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游记吴承恩

西游记吴承恩

发布时间: 2020-11-23 12:33:49

1. 吴承恩写《西游记》究竟是兴致使然还是别有深意

说起《西游记》,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那么其原著作者吴承恩为什么要写这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呢?今天,请让我把原因娓娓道来。

事实上不要说妖怪,就连如来佛祖身边的两位号称尊者的神人在向玄奘赠送救世真经的时候还要索取贿赂,否则就给你假的,这简直就是从上层建筑上搞阴谋,程度之恶劣更甚于普通妖怪,结果却被如来一句圆场话抹过。所以根本问题在于白骨修炼到了这个份上,都没有加入什么妖怪神仙当作靠山,没有靠山,甚至没有什么朋友,单打独斗,这才落到这步田地。

《西游记》通过以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2. 吴承恩是在什么时候写西游记的

西游记是吴承恩在明代的时候写的,具体时间历史并没有记载。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2)西游记吴承恩扩展阅读:

贞观年间,玄奘载誉返回长安。他从印度带回了多尊佛像,而这些佛像也成了中国制作佛像的参照标准。据专家介绍,此次展出的这尊善业泥像可能就是参照玄奘带回的佛像制作的。

在这尊善业泥像背后,刻有“印度佛像大唐苏常侍等共作”十二字铭文,也直接说明了这尊泥像和印度的渊源。而印度两字的出现,也说明了在唐代,除了天竺之外,已经有了印度这个称谓。

《西游记》非吴承恩原创:

据专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为吴承恩,但是吴承恩并非西游记故事的原创者,而是集大成者。

此前,在甘肃张掖博物馆曾对外公布了一组“西游记”壁画,在约十六平方米的墙面上,绘制着10个西天取经的故事。据专家考证,这批壁画的绘制年代可能应是元末明初,这就意味着,要比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代还要早200多年。

此外,在敦煌莫高窟中,也发现了唐僧取经壁画,比大佛寺的又要早一百多年。在壁画中,取经的队伍只有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而这也正是西夏(北宋)这一时期流传的“西游记”版本,或许是最早的《西游记》。

“西游记”的故事虽然成型很早,但由于一直没有具体的作者,使得这部作品的改编整合者吴承恩成了作者,从而名垂青史。

3. 西游记 吴承恩版 第十一回概括 详细的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禹正空门

唐太宗来到六道轮回处,崔判官送他到超生贵道门还阳并叮嘱他回去了要开水陆大会,超度那些无主的孤魂。回到阳间后,唐王登朝宣布大赦天下。唐王欲进瓜果给阎王,死了妻子的刘全甘愿牺牲自己去阴间献瓜果,阎王大喜,经查生死簿方知刘全和他的妻子李翠莲有登仙之寿,故让刘全回阳世,因其妻尸骨无存,阎王就帮她借尸还魂(借了阳寿将尽的唐王的御妹李玉英),刘全一家生活美满!

唐王令各处官员推举圣僧主持水陆大会超度亡灵,但接到命令的傅奕说他不信佛,萧瑀就与之争辩坚持信佛敬佛,唐王也觉得萧瑀说的句句在理,故推出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因陈玄奘是金蝉转世且佛法方面的修行较高,故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

(3)西游记吴承恩扩展阅读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参考资料西游记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网络

4. 吴承恩西游记

当初天地一片混沌的时候,盘古大帝拿着斧子劈开了一片黑暗,出现了天与地,这是天与地的分离。而后盘古大帝牺牲了自己,身体和精神化为了山川大地,河流湖泊,创造了世间万物,还用自己的灵气创造出了一个神,那个神就是鸿钧老祖。鸿钧老祖最疼爱的弟子就是通天教主了,通天教主其实是孙悟空的前世……

5.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简介

其实有很多妖怪并不是孙悟空打不过,而是这些妖怪孙悟空根本就不能打,因为这些妖怪的后台都很强大,比如说红孩儿,最后成为了观音菩萨旁边的童子,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强大,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孙悟空随随便便就把红孩儿给打了,那么就相当于没有给观世音菩萨面子,而且观世音菩萨座下的坐骑也曾经下界为妖,这个孙悟空就更不能打了,类似的状况还有很多,所以西游记中的妖怪不是说打就能打的,当然除了这个最主要的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以下几点原因:

