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3 17:25:53

① 元上都遗址是在什么时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2012年,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

② 元上都遗址怎么没了 当年被谁烧的 是不是朱元璋

元上都遗址还在的,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浩特市南面的正蓝旗。

元上都遗址呈方形,站在城外的台基上,依稀可以辨认出房屋当年的格局。上都城周长约9公里,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其中宫城是整个建筑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们夏季避暑时的居住之地,风格以自然为主。

内城和外城则是官吏们的居住地。此外,在都城附近还有一座面积很大的御花园,有竹经楼台,大理石宫殿,奇花异卉,原本还放养了一些麋鹿等动物,以供帝王游猎。

(2)元上都遗址扩展阅读:

元上都遗址的文物遗存

外城

外城整体呈曲尺形,围绕于皇城之西、北两面扩建而成,西、北两面墙长2220米,东墙长815米,南墙长820米。

占地面积约288公顷 现存城墙底基宽10米,顶宽2米,存高约为3-6米。外城自西门北侧225米处,斜向修一条东西向的隔墙至皇城北门瓮城西墙,将外城分为皇城以西、以北两部分。隔墙基宽3米,残高0.7-0.8米,顶宽2.05米。

城墙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约20厘米左右,薄厚不均,夯实程度不若皇城,外表未有砖石包砌。 共辟有四门,南墙一门,西墙一门,北墙两门。 外城四周围绕有护城河遗迹。

皇城

皇城平面近方形。东墙长1410米,西墙长1415米,北墙长1395米,南墙长1400米。占地面积约164公顷现存高度多在6—7米左右,墙基宽12米,顶宽约5米,向上渐斜收。四墙外侧筑有马面,每面墙6个,共24个。

马面底宽12米,凸出墙体约5.4米,现存高度约5.8米中间为黄土夯筑,内外两侧均用自然石块包砌,石墙约厚0.5-0.6米,外侧石块略平整。

石砌墙体底部挖有基槽并建有斜坡状墙基。皇城城垣辟有六座城门,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皇城东西墙对称各开二门。皇城西墙和北墙瓮城门西侧外,发现有明显的河沟遗迹。河沟距城墙约25米,宽约10米。

宫城

宫城平面近方形。东墙长605米,西墙长605.5米,北墙长542.5米,南墙长542米。占地面积约32公顷四面均存有高度不同的夯土墙体,最高5米,墙基宽10米,顶宽5米。

部分墙体存有包砖中间为黄土夯筑,内外两侧包砌青砖。砖墙底部垫有石条或片岩做基础。有东、西、南3座城门城墙外侧挖有闭合壕沟。

关厢

东关长约800米,并向东北方延伸;南关长约600米,与滦河南面的建筑相连,今河岸还存有连接两岸的石桥基础;西关向西延伸约1000米;北城墙外侧无建筑及街道遗迹,因外城北部为帝王游幸的宫苑之故。

在距离北墙一公里以外的山麓,有大片建筑遗迹,多为整齐排列的小型建筑物,有的各自组成一个建筑区,建筑区内有主要干道及小路整齐布局。在这些建筑址内仅可看到用石块垒砌的墙基,地表很少有遗物,仅在靠南边的一些建筑物内见有残瓦及泥塑佛像碎片,应是一座小佛寺遗址。

③ 元上都遗址距离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21.7公里

起点:元上都遗址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4.2公里,右转

2.行驶14.0公里,左转

3.行驶560米,稍向右转

4.行驶470米,到达终点

终点: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④ 元上都遗址位于什么地方,是如何建立的

元上都遗址是我国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由元世祖忽必烈初建于1256年。1251年,蒙哥即帝位后,忽必烈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从漠北和林南下驻帐金莲川,招揽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对忽必烈治理汉地乃至统一全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1256年,忽必烈下令在这里选址建城,起初取名为开平府。1259年城郭建成。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上皇帝之位,为元开国皇帝元世祖,于是就将开平府作为首都了。1264年,忽必烈开始修建大都,即后来的北京,下诏开平府上升为上都,用以取代漠北的和林,并确立了两都巡幸的制度,上都作为夏都,与元大都共同构成了元朝的两大首都。当时大都与上都两都之间有三路交通线路。每年4月,元朝皇帝便来上都,9月秋凉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除此之外,皇帝要狩猎行乐,还要举行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和传统的祭祀活动。1369年,明朝将元上都复名“开平府”,不久废府改卫。1430年废弃不用。

⑤ 元上都遗址在哪里

元上都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0千米处、闪电河北岸。这座草原都城,具有游牧文化特色,并融合中国传统建筑于一身,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完美结合,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

元朝实行两都制,大都为首都,上都为夏都。每年夏历二三月至八九月,皇帝及随行大臣、官员等有半年时间在这里避暑理政。元朝的主要机构在上都均有分衙或下属官署,上都仍是全国重要的政治中心。

元上都遗址上都地理位置特殊,“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对联络、控制拥有强大势力的漠北蒙古宗亲贵族来说,其在政治、军事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朝前几位皇帝,如忽必烈、铁穆耳、海山等即位的忽里台都在上都举行。元王朝也是从这里出发,征服四十国,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强大帝国,拥有三千万平方千米的疆域,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元代中外交往频繁,上都常有回族商人往来。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尼古剌兄弟带着马可·波罗到中国,在上都受到忽必烈极高的待遇。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生活了17年,深得忽必烈赏识器重,他的《马可·波罗行记》详细记述了上都的宫殿、寺院、宫廷礼仪、民情风俗,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和东方。

