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咸阳宫遗址

咸阳宫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3 15:16:39

『壹』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怎么样

简介: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是一个以文物遗址和历史地段所构成的全面反映秦代社会文化的综合性遗址博物馆,由国家投资100多万元于1995年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秦咸阳宫遗址是我国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北塬一带,西距咸阳城区15公里。北起高干渠,南至渭河,西起渭阳镇塔尔坡,东至正阳镇柏家咀,东西12公里,南北6公里,保护面积72平方公里。
注册资本:287.65万人民币

『贰』 秦咸阳宫遗址现在是否有全部出土

秦咸阳宫遗址现在没有全部出土,只是部分出土!

秦都咸阳的郭城遗址至今尚未发现。根据调查材料,城址的范围大约东起柏家嘴,西至毛王沟,北到高干渠,南面因渭水河道北移,无遗迹可寻。经探测,城址中部偏北有东西长约 870米、南北宽约 500米、周长约2747米的夯土墙基。墙基宽约11米,最深 4.6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似为秦咸阳城的宫城。宫城内外已探明大小夯土建筑基址20余处,其中有 8处在宫城内。已发掘的 3座,均建于战国时期,因而推测这座宫城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咸阳宫。宫墙以北有一条与宫墙平行的大道,已知长 960米,最宽处为54.4米。路面呈鱼脊形,两旁有排水沟。宫殿区以东,与一号殿址相距约3500米的轴线上为兰池宫遗址所在,经勘探,已发现夯土建筑遗址6处。在宫殿区以北约8公里的泾水畔,为望夷宫遗址所在,其北部已因泾水南移崩塌,现存夯基东西98米,南北34米。 宫殿区西面附近有铸铁、冶铜和制砖瓦的遗址,城外西南部,距宫殿区约 4公里的渭水旁有制陶和制骨遗址,发现有陶窑、水井、窖穴和排水道,同时还发现3个铜器和铁器的窖藏坑。
墓葬区在城外西北隅原上,东西延绵达 4公里,均属中小型墓,已发掘 128座,年代属战国中期至秦末。
宫殿建筑基址已发掘的有3座,均在宫城内。1号基址地跨牛羊沟东西两侧,两相对称,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177米,南北宽45米,台基高出地面6米,目前只清理了西半部。基址分上下两层建筑,上层正中为主体殿堂,周围及下层分别为卧室、盥洗、沐浴等室,底层为回廊,廊下漫砖。台上台下均有排水设施。建筑墙壁绘制壁画,均已掉落。从遗存残块看,内容有人物、动物、车马、植物、建筑、神怪和各种边饰。色彩有红、黑、白、朱膘、紫红、石黄、石青、石绿等多种矿物质颜料。整组建筑规模巨大,外貌壮观。2号建筑基址平面呈刀把形,西阔东窄,东西长 127米,南北宽32.8~45.5米

『叁』 咸阳宫遗址中,考古专家挖出一堆神秘骨头,是谁的尸骨

咸阳宫,历史上是秦国的都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把都城搬迁到咸阳,在商鞅的主持之下,便开始修建宫殿,后来秦国离开君王都有补充修缮,而且秦国常年征战,每打赢一个国家,就模仿这个国家建造一座宫殿,等到平定六国时,咸阳宫的规模已连绵数十里。


从牛的数量,可以推断当时秦国并不缺发劳动力,也缺乏粮食,百姓生活应该是富足的,而这一切都是战争的需要,有了这些做后盾,自然就可以四处征战了,秦国就是太强大了,难怪秦始皇能统一天下。

『肆』 秦朝秦王宫的遗址现在在咸阳的什么地方

咸阳宫是秦始皇议政听事的地方,统一中国的象征,现在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北有个秦王宫遗址博物馆,虽然规模没有当年咸阳宫宏大,但是可以去看了解,门票十块

『伍』 秦代的咸阳城准确位置在现在的哪里,有没有遗迹;

