞典]斯文赫定著 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新疆考古记[瑞典]贝格曼著 王安洪译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橘瑞超西行记 [日]橘瑞超著 柳洪亮译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罗布泊探秘 [美]斯文赫定著 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西域考察与研究 马大正王嵘主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西域考察与研究续编 马大正主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德]阿尔伯特.冯.勒克科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蒙古德的人和神[丹麦]亨宁哈士纶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年7月;
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 [瑞典]斯文赫定著 徐十周 王安洪 王安江译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年。
㈦ 初中游记文言文有哪些
我学过的有巜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游褒婵山记》。
㈧ 怎么写游记
怎样写游记呢?
一、按游览的顺序写。我们在参观或游览一个地方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游览为线索,由先而后依次记述游览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这样,读者才会对你游览的地方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印象。
二、写出景物的特点。大自然的景物各不相同,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认真回味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作具体地描写,并对重点部分进行生动细致地刻画,运用联想,采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使景物形象逼真,让读者宛如亲眼所见一般。
三、分清主次详略。我们在写游记时,面对繁多而又千姿百态的景点,美丽而又令人回味的山水,写什么好呢?这都必须根据文章的中心确定主次详略,把最具代表性的、最使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当作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如景物怎样美、怎样奇,你和游人怎样感叹,你凝望着什么,展开怎样的想象等;次要景物可略写或不写,这样重点就突出,游记也就生动了。
四、融入真情实感。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可以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习作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如果你注意了以上几点,那么,你一定会写出成功的游记。
㈨ 西'游记里有什么故事
大闹天宫
智调芭蕉扇
智擒红孩儿
赌胜车迟国
三打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
㈩ 游记中的观景角度有哪些
由于你是亲抄临,有各种视角,可以全面的观察景色。
俯视:最适合观看远景,恢宏的原野。
仰视:巍巍的高山,云山苍苍!
近距:身旁的小溪、花木、土径。
微距:岩石纹路,枝头蜂蝶,昆虫奇观。
凝视:景色之外的感触。
不管哪种视角,你都能获得精神愉悦,呼吸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