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迹遗址
① 深圳还有哪些古迹遗址
赤湾古炮台,大鹏古镇,新安古城,龙岗客家民居,山岗遗迹,咸头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沙井龙津古石塔,笋岗老围元勋旧址,赤注天妃庙,中英街,赤湾天后宫,大鹏所城,振威将军赖恩爵墓,大万世居,鹤湖新居,文武帝宫。
② 深圳市的文物古迹
南头古城遗址:南山区深南大道旁
考古档案:南头古城即东莞守御千户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在汉武帝时就成为全国二十八处盐官之一的番禺盐官驻地,史称“东官”。现古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城垣范围东西长为680米,南北宽为500米。城内道路六纵三横共有9条,俗称“南头九街”,现仍保存部分市井门楼。城内尚保存纪念文天祥的信国公文氏祠、东莞会馆、报德祠等历史建筑及39处明清时期具有岭南及南洋建筑风格的民居。
历史地位:南头古城是深圳1670年城市历史的见证。1983年至1985年,南头古城内的6处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南头古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南头古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屋背岭商时墓群遗址:南山西丽屋背岭村屋背岭山顶
考古档案:1999年发现,2001年4月发掘,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共发现商时期墓葬94座,皆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大宗,有釜、豆、罐、钵、尊等。纹饰为拍印的曲折纹、方格纹、卷云纹等。石器以小型石锛为主,还有少量的玉矛、下块、水晶块等。墓葬约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早期,二三期从商中期至西周早期。
历史地位:该墓葬区的二三期材料,填补了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考古编年的空白,有利于研究商时期广东的文化面貌、社会发展、墓葬布局及葬俗,为中国商时期边疆考古做出贡献。其中西丽屋背岭遗址为典型的山冈遗址,是一处以商代为主、比较单纯、规模较大、又比较集中的古文化遗址,填补了深圳文物考古的空白,被称为“有可能揭示出一个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秦代的古文化遗址全貌”。
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龙岗区大鹏镇咸头岭村海堤上
考古档案:1981年被发现,历经三次发掘。遗迹面积13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质生活用具,以沙灰陶为主,有少量制作较为精细的泥质白陶和灰陶。个别器物有赭红色陶衣。还出土磨质石器74件,以及16件打质石器和98件天然石器。
历史地位:该遗址引起国家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遗址的文化面貌被认为在珠江三角洲新石器时代中期沙丘文化遗址中具有代表性,从而被命名为“咸头岭文化”。这意味着深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不仅在广东省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国的同时代文化中也享有一席之地。
大鹏古城 遗址:龙岗区大鹏镇鹏城
考古档案:明洪武二十七年,大鹏所城开筑,以防御海盗、倭寇侵扰。城内有东门街、南门街、正街3条主要街道,明清时代城内建筑有左营署、参将府、守备署、军装局等。现县丞署、关帝庙、赵公祠、晏公庙等基址尚存。东、南二城门仍保留明代原样。城内还有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振威将军第”,即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府第,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将军第”等,规模宏大,许多清代民居保存完整。
历史地位:1983年和1984年,深圳市将大鹏城东、南两城门及赖恩爵“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分别列入深圳市第一、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大鹏古城被广东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仔山古墓群 遗址:宝安区西乡镇铁仔山南坡
考古档案:深圳市考古工作者2000年1月至3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成果。该墓群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掘面积3585平方米。共发现东晋至明清时期的古墓葬248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在248座古墓中,东晋墓5座,南朝墓36座,宋墓4座,明清墓203座。
