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顶遗址
Ⅰ 考古人员在罗布泊发现什么时期的古城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9日报道,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近期在罗布泊进行考古调查时,在孔雀河北岸发现一座古城遗址,其附近还有数座墓葬分布。
考古人员对古城附近的3座墓葬进行了发掘,编号为M1的墓葬为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墓道位于竖穴南侧,整体呈“甲”字形,墓地已被盗掘,人骨散落在墓室内外,估计有6具人骨,在填土中清理出铜镜残片、银耳环、碳精珠、马蹄形木梳、木箭杆、织锦残片等遗物。编号为M3的墓室内人骨散乱,至少有30具个体。
胡兴军介绍,M1、M3中出土织锦残片显示,墓葬形制规格较高,非一般平民所能拥有,墓地可能是楼兰国早期贵族墓葬;出土器物多角弓、羊头等,显示出西域诸国时期“引弓之民”的特征。
胡兴军表示,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西域土著诸国建立的城池都应为圆形,而该古城无论形制、构筑方式,还是地表遗物、周围墓葬材料等,都符合西汉时期的楼兰城特点。
Ⅱ 鞍山市有什么风景名胜
千山 又名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8公里处,面积44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远在隋唐时期,千山就有寺庙建筑,清代中期,道教传入千山,相继建成了“五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38处不同风格的庙宇和大量的碑、塔、亭、阁。 千山有景点300余处,按自然地形分为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4个景区。北部景点主要有无量观、龙泉寺、南泉庵、五佛顶和“小黄山”;中部景点主要有中会寺、五龙宫;西部主要景点有太和宫、斗姆宫;南部景点主要有香岩寺、仙人台。千山北部景区还新建了全周电影院、惊险世界宫、唐代古城等一批人造景观,架设了五佛顶、小黄山两条空中客运索道和森林火车。 在千山北部绣莲台景区内,一尊天然形成的巨型弥勒大佛威严正坐山巅。大佛身高70米、肩宽50米、头高10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千山一大奇观。
汤岗子温泉 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位于市区西南部15公里处,面积为65万平方米。该温泉泉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温度达72℃,并含有钾、镁、氡、钠等30余种微量元素。用温泉水和热矿泥配合按摩、针灸、蜡疗及光电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 病、外伤后遗症都有明显疗效。疗养院内环境优雅,风格独特。曾经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居住过的“龙宫温泉”和东北军阀张作霖修建的“龙泉别墅”均保存完好,使该温泉成为康复和旅游的胜地。
二一九公园 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市级综合性公园,位于市中心东部,建于1950年,为纪念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日而命名。公园总面积78公顷,有儿童活动区、花卉观赏培育区、安静休息区、动物观赏区、水上活动区和东山游乐园、玉佛山风景区。
玉佛苑 位于鞍山市二一九公园东侧、东山风景区脚下,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玉佛苑主体建筑高33米,宽66米,纵深58米,红墙碧瓦。2001年,又在西南角和西北角分别增建仿清建筑钟楼和鼓楼,更显其气势恢宏。殿内有重达260.76吨的“玉石王”雕刻成的玉佛,正面为高5.23米的释迦牟尼佛,背面为高2.66米的渡海观音,堪称世界玉佛之最。
药山风景区 药山系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北部韭菜沟乡、三家子镇、石庙子镇的交界处,距县城60公里,因盛产药材而得名。药山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与千山、凤凰山、医巫闾山并列齐名。药山山势高峻,由东北向西南起伏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石花顶海拔889.7米。分为古城顶景区、清华观景区、梨花坞景区、石花顶景区和古战场景区等五大景区。现正在分步开发建设,已部分对外接待。
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鞍山海城市(县级)东约45公里处,总面积38.3平方公里,分为8个景区、200多个景点,有大小山峰450座。该森林公园以奇峰怪石、森林茂密而著称。园内的仙人洞是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洞曾为古人类生活遗址,曾出土过猛犸象、披毛犀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洞内藏有“飞龙饮泉”景观,这种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岩溶洞穴景观堪称东北一绝。
Ⅲ :辽宁锦州龙潭宫寺庙项目
千山又名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8公里处,面积44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远在隋唐时期,千山就有寺庙建筑,清代中期,道教传入千山,相继建成了“五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38处不同风格的庙宇和大量的碑、塔、亭、阁。 千山有景点300余处,按自然地形分为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4个景区。北部景点主要有无量观、龙泉寺、南泉庵、五佛顶和“小黄山”;中部景点主要有中会寺、五龙宫;西部主要景点有太和宫、斗姆宫;南部景点主要有香岩寺、仙人台。千山北部景区还新建了全周电影院、惊险世界宫、唐代古城等一批人造景观,架设了五佛顶、小黄山两条空中客运索道和森林火车。在千山北部绣莲台景区内,一尊天然形成的巨型弥勒大佛威严正坐山巅。大佛身高70米、肩宽50米、头高10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千山一大奇观。 汤岗子温泉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位于市区西南部15公里处,面积为65万平方米。该温泉泉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温度达72℃,并含有钾、镁、氡、钠等30余种微量元素。用温泉水和热矿泥配合按摩、针灸、蜡疗及光电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 病、外伤后遗症都有明显疗效。疗养院内环境优雅,风格独特。曾经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居住过的“龙宫温泉”和东北军阀张作霖修建的“龙泉别墅”均保存完好,使该温泉成为康复和旅游的胜地。 二一九公园是鞍山规模最大的市级综合性公园,位于市中心东部,建于1950年,为纪念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日而命名。公园总面积78公顷,有儿童活动区、花卉观赏培育区、安静休息区、动物观赏区、水上活动区和东山游乐园。 玉佛苑位于鞍山市二一九公园东侧、东山风景区脚下,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玉佛苑主体建筑高33米,宽66米,纵深58米,红墙碧瓦。2001年,又在西南角和西北角分别增建仿清建筑钟楼和鼓楼,更显其气势恢宏。殿内有重达260.76吨的“玉石王”雕刻成的玉佛,正面为高5.23米的释迦牟尼佛,背面为高2.66米的渡海观音,堪称世界玉佛之最。 药山风景区药山系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北部韭菜沟乡、三家子镇、石庙子镇的交界处,距县城60公里,因盛产药材而得名。药山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与千山、凤凰山、医巫闾山并列齐名。药山山势高峻,由东北向西南起伏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石花顶海拔889.7米。分为古城顶景区、清华观景区、梨花坞景区、石花顶景区和古战场景区等五大景区。现正在分步开发建设,已部分对外接待。 白云山白云山位于鞍山海城镇东约40公里处,总面积38.3平方公里,分为8个景区、200多个景点,有大小山峰450座。该森林公园以奇峰怪石、森林茂密而著称。园内的仙人洞是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洞曾为古人类生活遗址,曾出土过猛犸象、披毛犀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洞内藏有“飞龙饮泉”景观,这种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岩溶洞穴景观堪称东北一绝。
Ⅳ 以青岛,我迷人的家乡为题目作文500子
作文不能抄的,这里给你素材希望能帮到你
青岛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伙伴城市,世界嘱目的奥帆赛将在这里举行.借助奥运会的风帆,举办与之相适宜的节会,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繁荣是难得机遇.李沧区政府从2001年起就着力构思和组织策划这样一个节会.经过五年的实践,从成功地举办四届中国青岛赏花会进而创办青岛民俗文化节,走出了一条整合地方特有民俗文化资源,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办节会路子.
