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建阳古遗址

建阳古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17 18:41:50

A. 福建建阳

朱熹故里建阳市位于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历史上,特别是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东邻松溪、政和,南接建瓯、顺昌,西连邵武、光泽,北界武夷山、浦城,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省。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置建平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更名为建阳县。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唐石里(今黄坑镇)产嘉禾一本15穗,诏改建阳为嘉禾县。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复名建阳县,历明、清及民国。民国时期,建阳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曾设于县城。革命老区分布于9个乡镇77个行政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阳两度为地区行署所在地,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下辖8个镇、3个乡、二个街道办事处,190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总人口33.77万人,面积3383平方公里。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占人口1.5%的畲、满、回、苗、壮、蒙、侗等21个少数民族,约5600多人。
建阳史称朱熹、蔡元定、刘火龠 、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贤过化”之乡。与孔子齐名的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考亭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研究理学,著书立说,与蔡元定等创建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建阳称为“理学之乡”。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美日韩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祀拜谒,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来等国推崇。宋代以来麻沙、书坊雕版印刷全国闻名,“建本”图书远销海内外,是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有“图书之府”美称。建阳市人杰地灵,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是建阳童游人。13世纪,宋慈就撰写出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此外,北宋诗人、画家僧惠崇,宰相陈升之,明代福建第一个状元丁显,刻书家余象斗、熊大木,医学家熊宗立,清代天文学家游艺等都是建阳人。建阳名胜古迹有革命遗址3处、古文化遗址132处、古建筑12处、古墓6处、古石刻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
建阳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400毫升,年平均日照1802小时,适宜动植物生殖繁衍,有“嘉禾之乡”美称。
建阳丘陵山地面积30.58万公顷,占总面积90.4%;耕地面积3.1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87万公顷,草场面积2.2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2.19万公顷,年理论载畜量3.04万标准黄牛单位。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土层深厚、肥沃。
建阳素有“林海竹乡”美称,境内满目青山,层林叠翠,森林资源居全省第四位,为全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面积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1%。林种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灌木林、混交林等,木材蓄积量1250万立方米,毛竹6312.99万根,各种林副产品如松脂、笋、香菇等十分丰富。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B. 薛城遗址的古代城址

