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蚝岗遗址

蚝岗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3 19:49:31

①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的介绍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于2007年6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蚝岗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蚝岗遗址现存面积约600平方米,2003年4至7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②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残件,发现红烧土活动面、房址、墓葬、灰坑、沟等新石器时代遗迹。墓葬中出土了两具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蚝岗遗址由于文化内涵丰富在珠三角史前考古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因而被考古专家誉为“珠三角第一村”和“东莞历史文化的基石”,是目前东莞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址。展馆共分三层,由时光隧道、遗址展厅、蚝岗文物展厅、三江彩陶展厅、临时展厅、互动展厅等组成。博物馆将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文物、图片和场景复原等展示手段相结合,真实生动地再现了5000多年前“蚝岗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和遗址发掘过程。并汇聚了珠江、长江和黄河三大流域的彩陶,集中展现中国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

③ 被誉为"珠三角第一村"的是哪个遗址

蚝岗遗址被称为“珠三角第一村”。广东省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分为4种,即沙丘遗址、山冈遗址、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蚝岗遗址是广东省保存较好的出土彩陶的两个贝丘遗址之一,也是出土彩陶年代最早的贝丘遗址。 蚝岗遗址距今约5 000年,作为在市区中心发现的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也较为罕见,更显其价值的可贵。遗址地层可以分为6层,其中第1、2层为现代层和扰乱层,第3-6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残件,发现红烧土活动画、房子、墓葬、灰坑、沟等重要遗迹。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蚝岗遗址的第6层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并且比较完整的古人类遗骸,可推断其为生活在5 000年前的珠三角人。

④ 蚝岗遗址的遗迹探究

发现
蚝岗遗址于上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90年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东莞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调查,从2003年4月正式开始钻探工作,并于29日结束。遗址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陶器有夹砂褐陶釜、罐、器座、泥质灰陶罐、圈足盘、钵和彩陶圈足盘。这些器皿多有细绳纹、刻画纹和镂孔。石器数量较大,种类包括尖状器、砸击器、砺石、石拍、网坠、锛、斧等,又以用于开蚝的尖状器和砸击器最多。骨器有骨铲、骨锥、骨针等。蚌器有穿孔蚝壳等。遗址可分别为两期,特征不同。
另外,一具保存颇为完好的男性遗骸被挖掘出土,专家考证,遗骸距今5000年以上,应是珠三角最早的土著居民。之前,专家已把蚝岗遗址命名为“珠三角第一村”,遗骸的出土不仅印证专家认为遗址存在墓葬区的推断,更为研究最早珠三角居住人群经济生活的情况提供有利的帮助。
这一发现说明,早在5000年前,珠三角古人类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印证了古代的珠三角并非人们所说的蛮荒之地。
东莞古时可能是个海岛
蚝岗遗址保存面积约650平方米。专家推测珠江三角洲是距今一万年以来逐步形成的,遗址当时很可能是个海岛,遗址西部原有一流向西北的河流,可为先民提供饮用淡水。据当地年龄大些居民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贝壳堆积如山,生产队曾于此处挖贝壳烧灰做肥料,延续时间达一年多。如今,田野及山岗大部分地方已建起密集的民居或商品楼宇 。
专家们在蚝岗遗址发现了四方形的水沟痕迹和墓葬,还有石磨,这说明当时古人类已经在这里建房定居、生息。而从堆积如山的蚝壳、大量的鱼骨及只见渔猎工具可判断:当时蚝村人乃至珠三角祖先们的经济生活主要以在海边渔猎为生,他们已经懂得在房子之间挖排水沟,每天都从海边捕捞大量的海贝、鱼类,在食海鲜同时,他们也会用石磨磨出一些野生稻、薯芋之类食用。而且当时尚未经营农业,但可能会采集野生稻、可食块茎植物、野果并与别的群体交换。

⑤ 蚝岗遗址的遗迹位置

蚝岗贝丘遗址位于珠三角地区——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胜和蚝岗村

⑥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怎么样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更多信息和资讯。