3、孙悟空故意的

也有一些妖怪是孙悟空故意不打死的,因为在西游记原著当中,有好多次孙悟空与唐僧的意见都不合,孙悟空也想借此机会来敲打一下唐僧或者猪八戒,意思就是告诉他们:“打妖怪的事情都归我,但是到最后师父却不领情,你们在心里必须知道这一点,否则我就不干了。”

6. 为什么有人说西游记 不是吴承恩写的

吴承恩是胡适考证出来的:
以下资料节选自《胡适的西游记研究》四、关于吴承恩的卒年: 我前年做《西游记序》,还不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只能说:“《西游记》小说之作必在明朝中叶以后”,“是明朝中叶以后一位无名的小说家做的”。后来见《小说考证》卷二,页七六,引山阳丁晏的话,说据淮安府康熙初旧志艺文书目,《西游记》是淮安嘉靖中岁贡生吴承恩作的。《小说考证》收的材料最烂,但丁晏是经学家,他的话又是根据《淮安府志》的,所以我们依着他的指引,去访寻关于吴承恩的材料。现承周豫才先生把他搜得的许多材料抄给我,转录于下: [天启《淮安府志》十六,《人物志》二,《近代文苑》]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数奇,竟以明经授县贰,未久,耻折腰,遂拂袖而归。放浪诗酒,卒。有文集存于家。丘少司徒汇而刻之。 [又同书十九,《艺文志》一,《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口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康熙《淮安府志》十一,及十二]与天启《志》悉同。 [同治《山阳县志》十二,《人物》]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工书。嘉靖中岁贡生(查选举志亦不载何年),官长兴县丞。英敏博洽,为世所推。一时金石之文多出其手。家贫无子,遗稿多散失。邑人邱正纲收拾残缺,分为四卷,刊布於世。太守陈文烛为之序,名曰《射阳存稿》,又《续稿》一卷,盖存其什一云。 [又十八,《艺文》]吴承恩:《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 光绪《淮安府志》廿八,《人物》一,又卅八,《艺文》,所载与上文悉同。又《山阳志》五,《职官》一,“明太守”条下云:“黄国华,隆庆二年任。陈文烛字玉叔,沔阳人,进士,隆庆初任。邵元哲,万历初任。”焦循《剧说》卷五引阮葵生《茶余客话》云: 旧志称吴射阳性敏多慧,为诗文下笔立成,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今不知“杂记”为何书。惟《淮贤文目》载先生撰《西游通俗演义》。是书明季始大行,里巷细人皆乐道之。……按射阳去修志时不远,未必以世俗通行之小说移易姓氏。其说当有所据。观其中方言俚语,皆淮之乡音街谈,巷弄市井童孺所习闻,而他方有不尽然者,其出淮人之手尤无疑。然此特射阳游戏之笔,聊资村翁童子之笑谑。必求得修炼秘诀,亦凿矣。 (此条今通行本《茶余客话》不载) 周先生考出《茶余客话》此条系根据吴玉搢的《山阳志遗》卷四的,原文是: 天启旧志列先生为近代文苑之首,云“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初不知“杂记”为何等书。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考《西游记》旧称为证道书,谓其合于金丹大旨。元虞道园有序,称此书系其国初邱长春真人所撰。而《郡志》谓出先生手。天启时去先生未远,其言必有所本。意长春初有此记,至先生乃为之通俗演义;如《三国志》本陈寿,而《演义》则称罗贯中也。书中多吾乡方言,其出淮人手无疑。或云有《后西游记》,为射阳先生撰。吴玉搢也误认邱长春的《西游记》了。邱长春的《西游记》,虞集作序的,乃是一部纪行程的地理书,和此书绝无关系。阮葵生虽根据吴说,伹已不信长春真人的话;大概乾隆以后,学者已知长春真人原书的性质,故此说已不攻自破了。 吴玉搢的《山阳志遗》卷四还有许多关于吴承恩的材料,今录于下: 嘉靖中,吴贡生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也。吴敏博洽,凡一时金石碑版嘏祝赠送之词,多出其手。荐绅台阁诺公皆倩为捉刀人。顾数奇,不偶,仅以岁贡官长兴县丞。贫老乏嗣,遗稿多散佚失传。邱司徒正纲收拾残缺,得其友人马清溪、马竹泉所手录,又益之以乡人所藏,分为四卷,刻之,名闩《射阳存稿》(又有《续稿》一卷)。五岳山人陈文烛为之序。其略云:“陈子守淮安时,长兴徐子与过淮。往汝忠丞长兴,与子舆善。三人者呼酒韩侯祠内,酒酣论文论诗,不倦也。汝忠谓文自“六经”后,惟汉、魏为近古。诗自《三百篇》后,惟唐人为近古。近时学者徒谢朝华而不知畜多识,去陈言而不知漱芳润,即欲敷文陈诗,难矣。徐失生与子深韪其言。 今观汝忠之作,缘情而绮丽,体物而浏亮,其词微而显,其旨博而深。