历史地位:铁仔山古墓群是深圳1670年城市历史的有力见证。该墓葬区的历史延续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墓葬之密集及形制之多样,不仅在广东省罕见,在全国也属少见,为研究深、港地区乃至粤东南地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古迹被列入2000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专家指出,铁仔山古墓群中,东晋、南朝墓中出土的瓷器不是深圳本地产品,有可能是位于今江西丰城一带的早期洪洲窑的产品;而明墓中出土的青花瓷器绝大多数是江西景德镇窑产品,可见深圳在这两个时期商品经济已较为发达。
大梅沙春秋时期墓群遗址:大梅沙海边堤上
考古档案:该墓群1982年发现,1992年、1993年分两次被发掘,发掘面积2405平方米。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方向北偏东,长2·3米—4·5米,有的在近墓底中间挖一个直径和深度约20厘米的小坑。出土的随葬品有39件,其中有11件青铜器、21件陶器、7件石器。其中,M6墓葬随葬品最多,共出土4件青铜器、3件陶器和2件石器,表明当时财富多寡差别较大,男女分工明确,族群之间可能还经常发生争斗。
历史地位:该遗址在当时是广东发掘面积最大的沙丘遗址,发现的墓葬和青铜器数量在广东沙丘遗址中也是空前的,并填补了广东考古编年的空白,为研究此时期的社会状况及古越民俗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中英街遗址:深圳沙头角
考古档案: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割占香港及九龙后,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线以北、深圳河以南的230多个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为期99年。1899年英国接管新界后,竖立了界碑,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界沙头角。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香港,将中英街3至7号界碑拔除,并改名中兴街。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名中英街。
历史地位:中英街及界碑是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中国革命胜利和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见证;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已成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③ 深圳的名胜古迹
楼上的是现代的,有些没有古迹成分
象赤湾古炮台,大鹏古镇,新安古城,龙岗客家民居,山岗遗迹,咸头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沙井龙津古石塔,笋岗老围元勋旧址,赤注天妃庙,中英街,赤湾天后宫.不深圳博物馆
大鹏所城
国家级文件保护单位。位于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历经600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鸦片战争时抗英名将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和福建水师提督刘启龙的“将军第”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此外还有县丞署、关帝庙、候王庙、赵公祠等。大鹏所城博物馆已正式开放。1839年9月,赖恩爵指挥抗英取得胜利的九龙海战,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这里是访古凭吊、了解历史、领略明清古风的好地方。
振威将军赖恩爵墓
位于大鹏镇王岐塘。赖恩爵原葬于大坑上村,清光绪三年迁移到此。
大万世居
位于龙岗区坪山镇大万围村,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是深圳市较为典型的客家寨堡式建筑。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门楼,均由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四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石。
鹤湖新居
位于龙岗区龙岗镇罗瑞合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经三代人22年建成,是广东省保存较好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鹤湖新居位于龙岗镇罗瑞合村,为龙岗罗氏家族聚居地,呈城堡式围楼。1000多年前,北族南侵,战乱连年,不少居住在中原一带的百姓为躲避战火兵灾,纷纷举族南迁。200多年前,在这群背井离乡的人当中,有一名河南籍男子罗瑞凤,他初为小贩,因擅长经商,勤俭致富,后积聚了百万家财。嘉庆22年(1817年),他在龙岗河的冲积平原上发现了“鹤湖山”,于是,罗瑞凤选择在此兴建家园,取名鹤湖新居。而鹤湖新居的最后完工耗费了罗氏三代人数十年的心血。老屋大门横额上“聚族于斯”的镌刻向我们昭示着罗氏家族兴建围屋的愿望。传说当年围屋之地被周围的大小7个岭岗包围,围屋自居于中间的小土墩之上,构成“七星伴月”的格局。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坐北向南。
