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城遗址
1. 关于宁夏的一些古迹遗址
1、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秦汉萧关,应该是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而今,这里四季泾水涌动,潺潺生辉。春来野桃花遍野满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远映,伴以高架桥涵,火车出入,天堑通途,也是游人观览的去处。
最佳时间: 全年
交通指南: 铁路交通:包兰铁路穿越宁夏境内,与全国各大铁路干线相通直达沿海各口岸,宝中电气化铁路南北贯穿固原境风165公里,连通了京包,陇海两大干线,货物可经欧亚大陆桥的陇海-兰新线抵达中亚和欧洲。 公路交通:固原地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西安-兰州,兰州-宜川,平凉-银川国道公路 纵横穿越固原。
秦、汉王朝与雄踞蒙古草原的匈奴长期对峙,时有战争。秦惠文王时,拔义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时,攻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就是固原城北战国秦长城。
2、秦长城
这条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起自甘肃省临洮县的洮河谷地,途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县,顺葫芦河东岸经北峡口从闫庙进入宁夏西吉县,经黄家岔、玉桥、张结子、好水川口,单民、兴隆镇、谢家东坡、王家湾、韩家堡至将台,在将台以90度的角度转折向东,顺马莲河河谷至马莲水庙出西吉而进入固原县的张易乡,至黄堡东,转折为东北方向,进入红庄乡政府。长城过红庄后进入滴滴沟,出滴滴沟山口后至孙家庄、白家湾,在这里又转折向东,经过吴庄、闫家庄,至明庄西北,便分为两道,形成"内城"和"外城"之分。
内城从明庄过公路,便爬上固原城西北5公里的一道顺向小丘陵上,经郭庄、十里铺过清水河后至沙窝。外城更向西北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弓背状,经乔洼过清水河,过河后再折向东南至沙窝与内城合二为一。内城与外城遗迹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内城城墩城墙高大、宽厚、完整,城线笔直如划,气势雄伟巍峨。全线约8公里长的内城遗迹保存较完好,除现代公路及少数后期冲沟穿破外,全线基本上不曾中断,每200至230米便有一个城墩。外城已残毁不堪,大部分夷为平地,残留的城墩多为2至3米高,大部分看不到城墙。
长城过沙窝后爬上程儿山,经阳洼以南、中庄乔家沟,上黄水庙、王家崾岘、黄家庄而出固原县进入彭阳县川口乡的黄湾以北、彭阳乡的姜洼、丰台、阳洼、崾岘前洼、陡坡子、李岔、城阳乡的瑶湾、白岔、乔渠、长城白马庙、祁家庄、张沟圈、小庄、施坪,从刘家堡子出彭阳县,又进入甘肃省镇原县的孟家塬。在祁家庄和小庄之间的转弯处,有一节多出长城主线1公里而伸向正南张沟圈村的长城。说明在长城施工之前,曾经有过系统而精心的地理位置勘察,施工中有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但施工时由于政区的分工,两个政区之间并末完全同步施工所致,因此,长城在此处又向东北成90度的转向。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经过西吉、固原、彭阳3县,全长约174公里。
3、 唐制胜关
唐制胜关(安化县城)遗址位于县城西2公里,永丰村南侧。泾源县地处六盘山腹地,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历来为兵家重地。地处六盘山东麓的瓦亭萧关,千百年来更是刀光剑影,烽火狼烟,留下了许多历史纪实和遗迹。 唐朝为防御吐蕃攻袭在原州先后设置“原州七关”:木峡关、石峡关、石门关、六盘关、制胜关、木崝关,驿藏关。七关中泾源境内就有六盘关、制胜关、木崝关、驿藏关四关。唐朝军队和吐蕃在争夺这些重要关隘时不断发生战争,互有胜负,争夺异常激烈。制胜关(旧称大震门),为原州七关之一,控制陇西一带,管领沿坡小寨25处。宋乾德二年(964年)废关,改置安化县城。遗址呈方形,边长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开东西二门,东门有瓮城长49米、宽38米。城址现已开垦为农田,田间常露有汉代绳纹瓦片。近年出土有唐宋元代陶器、瓷器及“开元通宝”等铜币。
编辑本段交通
唐制胜关交通 在泾源县城西1.9公里处,香水河北岸,可在当地包车或自驾车前往。
4、 古城
古城位于宁夏朝那县城西16公里处的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朝那城因其年代久远,故名古城,为秦汉朝那县治所。朝那城址居古城川正中,茹河北岸,这里三面环山,峰峦叠嶂,为通往古长安的要冲。 朝那古城地势平坦,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占地面积32.7万平方米。朝那城墙残高1-13米不等,基宽14米,夯土层14~20米。朝那城依东西南北开四门,今彭固公路穿东西城门而过。沿朝那城墙外四周辟有深3米、宽20米的护城壕堑,至今犹存。
5、西安州古城,位于海原县西南20公里处,背靠天都山,前临销黄川,古城大体完好,应该是固原境内保存较完好、较大的古城址之一。城址为长方形,边长近千米,每边有19个等距离的马面,每50米一个。马面,是宋代筑城的标志。