收百代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沈辞渊深,浮藻云骏,张文潜以后一人而已。”其推许之者,可谓至极。读其遗集,实吾郡有明一代之冠。惜其书刊板不存,予初得一抄本,纸墨已渝敝。后陆续收得刻本四卷,并续集一卷,亦全。尽登其诗入《山阳耆旧集》,择其杰出者各体载一二首于此,以志瓣香之意云。 据此,是隆庆初(约157O)陈文烛守淮安时,吴承恩还不曾死。以此推之,可得他的年代: 嘉靖中(约155O),岁贡生。 嘉靖末(约156O),任长典县丞。 隆庆初(约157O),在淮安与陈文烛、徐子舆往来酬应,酒酣论文。 万历初(约158O),吴承恩死。 他大概生于正德之末(约152O),死于万历之初。天启《淮安志》修于天启六年,当西历1626,去吴承恩死时止有四五十年,自然是可靠的根据了。
《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老版本《西游释厄传》整理改编修订而成的一部名著小说。但《西游释厄传》的作者是谁,历史记载不详。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数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历史悬案。 《西游记》作者之谜 元朝长春道人邱处机写过《西游记》吗?七、八个世纪过去了,它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汪氏首倡邱作说 小说《西游记》风行明代后,各种版本都不署作者名。社会上不免纷纷猜测,但入清后,竟盛传作者是邱处机,有清一代的文人几乎认同此说。此说何来?直到本世纪30年代初,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才提出:是清代汪象旭所首倡。汪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卷首有《邱长春真君传》,说邱处机“有《磻溪(集)》、《鸣道集》、《西游记》行于世”;又附元虞集撰《原序》,序中记载:紫琼道人请他为《西游记》写序,并说此书是邱处机所著,虞集读后才知是载玄奘取经事;同时,《西游证道书》评点中常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邱处机的写作意图。如此言之凿凿,《西游记》邱作说使清人认同。 此《西游》非彼《西游》 但是,《西游记》邱作说实在是阴差阳错!原来与邱处机有关的,是另一部同名的书,全称《长春真人西游记》。邱处机曾应元太祖诏,带着弟子李志常等18人远适西域。稍后,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约数万言,记其师西行所见、师徒问答以及途中吟咏之作。后来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其中《长春道人》“已上见《幡溪集》、《鸣道集》、《西游记》、《风云庆会录》、《七真年谱》等书。”其实,所举后面三种书均非邱处机作,因此附会丛生,有人以为这部《西游记》的作者也是邱处机,以讹传讹,后来竟又把这部《西游记》等同于小说《西游记》。 名震文坛新发现 不过,汪象旭在《西游证道书》中首倡邱作说,虽然安排得头头是道,但时至清末,就有人表示怀疑:一是说小说《西游记》中写到明代之事,邱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怎么可能;二是认为《西游记》中多有淮安方言,而邱处机一辈子生活在华北。 汪氏的邱作说便由此动摇。 后来,鲁迅、胡适等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据前人所论,又据明代天启间《淮安府志》所载,推定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乃是淮安人吴承恩。这在小说史上可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从此,吴承恩之名便署在新版本《西游记》上,是为定论。 穷根究源再翻案 但吴承恩著《西游记》说,也有质疑处。一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事;二是《淮安府志》虽载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但未说明是演义、稗官,且通常说演义稗官不入方志;三是清人书目曾把吴承恩著《西游记》列入舆地类。 因此,曾几何时,一方面有论者又重新提出小说《西游记》邱作说,或是邱的弟子和传人所作说;另方面也有论者提出《西游记》非吴承恩所著。 按,《西游记》多有道教内容,兼载有道家的诗句;而且《西游记》是经过长期演变,最后由文人加工定型,这当中不能绝对排斥曾有道教徒参与过修改。从另一方面看,对吴著说持疑者也只是点到为止,既缺少根据,也未提出别人来代替吴承恩。现在看来,回归邱作说,可能性不大;而否定吴著说,也难驭。