文武帝宫
位于龙岗区坪山镇,是深圳保存最为完整的文武帝宫。“文帝代表孔子,武帝代表关公,文武帝宫是当地客家文化的象征与体现,客家人崇尚孔子关公,把他们当作神供奉,说明客家文化与儒家文化是相吻合的。”
龙田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坑梓镇田段心村 2002.7.17 黄姓客家围屋(清道光年)
茂盛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区横岗镇茂盛村 2002.7.17 何姓客家围屋(清咸丰年)
大坑烟墩 市级 明 龙岗区大鹏镇大亚湾 1984.9.6 大鹏古城附属军事设施,历代均有修葺
赖恩爵将军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 1984.9.6 古墓葬
赖太母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 1984.9.6 古墓葬
刘起龙将军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大坑山 1983.5.30 古墓葬
振威将军府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古城内 1984.9.6 即赖恩爵府,应并入大鹏古城内。
刘起龙将军府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古城内 1984.9.6 应并入大鹏古城内
④ 如果去深圳旅游,哪一处保存完好的古迹值得一去
这是一座英雄的古镇,曾为抗击倭寇而设;这是一座温馨的古镇,沿街都在展现着生命的沉静与张力;这是一座美丽的古镇,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文艺气息十足的老街,每一处风景都让人移不开眼睛……
大鹏古镇是时间赠与人们的一份美好,值得一来,走过文艺的街头拍下美照,看过暮年的老人坐在门口,亲临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这种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⑤ 深圳有哪些名胜古迹
旅游景区
2004年12月,历时半年多得的“深圳八景”评选活动揭晓,大鹏所城、莲山春早、侨城锦绣、深南溢彩、梧桐烟云、梅沙踏浪、一街两制和羊台叠翠在31处候选景观中脱颖而出,共同组成新的“深圳八景”。这是深圳继清朝同治年间评选“新安八景”、1997年评选“深圳十大旅游景点”之后第三次评选城市景观。
羊台叠翠
位于宝安区的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发源地,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动物出没其间。羊台山下是客家人聚居地区,抗日战争期间,羊台山游击队从日寇占领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为首的数百名中外闻名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并安全转移、隐蔽到羊台山区,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誉。
一街两制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1898年刻立的“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树于街中心,将原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为“一国两制”分界线的标志。中英街以其“一街两制”的独特政治历史闻名于世。
梅沙踏浪
大小梅沙海滩位于深圳市大鹏湾畔,大梅沙湾口宽约2000米,小梅沙湾口宽约800米,海沙黄白细腻,平坦柔软,犹如一弯新月镶嵌在苍山碧海之间,人称“东方夏威夷”,是人们度假、休闲娱乐、踏浪健身的好去处。不远处三洲田的东部华侨城,是国家第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
梧桐烟云
梧桐山主峰高944米,为珠三角第一峰,上有“梧岭天池”。现建有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森林公园、体育公园等,是登山观光的最佳点之一。站在好汉坡一带,迎着晨晖眺望香港、大鹏湾、盐田港和沙头角,海阔天空,心旷神怡。山脚下的弘法寺为深圳最大佛教寺院。
深南溢彩
横贯深圳市区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华的道路。东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头检查站,为双向8车道,两车道间为宽阔的绿化带,全长17.2公里。深南大道沿线集中了深圳建筑的精华,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和著名的企业,是国内少有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特征的景观街道,其中地王大厦为深圳最高建筑。
侨城锦绣
位于深圳市区西部的华侨城景区,包括“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欢乐谷”等主题公园,集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与世界文化精华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炉,并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表现手段,配之以东方“百老汇”式的歌舞演出,动静结合,花样翻新,令人流连忘返。