一、 理清发展思路 找出发展优势
青岛市新的区划之后,为了打造自己的地区文化新形象,各区、市都在打造地域性节会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想方设法争夺战略制高点.如四方区的糖球会、市北区的萝卜山会、市南的海洋节……这块旅游文化蛋糕具有十分诱人的魅力!李沧区的优势在哪里?是颇具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从传统的地理角度看,新区划以后,李沧区面临着旅游资源零乱破碎的尴尬局面:它的西边有海(胶州湾),但早已被工厂、高速公路和居民住宅区所吞噬;东边有山,却只是崂山西部边缘的一部分,景观资源比较破碎,可以说只有山海之名而难得山海之利.因此,只有另辟蹊径重新组合特有的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产品.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们发现李沧区存在着两大优势,一是腹地广阔,二是古遗址和文物较多.
从第一个优势看,区位东部具有后发优势的土地就大致相当于四方区的面积,而且天然花卉繁多,从明朝以来这里就盛产梨,春天梨花如雪;李村东部有久负盛名的万亩桃园,前崂山区曾举办过桃花节;十梅庵村民承包荒山后,引进栽培了上万株梅花,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梅园;戴家北山的红石壁子发现了数百亩映山红,这是我市市内少有的野生花卉景观.另外还有樱桃花、金银花、花椒花、野芙蓉等等.这些花卉距离居民区比较近,交通比较方便,适合于广大市民在清明前后踏青时节自由观赏,且大部分没有门票之累.针对这一优势,我们创办了“2002年中国青岛赏花会”.
第二个优势是,我区散布着一些上迄商周,下至民初的文物建筑,在过去的社会动乱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是种地方文化负担,但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为发展旅游事业锦上添花.
二、 挖掘历史文化 整合文化资源
赏花会是一项文化活动,它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赏花踏青活动;第二,是一种以赏花为背景和载体的群众参与性文化活动;第三,是一种揭示地方文化传统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手段.它既着重于经济效益,更着重于社会效益,所以要在历史文化上下功夫.
在李沧区内,有三千年前商周时期东夷人留下来的三处遗址(即十梅庵“古城顶”遗址、杨戈庄遗址、上王埠遗址),有几经废弃挪用的道教建筑明真观,有历经沧桑被勉强保留下来的大枣园村王氏功名牌坊,有上世纪30年代就被列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的于家下河村于仙姑塔,有清朝维新思想家康有为的原葬墓,还有玄阳观(竹子庵)、三清洞等等.
据此,区政府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拨款490万元修复了明真观,另拨专款修复大枣园牌坊、于家下河村仙姑塔,同时对“古城顶”商周时期东夷人的遗址进行了保护和发掘.
我们请有关学者对这些文物所能体现的思想内容进行扬弃,寻找出比较科学的、民主的、人性化的东西.如对明真观,主要通过宗教设施的兴衰体现历史的变化,特别是日寇侵华战争中对宗教设施的破坏,激发人民的爱国心.对于家下河的仙姑塔,则是剔除其封建迷信的糟粕,体现于更姑娘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悲剧色彩.对“古城顶”,主要突出它作为商周时期东夷人遗址在青岛市内的史学价值.对大枣园王氏牌坊,主要宣扬王氏家族重视教育和传说中的的王懿刚直不阿的品格.对康有为,主要彰显其在现代维新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地位.
同时,加大花卉资源的开发,在毕家上流村的百果山风景区引进高科技的睡莲、荷花,形成集观赏、科研、食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现在这里种植着睡莲180多个品种,荷花580多个品种,其它水生植物260多个品种,是目前国内睡莲、荷花品种最多,最全的地方.2002年它又通过遗传基因培养出10个耐旱睡莲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已成规模的基础上,2005年举办了全国第九届荷花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个基础上,在毕家上流的百果山风景区开辟了三条樱桃沟,在赏花后可以品尝到第一道天然水果.据此,又在李沧区境内初步开辟了两条旅游线路.
三、 重在群众参与,举办文化活动
我们举办节会就是要人民群众共尝改革开发带来的成果,共享经济繁荣带来的欢乐,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赏花会中兴起,毕家上流村和兴华路社区、东小庄社区的锣鼓队,少儿中心的艺术节目,老年模特儿表演队的风采,朝鲜族舞蹈艺术团的演出都在节日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由于节会的强劲拉动,赏花的文章也越做越大,人们驾车或徒步前来赏花,充满了现代化城市里难得的野趣.特别是组委会组织发起的两届登山赏花游活动,内容为登戴家山,探三清洞、观映山红,观千年银杏树,访竹子庵,听传说故事,请参与者为景区的建设提意见.每年的登山人数在千人以上,这暨丰富了登山活动的内容,又宣传了我区新的景观景点.
四、 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做大做强民俗品牌
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区的自然花卉资源在逐渐萎缩,迫使我们不得不开辟新的门径,寻找新的节会亮点.2006年,李沧区委、区政府在总结前几届成功举办赏花会经验的基础上,从继续做大民俗品牌入手,推出了青岛民俗文化节,节会的名称定为“2006年中国青岛赏花会暨首届青岛民俗文化节”,推介出李村文化大集、“够级”扑克擂台赛、明真观民俗文化周三项民俗活动.第一项的目的在于从传统百年大集中找到一个办节会的载体为主会场,以现代文化理念包装传统的商业集市;第二项的目的在于推介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第三项的目的在于为恢复明真观庙会做准备.