秦咸阳遗址是中国战国后期秦国都城遗址。地处于现在陕西省咸阳市以东约15公里的咸阳塬上、渭河的北岸。。秦孝公十二年 (公元前350) 开始营建,十三年 (前349)由栎阳迁都于此。
已探明秦咸阳中心位置在今窑店镇一带,城区范围未见明显界限,大致为北起窑店镇以北二道原下,南至渭河以南西安市三桥镇巨家庄,西起塔儿坡村,东到柏家嘴村。在这渭水两岸几十平方公里内分布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
秦朝的咸阳只是一个行宫,咸阳宫是中国秦代宫殿,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当初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经勘查,该宫在今渭河北岸黄土塬上,宫内保存有十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该宫又经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秦末项羽入咸阳,屠城纵火,咸阳宫夷为废墟。秦都咸阳的郭城遗址至今尚未发现。根据调查材料,城址的范围大约东起柏家嘴,西至毛王沟,北到高干渠,南面因渭水河道北移,无遗迹可寻。经探测,城址中部偏北有东西长约 870米、南北宽约 500米、周长约2747米的夯土墙基。墙基宽约11米,最深 4.6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似为秦咸阳城的宫城。宫城内外已探明大小夯土建筑基址20余处,其中有 8处在宫城内。已发掘的 3座,均建于战国时期,因而推测这座宫城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咸阳宫。
秦都城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廉颇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宫殿布局还没有形成宫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是一个以文物遗址和历史地段所构成的全面反映秦代社会文化的综合性遗址博物馆,由国家投资100多万元于1995年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
地址: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北
乘车线路:在市内乘5路旅游专线可达