莲山春早
莲花古有圣名,以美而清纯著称。莲花山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北端,因山形似莲花而得名。莲花山总面积达166公顷,是中心区最大的公共绿色空间。莲花山是深圳最重要的市政公园之一,景观丰富,山水灵秀。山顶广场建有邓小平塑像,可以俯看中心区全貌。
大鹏所城
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镇的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为抗击倭寇而设立,占地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深圳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鸦片战争时抗英名将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和福建水师提督刘启龙的“将军第”规模宏大,气势不凡。1839年9月,赖恩爵指挥抗英取得胜利的九龙海战,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这里是访古凭吊、了解历史、领略明清古风的好地方。
人文古迹
深圳不但具有现代化的都市和辉煌的改革史,还具有着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在南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证明至少6000年前,深圳就已经有先民繁衍生息。从远近闻名的中英街到古代军事堡垒大鹏所城,从清代民居建筑客家围屋到南宁少帝陵、天后宫等,深圳总共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
振威将军赖恩爵墓、大万世居、鹤湖新居、文武帝宫、南头古城、中英街界碑、宋少帝陵、赤湾左炮台、赤湾天后庙、赤湾烟墩、大梅沙古遗址等。
著名公园
莲花山公园、银湖旅游中心、深圳动物园、深圳园博园、红树林海滨公园、海上田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荔枝公园、青青世界、明斯克航母世界、西丽度假村、中山公园、人民公园、洪湖公园、儿童公园、梅林公园等。
没有古迹的,深圳太年轻了。
⑥ 深圳市莲花山有什么古迹
莱芜莲花山
莲花山风景区位于莱芜市区南部15公里处的高庄镇辖区。海拔994米,景区面积17平方公里,山顶以水为界,北麓为莱芜,南麓属新泰。有公交车直达,交通十分便利。
莲花山因汉武帝访仙到此,在山顶建“迎仙宫”,故又称宫山。有三十六山头,七十二深谷之称。主要山头有新甫山、万丈崖、鸡鸣山、天竺峰、香炉山、莲花尖。因群山拱围莲花,尖状如莲花,所以叫莲花山。为莱芜市第一高山。
莲花山山峰突兀,穿云摩天,气势磅礴,巍然壮观,山中危岩嶙峋,沟壑纵横,奇石幽洞,高瀑险潭比比皆是,可谓移步换景。山中松青柏翠,花木繁茂,风景绚丽,历史文化遗迹丰富,著名的“宫山夕照”和即将落成的百米巨型观音像,山顶湖泊——南海,将成为莱芜乃至山东的特有景观。“莱芜山水大观园、齐鲁第一观世音”莲花山是名符其实的具生态和费文化旅游亮点。
莲花山现已修建6米宽公路10华里,筑登山台阶3000米。有莲梗峪、魔幻峪、天瀑峪、白云岭构成三大景区,共120余个景点。
莲梗峪,因山峪弯曲似梗而托起山顶之莲花而得名。谷中飞瀑流泉,野花成片,鸟儿成群,别有天地。洗心池意为洗心绝尘,开始步入佛门净地之意,为进山第一景。莲花门,上刻莲花图案,下刻汉字“门”,别有意味;群狮出山,龟探头,径书岩,护法门神等怪石惟妙生动。淌银岭,光亮如白银下涌,气势壮伟。玉女潭,传说汉武帝女儿小玉慕此潭幽静而在此沐浴,潭中石壁上有天然少女裸体浴像。玉女飞瀑高约二十米。飞花碎玉雄奇中透出柔美。继续前行,路有两门:一曰“爱情门”,二曰“财福门”,游者任选其一,只走一门,昭示一种人生哲理,意为“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耐人寻味。天门,威赫耸立,气势壮美,门内青翠欲滴,如梦如幻,给人以无限遐想,激发人们进门一睹为快之欲望。天门瀑高挂山腰,飞流直下,碎玉叠珠,景色十分诱人。瀑下有巨石,曰“瀑流砥柱”,经千年冲击,光滑洁白,使人蒙生启迪。沿阶而上是龙王庙,有三潭三瀑,真乃三瀑成串,三潭连珠,人劳累顿消,而兴致盎然。而红石湾和红石瀑则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汉武帝驻跸莲花山“行宫”,其女儿小玉迷恋山色到处游玩,这一天在“千年榆”上甩秋千,因山风大,小女的一只绣花红鞋刮落到此,后来这里石头变成红色,所以叫红石湾。据说在吉祥的日子,若站在红石瀑下,有德之人能从瀑布幻影中看到小玉美丽的倩影。古碑峪,有一摩崖古碑,因日久年远,字迹模糊难辨,诚待有识之士进山破译。据说这里是悬空寺遗址。悬空寺的故事尤为神往。传说古寺中有一老道,伴有二童,有一天老道找道友下棋回寺,见一白净小孩与二童玩耍,后老道问二童小孩是谁,道童均答不知,老道嘱二童:小孩再来时偷偷在他身上栓根红线,明日老道顺线找去发现是一千年人参,已能幻化人形。老道挖出回寺炖上,去约道友共来品尝,结果二道童因锅内人参奇香难忍,一尝而不可收,当闻听师傅回来,害怕受责,将剩余人参连汤泼掉,整座寺庙立即腾空飞升而去。此为悬空寺的来历。只有打米的古石臼在遗址的石梁上,默默等待至今……
登天梯,过莲花飞瀑,即达莲花南海。称雄山东第一高山湖泊,斗山顶巨型观音雕像,而称之为“南海”,南海面积16400平方米,总蓄水量18万立方,山顶蓝天、白云、绿树、观音、寺庙倒映湖中,构成莲花山特有的湖光山色,汇水上划船、垂钓、游泳等娱乐于一体;观“宫山夕照”、“雷达雄姿”于一处,集莲花村休闲、度假于一村,此,何等悠哉乐哉!