四月八日,开幕式在李村文化广场隆重开幕.这次由中央电视台《 梨园擂台》栏目参与的开幕式演员阵营有200多人,地方戏曲名家众多,在青岛造成非常大的轰动效用.由我区冠名的节目第一次分上下两集向全国播出,扩大了我区的知名度.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文艺节目演出中,会场内秩序井然,观众自觉地遵守纪律,没人中途退场,体现了我区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中央电视台和新闻媒体的广泛称赞.他们说,我们走遍全国,没有见过这么文明的观众,这是李沧区多年来三个文明建设的结果,在高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确为楷模.
李村大集初载于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志》,德占青岛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也是中西文化的融合部,百年之间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组委会划出308国道大桥以西12000平方米的面积对外招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商业摊点.集会共7天,包括一头一尾两个集日,入市的有花鸟奇石根雕、文物图书、小工艺品、地方特色小吃,并有各种民间才艺展示.人气旺盛,气氛热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大集的商业摊位东侧,组委会搭建露天舞台进行地方戏曲天天演,剧种剧目有茂腔《罗衫记》、柳腔《赵美荣观灯》、吕剧《墙头记》,附近居民为久违的传统戏曲所吸引,每天在开幕前一个多小时就排满了凳子,观众达上千人,许多老人都感慨地说,这次真是重现了李村大集的早年风光!
由于节会的造势,将本来是春天集日淡季推出了一个高潮,赶集人流每天达到五万多人,沧口、城阳、崂山,以及四方、市南等区的居民慕名而来,为整个李村商圈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优惠购物周也是收益匪浅,有统计数字表明,开幕式当天就进账300万元.
此次“一会一节”引起轰动最大的是全国首届“够级”扑克擂台赛.“够级”扑克游戏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我区的沧口广场.牌局的规则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怀,因其特有的团队精神及民主追求,还有不适宜赌博的特点,在半个世纪中很快传遍全国,并远播海外,这是我区的一笔文化财富.组委会推出此项目,近期目标是让“够级”“认祖归宗”,澄清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其发源地的模糊认识,长期目标是打造出一个李沧民俗的文化品牌.
消息传出后,全国数十家报刊、电视、广播电台进行了转载,互联网上一时议论风起,支持者众.联众网站因此进行了征文活动.山东卫视首先进行了采访报道,有十三个城市的热心观众打来电话表示支持.青岛电视台《新闻60分》观众互动栏目中,当场支持率就高达85%.《中国文化报》发表了专门的文章.4月16日中午,中央电视台播发了长达四分钟的重要新闻,香港《大公报》也进行了报道.此活动激发了市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消除了对“够级”发源地的认识岐义,取得了重大成功.
明真观位于李沧西部的沧口地段,是一个历史文化景点,重开传统的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有着坚实的基础.明真观修复后,在此举办了两届民俗文化周.组委会与市民俗协会联合举办了灯谜竞猜活动.由东海劳山鼓乐团道教音乐在观内进行了经典道教音乐演奏,500多名观众欣赏了独具风格的宗教音乐.
民俗文化节的戏曲演出主要集中在地方戏上,即茂腔、柳腔、吕剧,所演出的剧目也都是传统剧目.为了把节会办好,我们选择在李村大集和沧口广场下午分别演出,节日期间每天都有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每天晚上,永乐影城在市区放映电影,请群众在露天自由观看,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一节一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文化,拉动的也不仅仅是经济,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平,2003年《青岛晚报》报道,在虎山体育场的开幕式过后,清场时仅见到两个矿泉水瓶.在我们所组织的五项大型开幕式、五项闭幕式,50多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群众自觉守纪律,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件.我们的节会从举办赏花会开始,到与青岛民俗文化节联袂,走了一条深化和挖掘地方特有民俗资源的道路,提升了李沧区的文明度和美誉度,也为子孙积累一笔精神文化财富.
总结五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条值得重视.
第一、节会要立足于当地的特有资源,特别是在挖掘自有民俗文化资源上下功夫,使其不但有深度,而且还要有广度,使之可持续性地发展.
第二、节会要特别注重群众性的参与,让人民群众在节日中享受愉悦快乐,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才有群众基础和发展动力.
第三、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提高,主动寻找出新的热点和发掘新的题材,使节会的节目常出常新.
第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办节会的专家队伍,形成一个熟悉各种节会市场的专业团队,可以大大地节省信息费用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节会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五、在市场化运作上不断地探讨,走出一条在政府主导下靠市场化运作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办节会路子,这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课题.
Ⅳ 越国是否曾迁都山东琅琊
万里征尘解越国迁都之谜【转帖】
绍兴两位考古专家张志立和彭云,最近历时64天,怀揣3万多元钱,行程1.35万公里,历尽艰辛,遭遇险情,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和遗址102处。近日两人回到绍兴时,几乎身无分文,有的是一身疲惫。但他俩仍喜滋滋的,因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俩底气十足地推断,越王句践迁都的琅琊应在江苏省连云港,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山东琅琊。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称,此考古调查属考古新发现,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绍兴文理学院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志立和绍兴博物馆研究员、文理学院特聘考古专家彭云一脸兴奋地向笔者说起这次考察缘由。