⑥ 元上都遗址离什么机场最近

元上都遗址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最近的机场就是锡林郭勒盟盟府的锡林浩特机场。

⑦ 元中都遗址的建筑布局是什么样子的

元中都遗址位于张北县城北处。南离元大都即北京265千米,北距元上都遗址195千米。元中都遗址由宫城、皇城、郭城呈回字形相套,是我国传统都城“三重城”建制。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垣保存完整,城墙高出地面3至4米,墙基宽约15米,四角存有方形夯土角台,边长6至7米。城墙四面各有一缺口,经探明,就是原来的四个城门。内城南门为3个门道,两侧还可能有阙台。

宫城内共发现建筑基址27处,其中位于宫城中心的高台基址,基址裸露,可见柱础。高台基址是宫殿群主体建筑,正好位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基址为中心的主体宫殿群位于宫城的中北部。作为正殿一座宫殿基址居于宫城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有排列整齐的柱础石,地表有琉璃瓦当、滴水和花砖等建筑构件。

宫殿台基分为上下两层,总体高出地面约2.8米,周围用青砖包砌。上层基面为宫殿的主体部分,下层基面为宫殿的回廊部分,在台基的周围一共有7条上殿通道。柱廊两旁各有一条上殿通道,这两条通道和宫城的东门和西门正对。在前殿的南侧共有三条上殿通道,中间是御道,两边是文武大臣上殿的通道。

宫城西南角为角楼基础,宫墙南城门发现了三道门,地面为青石铺面,门框及顶部为过梁式砖木结构,其上应为阙台类建筑。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琉璃构件,有塑龙琉璃残块、浮雕牡丹花,还有筒瓦、瓦当、滴水、凤鸟、仙人,以及大殿屋脊上华丽的装饰残件等,艺术造型写实逼真,栩栩如生,表现了大元帝国工匠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造型艺术功底。

⑧ 游览元上都遗址需要半天时间吗

游览元上都遗址的话,肯定是需要半天的时间的,因为这边都是走路游览的,而且这里面面积也非常的广,说要游览玩的话估计都要半天的时间了。

⑨ 神之都城的元上都遗址有什么价值意义

元上都遗址是我国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由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初建于1256年。

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其遗址也是我国游牧民族遗存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化遗产,甚至可以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

1251年蒙哥即帝位后,忽必烈以皇弟的亲贵身份,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从漠北和林南下驻帐金莲川,招揽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对忽必烈治理汉地乃至统一全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1256年,忽必烈下令在这里选址建城,起初取名为开平府。1259年城郭建成。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上大蒙古帝国皇帝之位,为元开国皇帝元世祖,于是就将开平府作为首都了。

1264年,忽必烈开始修建大都,即后来的北京,下诏开平府上升为上都,用以取代漠北的和林,并确立了两都巡幸的制度,上都作为夏都,与元大都共同构成了元朝的两大首都。

当时大都与上都两都之间有三路交通线路。每年4月,元朝皇帝便来上都,9月秋凉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的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除此之外,皇帝要狩猎行乐,还要举行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和传统的祭祀活动。

1369年,明朝将元上都复名“开平府”,不久废府改卫。1430年废弃不用。

元上都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

宫城在皇城的中部偏北,长方形。宫城是全城的核心,有东华、西华、御天三门,城墙用砖包镶。

宫城中南边的御天门最为重要,它与皇城南门明德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出入的主道。皇帝所下达的诏旨,都要在御天门上发布,再送住大都,然后转发全国各行省。

主要宫殿楼阁和官署、宫学建在宫城内。宫城建有水晶、大明、鸿禧等殿,大安、延春等阁。

皇城环卫宫城四周,城墙用石块包镶,道路整齐,井然有序,南半部为官署,府邸所在区域,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龙光华严寺。

外城在皇城西北面,全用土筑,周长约18千米。北部为皇帝观赏的御苑,是皇家苑囿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所在。南部为官署、寺观和作坊所在地区。

城外东、南、西三处关厢地带,为市肆、民居、仓廪所在。明代荒废,城垣及建筑台基依然残留地表,蒙古语称此城为“兆奈曼苏默”,为108座庙的意思,就是依据城址中建筑众多而讹传的。

城内除中央及北城墙中部的大型宫殿位于中线以外,大部建筑未采用对称的布局,殿、亭、阁、榭各具特色,或近临沼池,或开渠引流,或亭阁相连,形状大小各异,色彩风俗不同,优雅非凡。上述通往各地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上都地区元朝时商贾工匠云集,繁荣兴盛,不但有从中原来的商人,也有从中亚和欧洲来的商人,他们运来各种金属器皿、日用品和为统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而后运走上都地区的畜产品,促进了以元上都为中心的蒙古地区的经济繁荣。

上都在中外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元代中外交往频繁,上都常有阿拉失、波斯、突厥等商人往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生活了17年,深得忽必烈赏识器重。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详细记述了上都的宫殿、寺院、宫廷礼仪、民情风俗,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上都,让世界了解中国。

上都在元代科技史上的地位更不容忽视。早在蒙哥汗时期,开平就设有天文观测所——承应阙。上都城西北有一个山口,两山之间有一个古拦洪坝遗址。

这一工程是当时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在北方塞外草原建设的较为成功的大型泄洪水利工程,至今保存完整,成为郭守敬留给草原人民的一件永久纪念品。

都城有众多佛寺、道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十分兴盛。上都常有色目商贾往来,很早就建有回回寺。上都居民中也有信仰伊斯兰教、景教等的。上都作为元的夏都,是北方宗教兴盛的中心,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