薛国故城
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古迹考》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现古城址在滕县官桥及薛城区夏庄一带,距薛城10余公里。故城历经沧桑,凡2000余年,至今城基犹存,清晰可见。夏禹时,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故城东南十余公里有奚公山(今薛城区夏庄乡境内),山上有奚公祠、奚公墓。战国时期,古薛已是拥有6万之家的名城。商朝时,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居邳,国自名薛(仲虺墓亦在今薛城区夏庄乡境内)。周武王时,封任姓之后畛复国于薛,爵为侯。《路史》云:“薛至奚仲至周隐王时,凡传六十四世,有国一千九百余年。”战国初,齐国灭薛,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号靖郭君。田婴去世后,田文袭父封爵,仍居薛,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以“好客养士”而名闻天下,他善于用人,广招贤士,门下有食客三千,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后来薛公田文病逝,诸子争立,齐、魏共灭之。
薛国灭亡后,秦代设薛郡,汉以后至魏晋均设薛县。隋代废薛后,为滕县领属之地。以后,薛渐为村落,不复旧名。
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于薛城区原南常乡南常村村北,坐落在凤凰山之阳的一片平原地带上。凤凰山又名朝阳山,山势连绵数里,上有三峰高低相错,其间杂有参差的巨石,形似展翅的大鹏,俯瞰南常故城沃野平原。凤凰山北麓有玉华泉,南麓有凉泉,二泉之水合流环绕故城,最后西流入漕河。东峰下有朝阳洞。
故城东有老鸪山,山西侧有元代广威将军同知峄州军事周忠及其子武节将军兼邳州节度副使周瑞昌的墓葬。南常故城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440米,略呈长方形。故城东北隅,沿东墙基向北延伸出一个南北约100米的突出残存土墩部分,俗传为“北门”,亦称“瓮上”,其余地上荡然无存。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经常有画像石刻出土。曾发现距今两千年而完整无锈的汉代环首铁刀、汉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南常故城,旧志一说为建陵城,一说为建阳城。故城坐落在白茅山、寨山之阳,南常村东北方向的一片平原地带上,一条古河沿城址东部自北南流。
关于建陵城一说,《峄县志·古迹考》载:“建陵城在县西四十五里白茅山之阳,汉卫绾封建陵侯即此。”但此说与文献记载不符。《水经注》记载:“沭水,一渎南径建陵县故城东,汉景帝八年(前149)封卫绾为侯国。”《地名大辞典》载:“建陵县,汉侯国,后汉省,故城在今江苏沭阳县西北。”《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汉建陵县位置与《地名大辞典》的记载相同。由引可见,南常故城即建陵故城的说法显系不当。
关于建阳城一说,《诗经·鲁颂》记载:“居常与许。”东汉古文经学大家郑玄注释曰:“常,或作尝,在薛之南。”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可查见春秋时期“常”的地理位置即今南常故城附近。由此可见,南常故城可视为春秋时期的常(尝)邑。从今地名上看,故城南、北部有南常、前后北常等村,似皆以此城位置而定。《续山东考古录》载:“建阳县城在(县)西微北四十五里,俗称‘建陵城’。”《地名大辞典》载:“建阳县,汉侯国,后汉省,故城在今峄县西。”与《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建阳城位置相同。因此,此城应是西汉时期建阳县城所在地。
西周时期,区境内出现奚、常两个城邑。 奚邑在今区境北部的奚村一带,常邑在今南常、沙沟一带,二邑隶属于薛国。
孟尝君田文,他的父亲是齐威王之子,齐宣王之弟田婴。田婴受封于薛,时所谓薛公。孟尝君其后也承袭了薛公之位。他之所以被称为孟尝君,可能是起先被封在尝邑(亦即薛邑之旁的常邑)。孟尝君为谥号,时称“薛文”,或者尊称“薛公”(参见《史记》)。
其谥号得之,应是“孟”是庶子之长,(伯,嫡子之长。)孟尝君是田婴的小妾所生,妾生之子为庶子,“尝”、“常”古之通用,概于孟尝君早年被封于古薛城之南的常邑有关,“君”当时是对有威望的人的尊称。
故常邑是薛之下邑,是战国田文父子时薛国南面的一个城市。因为当初靖郭君田婴首先在薛国城内大修原薛国宗庙太庙,即原奚仲庙,并又补立自己的田氏宗庙于此,作为新的太庙;而孟尝君又把齐国的宗庙之祭器迁于此,也即立薛城为田氏父子的“国都”,而其附城奚、常,只能称邑。见于“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凡奚邑也不能够称城的原因,就在于此。由于薛国的太庙,奚仲庙早立于薛国城内,除了祭祀薛祖奚仲之外,还是颁布及其实施宗法制度、占卜、求巫的场所。奚公山上的奚公祠,或车服祠,作为墓前的祭祀祠,只有祭祀奚仲之功能。
安阳故城
故城遗址在今邹坞镇北安阳村北,为西汉新阳国遗址。《汉书·地理志》载:“新阳,侯国,隶属于东海郡。”《峄县志·疆域考》载:“新阳国,鸿嘉二年封,故城在西北四十里,今安阳城。”《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西汉之新阳国地理位置与上述记载相符合。
故城地处台型高地,长宽各约200余米,呈正方形,东、西、南三面墙基比较明显,有的地段竟高出地表4至5米,系由黄土夯筑而成。故城内,地面散见许多陶器残片。故城西北不远为墓山,山之阳古墓成群,这处较大的墓群与新阳故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古临城遗址
古临城遗址已无考,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临城)县南七十里,临山西,周四里。”相传临城为临王官家所筑,可临王为何时代人也无可考证。现北临城是否临城故址亦无所考,仅考明洪武二年设临城驿,驿址在今北临城小学院内,由此可知,北临城最晚也建在明代以前。北临城北有凤凰台遗址,这“凤凰台”很可能是“烽火台”的讹名。根据现有考证推测,如果今北临城不是临城故城遗址,那么,临城故城遗址也不会离此太远。

