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马村遗址

马村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4 00:21:56

❶ 马村区的介绍

马村区隶属于河南省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区东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黄回河。马村区幅答员总面积12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6133.33公顷。总人口14万(2012年末),其中乡村人口6.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6‰。2013年马村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亿元。马村区拥有名胜古迹有10余处,其中赵张弓遗址系龙山文化遗址,贵城寨遗址系古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❷ 山西哪有些革命旧址、遗址、历史古迹

山西的古迹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涌现出一批风景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 、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汾市(13处)
丁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临汾县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县山西襄汾县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
牛王庙戏台 元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县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东大街北一侧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
山东岳庙元至清山西省蒲县城东二公里的柏山之巅
柿子滩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吉县东城乡西村
曲村--天马遗址 周 山西省曲沃县曲村、翼城县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县曲村北
侯马晋国遗址 东周 山西省侯马市遗址在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
广胜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庙元山西省洪洞县
晋城市 (14处)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8公里的陈怄镇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东南15公里的圣佛山东麓
开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游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游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
龙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梁泉村
小会岭二仙庙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小会村
崔府君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
西溪二仙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西溪村
青莲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
玉皇庙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13公里府城村后的黄土岗上
晋城二仙庙 宋 山西省晋城市东12公里的泽州县金村乡东南村
泽州岱庙宋至明山西省泽州县晋城市冶底村
长治市 (18处)
正觉寺金至明山西省长治县看寺村
观音堂明山西省长治市
潞安府城隍庙元至清山西省长治市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1938年 山西省武乡县
洪济院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乡县大云寺宋至清山西省武乡县
会仙观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东25公里的监漳村西
沁县大云院宋至清山西省沁县郭镇
原起寺宋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兴寺 唐 山西省长子县 城东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庆寺 宋 山西省长子县紫云山
三嵕庙金至清山西省壶关县乡南阳护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顺县东北25公里王曲村
大云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23公里的实会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
龙门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65公里的石城乡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顺县
明惠大师塔五代山西省平顺县长治市平顺县虹霓村
九天圣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的土丘上
吕梁市(6处)
马茂庄墓群东汉山西省离石市
安国寺明山西省离石市
太符观金至清山西省汾阳市
兴东垣东岳庙金至清山西省石楼县
香严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县
则天庙 金 山西省文水县
晋中市(11处)
榆次城隍庙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乔家大院清山西省祁县
平遥城墙 明 山西省平遥县
镇国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遥县
双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遥县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平遥文庙金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祆神楼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后土庙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遗址 商 山西省灵石县
资寿寺明山西省灵石县
阳泉市 (2处)
关王庙 宋 山西省阳泉市
大王庙金至明山西省盂县
朔州市(3处)
广武汉墓群 汉 山西省山阴县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辽 山西省应县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县
运城市(22处)
马村砖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县
青龙寺元山西省稷山县
绛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绛县
福胜寺元、明山西省新绛县
稷益庙明山西省新绛县
太阴寺金山西省绛县
万荣东岳庙 元至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后土庙 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稷王庙金山西省万荣县
临晋县衙元至近代山西省临猗县
禹王城遗址 东周至汉 山西省夏县
司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县
西阴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夏县
东下冯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山西省夏县
解州关帝庙 清 山西省运城市
泛舟禅师塔唐山西省运城市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济县
永乐宫 元 山西省芮城县
西侯度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芮城县
清凉寺元山西省芮城县
广仁王庙唐山西省芮城县
芮城城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县
忻州市(11处)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县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县
边靖楼明山西省代县
雁门关明山西省代县
平型关战役遗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县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县
南禅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县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县
显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广济寺大雄宝殿元山西省五台县
大同市(12处)
云冈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辽、金 山西省大同市
华严寺 辽、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遗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龙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悬空寺 明 山西省浑源县
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金山西省浑源县
浑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浑源县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灵丘县
觉山寺塔辽山西省灵丘县
许家窑一侯家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阳高县、河北省阳原县
太原市 (5处)
晋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龙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晋阳古城遗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窦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龙山石窟东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交城庞泉沟、宁武芦芽山、阳城莽河、五鹿山
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