史载,公元前473年,越王句践灭吴,之后迁都琅琊,但琅琊到底在哪里,史无定论,一般典籍都认为在如今的山东琅琊。为弄明白琅琊到底在哪,张志立和彭云曾于去年6月前往山东胶南县进行考察。胶南县南部傍海处有座琅琊山,山并不高大,周围才十余公里,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很著名的地方。《汉书·地理志》琅琊郡琅琊县下注云:“越王句践尝治此,起馆台,〔有〕四时祠。”《越绝书》言:“句践徙都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吴越春秋》亦言:越王句践二十五年(前470年),“既已诛忠臣(文种),霸于关东,从琅琊起官台,周七里,以望东海。”自越王句践迁都琅琊,历兴夷、翕、不扬、无疆、玉、尊,至亲,共“八主,皆称霸,积二百二十四年。亲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郭璞《山海经》琅琊台注云:“今琅琊临海边有山,嶕绕特起,壮如高台,此即琅琊台也。琅琊者,越王句践入霸中国之所都。”《水经注·潍水篇》说:“琅琊,山名,越王句践之故国也。句践并吴,欲霸中国,徙都琅琊”。其后人们遂把越王句践迁都琅琊,筑琅琊台作为定论,至今许多学者仍然信奉其说。 然而此行的考察结果令他俩颇感意外,琅琊台的文物没有一件具越文化特征,年代最为久远是秦代的。也就是说此地见不到令人信服的相关考古依据。
于是,他俩将注意力集中到历史上越国首都琅琊不可能在山东之说。该学说的理由是当时的山东东南部,有齐、鲁两个大国,并以泰山、蒙山、沂山山脉为界。大致泰、蒙山以北到海为齐国;泰、蒙山以南偏西为鲁国;当时还有一个强大的莒国,莒在鲁国的东北,东到海(包括今山东的莒县、五莲、日照、沂水等地),其北为齐国,其东境到海边的琅琊港。因而,越王句践不可能在强大的齐国和莒国之间的齐国琅琊邑(今胶南琅琊镇,夏河古城址)建都。
再说,1982年和1992年的两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胶南县、日照地区、莒县境内均未发现吴、越国文化的遗物,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句践迁都的琅琊极有可能不在山东。琅琊是越国势力最强盛时期的首都,找到琅琊,无疑对研究越国历史变迁及越文化研究都具不可估量价值。
为彻底弄明白琅琊究竟在哪里,张志立和彭云在绍兴文理学院的支持下,自今年3月始,再次踏上了历时64天的北上考察之路。 目标锁定古城址 “按照历史记载,越国在灭掉吴国后,曾经与今山东境内的多个小诸侯国发生过战争,那么琅琊会不会在山东南部?”按此想法,张志立和彭云先来到了临沂。
临沂河东区的祝丘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迹。在这里,他俩捡到了一些散落的布纹、方格纹陶片,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一眼就认出这是典型的印纹硬陶,是在摄氏900~1100度的环境中烧制出来的,十分坚硬,这是当时越国才有的先进工艺。同期的齐鲁陶器一般是在不超过摄氏800度的环境中烧制出来的,质地酥软,花纹也以绳纹为主。陶器是古代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器皿,越国陶片的出现增添了他俩的信心。此后他俩又在沂河与沭河附近的向国故城、小官村城址、北沟头故城发现了大量带有越国风格的陶片。 然而凭这些陶片仅能说明古代越国人足迹曾抵此地,离找到琅琊古城所在还有相当距离。经过查阅古代资料,两位考古专家发现,古代的沭水和沂水都是南北走向,现在的沭河和沂河在江苏连云港一带注入大海。古代越人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既然上游已发现大量越人活动遗迹,那么下游极有可能存在越人集聚的新都城——琅琊。顺着这一思路,他俩来到了江苏连云港境内。最终将目标锁定在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址。 经过实地调查,这处遗址周长约5公里,城三面环山,东朝大海。朝海一面筑有半月形城墙,长1000余米,高10余米。目前城中已被废矿砂填平,形成方圆5公里、深约20余米的积沙。城中部露出古时的一个高台地,长约300米,宽约150米。 “我们在那里大约找了半个小时,采集到大量越国陶片残器,均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的印纹硬陶。很明显带有越国文化的特征,而且这里的陶片不仅数量多,陶片的规模也比之前找到的大许多,一些底部和颈部的残片显示,这里曾经存在过许多大型陶器,初步推断不是瓮就是米缸,或者是酒坛。很显然,这里曾经有过大量人口聚居的迹象。”彭云兴奋地说。 当时的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大海即在山下,城中起观台以望东海也应当为这里。九龙口古城,南有淮水,西有当时注入淮水的沭水(今沭河)、新沂河和沂水(今沂河、新沂河),北有沂蒙山为天然屏障,东靠东海,其周围是苏北大平原,土地肥沃,水产、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原为吴故地,当是建都的最佳之地,也是越国争霸中原最佳的前进基地。 此后的考察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发现九龙口古城后,张志立和彭云又对周围广大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考察,结果发现此城方圆数十里内存在着大量当时越国人活动的遗迹。同属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并有越国文化的印纹硬陶片的二涧遗址、孔望山古城、土船顶遗址等居地遗址散布在九龙口周围,连云港的云台山、花果山等附近山上发现1000余座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的大石盖墓(土墩石室墓),当地称“藏军洞”。 而在其北约50公里的海边尚有一周长3000余米的盐仓古城。其西北、沭河中上游还有越国印纹硬陶片及青铜器出土的小官庄古城(马 山),周长约6公里,亦是三面环山一面较平,依山傍水,十分幽美而壮丽。可以想见,当时越国迁都锦屏山后西北边城,沿沭水而下,有祝丘城、临沂古城、北沟头古城、郯国故城、鄫国故城、鲁兰城等城作为屏障,拱卫京畿。 另据《唐·通典·卷一百八十·郡县十》朐山条记载:“朐山,有羽山殛鲧处、东北有琅琊山、汉朐县,故城在今县西南。秦始皇立石以为东阙门。即此地萧齐置青州于此。”秦始皇时立朐县,秦始皇35年(前212年)立石为秦东门。而今锦屏山即秦立石为东阙门的琅琊山。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九龙口即为琅琊古城。 考察途中误入流沙 考察途中是异常艰苦的,张志立和彭云每天7点起床,在野外考察要忙到晚上11点才能回到宾馆。从绍兴出发一个多月,两人的体重就减轻了5公斤。 有次,他俩坐了40公里的摩托车,风吹得脸部都麻木了,一点感觉都没有,下车很久手还抖个不停。彭云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经参与过绍兴印山越国贵族大墓发掘、杭甬高速公路考古保护等多项重大考古课题。在考察途中首次发现越国陶片时,也许是太兴奋,她的腿一扭就站不起来了,当地的医生建议她不要走动,多休息,但她自己买了点伤药贴上便继续赶路。 在九龙口古城址,张志立急切想登城中部高台了解更多情况。高台距西面山岩仅50米,中有小溪流过,水清澈见底,仅10厘米深。兴奋的张志立没多想,一脚就踩了进去,不料脚刚踩到溪底的沙,沙就开始下陷,是流沙!张志立随即转身卧倒,一边将手中相机抛到岸上,一边拉住两根手指粗的芦苇。求生的本能促使张志立用力拽芦苇杆,结果芦苇断了一根!“不能再用力了”,张志立一瞬间冷静下来。经过短暂的寻找,他发现右手前方10厘米之处有个树根,一半埋在沙里,一半露外面。“这可能是惟一的机会了”,他攒足了力气往上一纵,啪,仅存的一根芦苇也断了,好在右手两根手指已搭在树根上了。再次用力,猛的一拽树根,人终于出来了,救了他一命的树根却沉到水中,不一会就被流沙掩埋,再也看不到了。回到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那条路早就不能走了,现在登台必须从东面上去。第三天中午,张志立又来到了九龙口,这次他没有再冒失,和彭云沿着羊蹄印登上了高台。 尽管考察途中茹苦历险,但对所获成果他俩十分满意。张志立说:“推断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古城为越王句践迁都之琅琊,2000余年的历史悬疑也就水落石出,为今后研究越国文化理清了方向,当然最后定论,尚要做大量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他透露,他俩拟于6月下旬再去九龙口古城遗址,利用暑假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发掘,力争早日彻底破解越王句践迁都这一千古之谜。