『陆』 咸阳宫的主要建筑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载:“长安,盖古乡聚名,在渭水南,隔渭水北对秦咸阳宫,汉于其地筑未央宫”。咸阳宫在渭水之北,与汉未央宫南北相对。又据《三辅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说文》载:“陵,大(自)也”。又载:“(自),大陆山无石者”。北陵即咸阳北部的原地——咸阳原,在秦咸阳城北界(成国渠故道)以南的咸阳原上。
章台宫
秦帝国在渭河以南的主要朝宫,大的政治活动多在此举行。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 。汉章台宫亦在此宫基础上扩建而成。
史载,秦始皇曾在这里“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中央各公卿机关、全国各郡县的奏章便向这里源源汇集。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亲自验查,封泥完好,确未被奸人私拆偷阅,才敲掉泥封壳御览。
兴乐宫
遗址在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周回二十里,前殿东西十九丈七尺,两序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三辅旧事》)。宫中建有鸿台,“秦始皇二十七年筑,高四十丈,上起观宇,帝尝射鸿于台上,故号鸿台”(《三辅黄图》)。 西汉建立以后,刘邦将秦兴乐宫重修,改名为长乐宫。
六英宫
其址不详,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于公元前299年,身着胡服诈称使者来咸阳六英宫刺探情况,当秦昭王发觉时,“主父(赵武灵王)驰已脱关矣”。《七国考》引《广记》载:“主父入秦,直至昭王所居六英之宫,而人不觉。”
华阳宫
据《七国考》载:“孝太子妃曰‘华阳夫人’。华阳,秦太子宫名,在陕西西安府旧长安城内。”孝太子指孝文王嬴柱,初封为安国君,爱姬是楚国人,称作华阳夫人。华阳宫以秦嬴柱的爱姬命名,是华阳太后的专用宫。
芷阳宫
在今西安市东郊白鹿原北端灞河西岸的席王一带。秦穆公为纪念“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记》)的功业,把滋水改名“霸水”,在灞河旁筑“霸宫”,秦昭王时改为“芷阳宫”。
长安宫
秦惠文王时建造,原名离宫,在汉长安城内。《三辅黄图》载:“高祖七年方修长安宫城,自栎阳徙居此城,本秦离宫也。”秦昭王时,昭王在此宫接见谋土范睢,“于是范睢乃得见于离宫”(《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步高宫、步寿宫
据《三辅黄图》载:“步高宫在新丰县,亦名市丘城”、“步寿宫在新丰县步高宫西”。《水经·渭水注》在记载鱼池河(今临潼沙河)时,有“迳秦步高宫东,也名市邱城”的记述。可见此二宫为秦时所建。当在今临潼的渭河南岸。
橐泉宫
《三辅黄图》和《史记·秦本记·集解》引《皇览》均有“秦穆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的记载,可见此宫当在秦雍城陵区的范围内,为秦孝公时所建。
蕲年宫
遗址在今凤翔县城西南的孙家村,建造年代说法不一,秦惠公时建造的可能性最大。此宫为皇帝郊祀祈年的斋宫,秦始皇嬴政在此举行冠礼,西汉诸帝也在这里举行过一系列祭祀活动。
械阳宫
遗址在今凤翔县南古城一带,建造时间说法不一,秦穆公时建造的可能性最大。
萯阳宫
遗址在今户县县城西南11公里处,秦惠文王时建造。
平阳封宫
《史记·秦本记》载:“武公元年,伐彭戏氏,至华山下,居平阳封宫”。据此说,此宫应在华山脚下,建造时间应在秦武公前。
羽阳宫
遗址在今宝鸡市东10公里处的陈仓县故城(上城),秦武公时建造。
长杨宫
遗址在今周至县临川堡,秦昭王时建造。因“宫中有垂杨数亩”得名。
高泉宫、虢宫
高泉宫遗址在今扶风县法门寺镇,虢宫遗址在今宝鸡县的虢镇附近。二宫均为秦昭王母宣太后提议建造,作为自己的游乐之所。
兰池宫
遗址在今咸阳原南沿柏家嘴一带,秦始皇引渭水造兰池,在池旁建此宫。
信宫
建于咸阳渭河南的上林苑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0年开始营建,工程浩大。《史记·秦始皇本记》载:“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此宫建成后替代了咸阳宫,成为皇帝举行庆典、朝会群臣的大朝之处,“焚书坑儒”由此发端。
甘泉宫
秦始皇时建于渭河南,内建甘泉前殿,以甬道同渭北诸宫相连,专供太后居住。
据史书记载,甘泉宫所在地是“黄帝以来祭天圜邱之处”,是黄帝升仙的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自极庙道通郦山(即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三辅黄图》卷之二载:“甘泉宫,一曰云阳宫。”《关辅记》云:“林光宫,一曰甘泉宫。”
唐《括地志》描述甘泉宫道:“宫周十九里,宫殿楼观略与建章相比,百宫皆有邸舍。”秦始皇时曾建甘泉宫前殿通于骊山,汉代更加扩建。甘泉宫也称为云阳宫,位于淳化甘泉山,其故基原是黄帝的明庭甘泉之地。汉武帝时扩建,周围十九里,离长安三百里,可以遥望长安城。
望夷宫
《史记·秦始皇本记·集解》载:“望夷宫在长陵西北长平观道东故亭处是也,临泾水作之,以望北夷。”为咸阳北阪最北的一座宫殿,遗址在今咸阳市底张镇的睦村。秦末赵高逼迫秦二世自杀于此。
宜春宫
遗址在今西安曲江池西南的金浮沱之北,赵高逼杀二世后“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史记·秦始皇本记》)。
曲台宫
据《汉书·邹阳传》记载,邹阳奏书谏吴王说:“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可见确有其宫。又据《畿辅统志》载,此宫在永寿县留村。
林光宫
遗址在今淳化县北25公里处东盘岭上的梁武帝村,秦二世时建造,汉武帝时扩建为“甘泉宫”。是秦北通内蒙九原“直道”的起点,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梁山宫
遗址在今乾县县城西的梁山脚下,秦始皇时建造。《史记·秦始皇纪》有“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甚众”的记载。
回中宫
秦始皇建造的一处行宫。据《括地志》“回中宫在岐州雍县西四十里”的记载,宫址应在今凤翔县城西20公里处。《汉书·匈奴传》记载,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骑兵曾“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七庙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羣臣议尊始皇庙。羣臣皆顿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不轶毁。今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皆献贡职,增牺牲,礼咸备,毋以加。’”

『柒』 咸阳宫和阿房宫是一个宫殿吗

不是,是两个宫殿。
咸阳宫是秦帝国的皇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
最初咸阳宫位于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扩建。据记载,该咸阳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
阿房宫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区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捌』 秦朝的咸阳宫和唐朝的大明宫遗址在一起哪里

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不过都在陕西。

『玖』 大秦第一都的咸阳遗址的建筑结构是怎样的

秦咸阳遗址是我国战国后期秦国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以东的咸阳塬上、渭河的北岸。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由栎阳西迁,到秦完成统一大业和最后覆亡,这里作为秦国和秦王朝的首都达144年之久。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商鞅首先在城内营筑冀阙,以后历代秦王又增建了许多宫殿。

