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4 00:08:40

㈠ 裴李岗文化遗址的遗存

裴李岗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发掘出墓葬114座、陶窑l座、灰坑10多个,还有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出土各种器物400多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纺轮、陶塑猪头、羊头等原始艺术品。
遗址东半部为村落遗址,文化层厚1至2米,内含遗物极少。西半部为氏族墓地。墓坑呈长方形,边缘不整齐。随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制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两端有刃的条型石铲等。陶器均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钵、筒形罐等。出土的木炭标本经测定,距今约8000年,绝对年代早于仰韶文化1000多年。

㈡ 裴李岗文化与磁山文化的陶器各有什么特点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期文化,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裴李岗文化是汉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

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证明早在8000年前,汉族的先民们已开始在中原地区定居,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氏族经济生产活动。
这个时期,已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得名于1933年在河北省武安县发现的磁山遗址,年代约为前6000年-前5100年。
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遗址比较密集的地区在武安县境内的洺河流域。除磁山遗址外,重要遗址还包括河北保定容城坡上遗址、河南淇县花窝遗址等。
居民从事原始农业,农作物以粟为主。考古人员发现了较多的石镰、石铲、石刀、石斧,说明此时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锄耕农业”阶段。磁山和花窝遗址出土的猪和狗的骨骼为原始家畜饲养提供了证据。各遗址普遍出土的骨簇、鱼镖等狩猎工具说明渔猎也是居民经济生活的重要辅助。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火候不高,前期多夹砂褐陶,纹饰
磁山文化
有绳纹、编织纹、篦纹等,器形以陶盂和支座为主,亦有罐、杯、盘等,后期夹砂红陶和细泥红陶逐渐增多,三足钵数量较多,出现了与圆足罐等。石器多为磨制,亦有打制。住房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建筑,早期无门道,后期出现阶梯式门道。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内有粮食堆积。
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提出了“裴李岗·磁山文化”,将它们视为同一种文化类型。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文化类型。总体看来,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后期比较接近。

㈢ 裴李岗文化的内容是什么

裴李岗文化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最早在我国河南省新郑的裴李岗村发现并认定而得名。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

裴李岗文化的年代据今7000年至8000年,绝对年代早于仰韶文化1000多年。

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给进一步研究中华文明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裴李岗文化既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也堪称中华民族文明起步文化。

李岗村位于新郑县城北,遗址中有一些形状奇特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壶等40余件。

石磨盘是原始社会晚期的遗物,是碾谷物的生产工具,形状像一块长石板,而两头呈圆弧形,像鞋底状。石磨盘是用整块的砂岩石磨制而成的,正面稍凹,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

大多石磨盘的底部有4个圆柱状的磨盘腿,与其配套使用的是石磨棒。7000年之前,在如此遥远的时代,人类就能够用整块的石板琢磨出可供谷物脱壳的加工工具,这的确是一种凝聚着原始人类高度智慧的生产工具。

裴李岗文化遗址有墓葬114座、陶窑l座、灰坑10多个,还有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出土各种器物400多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纺轮、陶塑猪头、羊头等原始艺术品。

遗址东半部为村落遗址,文化层厚一两米,内含遗物极少。西半部为氏族墓地。墓坑呈长方形,边缘不整齐。随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制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两端有刃的条形石铲等。陶器均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钵、筒形罐等。

从裴李岗遗址的遗物分析,裴李岗居民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处于以原始农业、手工业为主,当地人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他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又会在家里养猪。而当地文明是现时我国已知的最早期陶器文明。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占陶器总数的一多半,夹砂红陶次之,泥质灰陶最少。陶器均为手制,大多为泥条盘筑。有纹饰的器物较少。

而石器则以磨制为主,有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等。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圆形为主,亦有较少的方形房屋,有阶梯式门道。

这一带第四纪黄土广泛覆盖,尤其是豫东平原,黄河冲积的次生黄土非常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据气象研究,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的全新世中期,中原和华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得多,粟作农业的起源很可能就在这里发生。

裴李岗文化在河南省境内共有100多处遗址,其他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县中山寨遗址、长葛市石固遗址等。

由此可以想象出那时的情景:

在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居住着一个少典氏族。他们在丘陵和台地上,用耒耜、石斧、石铲进行耕作,种植粟类作物,用石镰进行收割,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粟粮。还种植枣树、核桃树等。在木栅栏里和洞穴中饲养猪、狗、牛、羊、鹿、鸡、等。用鱼镖、骨簇从事渔猎生产。

他们建有许多陶窑,烧制钵、缸、杯、壶、罐、瓮、盆、甑、碗、勺、鼎等。他们烧制的陶猪头、陶羊头和陶人头等艺术品形象逼真。他们已不再过着游牧生活。

他们在丘岗临河处,住着单间、双开间、三开间或四开间的茅屋。男人们耕田、打猎、捕鱼;女人们加工粮食、饲养畜禽,还带着孩子在家里用鼎之类的陶器在灶上做饭、用陶纺轮和骨针等制作苎麻一类的衣服。