Ⅵ 美丽的福泉,我的家(风景)作文800字
青岛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伙伴城市,世界嘱目的奥帆赛将在这里举行。借助奥运会的风帆,举办与之相适宜的节会,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繁荣是难得机遇。李沧区政府从2001年起就着力构思和组织策划这样一个节会。经过五年的实践,从成功地举办四届中国青岛赏花会进而创办青岛民俗文化节,走出了一条整合地方特有民俗文化资源,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办节会路子。 一、 理清发展思路 找出发展优势 青岛市新的区划之后,为了打造自己的地区文化新形象,各区、市都在打造地域性节会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想方设法争夺战略制高点。如四方区的糖球会、市北区的萝卜山会、市南的海洋节……这块旅游文化蛋糕具有十分诱人的魅力!李沧区的优势在哪里?是颇具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从传统的地理角度看,新区划以后,李沧区面临着旅游资源零乱破碎的尴尬局面:它的西边有海(胶州湾),但早已被工厂、高速公路和居民住宅区所吞噬;东边有山,却只是崂山西部边缘的一部分,景观资源比较破碎,可以说只有山海之名而难得山海之利。因此,只有另辟蹊径重新组合特有的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产品。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们发现李沧区存在着两大优势,一是腹地广阔,二是古遗址和文物较多。 从第一个优势看,区位东部具有后发优势的土地就大致相当于四方区的面积,而且天然花卉繁多,从明朝以来这里就盛产梨,春天梨花如雪;李村东部有久负盛名的万亩桃园,前崂山区曾举办过桃花节;十梅庵村民承包荒山后,引进栽培了上万株梅花,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梅园;戴家北山的红石壁子发现了数百亩映山红,这是我市市内少有的野生花卉景观。另外还有樱桃花、金银花、花椒花、野芙蓉等等。这些花卉距离居民区比较近,交通比较方便,适合于广大市民在清明前后踏青时节自由观赏,且大部分没有门票之累。针对这一优势,我们创办了“2002年中国青岛赏花会”。 第二个优势是,我区散布着一些上迄商周,下至民初的文物建筑,在过去的社会动乱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是种地方文化负担,但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为发展旅游事业锦上添花。 二、 挖掘历史文化 整合文化资源 赏花会是一项文化活动,它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赏花踏青活动;第二,是一种以赏花为背景和载体的群众参与性文化活动;第三,是一种揭示地方文化传统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手段。它既着重于经济效益,更着重于社会效益,所以要在历史文化上下功夫。 在李沧区内,有三千年前商周时期东夷人留下来的三处遗址(即十梅庵“古城顶”遗址、杨戈庄遗址、上王埠遗址),有几经废弃挪用的道教建筑明真观,有历经沧桑被勉强保留下来的大枣园村王氏功名牌坊,有上世纪30年代就被列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的于家下河村于仙姑塔,有清朝维新思想家康有为的原葬墓,还有玄阳观(竹子庵)、三清洞等等。 据此,区政府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拨款490万元修复了明真观,另拨专款修复大枣园牌坊、于家下河村仙姑塔,同时对“古城顶”商周时期东夷人的遗址进行了保护和发掘。 我们请有关学者对这些文物所能体现的思想内容进行扬弃,寻找出比较科学的、民主的、人性化的东西。如对明真观,主要通过宗教设施的兴衰体现历史的变化,特别是日寇侵华战争中对宗教设施的破坏,激发人民的爱国心。对于家下河的仙姑塔,则是剔除其封建迷信的糟粕,体现于更姑娘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悲剧色彩。对“古城顶”,主要突出它作为商周时期东夷人遗址在青岛市内的史学价值。对大枣园王氏牌坊,主要宣扬王氏家族重视教育和传说中的的王懿刚直不阿的品格。对康有为,主要彰显其在现代维新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地位。 同时,加大花卉资源的开发,在毕家上流村的百果山风景区引进高科技的睡莲、荷花,形成集观赏、科研、食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现在这里种植着睡莲180多个品种,荷花580多个品种,其它水生植物260多个品种,是目前国内睡莲、荷花品种最多,最全的地方。2002年它又通过遗传基因培养出10个耐旱睡莲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已成规模的基础上,2005年举办了全国第九届荷花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个基础上,在毕家上流的百果山风景区开辟了三条樱桃沟,在赏花后可以品尝到第一道天然水果。据此,又在李沧区境内初步开辟了两条旅游线路。 三、 重在群众参与,举办文化活动 我们举办节会就是要人民群众共尝改革开发带来的成果,共享经济繁荣带来的欢乐,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赏花会中兴起,毕家上流村和兴华路社区、东小庄社区的锣鼓队,少儿中心的艺术节目,老年模特儿表演队的风采,朝鲜族舞蹈艺术团的演出都在节日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由于节会的强劲拉动,赏花的文章也越做越大,人们驾车或徒步前来赏花,充满了现代化城市里难得的野趣。特别是组委会组织发起的两届登山赏花游活动,内容为登戴家山,探三清洞、观映山红,观千年银杏树,访竹子庵,听传说故事,请参与者为景区的建设提意见。每年的登山人数在千人以上,这暨丰富了登山活动的内容,又宣传了我区新的景观景点。 四、 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做大做强民俗品牌 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区的自然花卉资源在逐渐萎缩,迫使我们不得不开辟新的门径,寻找新的节会亮点。2006年,李沧区委、区政府在总结前几届成功举办赏花会经验的基础上,从继续做大民俗品牌入手,推出了青岛民俗文化节,节会的名称定为“2006年中国青岛赏花会暨首届青岛民俗文化节”,推介出李村文化大集、“够级”扑克擂台赛、明真观民俗文化周三项民俗活动。第一项的目的在于从传统百年大集中找到一个办节会的载体为主会场,以现代文化理念包装传统的商业集市;第二项的目的在于推介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第三项的目的在于为恢复明真观庙会做准备。 四月八日,开幕式在李村文化广场隆重开幕。这次由中央电视台《 梨园擂台》栏目参与的开幕式演员阵营有200多人,地方戏曲名家众多,在青岛造成非常大的轰动效用。由我区冠名的节目第一次分上下两集向全国播出,扩大了我区的知名度。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文艺节目演出中,会场内秩序井然,观众自觉地遵守纪律,没人中途退场,体现了我区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中央电视台和新闻媒体的广泛称赞。