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大地湾遗址
⑴ 秦安大地湾遗址的介绍
秦安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境内的邵店村东侧清水河谷及南岸山坡上。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⑵ 秦安大地湾遗址最早发现于哪年最早发掘于哪年
秦安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五营乡境内的邵店村东侧清水河谷及南岸山坡上。距秦安县城45公里。
秦安大地湾遗址,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是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在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就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安大地湾遗址,总分布范围达110万平方米。截至2002年年底,仅发掘了其总面积的1.34%,就取得了下述成果: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渠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17000多件。其实际内容之丰富可想而知。
难怪,一位20多年来一直参与大地湾发掘和研究的专家郎树德感叹:“大地湾是一个远古文化遗存的巨大宝库,现在才只是打开了它的大门。”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⑶ 1982年10月,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幅什么画
1982年,甘肃省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中发现了一幅仰韶文化晚期的地画。地画的上方有两个人物,下方是两个骷髅置于一个方框之内。
⑷ 天水市秦安县有哪些遗迹
兴国寺座落在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风格古朴的建筑群。《秦安县志》记载:“兴国寺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
街亭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公里,是一处宽约6公里、长达十几公里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大池湾遗址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五营乡,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距今7800--5000年。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灰坑,墓葬,窑址和壕沟,而且还有精制的地画,彩陶和面积很大,构造复杂的房屋遗迹。
可泉寺坐落于距县城1.5公里的南山脚下,整个建筑分为胡缵宗纪念馆、可泉寺及娲乡神母宫等3处。其建筑群年代可上溯到秦汉乃至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的上古时期,自宋元以前初具规模,明清两代虽经战争破毁,然屡毁屡建,规模不减。
陇城故城是晋代设置的略阳郡、略阳城、北魏至唐的陇城县,宋时的陇城寨,明代设置陇城巡检司的治所。陇城北魏、北周的故城,在唐代宗宝应年(公元762年),因吐蕃进犯而被毁,已不存在。宋正隆四年又重筑一城,即现在的陇城,又称八卦城。
秦安文庙,位于秦安县兴国镇新华街东,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总面积280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乐器库、祭器库等。
泰山庙坐落在秦安县城东的凤山上,是保存完整的泰山庙古建筑群。
女娲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86年,天水牧马滩出土秦墓木板地图,其中绘制葫芦河的2号图标有一亭形物。据学者考证,此亭形物当为女娲祠。
⑸ 秦安大地早湾文化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是的。
大地湾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五营乡邵店村,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相接的缓山坡上,距天水市102公里。
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遗址面积约2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距今4900—812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⑹ 秦安的大地湾遗址距今多少年
8000——5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