C. 建阳区的旅游

南平市建阳区名胜古迹有革命遗址3处、古文化遗址132处、古建筑12处、古墓6处、古石刻3处。回其中全国重点文物答保护单位2处(唐-元代建窑遗址、宋代朱熹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唐代将口窑址、宋代宋慈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

D.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

朱熹故里建阳市位于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历史上,特别是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东邻松溪、政和,南接建瓯、顺昌,西连邵武、光泽,北界武夷山、浦城,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省。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置建平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更名为建阳县。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唐石里(今黄坑镇)产嘉禾一本15穗,诏改建阳为嘉禾县。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复名建阳县,历明、清及民国。民国时期,建阳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曾设于县城。革命老区分布于9个乡镇77个行政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阳两度为地区行署所在地,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下辖8个镇、3个乡、二个街道办事处,190个村委会、22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总人口33.77万人,面积3383平方公里。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占人口1.5%的畲、满、回、苗、壮、蒙、侗等21个少数民族,约5600多人。
建阳史称朱熹、蔡元定、刘火龠 、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贤过化”之乡。与孔子齐名的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考亭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研究理学,著书立说,与蔡元定等创建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建阳称为“理学之乡”。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美日韩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祀拜谒,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来等国推崇。宋代以来麻沙、书坊雕版印刷全国闻名,“建本”图书远销海内外,是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有“图书之府”美称。建阳市人杰地灵,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是建阳童游人。13世纪,宋慈就撰写出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此外,北宋诗人、画家僧惠崇,宰相陈升之,明代福建第一个状元丁显,刻书家余象斗、熊大木,医学家熊宗立,清代天文学家游艺等都是建阳人。建阳名胜古迹有革命遗址3处、古文化遗址132处、古建筑12处、古墓6处、古石刻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
建阳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400毫升,年平均日照1802小时,适宜动植物生殖繁衍,有“嘉禾之乡”美称。
建阳丘陵山地面积30.58万公顷,占总面积90.4%;耕地面积3.1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87万公顷,草场面积2.2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2.19万公顷,年理论载畜量3.04万标准黄牛单位。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土层深厚、肥沃。
建阳素有“林海竹乡”美称,境内满目青山,层林叠翠,森林资源居全省第四位,为全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面积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1%。林种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灌木林、混交林等,木材蓄积量1250万立方米,毛竹6312.99万根,各种林副产品如松脂、笋、香菇等十分丰富。

