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山遗址
❶ 广西有什么著名的历史遗址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融安县南朝古墓群。融安县地处桂中北部,地属山区,全县大部分地区为山坡土岭。融安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为融州。秦未汉初、三国时代为潭中县地。唐、宋、元、明时期为融州。融安县发现及发掘的古墓葬中都是以南朝古墓为主。在广西南朝古墓中很有它的代表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甑皮岩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桂林市甑皮岩路26号,地处桂阳公路与万福路交汇处,距市中心约8千米,公交车可直达,是岭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文物景区。
晓锦遗址坐落在距资源县城13公里的晓锦村后龙山上。经有关专家对原始文化层与出土文物进行分析,晓锦古人类遗址至少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期可能至商周时期。
百谷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毕乡大和村百谷屯东北,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百谷遗址原始地貌保存完好,石制品埋藏丰富。已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及可供年代测定的玻璃陨石标本。遗址表面还发现更多的大型砾石石器。在高岭坡遗址内,出土了石制品69件和玻璃陨石等。之后又出土石制品90余件,证实砖红壤是石器的原生地层,推断距今约70万年,把人类在广西活动的历史大大提前。
顶蛳山遗址遗址地处邕宁邕江支流八尺江右岸,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址,整个山丘呈椭圆状南北延伸,地势东高西低,总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被列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国家大遗址展示中心之一。
社山遗址又称交东贝丘遗址,位于广西省防城港下辖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西南海边,是新时期时代的遗迹。遗址在高出海面约10多米的山丘上。山上有一社山,遗址在社山东部隆起处,故得名社山遗址。
鲤鱼嘴遗址为旧石器至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内的大龙潭东北、龙山南麓的岩厦下,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
柳城巨猿洞位于柳城县社冲乡新社冲屯西北500米的楞寨山,洞口离地面约为90米。1956年该屯村民覃秀怀在挖岩泥时发现,1957年至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先后六次对该洞进行发掘,挖掘总长度为180余米,是挖掘到巨猿和其他动物化石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地质变迁有重大科学意义。
靖江王陵,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共有王亲藩戚墓葬300多座。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称,其中有11人葬尧山,有“靖江王11陵”之谓。靖江王是朱元璋于洪武三年首批分封的十个王国之一,也是唯一以侄孙辈受封的藩王。
灵泉寺遗址。2006年8月至10月,柳州市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会同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今灵泉寺东南80米处的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经过发掘清理,揭露地下遗址约300平方米,清理出灵泉寺3期建筑遗迹:一期约为唐代,二期约为北宋末期至南宋中期,三期约为明代中期。
智城城址位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遗址包括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西北450米处的智城垌古城址和澄泰乡洋渡村石牛山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智城古城建于公元634年至682年之间,城址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总面积6.19公顷,周长1.7公里。
❷ 陕西寨山遗址发现多处活人殉葬墓
是的。国家文物局近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会,通报了近期的考古成果,其中在寨山遗址墓地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多处墓葬中有两具尸骨的现象。据介绍,这类墓葬内有木棺、有壁龛、有殉人,目前共发现3座。
墓主葬于木棺内,仰身直肢,身上一般随葬3至4件玉器。殉人位于墓主左侧棺外,初步鉴定均为女性,侧身面向墓主,身上可见劈砍迹象。其中一个殉葬人下颚骨明显错位,可见殉葬时曾遭刀劈,手段非常残忍。
另外还发现多处无殉人的墓葬,按照有无壁龛、棺椁和殉人分成四个等级。这种现象体现了明显的等级区分,分别代表了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群,也是河套地区首次发掘的等级区分明显的龙山时代墓地。
(2)寨山遗址扩展阅读
人殉简介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行为,每次殉多少人,并无具体执行标准,但有一个大概。墨子曾说过,天子死后,殉葬者多则达数百人,少也数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者多则数十,少则几个。
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时代,春秋末期和战国开始式微,汉代以后基本绝迹。人殉,指的是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封建主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亲、近臣、近侍,以及战争中的俘虏等。
在阶级分化出现的时代里,人殉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古代丧葬仪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有所提高,商品交换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这一系列的变化,引起氏族内部出现了阶级分化。因此,这种原始宗教活动的出现,同私有制的出现是密切相关的。
