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游记人生

西游记人生

发布时间: 2020-11-23 23:56:10

1. 西游记学到的人生哲理

西游记里面的主角是师徒四人 就从他们的身上分别来说吧

成功靠什么?从唐僧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信念。

唐僧只是肉身凡胎的普通人一个,远行天竺最初就靠着信念,身骑一只白马,背上纱衣与佛杖。他不知道有妖魔鬼怪,更不知道什么路途艰险。

但是对于他而言“只要我不死,就能取到真经”,这就是信念。

成功靠什么?对于孙悟空而言,是能力与人脉。

其实孙悟空的取经信念不是那么坚决,但是跟随了唐僧之后,靠着自己的武功高强、道行深厚,斩妖除魔。我们小时候说孙悟空真厉害,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大多数劫难都是寻求帮助。

没有办法的时候,孙悟空借力的做法,也是我们在工作中要学的。

猪八戒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选对了团队。

从被贬人间,到高老庄到之后归队之后的表现,可以看到猪八戒就是真的有点懒。其实猪八戒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他也是聪明的,有猴哥在我就不出手了。

取经路上,他可以说真的没有100%地出力,但是也是得到了最后的成功。一路有人带,跟风就好了。

沙和尚最后也成佛,回归天庭。

而他的成功之道,是听话照做,他也许只是那个“大师兄二师兄说得对”给人们印象最深,其实还有就是他在人脉和能力都不那么突出的情况下,听话照做,结果也成就一身佛法。

其实,工作中我们对应《西游记》的四人就好了,你是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位置,然后行动起来,最后升职加薪的就是你。

2. 请问小说中(西游记)讲述了人生中什么哲理

作者的深刻认知

虽然《西游记》采用的是非现实的形象构成,但它的内容并不是荒诞无稽的。作者在看似虚幻的描写中,融入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认识。与一般写实性作品不同的是,作者在表现这方面的观察与思考时,不是刻板地照搬生活的原始样态,而是略貌取神,加以精心提炼,并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读者在陶醉艺术欣赏的同时,可以领悟到作品所传达的丰富资讯。

人生观

作为一部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描写中心的小说,《西游记》多方面的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
具启发意义
清人张书绅在《新说西游记》中曾说:「人生斯世,各有正业,是即各有所取之经,各有一条西天之路。」确实,《西游记》所包含的迁善改过、心诚志坚、勇猛精进、以臻完美的哲理,对每个人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当然,《西游记》所反映的人生观,也不是抽象的。在唐僧师徒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理想人格的颂扬和对人性弱点的揶揄。孙悟空对自由、自尊、自娱的追求,是作者心目中人生的最高境界。

政治观

诋君毁圣的影射
在《西游记》中,诋君毁圣的描写,随处可见。事实上,小说除了对唐太宗偶有赞词(但在「游冥」一节也把太宗奚落了一番)外,所写的从天宫玉帝到取经路上的西方各国国王,大都昏庸无能。他们往往奉道毁僧,如车迟国国王以妖道为「国师」,毫无主见,听凭妖道的摆布。乌鸡国、比丘国的国王也都如此。这既有历史上某些帝王如隋炀帝、宋徽宗的影子,同时很可能直接影射着崇道灭佛的明世宗。

三教归一
当孙悟空帮助国王除妖后,总不忘告诫他们:「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这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提倡三教合一的政治观。

渴望救世英雄的出现
同时,《西游记》写到妖怪惑君乱国时,大臣通常无能为力,所谓「真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其间也寄寓著作者的感慨。明代中期以后,政治衰朽、社会动汤,人们渴望出现起弊振衰的强项人物,扶正祛邪的救世英雄,作者对孙悟空的描写,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社会观

堕落与沉沦
在《西游记》第8回,如来佛说:「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这个南赡部洲就是大唐中国所在的地方。很显然,这多少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一种基本认识。