E. 建阳区的历史沿革

汉朝建安八年(年),贺齐进兵建安,十年(205年)转讨上饶,分上饶地及建安之桐乡置建平县;贺齐为削弱建安县地方势力,将桐乡划入建平县。建平立县后,属会稽南部都尉(治今福州)。 建平县地域包括上饶部分地(即今铅山县)、建安县桐乡和崇安。 建安十二年到二十五年间(207~220年),分会稽南部都尉为建安郡,建平县改属建安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邵武立县,铅山招善、鹅湖二乡划属邵武,而旌孝等乡仍属建平。
晋朝太康元年(280年)分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二郡。同时,因建平县与荆州建平郡同名而改建平县为建阳县。 辖地仍有旌孝及福建之崇安、建阳。
及至南朝,建阳仍属建安郡。南朝宋,建安郡属江州(治今江西九江),齐属江州,梁属东扬州,陈初属闽州(治今福州),后属丰州(治今福州)。
隋朝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建安郡为县,建阳并入建安县,属泉州(治今福州)。
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四年复置建阳县,建阳县属建州。八年,建州属泉州都督府,建阳县并入建安县。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复置建阳县。 唐末,旌孝等乡划入弋阳县设铅山场(铅山场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升为县)。
五代梁、唐,建阳皆属建州。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以建州为镇安军(后改镇武军),建阳县属镇安军(后属镇武军)。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建阳县属永安军(治今建瓯,不久改忠义军)。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州改为建宁军,建阳县属建宁军。
宋淳化五年(994年),建阳县西北乡的崇安场升为崇安县;咸平元年(998年),分建阳之上梅、下梅、会仙(赤石)、黄村、周村、将村(以上三里属今星村、黄村一带)等六里入崇安;治平三年(1066年),分建阳之东南(今童游乡东南面及宸前东面一带)并入瓯宁县;元丰五年(1082年),分建阳从政(非以后建阳境内之崇政里)、籍溪(此二里属今五夫乡田尾、古亭、茅厂等地)、丰阳(兴田)、节和(黎源、澄浒一带)、建平(黎源、澄浒)、五夫等里入崇安。宋元佑四年(1089年),瓯宁县将建阳东南一些乡村归还建阳。
南宋绍兴二十二(1152年),建宁军升为建宁府,建阳县属建宁府。景定元年(1260年),建阳县之唐石里(今黄坑镇)产嘉禾,更名嘉禾县。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嘉禾县属建宁路。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嘉禾县复名建阳县。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建宁路复称建宁府,建阳县属建宁府。
清代建阳县属延建邵道建宁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民国二年,改延建邵道为北路道,建阳县属北路道。民国3年改北路道为建安道,建阳县属建安道。民国14年废道。民国22年,十九路军在闽起义,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建阳县属延建省。民国23年,福建省政府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阳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驻地在浦城)。民国24年,建阳县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专员公署由浦城迁至建阳。县名沿袭清朝。
民国29年(1940年),又分建阳的崇文上里,包括今崇安之城村(古粤城)、大渚、井前、杨厝等地入崇安。是年10月,水吉从建瓯分出升为水吉县。
民国30年(1941年),将崇安县星村镇(同建阳县长坪乡接壤的)施家坪、源头一带(共288亩),划归建阳县管辖。
1949年8月24日,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建阳属于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建瓯)。
1950年9月专署迁建阳,建阳县属建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4年秋,邵武县水北区清平乡将坑上、薮上、西演、李家坡、黄竹楼、徐竹塘、邱家漈与下坪,划归黄坑区九峰乡管辖;斗米岭、泥洋、王坝溪、(里外)对田、(里外)大竹栏、三板桥与倒水,划归黄坑区桂林乡管辖,共15个自然村,人口最多的村有20户。
1956年6月建阳专署撤销,成立南平专署,建阳县属南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6年,水吉撤销县制,将所属一区(治所水吉)、五区(治所郑墩)、六区(治所漳墩)三个区及二区的下墘、黄地、岭头、陈地、仑尾等5个乡,三区的回龙、垅下、浒洲、马岚、澄溪与南头等6个乡,四区的小湖、贵源、大湖、马坑、东鲁与鸿庇等6个乡划与建阳,置回龙区、郑墩区、小湖区及水吉镇。
1967年2月,邵武县胡书公社屯上大队划出4个生产队给建阳界首大队管辖。
1968年5月设南平地区革命委员会,建阳县属南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7月南平地革会迁建阳,建阳县属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建阳地区行政公署,建阳县属建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9年1月行政公署迁南平(今延平区),建阳县属南平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
2014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以原建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建阳区的行政区域;南平市政府驻地由南平市八一路439号迁至南平市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
2015年3月18日,南平市建阳区成立。

F. 建阳的古玩批发市场在哪里

我只知道在我家这里有个古玩文化创意园

G. 福建建阳市市名的来历

考亭书院遗址:
位于建阳市城区西南三公里处.号称宋代5大书院之一
白塔山风景区内:
为建阳道教名容山,位于建阳与武夷山红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交界
处,海拔
1553米..山上的道观已有千年历史.推荐你去逛逛..
建阳莒口西山:
有古城墙,古练兵场,宋理宗摩崖石刻,朱熹建的书院,还有绝美的风景.推荐
庵山森林公园:建阳第一名山..
朱熹陵园:
座落建阳市黄坑镇后塘村大村谷。
宋慈墓:
座落在建阳市崇雒乡昌茂村旁
明代五层白塔:
位于书坊覆船山上
建窑遗址:
宋代八大窑口之一,著名的黑釉,位于水吉镇
宋代雕版印刷:
书坊乡,现存书林门,积墨池.
圣迹寺:
千年古刹,位于莒口佛迹岭.
还有很多很多啊..就先推荐这些吧..~建阳其实有许多许多值得一去的古迹的.毕竟有一千八百年的建县史啊..