6、固原城,地外宁夏南部山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内城的缘起已有两千多年了,最早应是乌氏城,而得以沿袭且发展起来的城就是现在的固原古城,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钟鼓楼、禹王庙铁塔、文澜阁等。
内城:周围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
7、
2.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文物遗存
1963年水洞沟遗址中清理出有野驴、野马、犀牛、鬣狗、羚羊、转角羊、牛、猪等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原件一万一千多件。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尖状器、端刮器、刮削器,还有少量的砍伐器。尖装器中以形状端正固定、左右对称明显、背有纵脊的器形为主要特征。砍伐器和“二级打法”的石片显示了水洞沟石器和中国猿人石器的继承性。还发现用鸵鸟蛋皮单面穿孔制成的圆形装饰品,用骨片磨制的骨锥,大量人工磨制的“刀片”。
2007年宁夏考古研究所对红山堡东北角和瓮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红山堡内从发掘时保留的剖面,能清楚的看到当时守军堡寨的房屋基址、用火痕迹、动物遗骸,另外还出土了石磨盘、行军锅、旗墩、缸等物品。这些物品充分说明了当时在红山堡的守军的后勤也是在自给。
截至2012年,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在长达近90年中,从这儿出土了3万多件古人打制并使用过的石器,还有不少古动物化石。
3. 1969年拆除西直门箭楼时曾发现元代( )瓮城城门遗址
元代(和义门)瓮城城门遗址
西直门城楼箭楼
城楼台基底宽40.90米,台基厚28.60米,台基顶宽38.10米,城台顶进深24米,城台高10.75米,内侧券门高8.46米,宽6.90米,外侧券门高6.30米,宽5.6米,城台内侧左、右马道宽5米,城楼面阔五间,连廊面宽32米,进深三间,连廊通进深
4. 陕北榆林石峁遗址的发现为什么被称为“石破天惊”
因为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重要遗址,石峁遗址在规模、形制、内涵、所处时代和所处位置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它的发现足以改写华夏上古历史,所以才被国内学者以“石破天惊”来形容:
1、从规模上,石峁遗址占地超过四百万平方米,超过了著名的良渚和陶寺等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古城,完全超过了人们的认知,而且对这种古城目前还找不到任何的史料存在,这在特别重视古文献和田 野考古相结合的我国是非常特殊的案例。
5、石峁所处的位置远离传统学者认为的华夏文明核心区域之外,更靠近草原地带,一般被认为是文明落后地区,但石峁的发现证明四千多年前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发达的文明,这一文明又在历史上无声无息,对它的深入研究必然将改变上古华夏文明的固有认知体系。
5. 想知道: 邯郸市 永年古城遗址 在哪
永年广府镇,邯郸东北30公里。
6. 列举襄阳历史上出现的战争1个及战争遗址2个
一、公元379年,在湖北襄樊发生了一场争夺和尚的恶战。前秦以十万大军占领樊城,猛攻襄阳。东晋守军以死力敌,连城中妇女也上了前线。最终,和尚被前秦抢走了,战争结束了。前秦皇帝苻坚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得到了一个半人;东晋守将朱序当了俘虏,只留下了一堵值得纪念的“夫人城”。
二、 在中国历史上,襄阳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尤其是在南北对峙的时期,襄阳的归属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双方军事格局的强弱。
在三国时期,魏国以合肥、襄阳、祁山为其东、南、西三条战线的战略性据点,在整个对吴、蜀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这三个战略据点中,合肥、祁山根据记载一直由魏军精锐部队坚守,从没有丢失过。唯一曾经被敌人占领的一个战略据点就是襄阳。 三 、蒙古人进攻襄阳,郭靖等人帮着守襄阳,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
的重大事件。在历史上,蒙古人进攻襄阳也是很重要的事件,一共有过两次攻守战。
第一次是在蒙古人灭金国以后的第二年,蒙古人进攻襄阳,镇守襄阳的宋军内部发生内讧。,一部分部队投降,襄阳失陷,蒙古军和宋军都纵兵抢掠,襄阳成为废墟,蒙占军队也没长期占领。
第二次是在三十多年后,蒙古军队围困和进攻襄阳。宋军将领是吕文焕,很能打仗,在他率领下的宋军和蒙古兵进行了激烈的战争。襄阳和樊城隔汉江相望,互成犄角之势。
7. 沈阳的电线杆被列入历史建筑 这到底咋回事
沈阳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当中包含了沈阳市最早有轨电车的电线杆,距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电线杆被评为沈阳市历史建筑,该电线杆位于沈阳市中山路,名称;中山路沿线原有轨电车电杆。地理位置;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山路和小西路附近。文物级别;暂无文物级别,沈阳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建筑年代;民国初中年。数量;一处。所属地区;辽宁省沈阳市中华路沈河区段。所在位置;辽宁省沈阳市中部地区。