在作者看来,正是人的贪欲导致了人的堕落、社会的沉沦,取经路上的大小妖魔就是这种堕落、沉沦的象征。灾难深重的人们渴望拯救,于是就天生地养出一个神猴来实现这一企盼,就有了那一连串神采飞扬的降妖伏魔故事。

当然,作者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是空洞的,例如从他对市井社会酒楼歌馆热闹繁华的赞赏性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带来了新的社会意识形态;从他对牛魔王家族的勾勒中,我们又可以看出《西游记》对社会人伦关系的准确把握,以及疏中见密的意趣。

宗教观

宗教观十分复杂
《西游记》的宗教观十分复杂。其中既有佛教教义的宣传,也有道教思想的阐发。在佛道二教的表述中,作者也有自己的意愿倾向。如对佛教,他似乎对禅宗情有独锺,所以在作品中,化用了一些禅宗典故、语录,如菩提祖师用戒尺敲打孙悟空三下,孙心领神会,正是《坛经》所记弘忍向慧能传法的翻版。
而对道教,作者则推崇内心修持,所以妖道往往讲的只是炼药烧丹,缺乏修心养性。

不独尊一教
但是,《西游记》又不是简单的传教之作,作者对宗教可以说是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这表现在作者并不独尊一教的理念上,如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菩提祖师,实际上就是相容佛、道,乃至百家思想的。所以,他登坛讲道,是「说一会道,讲一会禅」,并对孙悟空说「功完随作佛与仙」。而在具体描写中,作者更有许多讥佛讽道的地方。读者可以看到,在小说中,被喻为「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的《心经》,从来没有发挥过驱魔散妖的作用;而属于道教的三清神像,更被猪八戒弃于茅坑之中。

民间信仰

如果说,作者对宗教有真正的信仰的话,恐怕也是世俗气息很浓的民间信仰,这也就是为什么代表着民间信仰的观音形象在小说中那么突出的原因。

3. 《西游记》就是最真实的人生,你看懂了吗

《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成为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扮演者也受到观众喜爱,不管是里面的哪个角色个个都演绎的十分到位,印象最深的就是”猪八戒”这个角色。

马德华饰演的''猪八戒''算是所有版本中最具人性的一位了,虽然长相丑陋,但是憨厚老实又呆萌的样子真是越看越可爱,在观众心里,永远记着那个头戴黑僧帽、身穿黑僧衣、扛着大钉耙、甩着大耳朵、挺着大肚子让我们又爱又恨的猪八戒,马德华把他胆小、贪吃、懒惰、好色、又有些愚笨的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但是现实中他老婆非常漂亮的,

4. 西游记的人生启迪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冒险。只有艰难的挺过去。不放弃不低头。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5. 人生就是西游记下句是什么

我们都是取经人。

6. 《西游记》中谁的人生是传奇的人生

我觉得猪八戒的人生最传奇。

首先,他是怎么当上天蓬元帅的,这一点就让我很好奇。都说神仙应该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可是他当了神仙之后怎么还这么好色,而且还调戏嫦娥姐姐,然后被贬下凡。

下凡就下凡吧,怎么会因为速度太快,然后又一不小心就掉进了猪胎里?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只猪,最后竟然取到了真经,又重新位列仙班。这就像是找对了组织,只要一路躺赢就可以了啊!

队员太过强大,自己只要混在里面,保证自己在取到真经之前,不要被妖怪吃掉,不要半路死掉就可以了。

7. 《西游记》总结出的人生哲理。

就我而言 ,到了这个年纪了,不大也不小了。到现在也一事无成,也没车没房没多少存内款,我也容问自己以前为什么不努力?所以现在必须努力。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必须要说到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去努力。加油吧2019

8. 西游记中有哪一些人生哲理

西游记是一本赤裸裸的描写功利的书,反复的提到功果、功劳、功绩。故事的开始,观音菩萨就明确的告诉
了唐僧:"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不是白干,是有赚头的,用"去"换取"正果"。就是与取经无关的人,也都是以
"功"来衡量的。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