登莲花顶莱芜新泰尽收眼底,走凌云路,参观鲁中高山雷达,看莲花山前飞机升降。届时你将体味到“无限风光”的真切含意。
白云岭景区:白云岭,因山岭白岩成片如白云而得名。这里地势平缓而深厚,但石景不少,有名的石奶奶,据传说附近村民有人拜石为干娘,能为人消灾祛病,可能此时石能集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气所致。海豹问天,惟妙惟肖,极具韵味。古猿望天,山顶有巨石隆起,酷似古猿猴,似在望天,若有所思,极为逼真。
天瀑峪景区:其著名的是“冻冻台”瀑布,瀑布长约300多米,夏天山洪暴发,似银河倒挂,瀑流从天而降,又象一巨龙出山,摆头摆尾,吞云吐雾,咆哮翻滚,以劈山撼岳之势冲出莲花山,着实骇人心魄。冬天瀑流化作晶莹夺目的冰凌,银光寒影,放眼望去似镶嵌莲花山中的天镜,十分奇异而壮美。
莲花山古幽神奇,莲花山美妙旖旎
甘肃莲花山
莲花山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从大量的文物古迹史料中考证,早在明初这里就辟为道佛教名山,在漫长的历史演变长河里,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现遗存的文物古迹有50多处、主要的有以下几处:
莲花宝殿
莲花宝殿:莲花宝殿位于塘坊滩,按天宫规模修造,布局合理,建筑雄伟。由于陇右战乱频繁,常遭兵火,乾隆间,洮州释子杨先云(号洞熊)约集附近体信志,化募修造,前后数载,使莲花山“满山光彩,焕发一新。”原建佛教寺“莲花宝殿”曾毁于1943年,1991年建成新“莲花宝殿”,殿宇依山而建,掩映于绿树丛中,远看确有“深山藏古寺”之妙趣,幽谷来云,禽鸟婉转似置身古刹佛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莲花宝殿”四字匾额、甘肃省书协主席黎泉题写“莲花寺”挂在正门上方,名人书法家撰写的匾额、楹联为莲花宝殿增添了色彩和意趣。外观殿宇系前卷后歇山式九扎角(含莲花峰之意)结构,殿堂进深5间,宽5 套9间,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四周有出檐回廊,高砌石基,采用藏汉艺术装饰,象征民族团结,寓意深刻,结构卓异,雕梁画栋,花藻彩画,造式精良,刻有五狮登高,双象供天,八仙庆寿,梅兰竹菊,琴棋书画,桃榴佛手同,二龙戏珠,丹凤朝阳,蝙蝠葡萄等富有神话寓意的人物彩画和吉祥图案。大殿内,彩塑有释迦牟尼、药师、阿弥、,弥勒大佛及胁侍诸菩萨、护法韦驮等像,神态端严慈祥,栩栩如生,披戴璎珞宝珠,遍身金光。每逢庙会,善男信女进山朝拜,香烟袅袅,更添幽韵。
八朗寺壁
位于尕浪桥以南2公里处,是藏传佛教文化在此的遗留,壁画在高30M宽40M左右的悬崖上,保存完整,色彩艳丽,内容主要有佛像,包括释迦、弥勒、药师、阿弥陀、三世佛、七世佛等;菩萨像有观音、文殊、普贤、势至、地藏、协侍、供养菩萨等,弟子有阿难、迦叶、十弟子及罗汉,整齐有序的排列在悬崖峭壁之上,内容极为丰富,大体可分为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供养人画、佛教史迹画等。
莲花山铁瓦
最早见之于明朝,《康乐县志》记载:“明朝莲花山铸字铁瓦,铁瓦长60CM,宽约15CM,铸文曰:嘉靖二十三年河州责乡陈文无献瓦二十片”字样,字为带隶的楷书,笔画道劲,是清代修建花山金顶的祖师殿房脊用瓦。莲花山铁瓦是现今所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足以证明莲花山光辉灿烂的文化。
吴家庵石雕
在转阁楼身后万丈悬崖上有一石洞,在内石壁上雕刻有十八尊佛像,中央为如来,其它难以分辨,据考,是隋末唐初所雕。
金顶
据传说此殿最初建于隋末唐初,贞观元年(628)年建成。原殿是一转三间四扎角,做工精巧,结构严紧,铁瓦盖顶,琉璃兽脊,四角凌空,是莲花山高处建筑的姣姣者,真是“白岩顶嵌屋,凌空楼阁,云起高微露,俨然图画中。”殿内彩塑北方真武祖师混元九天万法教主玄天金阙上帝荡魔天尊,龟蛇二将,庞、刘、苟、毕四大灵官。
九甸峡古栈道
在九甸峡的悬崖峭壁上,有一现存并通行的古栈道,据考证,修建于隋唐时期,是古丝绸之路通往洮岷的主要商道,后又重建。
莲花山碑林
莲花山森林公园唐方滩景区内有近代名人留下的墨宝、碑刻、帐联和赠辞117块。其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在莲花山山门上方题写了“莲花山第一门”五个大字,原省委书记禹贵民撰写了“陇上三十春,莲山百遍行。与民共建业,造福后来人”的诗篇载入著名书法家黎凡的石刻《莲花山碑林序》中,中国书法协会主席沈鹏、河北省书协主席陶佛锡、原副总理楚图南、沙特阿拉伯台湾大使馆顾员祁尚勇、香港书法家谭舜阶等72位中外名人墨客的118块手迹碑刻,又为莲花山增添了无限墨香诗趣,提高了旅游品位。
⑦ 深圳有哪些重要的文物古迹