他们说,我们走遍全国,没有见过这么文明的观众,这是李沧区多年来三个文明建设的结果,在高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确为楷模。 李村大集初载于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志》,德占青岛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也是中西文化的融合部,百年之间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组委会划出308国道大桥以西12000平方米的面积对外招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商业摊点。集会共7天,包括一头一尾两个集日,入市的有花鸟奇石根雕、文物图书、小工艺品、地方特色小吃,并有各种民间才艺展示。人气旺盛,气氛热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大集的商业摊位东侧,组委会搭建露天舞台进行地方戏曲天天演,剧种剧目有茂腔《罗衫记》、柳腔《赵美荣观灯》、吕剧《墙头记》,附近居民为久违的传统戏曲所吸引,每天在开幕前一个多小时就排满了凳子,观众达上千人,许多老人都感慨地说,这次真是重现了李村大集的早年风光! 由于节会的造势,将本来是春天集日淡季推出了一个高潮,赶集人流每天达到五万多人,沧口、城阳、崂山,以及四方、市南等区的居民慕名而来,为整个李村商圈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优惠购物周也是收益匪浅,有统计数字表明,开幕式当天就进账300万元。 此次“一会一节”引起轰动最大的是全国首届“够级”扑克擂台赛。“够级”扑克游戏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我区的沧口广场。牌局的规则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怀,因其特有的团队精神及民主追求,还有不适宜赌博的特点,在半个世纪中很快传遍全国,并远播海外,这是我区的一笔文化财富。组委会推出此项目,近期目标是让“够级”“认祖归宗”,澄清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其发源地的模糊认识,长期目标是打造出一个李沧民俗的文化品牌。 消息传出后,全国数十家报刊、电视、广播电台进行了转载,互联网上一时议论风起,支持者众。联众网站因此进行了征文活动。山东卫视首先进行了采访报道,有十三个城市的热心观众打来电话表示支持。青岛电视台《新闻60分》观众互动栏目中,当场支持率就高达85%。《中国文化报》发表了专门的文章。4月16日中午,中央电视台播发了长达四分钟的重要新闻,香港《大公报》也进行了报道。此活动激发了市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消除了对“够级”发源地的认识岐义,取得了重大成功。 明真观位于李沧西部的沧口地段,是一个历史文化景点,重开传统的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有着坚实的基础。明真观修复后,在此举办了两届民俗文化周。组委会与市民俗协会联合举办了灯谜竞猜活动。由东海劳山鼓乐团道教音乐在观内进行了经典道教音乐演奏,500多名观众欣赏了独具风格的宗教音乐。 民俗文化节的戏曲演出主要集中在地方戏上,即茂腔、柳腔、吕剧,所演出的剧目也都是传统剧目。为了把节会办好,我们选择在李村大集和沧口广场下午分别演出,节日期间每天都有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每天晚上,永乐影城在市区放映电影,请群众在露天自由观看,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一节一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文化,拉动的也不仅仅是经济,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平,2003年《青岛晚报》报道,在虎山体育场的开幕式过后,清场时仅见到两个矿泉水瓶。在我们所组织的五项大型开幕式、五项闭幕式,50多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群众自觉守纪律,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件。我们的节会从举办赏花会开始,到与青岛民俗文化节联袂,走了一条深化和挖掘地方特有民俗资源的道路,提升了李沧区的文明度和美誉度,也为子孙积累一笔精神文化财富。 总结五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条值得重视。 第一、节会要立足于当地的特有资源,特别是在挖掘自有民俗文化资源上下功夫,使其不但有深度,而且还要有广度,使之可持续性地发展。 第二、节会要特别注重群众性的参与,让人民群众在节日中享受愉悦快乐,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才有群众基础和发展动力。 第三、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提高,主动寻找出新的热点和发掘新的题材,使节会的节目常出常新。 第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办节会的专家队伍,形成一个熟悉各种节会市场的专业团队,可以大大地节省信息费用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节会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五、在市场化运作上不断地探讨,走出一条在政府主导下靠市场化运作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办节会路子,这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课题。
Ⅶ 鞍山岫岩药山门票多少钱
鞍山药山坐落于北部的三家子、韭菜沟及石庙子交界处。因古时盛产药材版而得名。清代为权奉天省四大名山之一。其山势高峻雄伟,由东北向西南起伏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余座。分为石花顶、古城顶、大寺沟、古战场4个游览景区,内有各种景点80余处。石花顶为药山主峰,海拔848.4米,由四座山峰联背而立,是由陡峭岩石崩裂而成,远望如四朵盛开的花朵,故名石花顶。站在石花顶远眺,四周烟云缭绕,苍天碧地,古树参天,景色蔚为壮观。
古城顶与石花顶隔沟对崎,山颠有古城遗址,现存有人工雕刻的石椅、石旗杆和石刻定向盘、石窝等。大寺沟,在石花顶南3公里的山谷中,因明清年间为此建有清华观等庙宇,故又称清华观。山南侧沟口处两山相对,其上各有一唐代小塔。进入沟内,两侧山势突兀而起,怪石嶙峋,如虎如牛,堪称奇绝。循山谷沿曲径拾阶而上,即是药山古建筑群遗址。药山还有大小不等,稀奇古怪的洞井。“通天井”位于双剑峰下,为一个上窄下宽的倒嗽叭形洞井,井口宽1米,而井底宽3米,高7米,井中石壁由大小石块错落叠起,游人从南天门行攀双剑峰时,则必须从这井底爬到井口,渭称“智取药山”一条路。
Ⅷ 我爱我的家乡——青岛
青岛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伙伴城市,世界嘱目的奥帆赛将在这里举行。借助奥运会的风帆,举办与之相适宜的节会,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繁荣是难得机遇。李沧区政府从2001年起就着力构思和组织策划这样一个节会。经过五年的实践,从成功地举办四届中国青岛赏花会进而创办青岛民俗文化节,走出了一条整合地方特有民俗文化资源,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办节会路子。
一、 理清发展思路 找出发展优势