7. <西游记》作者是不是吴承恩,还是另有作者

从晚唐五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的《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到明中叶百回本的出现,《西游记》的创作由民间说话的朴拙、稚嫩,渐次向文人化过渡,终于达到了艺术创作的一个巅峰,成为神魔小说创作的典范。对于《西游记》的研究、解读,从世德堂百回本问世之日起,几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关于作者、关于主旨、关于成书,一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法。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不同版本《西游记》,明代的也好,清代的也好,要么署朱鼎臣编辑,要么署华阳洞天主人校,要么署丘处机撰,要么干脆不署作者姓名,偏偏没有一本注明“吴承恩”三字。
使吴承恩成为《西游记》 近乎不可动摇的作者要归因于胡适、鲁迅两位大学者的努力。

民国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80年以后,有关《西游记》作者的研究渐成热点。仍不断有学者对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质疑。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并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因此,有人重新提出《西游记》是邱处机所著,或是其弟子、传人所著。也有极少数学者立论:《西游记》是明朝的“青词宰相”李春芳所著。但是由于论据稀少、牵强,绝大多数学者都不赞同此说。另外一方面,证明吴承恩就是《西游记》作者的论据似乎更多起来,而且更有说服力。主要有:一,吴承恩的个人情况与《西游记》创作者的特征完全吻合。二,对各种质疑给出了较为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三,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关于《西游记》各文本中方言的研究。1980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几乎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是罗贯中的徒弟。

8. 吴承恩写西游记真正目的

讽刺当时的社会风气,表现出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建议您看一部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展现了吴承恩写《西游记》背景和目的。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年青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大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纷至沓来的笑声,被人交口称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他品行端 ,忠于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



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



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吴承恩与明代前后七子同时代,其文艺思想与他们相近, “汝忠谓文自六经后,惟汉魏为近古,诗自三百篇后,惟唐人为近古;近世学者,徒谢朝华而不知蓄多识,去陈言而不知漱芳润,即欲敷文陈诗,难矣” 。 “此论则比何﹑李通达得多,故其诗作,多自胸臆出之。朱彝尊《明诗综》 四十八谓其诗 ‘习气息除,一时殆鲜其匹。’ 吴承恩的诗作浪漫主义气息又特浓,故被陈文烛称为 ‘李太白、 辛幼安之遗也’。”

拓展资料:

《西游记》又称央视86版《西游记》,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装神话剧。由杨洁执导,戴英禄,杨洁,邹忆青共同编剧,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汪粤、马德华、崔景富、闫怀礼、刘大刚等主演,李世宏、李扬、张云明、里坡等担任主要配音。

该剧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修正果的故事。

孙悟空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中的角色之一,诨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悟能、沙悟净的大师兄。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师学会长生之道、七十二变、筋斗云,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称王,大闹东海龙宫,被天庭招安为弼马温,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称齐天大圣,然后击败天军复被天庭诏安封为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后经观音点化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东亚文化圈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中国民间有人将它奉为神明崇拜。孙悟空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

9. 吴承恩为什么写西游记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竹移)"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历时7年。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年青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大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纷至沓来的笑声,被人交口称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他品行端正 ,忠于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 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诗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人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人当道。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
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
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10. 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而不是罗贯中写的吧!呵呵!

但吴承恩著《西游记》说,也有质疑处。一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事;二是《淮安府志》虽载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但未说明是演义、稗官,且通常说演义稗官不入方志;三是清人书目曾把吴承恩著《西游记》列入舆地类。
因此,曾几何时,一方面有论者又重新提出小说《西游记》邱作说,或是邱的弟子和传人所作说;另方面也有论者提出《西游记》非吴承恩所著。
按,《西游记》多有道教内容,兼载有道家的诗句;而且《西游记》是经过长期演变,最后由文人加工定型,这当中不能绝对排斥曾有道教徒参与过修改。从另一方面看,对吴著说持疑者也只是点到为止,既缺少根据,也未提出别人来代替吴承恩。现在看来,回归邱作说,可能性不大;而否定吴著说,也难驭。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