沈阳市境内文物保护单位共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沈阳市历史建筑等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沈阳三皇庙、西塔护国延寿寺、盛京城德胜门瓮城遗址、吉顺隆丝房旧址、蓬瀛宫、南山遗址、中心庙等等。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奉天邮务管理局办公楼旧址、沈阳太清宫、沈阳法国汇理银行奉天支行营业楼旧址、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厂翻砂车间旧址、北塔护国永光寺、南塔护国广慈寺、北塔护国寺、沈阳般若寺、慈恩寺、长安寺、辽滨塔、小塔子古塔、工人村建筑群等等。区、县级级文物如沈阳永济桥等等等等。
沈阳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中山广场建筑群、奉海驿旧址、中东铁路建筑群沈阳奉天驿、太平寺锡伯家庙、张氏帅府(张学良旧居)、无垢净光舍利塔、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新乐遗址、汉卿体育场旧址、南关天主教堂、辽宁总站旧址、叶茂台辽墓、东北大学旧址、高台山遗址、石台子山城等等等等。辽宁总站、奉海驿旧址已经合并到中东铁路建筑群,沈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十六处,永安桥等等文物准备申报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如奉天机器局旧址、沈阳北大营营房旧址、皇姑屯事件发生地纪念碑等等。沈阳历史建筑已经评选三批,大部分已经晋升到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如蔡少武旧居、长江照相馆、帅府后巷传统民居、堂子庙巷建筑群、盛京三陵衙门旧址、中山路原有轨电车电杆、二战盟军战俘营医院旧址、沈阳站西广场给水塔、新光建筑群、黎明建筑群、和睦路工人村建筑群、沈阳中苏友谊宫旧址、七纬路36号建筑、浪速馆旧址以及中山路、中华路建筑群等等等等。
8. 南门遗址介绍
今日扬州网消息:昨天,市考古工作者在南门遗址广场挖掘清理出20米唐南门瓮城东城墙,在进一步清理、保护后,这处珍贵的遗址将在“4·18”开放。这段20多年前被掩埋于地下保护起来的城墙又重见天日。据考古队印队长介绍,被中国考古界称作“中国的城门通史”的扬州城南门遗址,23年前,考古人员发现并初步发掘南门遗址,在将其掩埋于地下之前,做了很多“护理”,除对已经揭示的城墙重新包砖,还在遗址上铺撒了厚达2米的沙土。时隔23年再次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这段古城墙已基本清理完毕,考古队下一步工作将逐步向西发掘。
据悉,南门遗址广场考古清理工作将于3月底前结束,届时,南门遗址广场,将和东门遗址广场、宋大城西门遗址博物馆,以及正在着手建设的宋大城北门遗址公园,构成扬州城四大城门景观。另外,南门南侧还发掘出罕见的宋元时期挡军楼遗址。从遗址清理出的南宋至元朝的碎瓷片推断,这处挡军楼存在了上千年,为扬州城南门重要的防御工事。据考古人员介绍,现场还多处发现古代战争时用的石弹,反映了宋元时期扬州城战事频繁。(陈跃 高松元)
9. 上京会宁府遗址的遗址分布
南北二城的外垣周围和腰垣南侧均有护城壕遗迹,至今大部分地段仍深如沟壑,这里是筑城取土的同时挖掘而成的,可能是引从上京西来的小河之水入壕,以利防守,在光绪年间,壕中尚有积水。 据文献记载,金上京故城内的宫殿名称很多,见于金太宗时的有乾元殿、明德宫;见于金熙宗时的有庆元宫,敷德殿、宵衣殿(寝殿)、稽古殿(书殿)、重明殿、五云楼、祥曦殿等;见于海陵王时的有勤政殿、泰和殿、武德殿、永寿宫、永宁宫;见于金世宗复修后的有庆元宫。光兴宫、光德殿、皇武殿等。此外,还载有明德殿、时令殿、龙寿殿、奎文殿。此外还有术庙、社稷、孔庙、储庆寺等。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俗称白城,位于阿城区南郊2公里,张广才岭西麓大青山脚下,阿什河左岸,依山傍水。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帝国的早期都城,历经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皇帝,作为金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达38年之久。因其又是金上京路和会宁府的治所,故称。
金上京城仿照北宋都城的规模建筑,城市布局与汴京(今开封)基本相同,规模宏伟,雄浑壮观。由毗连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南城略大于北城,二城均为长方形,平面上一纵一横相互衔接,连为一体,二城整个外围周长为11公里。虽经800余年的风雨剥蚀和战争破坏,其夯土版筑的城垣仍高达3~5米,颓垣基阔7~10米。城墙断面处,夯土层痕迹依然清晰可辨。外垣平均每隔70~120米筑一马面。在全城5个城角上各构筑角楼一处,为城墙上的重点防御工事。城门9处,其中7处带有瓮城。城外及二城间的腰垣南侧,均有护城壕。皇城则建于南城偏西处,周长近2.5公里。自南向北有五重宫殿基址整齐地排列在皇城南北中轴线上,东西两侧还有回廊遗址。皇城南门两侧有两个高约7米的土阜,对峙而立,称为阙。两大土阜间又有两个小土阜,各高约3米。大小土阜间是皇城南门的3条通道,中为正门(午门),两侧为左右阙门。皇城布局规整、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