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吸收了关东六国的宫殿建筑模式,在咸阳塬上仿建了六国的宫室,扩建了皇宫。整个咸阳城“离宫别馆,亭台楼阁,连绵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各宫之间又以复道、甬道相连接,形成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作《咸阳宫》诗一首,描述了当年咸阳的奢华以及秦灭的教训: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秦咸阳遗址总面积15万平方米。城址中部偏北有周长约2747米的夯土墙基。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似为秦咸阳城的宫城。宫墙以北有一条与宫墙平行的大道,路面呈鱼脊形,两旁有排水沟。

在咸阳城址北部的阶地上,约相当于城中轴线附近的地方,有一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它坐落在秦时的上原谷道的东西两侧,分为跨沟对峙的两部分。

西侧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经过遗址复原后可知这是一组东西对称的高台宫殿,由跨越谷道的飞阁把两者连成一体,是极富艺术魅力的台榭复合体。遗址可分若干个小室。

南部西段的五室排成一列,西边的四室是宫妃居住的卧室,出土有内容丰富的壁画和一些陶纺轮。最东一室内有取暖的壁炉及大型的陶质排水管道,推测可能是浴室。浴室的一角是贮存食物的窖穴。

主体宫室建在高台之上,地表为红色,即所谓的“丹地”,门道上有壁画痕迹,表明这是最高统治者的厅堂。

在宫室的西南方,还有一处结构十分复杂的宫殿遗址。有一条阁道,两侧满饰彩色的壁画,壁画内容是秦王浩浩荡荡的车马出行图,其中有车马、人物、花木、建筑等题材。

古代的宫廷壁画因为大都毁坏无存,所以这些保存下来的秦代的宫室壁画,具有很高的价值,在我国建筑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宫殿区以东,线上为兰池宫遗址所在,经勘探,已发现夯土建筑遗址6处。

在宫殿区以北的泾水畔,为望夷宫遗址所在,其北部已因泾水南移崩塌,现存夯基东西98米,南北34米。

宫殿区西面附近有铸铁、冶铜和制砖瓦的遗址,城外西南部,距宫殿区约4000米的渭水旁有制陶和制骨遗址,发现有陶窑、水井、窖穴和排水道,同时还发现3个铜器和铁器的窖藏坑。

墓葬区在城外西北隅原上,均属战国中期至秦末的中小型墓。遗址中以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为大宗,另有铁器、铜器、兵器、货币和陶器等。

砖有两种规格,一种是用于踏步的大型长方形空心砖,砖面多数饰以多种内容的龙凤纹及回纹;另一种是用于铺地或镶砌廊边的小型长方形和方形的扁砖,砖面多模印菱形方格纹、菱形纹、太阳纹和回纹。

瓦分板瓦和筒瓦,体形较大。瓦背饰绳纹。瓦当大多为卷云纹圆瓦当,也有少量的半圆形和圆形素瓦当。在一些板瓦、筒瓦和少数砖面上,戳记着文字印鉴,有一字式、两字式和四字式三种,款式有正方形、圆形、倒梯形。一字式和两字式字体多为小篆,四字式篆隶两体。

根据陶文内容可知,宫殿建筑使用的砖瓦主要来自中央官署控制的作坊,也有少量使用民营生产的。

秦咸阳遗址还有三处窖藏,其中北沙坑中发现熔烧变形的铜器和铁器1000余斤,尤其是有完整秦始皇诏版一件。南沙坑有铜器280多件,包括生活用具、钱币、兵器和车马器,以及三件铜诏版。西南沙坑的320余件铜器大多残损,其中铜人头像一尊,制作颇精,另有秦二世诏版一件。

遗址发现的货币中除“半两”外,还有来自关东诸国的梁正尚金寽、殊布当圻、平首方肩足小布、齐法化刀、易刀、尖首刀、古刀和“蚁鼻钱”和楚国金币郢爰、陈爰。

咸阳宫殿遗址的陶器下腹发现有“咸X里尼”、“咸亭完里丹”和“咸阳成申”等文字印鉴。

而墓葬中的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罐、豆、壶、盂、盘、釜、甑等,此外,还有少量铁锸、铁削、铁剑、玉印章、玉璧、玉琢和铜镜、铜带钩。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