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十堰遗址

十堰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3 15:53:23

❶ 武汉的简介

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

“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至民国,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而武汉也继承了这一美称。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华民国诞生于此。

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

同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及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迁到武汉,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焦点城市。

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1)十堰遗址扩展阅读

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西距最大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为155公里。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于1980年11月13日发现的小行星3206命名为“武汉”。

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在中国经济地理圈层中,处于得天独厚的优越位置,其内层与湖北省的宜昌、襄阳以及中部长沙、南昌、株洲等城市相距300公里左右。

中层与省内的十堰以及邻省的郑州、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600公里左右,外层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天津、重庆、成都、青岛、西安、贵阳等主要城市均相距1000公里左右。中国大陆80%以上的城市和人口都在以武汉为中心,1000公里为半径的这个圆圈内,所以武汉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

武汉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汉平原东部,东与黄冈市的团风县、鄂州市的华容区、梁子湖区、黄石的大冶市接壤,南与咸宁市的嘉鱼县、咸宁市区相连,西与荆州的洪湖市、仙桃省辖市、孝感的汉川市毗邻,北与孝感市的孝南区、孝昌县、大悟县、黄冈的红安县、麻城市相接,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蝴蝶。

❷ 十堰市郧县古建筑有哪些

十堰市郧县古建筑有:
1.大丰仓
大丰仓位于郧县城关镇北门社区,汉江北岸的北坡岗地西部。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属府治国家粮仓。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由于水患改建于现址。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太平军攻打郧县的战乱中严重受损,光绪九年(1883年)重建,民国时期为县府集中仓,建国初期,被确定为中央粮库郧县第一分库。大丰仓现存一座主仓和两座副仓,由主建筑、建筑外场地,以及围墙基址组成。三仓呈品字排列,主仓在南,坐南朝北,1号副仓在西,坐西朝东,在主仓的西部。2号副仓在北,坐北朝南,与主仓相对。建筑面积总计1129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结构为清水青砖墙体加木屋架,内部附有可自由拆卸加减的防潮木插板墙,木门闸、木门。仓内地面为木地板,距实土地面约为1米。主仓长35米,宽15米。屋架为重檐四坡灰瓦顶,屋面平直无曲线。上檐四周设活动通风纳日窗16扇。仓正面开3道门,各高2.15米,宽1.06米。屋架使用斜梁,共8榀,中部建纵向夹层木板隔墙。仓底悬空1米,墙根四周设通风透气窗18口。1号副仓长47米、宽8米,只残存中部的明间和北部的次间、稍间。中部明间为悬山顶,共5榀梁架。2号副仓长35米、宽8米,单檐四坡顶,面阔3间。大丰仓是湖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官储粮仓,为研究古代粮仓的形制结构、布局和仓储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大丰仓设计独具匠心,针对粮仓通风、防潮的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且外形不失美观古朴,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郧县老城天主堂
郧县老城天主堂位于现今郧阳汉江公路大桥以东,汉水以北,距郧县新城以南3公里的伏牛山上。作为一个建筑群落,它由337平米主堂、380平米副堂和17间平房共三个部分组成,建筑面积1095.3平米,总占地面积为3426平米。为郧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为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建筑。门墙上布满了尖拱和直棱式的浮雕,门墙上方的正中央耸立着一个高大的钟楼,钟楼顶矗着一个十分耀眼的古铜色大十字架。钟楼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三角形尖塔,塔顶也各矗着一个十字架,只是比中间的十字架略小了些。教堂大门在门墙的正中,大门上方,在上、下两个圆拱形浮雕的中间,竖排汉字楷书浮雕“天主堂”三个大字赫然入目。大门两旁对称位置,各有一组拉丁文字母,左边意为:耶稣,人类的救主;右边意为:万福,玛利亚(耶稣的母亲)。在两边拉丁字母的上方,又各有两个醒目的汉字楷书,左边是“愈显”,右边是“主荣”,合起来念是“愈显主荣”。所有这些装饰,使得整个门墙给人以森严隶穆、伟丽繁密之感。从大门入内是厅堂,也就是信徒们做弥撒的地方,按天主信徒的叫法,这厅堂应该叫“圣堂”,圣堂进深34.8米,面阔9.3米,内空高约10米,宫灯壁灯,交相辉映,富丽堂皇。东西两面墙上各有五根均匀排列的圆形大柱,直通达顶,把个厅堂衬托得更加恢宏、壮观。圣堂后半截东西各有一个耳房,耳房再往后便是祭台了。在西耳房的右边有一小门与副堂的侧门相通。副堂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混合风格的二层楼房,进深10.2米,面阔20米。这里过去曾是教会做弥撒的地方。副堂的大门是中国式对开的木门。从大门进去是前厅,厅东西两侧各设有居室;再往里,是一个室内天井,上二楼的转角楼梯就设在这里。楼梯的两侧又是居室。顺天井再往里走便是现在临时圣堂了。在主堂未修复完工之前,信徒们做弥撒就暂时放在这里。临时圣堂面积虽小,但其布置却体现了典型的哥特式风格,以致于走进这里就象走进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圣经世界。这里既设有祭台、读经台,又设有忏悔厅、跪凳等。正面墙下的一个大条几上有秩序的放满了各种祭拜用品,然最醒目的是在条几正中位置安放着的一尊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像。除正面墙外,其它三面墙上由西往东,依次贴着十四幅耶酥画像,从第一幅耶酥获罪受刑扛上沉重的十字架开始,到十四幅圣尸埋葬为止,系统讲述了耶酥为人类所受的苦难的历程。故而,这十四幅画像也叫做“苦路像”。
3.学堂梁子遗址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汉水左岸的四级阶地,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该遗址先后发现两具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是以当地砾石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和刮削器等。还发现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等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20余种。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绝对年代可能要早于距今80万年。保存完好的人类头骨化石,既具有直立人的原始特征,也有与早期智人相近之处,反映了远古人类进化过程的复杂性。学堂梁子遗址丰富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文化及第四纪古地理环境提供非常重要材料。
4.梅铺猿人遗址
梅铺猿人遗址位于郧县梅铺镇杜家沟村寨梁子山北麓的龙骨洞内,洞穴的北面100米有滔河,距白梅公路约20米。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内容积约200立方米,堆积厚约3.4米,其中含化石堆积厚约0.5~2.5米。遗址发现于1970年。1975年中国科学院古嵴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发掘,采集1枚人牙化石,发掘出土3枚人牙化石;一件打击痕迹清晰的石核;二十多种伴生动物化石,主要有嵌齿象、桑氏鬣狗、猕猴、大熊猫、獾、马、貘、犀牛、小猪等,属华南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梅铺猿人遗址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所显示的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以及爪哇猿人的牙齿特征相类似,是研究亚洲直立人的珍贵标本。其伴出的哺乳动物化石所代表的地质时代较早,所以梅铺猿人时代早于北京人,与郧县人相当或略晚。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及第四纪古地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