考古学家对河南安阳候家庄西北一座殷代大墓的发掘发现,在墓卜有殉人垫底,在梓顶上有被杀殉的仪仗队,墓室四周上卜、墓道内白骨累累。专家分析其操作过程是:先将墓室下的人殉者活埋后再填土夯平,墓主人下葬后留下墓道,再用此墓道将其余人殉者10人、20人一行反绑着牵入墓道,然后逐个把头砍下……也有的实行“杀殉”,先将殉者在坑外砍下脑袋后再陪葬。
❸ 陕西寨山遗址发现多处活人殉葬墓,这种现象体现了什么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会,通报了发现的5处重大考古成果,包括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和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其中在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中发现了多处活人殉葬墓,手段极为残忍。
❹ 寨山遗址发现多处活人殉葬墓,殉葬者为何多数为女性
寨山多处活人殉葬墓多为女性,可以说是中国古殉葬墓的冰山一角,大多数陪葬的都是女性。结合当时封建思想、经济生产背景、 等级结构、深宅用人分布等,多用女子作为墓主牺牲品就可以很好解释。
加上男子一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多是个体独立户,不依附于人,只是多替人劳作,大户主没有权力夺取他们性命。而女子作为家里的累赘,多被送入大户人家做奴隶,依附于主人家,大户人家中的下人也多是女子,活葬的性别选择存在了局限性。
❺ 陕西寨山遗址发现多处活人殉葬墓,活死人墓究竟有多残忍
10月18号,有消息称国家文物局近日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工作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传出消息,在陕西府谷寨山石城清理出文化古墓21座,这么多的墓葬群的发掘,目前在国内也是首次。在墓中发现有活人殉葬,并多见于女性,其中一个殉葬人,身上可以看见出有劈砍的痕迹,可见在殉葬时手段是多么残忍。
可见古代是多么的残忍,女人地位也是多么的低下,视人命如草菅,一个等级较高的人可以让活人殉葬,这是多么的残忍,也非常的泯灭人性。很庆幸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人人平等,没有那么多残忍的法治,也有着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❻ 陕西寨山遗址的研究价值是什么
据负责发掘的省考古所李恭、丁岩等介绍,在陕西寨山遗址所发掘的复合式窑洞居址时代可判定大致为龙山早期文化,其结构保存完整,建筑方式具有地域特征,遗迹、遗物完好丰富,时代比较明确,以及较为完整的内、外石砌城墙;
这在中国北方地区,特别在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的史前考古中较为少见,为相关地区的史前居址形态、聚落研究和古代环境等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具体、详实的考古材料。
据悉,寨山遗址位于黄河支流大理河与马邑河交汇的山峁上,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居住遗迹主要暴露在寨山南部、西部山坡上;城墙遗迹主要保留在寨山东部、北部的断崖上,残长约100米,残高约1~2米。
(6)寨山遗址扩展阅读:
古时御敌的天然屏障
寨山是个封闭式的铁山麓,山的东面紧连大山脉,连绵不断;山的北面怪石嶙峋,灌木丛生,悬崖峭壁;山的西面似刀劈斧削,断崖绝壁,峥嵘险峻。
山南部,奇峰密切,协作突起,山峦耸立。寨址的西南面有一百多米长,300多级的石阶小道,全部用天然青石块铺成,每块石板长50厘米,宽40厘米左右,这是进入山寨的唯一道路。在没有现代化武器的古代,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
踏上青石板路,拾级而上,至半山腰,雄伟的山寨门与坚固城墙便展现在你的眼前。寨门依山而建,高2.18米,大门是用坚固的椿芽树木从城楼上往下插关,没有人从门内城楼上搬开,谁也无法进入山门。
❼ 陕西寨山遗址发现多处活人殉葬墓,死者身前遭受过什么
❽ 寨山墓地的发现,对研究史前墓葬有什么意义
寨山石城墓地被发现,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研究中国早期国家起源提供了重要实证。
从墓室内部结构来看,无论是随身葬品、陶器还是墓室大小与装饰,都不难发现,这座墓具有浓重的石峁文化墓葬特征,而其中可能蕴含的葬之葬俗,更会影响史前墓葬的研究结果。
本次寨山墓地的首次露面,弥补了石峁遗址诸多大型墓地被盗的缺憾,其中所发现的重要部分都将成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研究史前墓葬的重要参考,也为丰富石峁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考古材料,作为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的重要考古参考,寨山墓地的发现也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起源发展提供了独具意义的参考。
❾ 陕西寨山遗址发现了多处活人殉葬墓,是如何发现的
他们发现多处墓葬有两具尸骨,且棺椁外的尸骨被人用刀劈过,所以能判断是活人殉葬墓。这是国家文物局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的发现成果。在这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女性殉葬尸骨,所有殉葬女性的骨骸都曾遭刀劈,由此可以想象殉葬现场画面非常惨烈,从考古照片可知,大部分女性的骸骨都躺在棺椁外面,而棺椁里面便是墓主人,且墓主身边随葬有3-4件玉器。经考察,考古人员还发现该墓葬阶级划分非常明确。
三、墓主有棺椁殉葬人无棺椁。
有棺椁的墓中穆主人仰面直躺在其中,身边随葬着一些玉器,殉人则在墓主人棺椁之外侧身躺着,经鉴定这些棺外殉人全部为女性,她们并未被安葬在棺椁之中,这也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性很强。
综上所述,这些活人殉葬墓的发现弥补了曾经石峁遗址墓地被严重盗掘带来的文化缺失,为考古学家进一步探索石峁文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考古材料。对于陕西寨山遗址发现的多处活人殉葬墓,你有何看法?
❿ 中山寨遗址位于哪里
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纸坊乡中山寨村就位于遗址中心,遗址南部耕地层呈黑色,地面有不少夹砂红陶、灰陶片。断崖上暴露有很厚的灰层和互连不断的灰坑,多呈袋形。遗址的东北部,暴露不少墓葬,很浅,墓葬形式一般为两种。一种是成人墓,单身、竖穴,一种是小孩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