⑦ 蚝岗遗址的遗址博物馆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于2007年6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展馆共分三层,由时光隧道、遗址展厅、蚝岗文物展厅、三江彩陶展厅、临时展厅、互动展厅等组成。博物馆将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文物、图片和场景复原等展示手段相结合,真实生动地再现了5000多年前“蚝岗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和遗址发掘过程。并汇聚了珠江、长江和黄河三大流域的彩陶,集中展现中国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 。
蚝岗博物馆,将成为蚝岗历史文化园区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将成为人们了解史前文化,展示东莞远古文明的重要窗口 。

⑧ 蚝岗遗址的介绍

蚝岗贝丘遗址位于南城胜和蚝岗村,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东莞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保存面积650多平方米,作为在市区中心发现的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也较为罕见。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残件,发现红烧土活动面、房子、墓葬、灰坑、沟等重要遗迹。墓葬中出土了两具珠江三角洲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人类遗骸,蚝岗贝丘遗址因此被专家誉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

⑨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有什么好玩的或好看的地方

运用高科技再现史前文明

据介绍,蚝岗遗址由古人食弃的蚝壳堆积而成,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2003年4至10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72平方米。遗址中发现古代蚝岗人的居住遗迹和墓葬,出土了一批石器、陶器和骨器等遗物。蚝岗遗址与企石万福庵遗址同为迄今东莞区域内最早的古人类居住遗址,其最早年代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

为了再现5000年前蚝岗人的生活原貌,博物馆用文物展以及场景复原等手法,运用声、光、电和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博物馆展馆共分三层,由时光隧道、遗址展厅、蚝岗文物展厅、三江彩陶展厅、临时展厅、互动展厅等组成。

互动展厅内亲手挖“文物”

开馆首日,吸引了很多周边的父老乡亲携一家老小前来参观。从大门进入后,面积约80平方米的遗址展示厅,首先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的是,底层出土的蚝岗人遗骸原址呈现在面前,站在透明玻璃上,透过脚下玻璃就是5000年前的墓葬和灰坑。

而在“蚝岗人的衣食住行”展区,“蚝岗人”的生活状态,除了骨铲、骨锥、石器等外,还有一件“树皮衣”特别受关注。据介绍,这件树皮衣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赠送的。“树皮衣”是当时“蚝岗人”所穿的衣服,以植物的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成。树皮布制作最常用的是木质及石质的拍状工具。由于木质工具不易保存,因此考古发掘到的就只有石拍。

在博物馆内,人们除了可透过透明的恒温恒湿箱一睹5000年前蚝岗人的真面貌外,博物馆内的互动展厅更能让观众体验一把“考古”的乐趣。记者看到,在互动展厅,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考古沙池里不断“掏沙”,据介绍,这是特别为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设置。在该沙池内埋藏了很多“文物”碎片,通过亲自动手,学生们可以体验“考古”、修复“文物”。同时,可以设计陶器图案,进行趣味有奖问答。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6-06/21/content_1149982.htm

⑩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博物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加强自身宣传,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对东莞文化历史的热爱和自豪感,是东莞重要的爱国主义和乡土教育活动场所之一。我们这里有两个教育活动,互动展厅和陶吧实验室。互动展厅通过动手体验“考古”、修复“文物”、设计陶器图案和趣味有奖问答等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和科普性。而陶吧主要是介绍陶器的基本知识,以及陶器的加工制造步骤,区别陶器与瓷器,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让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看陶”、“制陶”、“画陶”、设计陶器图案等方式,加深他们对陶器的印象和认识,增强我们蚝岗遗址博物馆的教育趣味性,使博物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还在会议室配置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定期邀请专家或由本馆工作人员为市民免费进行各种类型的文化讲座,使博物馆成为文化知识的讲堂,利用博物馆公益性,向广大市民传播文化知识,使远古人类的遗址变成传播文明的殿堂,充分显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魅力,是东莞在文化新城建设中又一新的丰硕成果。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