青岛市新的区划之后,为了打造自己的地区文化新形象,各区、市都在打造地域性节会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想方设法争夺战略制高点。如四方区的糖球会、市北区的萝卜山会、市南的海洋节……这块旅游文化蛋糕具有十分诱人的魅力!李沧区的优势在哪里?是颇具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从传统的地理角度看,新区划以后,李沧区面临着旅游资源零乱破碎的尴尬局面:它的西边有海(胶州湾),但早已被工厂、高速公路和居民住宅区所吞噬;东边有山,却只是崂山西部边缘的一部分,景观资源比较破碎,可以说只有山海之名而难得山海之利。因此,只有另辟蹊径重新组合特有的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产品。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们发现李沧区存在着两大优势,一是腹地广阔,二是古遗址和文物较多。
从第一个优势看,区位东部具有后发优势的土地就大致相当于四方区的面积,而且天然花卉繁多,从明朝以来这里就盛产梨,春天梨花如雪;李村东部有久负盛名的万亩桃园,前崂山区曾举办过桃花节;十梅庵村民承包荒山后,引进栽培了上万株梅花,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梅园;戴家北山的红石壁子发现了数百亩映山红,这是我市市内少有的野生花卉景观。另外还有樱桃花、金银花、花椒花、野芙蓉等等。这些花卉距离居民区比较近,交通比较方便,适合于广大市民在清明前后踏青时节自由观赏,且大部分没有门票之累。针对这一优势,我们创办了“2002年中国青岛赏花会”。
第二个优势是,我区散布着一些上迄商周,下至民初的文物建筑,在过去的社会动乱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是种地方文化负担,但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为发展旅游事业锦上添花。
二、 挖掘历史文化 整合文化资源
赏花会是一项文化活动,它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赏花踏青活动;第二,是一种以赏花为背景和载体的群众参与性文化活动;第三,是一种揭示地方文化传统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手段。它既着重于经济效益,更着重于社会效益,所以要在历史文化上下功夫。
在李沧区内,有三千年前商周时期东夷人留下来的三处遗址(即十梅庵“古城顶”遗址、杨戈庄遗址、上王埠遗址),有几经废弃挪用的道教建筑明真观,有历经沧桑被勉强保留下来的大枣园村王氏功名牌坊,有上世纪30年代就被列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的于家下河村于仙姑塔,有清朝维新思想家康有为的原葬墓,还有玄阳观(竹子庵)、三清洞等等。
据此,区政府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拨款490万元修复了明真观,另拨专款修复大枣园牌坊、于家下河村仙姑塔,同时对“古城顶”商周时期东夷人的遗址进行了保护和发掘。
我们请有关学者对这些文物所能体现的思想内容进行扬弃,寻找出比较科学的、民主的、人性化的东西。如对明真观,主要通过宗教设施的兴衰体现历史的变化,特别是日寇侵华战争中对宗教设施的破坏,激发人民的爱国心。对于家下河的仙姑塔,则是剔除其封建迷信的糟粕,体现于更姑娘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悲剧色彩。对“古城顶”,主要突出它作为商周时期东夷人遗址在青岛市内的史学价值。对大枣园王氏牌坊,主要宣扬王氏家族重视教育和传说中的的王懿刚直不阿的品格。对康有为,主要彰显其在现代维新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地位。
同时,加大花卉资源的开发,在毕家上流村的百果山风景区引进高科技的睡莲、荷花,形成集观赏、科研、食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现在这里种植着睡莲180多个品种,荷花580多个品种,其它水生植物260多个品种,是目前国内睡莲、荷花品种最多,最全的地方。2002年它又通过遗传基因培养出10个耐旱睡莲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已成规模的基础上,2005年举办了全国第九届荷花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个基础上,在毕家上流的百果山风景区开辟了三条樱桃沟,在赏花后可以品尝到第一道天然水果。据此,又在李沧区境内初步开辟了两条旅游线路。
三、 重在群众参与,举办文化活动
我们举办节会就是要人民群众共尝改革开发带来的成果,共享经济繁荣带来的欢乐,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赏花会中兴起,毕家上流村和兴华路社区、东小庄社区的锣鼓队,少儿中心的艺术节目,老年模特儿表演队的风采,朝鲜族舞蹈艺术团的演出都在节日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由于节会的强劲拉动,赏花的文章也越做越大,人们驾车或徒步前来赏花,充满了现代化城市里难得的野趣。特别是组委会组织发起的两届登山赏花游活动,内容为登戴家山,探三清洞、观映山红,观千年银杏树,访竹子庵,听传说故事,请参与者为景区的建设提意见。每年的登山人数在千人以上,这暨丰富了登山活动的内容,又宣传了我区新的景观景点。
四、 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做大做强民俗品牌
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区的自然花卉资源在逐渐萎缩,迫使我们不得不开辟新的门径,寻找新的节会亮点。2006年,李沧区委、区政府在总结前几届成功举办赏花会经验的基础上,从继续做大民俗品牌入手,推出了青岛民俗文化节,节会的名称定为“2006年中国青岛赏花会暨首届青岛民俗文化节”,推介出李村文化大集、“够级”扑克擂台赛、明真观民俗文化周三项民俗活动。第一项的目的在于从传统百年大集中找到一个办节会的载体为主会场,以现代文化理念包装传统的商业集市;第二项的目的在于推介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第三项的目的在于为恢复明真观庙会做准备。
四月八日,开幕式在李村文化广场隆重开幕。这次由中央电视台《 梨园擂台》栏目参与的开幕式演员阵营有200多人,地方戏曲名家众多,在青岛造成非常大的轰动效用。由我区冠名的节目第一次分上下两集向全国播出,扩大了我区的知名度。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文艺节目演出中,会场内秩序井然,观众自觉地遵守纪律,没人中途退场,体现了我区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中央电视台和新闻媒体的广泛称赞。他们说,我们走遍全国,没有见过这么文明的观众,这是李沧区多年来三个文明建设的结果,在高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确为楷模。
李村大集初载于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志》,德占青岛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也是中西文化的融合部,百年之间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组委会划出308国道大桥以西12000平方米的面积对外招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商业摊点。集会共7天,包括一头一尾两个集日,入市的有花鸟奇石根雕、文物图书、小工艺品、地方特色小吃,并有各种民间才艺展示。人气旺盛,气氛热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大集的商业摊位东侧,组委会搭建露天舞台进行地方戏曲天天演,剧种剧目有茂腔《罗衫记》、柳腔《赵美荣观灯》、吕剧《墙头记》,附近居民为久违的传统戏曲所吸引,每天在开幕前一个多小时就排满了凳子,观众达上千人,许多老人都感慨地说,这次真是重现了李村大集的早年风光!