除了生产之外,他们还有简单的文化生活,在龟甲、骨器和石器上契刻符号式的原始文字,用以记事,将烧制的陶器工艺品摆放在案头观赏。

休息时,男人拿起石片、陶片和着七孔骨笛伴奏,那音律相当准确;女人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发髻梳得高高的,头上插着骨笄,身上佩着骨饰和绿松石等,欢乐地跳舞,庆贺丰收或什么喜事。

他们建有公共氏族墓地,小孩子死了就装在瓮里安葬,成年人死了不分男女,一律头南脚北安葬,还根据他们生前的功劳、贫富和性别陪葬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等。

这就是中原最古老的文明裴李岗文化最真实的写照。

㈣ 什么是裴李岗文化 比仰韶文化早吗

裴李岗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1977年首先发现于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命名。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6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裴李岗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较早遗存,裴李岗文化自七十年代首先在河南新郑市裴李岗村发现以来,便使人们认识到了仰韶文化之前的中国远古文化的独特面貌。

结论:裴李岗文化比仰韶文化早.

㈤ 裴李岗文化的发现有哪些意义

裴李岗文化的年代据今7000年至8000年,绝对年代早于仰韶文化1000多年。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给进一步研究中华文明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裴李岗文化既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也堪称中华民族文明起步文化。

㈥ 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哪些遗物

裴李岗文化遗址有墓抄葬114座、陶窑1座、灰坑10多个,还有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出土各种器物400多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纺轮、陶塑猪头、羊头等原始艺术品。遗址东半部为村落遗址,文化层厚一两米,内含遗物极少。西半部为氏族墓地。墓坑呈长方形,边缘不整齐。随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制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两端有刃的条形石铲等。陶器均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钵、筒形罐等。从裴李岗遗址的遗物分析,裴李岗居民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处于以原始农业、手工业为主,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他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又会在家里养猪。而该文化是现时我国已知的最早期陶器文化。

㈦ 裴李岗文化遗址有哪些

裴李岗文化遗址有墓葬114座、陶窑1座、灰坑10多个,还有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出土各种器物400多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纺轮、陶塑猪头、羊头等原始艺术品。

㈧ 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哪些物品

李岗村位于新郑县城北,遗址中有一些形状奇特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壶等40余件。

石磨盘是原始社会晚期的遗物,是碾谷物的生产工具,形状像一块长石板,而两头呈圆弧形,像鞋底状。石磨盘是用整块的砂岩石磨制而成的,正面稍凹,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

真是难以想象,7000年之前,在如此遥远的时代,人类就能够用整块的石板琢磨出可供谷物脱壳的加工工具,这的确是一种凝聚着原始人类高度智慧的生产工具。

裴李岗文化遗址有墓葬114座、陶窑l座、灰坑10多个,还有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出土各种器物400多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纺轮、陶塑猪头、羊头等原始艺术品。

遗址东半部为村落遗址,文化层厚一两米,内含遗物极少。西半部为氏族墓地。墓坑呈长方形,边缘不整齐。随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制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两端有刃的条形石铲等。陶器均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钵、筒形罐等。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占陶器总数的一多半,夹砂红陶次之,泥质灰陶最少。陶器均为手制,大多为泥条盘筑。有纹饰的器物较少。

而石器则以磨制为主,有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等。

㈨ “裴李岗文化”是怎样被发现的

20世纪50年代抄,新郑县城北新村乡裴李岗村一带农民在田野耕种时,不断挖出一些形状奇特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壶等,不知为何物,于是就把这些远古的遗物搬回家中,充当捶布石、洗衣板或者是用来垫猪圈、垒院墙。1977年至1982年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新郑县的裴李岗、唐户和沙窝李遗址进行发掘,其中对裴李岗和沙窝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1978年,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撰文《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当年《考古》第二期上发表,提出将裴李岗遗存命名为“裴李岗文化”。2001年,新郑市的裴李岗遗址被公布为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河南省十大考古大发现之一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㈩ 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怎么发现的

20世纪50年代,新郑县城北新村乡裴李岗村一带农民在田野耕种时,不断挖出一些形状奇特的石斧、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壶等,不知为何物,于是就把这些远古的遗物搬回家中,充当捶布石、洗衣板或者是用来垫猪圈、垒院墙……

1977年至1982年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新郑县的裴李岗、唐户和沙窝李遗址进行发掘,其中对裴李岗和沙窝李进行了5较大规模发掘。

1978年,在当年《考古》第二期上发表了《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提出将裴李岗遗存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