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遗址景点
⑴ 莲麻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有哪些革命志士
广东从化区吕田镇是广州革命老区,也是粤北会战的重要战场。在吕田镇莲麻村的黄沙坑革命遗址纪念馆是从化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展览内容更改为东江纵队在从化、吕田革命老区历史、从化革命历史三个大板块。
展览摆设物品更换为有关东江纵队、从化革命相关文物的复制品,其中文物来源为广东东江纵队博物馆、农讲所、广东历史革命博物馆。
黄沙坑是吕田镇莲麻村与新丰县接壤的偏僻山村,而正是这条偏远的小山村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共革命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
1942年始,共产党在黄沙坑建立抗日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活动基地,发展共产党员。在1945年黄沙坑有2人参加广东东江人民抗日纵队(简称东纵),当年8月份,东纵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派主力北上五岭与王震、王首部队会师,林铿云(珠纵司令员)、王作尧(东纵副司令员)、杨康华(东纵政治部主任)组成临时北上指挥部率东纵五支队、军政干部学校、政工队、文艺队等1200余人,由从北党组织派巢昌、路增田同志带路,从博罗横河出发,经从化,一天一夜到达从北地区,在黄沙坑村休整二天一夜。从1945年8月至1946年上半年,该大队经常受到国民党军围剿,均隐蔽于黄沙坑大山沟里与敌周旋。同时在潖江四九地区隐蔽的部分人员也撤到黄沙坑,均由黄伙荣(1946—1950年任莲麻村党支部书记)提供给养,渡过难关。
1946年11月恢复武装斗争后,黄沙坑仍为游击队主要活动地之一,三团的医疗站也在这里的深山老林里,隐蔽治疗伤员。
1947年春节,人民武装韶州中队在新丰县石桥村被沙田国民党反动派包围,部队突围后返回黄沙坑,村民及时支助粮食,将伤员送部队医疗部门救治。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沙坑从1945—1949年先后有11人(其中女4人)参加过人民武装部队,其中5人先后分别担任连、排干部,解放后他们继续在人民解放军服役,分别担任连、营、团的干部各1人;参加共产党组织有5人,其中担任地下党组织支部书记1人。
杨梅潭伏击战
1948年12月份,东江纵队获得重要情报,决定在吕田莲麻的杨梅潭打一场伏击战。
这次战斗中击毙国民党反动派士兵16人,俘虏40多人。而我方游击队员潭伙、严李保和罗房新三位同志壮烈牺牲了,先烈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出宝贵的生命。
⑵ 从化市街口附近的历史遗址
从化街口发现明代城来墙遗源址
近日,从化街口街市民报料表示,街内发现从化旧县城城墙遗址。专家们考证后呼吁尽快予以保护。
广州历史建筑金陵台被拆除,引起市民关注身边文物与历史遗产。从化街口街居民发现,最近经雨水冲刷,街内一些地方古城墙墙砖显露出来。记者看到,遗迹就在人行道上。92岁的曾伯说,以前长辈就说过这里是“城关”,还有城门,不过马路建了多年,古迹都被埋在下面了。现在依稀想起儿时还有一段段的青砖墙,天气热时,还搬了这些大青砖垫在身下,躺在老树树阴下纳凉。附近街坊说,现在不少青砖已被散失掉了。
从化市博物馆专家表示,根据从化县署图(清雍正八年)记载,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从化建县,后来县署搬迁到马场田,古县城先后建有嵩仁、振武、迎春等8条街,建城垣,筑城门,旧县城的外围有完整城墙保护,与今街口街内发现墙砖位置相吻合。民国后,城墙屡被拆毁,这些城墙砖已经很少了。但古城墙基础很可能还埋在马路下面。这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专家和市民都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力度保护这些为数不多的城墙砖,防止继续散失和毁坏,以延续身边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