由于节会的造势,将本来是春天集日淡季推出了一个高潮,赶集人流每天达到五万多人,沧口、城阳、崂山,以及四方、市南等区的居民慕名而来,为整个李村商圈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优惠购物周也是收益匪浅,有统计数字表明,开幕式当天就进账300万元。
此次“一会一节”引起轰动最大的是全国首届“够级”扑克擂台赛。“够级”扑克游戏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我区的沧口广场。牌局的规则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怀,因其特有的团队精神及民主追求,还有不适宜赌博的特点,在半个世纪中很快传遍全国,并远播海外,这是我区的一笔文化财富。组委会推出此项目,近期目标是让“够级”“认祖归宗”,澄清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其发源地的模糊认识,长期目标是打造出一个李沧民俗的文化品牌。
消息传出后,全国数十家报刊、电视、广播电台进行了转载,互联网上一时议论风起,支持者众。联众网站因此进行了征文活动。山东卫视首先进行了采访报道,有十三个城市的热心观众打来电话表示支持。青岛电视台《新闻60分》观众互动栏目中,当场支持率就高达85%。《中国文化报》发表了专门的文章。4月16日中午,中央电视台播发了长达四分钟的重要新闻,香港《大公报》也进行了报道。此活动激发了市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消除了对“够级”发源地的认识岐义,取得了重大成功。
明真观位于李沧西部的沧口地段,是一个历史文化景点,重开传统的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有着坚实的基础。明真观修复后,在此举办了两届民俗文化周。组委会与市民俗协会联合举办了灯谜竞猜活动。由东海劳山鼓乐团道教音乐在观内进行了经典道教音乐演奏,500多名观众欣赏了独具风格的宗教音乐。
民俗文化节的戏曲演出主要集中在地方戏上,即茂腔、柳腔、吕剧,所演出的剧目也都是传统剧目。为了把节会办好,我们选择在李村大集和沧口广场下午分别演出,节日期间每天都有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每天晚上,永乐影城在市区放映电影,请群众在露天自由观看,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一节一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文化,拉动的也不仅仅是经济,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平,2003年《青岛晚报》报道,在虎山体育场的开幕式过后,清场时仅见到两个矿泉水瓶。在我们所组织的五项大型开幕式、五项闭幕式,50多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群众自觉守纪律,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件。我们的节会从举办赏花会开始,到与青岛民俗文化节联袂,走了一条深化和挖掘地方特有民俗资源的道路,提升了李沧区的文明度和美誉度,也为子孙积累一笔精神文化财富。
总结五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条值得重视。
第一、节会要立足于当地的特有资源,特别是在挖掘自有民俗文化资源上下功夫,使其不但有深度,而且还要有广度,使之可持续性地发展。
第二、节会要特别注重群众性的参与,让人民群众在节日中享受愉悦快乐,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才有群众基础和发展动力。
第三、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提高,主动寻找出新的热点和发掘新的题材,使节会的节目常出常新。
第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办节会的专家队伍,形成一个熟悉各种节会市场的专业团队,可以大大地节省信息费用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节会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五、在市场化运作上不断地探讨,走出一条在政府主导下靠市场化运作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办节会路子,这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课题。
Ⅸ 辽宁千山
千山
又名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8公里处,面积44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远在隋唐时期,千山就有寺庙建筑,清代中期,道教传入千山,相继建成了“五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38处不同风格的庙宇和大量的碑、塔、亭、阁。
千山有景点300余处,按自然地形分为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4个景区。北部景点主要有无量观、龙泉寺、南泉庵、五佛顶和“小黄山”;中部景点主要有中会寺、五龙宫;西部主要景点有太和宫、斗姆宫;南部景点主要有香岩寺、仙人台。千山北部景区还新建了全周电影院、惊险世界宫、唐代古城等一批人造景观,架设了五佛顶、小黄山两条空中客运索道和森林火车。
在千山北部绣莲台景区内,一尊天然形成的巨型弥勒大佛威严正坐山巅。大佛身高70米、肩宽50米、头高10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千山一大奇观。
汤岗子温泉
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位于市区西南部15公里处,面积为65万平方米。该温泉泉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温度达72℃,并含有钾、镁、氡、钠等30余种微量元素。用温泉水和热矿泥配合按摩、针灸、蜡疗及光电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 病、外伤后遗症都有明显疗效。疗养院内环境优雅,风格独特。曾经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居住过的“龙宫温泉”和东北军阀张作霖修建的“龙泉别墅”均保存完好,使该温泉成为康复和旅游的胜地。
二一九公园
是鞍山规模最大的市级综合性公园,位于市中心东部,建于1950年,为纪念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日而命名。公园总面积78公顷,有儿童活动区、花卉观赏培育区、安静休息区、动物观赏区、水上活动区和东山游乐园。
玉佛苑
位于鞍山市二一九公园东侧、东山风景区脚下,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玉佛苑主体建筑高33米,宽66米,纵深58米,红墙碧瓦。2001年,又在西南角和西北角分别增建仿清建筑钟楼和鼓楼,更显其气势恢宏。殿内有重达260.76吨的“玉石王”雕刻成的玉佛,正面为高5.23米的释迦牟尼佛,背面为高2.66米的渡海观音,堪称世界玉佛之最。
药山风景区
药山系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北部韭菜沟乡、三家子镇、石庙子镇的交界处,距县城60公里,因盛产药材而得名。药山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与千山、凤凰山、医巫闾山并列齐名。药山山势高峻,由东北向西南起伏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石花顶海拔889.7米。分为古城顶景区、清华观景区、梨花坞景区、石花顶景区和古战场景区等五大景区。现正在分步开发建设,已部分对外接待。
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鞍山海城镇东约40公里处,总面积38.3平方公里,分为8个景区、200多个景点,有大小山峰450座。该森林公园以奇峰怪石、森林茂密而著称。园内的仙人洞是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洞曾为古人类生活遗址,曾出土过猛犸象、披毛犀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洞内藏有“飞龙饮泉”景观,这种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岩溶洞穴景观堪称东北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