深圳历史悠久,因此文物古迹丰富,风景名胜也为数不少,如晋、隋时期的古庙,唐代的海光寺、灵渡寺,南唐的怀度寺,宋代的赤湾天后庙,明清两代的新安八景,以及伶仃岛、龙澳、七娘山等。深圳被辟为第一个经济特区后,深圳的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除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外,深圳新建的旅游景点及设施也独具魅力,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以回归自然为特色的野生动物园,最近建成的以水上乐园为特色的大型游乐场所香蜜湖,以及具有南中国海独特魅力、椰风海韵、细浪白沙的东部黄金海岸,西部海上田园风光,中部都市景观均各具风采争奇夺妍。
参考资料:http://www.itsqq.com/a/jd/zh/a/2005-05-01/23610.html
⑧ 深圳境内的考古遗址
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 面积30000平方米。出土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和商时期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最为重要。根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该遗址应距今7000―6000年。
屋背岭遗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办事处福光村村后,商时期墓葬群,共有墓葬94座,分布密集。均属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圹较小,骨架无存,葬具不详。
铁仔山古墓群,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臣田铁仔山公园南坡,被称为国内规模最大、横跨历史朝代最多、埋葬最为密集的古代墓葬群,共发掘出汉代至明清时期墓葬300多座。
⑨ 深圳的名胜古迹
锦绣中华
坐落在深圳湾畔,占地3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景点最多的微缩景区之一,是中国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精粹的缩影。
中国民俗文化村
深圳华侨城四大旅游景区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游览区。
世界之窗
坐落深南大道南侧、深圳湾畔,占地48万平方米。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自然风光、民居、雕塑、绘画以及民俗风情、民间歌舞表演汇集一园。
欢乐谷
华侨城新一代主题公园,向游客展现神奇、惊险、富于参与性的动人场景和活动。
青青世界
位于大南山美丽的月亮湾畔,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深圳第一家观光农场,以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吸引都市人。
仙湖植物园
位于罗湖莲塘,园区包括岭南最大寺庙――弘法寺。建成多个植物专类园,保存植物3000多种。1992年春天,邓小平亲手栽植的高山榕,如今已枝繁叶茂。
香密湖
地处福田中心区以西,紧靠深南大道,是集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度假村。
深圳野生动物园
坐落于山青水秀的西丽湖畔,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家集动物、植物、科普等多种观赏功能为一体的亚热带新型园林生态环境景区。
深南大道
道路全长26公里,中央花带绵延20公里。每个路口、每栋大型建筑前广场铺花织绵。
滨海大道
全长9.6公里,与深南大道平行,沿途椰风海景,鸥鹭竞翔。
东部黄金海岸
深圳东部大、小梅沙,溪冲连成一线,是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大梅沙海滨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
西部田园风光
位于宝安区沙井镇“三高”农业示范基地内。面积20多平方公里,2001年9月建成开放。是深圳生态旅游标志性景点。
地王大厦顶层观光
高384米的地王大厦和高360米的赛格大厦,是深圳的两个最高楼层主题性观光游览点。
明斯克航母世界
启用于2000年5月10日,由被列为世界第五大航空母舰的前苏联“明斯克”号改造而成。位于沙头角大鹏湾,是深圳军事题材观光胜地。
回答者:高楼居士 - 大学士 十六级 10-21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