H. 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迹是哪个呢

闽越水镇

(一)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应当属福州市闽越水镇,当人这只是之一,松溪县也是古县之一,历史悠久。

考古发现证明,大约在5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类已经广泛分布在闽江、汀江、九龙江、晋江流域和边海岛屿地区。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时代的文化比较,既有一些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地差异。


松溪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始置东平县,属建安郡。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裁并郡县,撤东平县改名东平乡。从南北朝至隋唐均属建安县。

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东平乡属吴越国处州龙泉县。

五代晋天福五年(940年),闽富沙王建安镇安军节度使王延政夺吴越国之东平乡大部地方,于天福六年立为松源镇。

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南唐灭闽,松源镇属南唐永安军。

五代周广顺元年(951年)即南唐保大九年,南唐政权升松源镇为松源县,县治设今旧县乡政府所在地,属南唐忠义军。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迁县治于今址,改名松溪县,属福建道建州。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属两浙西南路建州。

雍熙二年(985年),属福建路建州。

隆兴元年(1163年),属福建路建宁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江浙行中书省建宁路。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属福建行中书省建宁路。

至正十八年(1358年),属福建行中书省建宁分省。

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福建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称布政使司建宁府。

南明福王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松溪县曾改名嵩溪县。

顺治三年十一月十四日(1646年12月31日),清兵进驻松溪县城,复名松溪县,属福建省延建邵道建宁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福建省划分为4个道,松溪县属福建省北路道。

民国三年(1914年)北路道改称建安道,道公署均驻南平。 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入闽,次年2月成立松溪县政府,直属福建省政府。

民国二十二年(1922年)11月,福建一度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松溪县属延建省。翌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败,松溪县复直属福建省。

民国二十三年(1923年)7月,省县之间设立行政督察区,全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松溪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四年(1924年)10月,改称第三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均驻浦城,

民国二十七年8月(1938年)迁建阳)。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4日),松溪县解放,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第一行政督察区改称建瓯专区,9月,改名建阳专区。

1956年3月撤销建阳专区,松溪县属南平专区。

1959年7月1日划归福安专区。

1960年2月1日,松溪、政和两县合并,称松政县,县治设松溪城关,仍属福安专区。

1962年8月2日恢复松溪、政和两县建制。

1970年7月1日再度与政和县合并,复属南平专区(1971年6月,改称建阳地区)。

1975年3月15日再次恢复松溪、政和两县建制,仍属建阳地区(1989年1月又改为南平地区)。

I. 福建建阳市的古迹

考亭书院遗址:
位于建阳市城区西南三公里处.号称宋代5大书院之一
白塔山风版景区:
为建阳道权教名山,位于建阳与武夷山红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交界 处,海拔 1553米..山上的道观已有千年历史.推荐你去逛逛..
建阳莒口西山:
有古城墙,古练兵场,宋理宗摩崖石刻,朱熹建的书院,还有绝美的风景.推荐
庵山森林公园:建阳第一名山..
朱熹陵园:
座落建阳市黄坑镇后塘村大村谷。
宋慈墓:
座落在建阳市崇雒乡昌茂村旁
明代五层白塔:
位于书坊覆船山上
建窑遗址:
宋代八大窑口之一,著名的黑釉,位于水吉镇
宋代雕版印刷:
书坊乡,现存书林门,积墨池.
圣迹寺:
千年古刹,位于莒口佛迹岭.
还有很多很多啊..就先推荐这些吧..~建阳其实有许多许多值得一去的古迹的.毕竟有一千八百年的建县史啊..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