❸ 马村是什么地方

马村区是焦作市四城区之一,北依太行,南眺黄河。地理坐标北纬35.16‘东经113.17’,地域面积122平方公里;下辖两乡一镇64个行政村,四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3.7万。
马村区乃“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地,现仍存“待王古镇”。周武王曾在这里演兵修武,留下“演马”“张弓”的地名村落。“聩城寨”遗址曾是周武王封给功臣的十二邑之一。这里历史悠久,古迹遍布,可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马村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4.2度—14.8度之间,雨量适中,日照2200—2400小时,无霜期216—240天,地势在海拔87.7—299.4米之间,适合于粮、棉、油、毛、皮、肉蛋的生产,素有焦作市区“粮仓”之称。
马村区地貌由平原、岗坡、丘陵三部分组成。地下资源丰富,矿藏品种多、储量大。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面积大,水量稳定可靠且水质良好,无色无味,适宜饮用及工业用水。电力资源供应充足,辖区内有演马电厂、焦作铝厂电厂、马村变电站、韩王变电站,为本地区用电打下了良好基础。矿产资源有驰名全国的煤炭属于中等灰分(15%—17%)、低硫分(0.3%—0.4%)无烟煤,发热量平均为6000—8000大卡,工业价值高,是理想的化工原料和生活用煤,探明储量为57966.5万吨,保有储量约36621.1万吨。耐火黏土具有厚度大、品类全、质地优、易开采等特点,探明储量为2063。3万吨,保有储量1816.8万吨,矿体结构简单、厚度大、质量好。铁矿石品位高,储量丰富。
产业优势:焦作市东工业集聚区所在地,目前已形成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纺织、医药五大支柱产业。
这曾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区,然而经过五年卓有成效的发展,在经历非典肆虐、经济转型等诸多阵痛后,一个活力四射、实力大增的新型城区在河南省西北部异军突起。点击五年来马村区的发展史,没有对“高新技术含量”的渲染,没有与自身条件不相符的所谓“嫁接”,而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外部力量与自身优势的结合,脚踏实地,绝不盲动。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干法,使马村区“以农富民,以工强区,以开放促发展”的科学决策落到了实处。

❹ 焦作市的遗迹有哪些

古山阳城遗址——现在的墙南城
李封的许家坟——许天官墓
孟州的韩愈墓
还有好多地名都是武王伐纣时留下的,如:上马村、下马村、演马村、待王、冯营、修武、安阳城……等等

❺ 樊哙墓的墓碑遗址

樊哙墓位于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郭庄是一个大庄子,墓在村西北一条南北街的路东。墓高5米,直径16米,下部青石围圈,墓前用石板铺成广场,四周植以松柏。墓前有《汉书》作者班固为其撰立的碑文,高约1.5米,宽约65厘米,厚约30厘米,结实厚重完好无损,碑上的字是双线镂刻,为一般碑文少见,字大5厘米见方清晰可辨,上刻:“汉樊侯铭,班固撰。黆黆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汉兴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嘉靖丙申知县张颖、县丞钱汝楫、主簿姚文豪同立”。这通碑刻在明朝嘉靖丙申年(公元1596年)400多年了。碑文后方树以“汉将军武侯之墓”的碑刻(舞阳县文化旅游局,2012年4月4日立)。 又说樊哙墓位于皖六安市裕安区魏庵村。从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往西北,越过约20公里蜿蜒曲折的山道,便到了与霍山县交界处的魏庵村,发源于大别山腹地的老淠河在这里变得地势开阔,河堤边的一个土坡上,刻有“舞阳侯汉樊哙”的墓碑茕茕孑立。走访该村群众,关于“樊哙将军墓”的传说几乎无人不晓。
当地百姓说樊哙将军墓”自古就在该村,将军墓对面,有两个方圆100亩的山场,分别叫做碾盘山和演武山,碾盘山是给汉军加工军粮的地方,演武山是樊哙将军当年操练军士的营地。 樊哙墓位于舞阳县城北大约20公里的马村乡郭庄村。县志记载:“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居民郭询掘樊哙墓,取其藏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舞阳县令张颖重修樊哙墓时,镌班固铭文于碑上。清雍正七年(1729年),县令刘蓟植勘墓址,立界石,护以墙垣,荫以松柏。”
碑楼的最上面有四个大字“汉室元勋”。碑楼中间才是汉樊侯铭,班固撰。其文曰:“黆黆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汉兴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落款是“嘉靖丙申知县事古黄,知县张颖,县丞钱汝楫,主薄姚文豪、仝立”,在碑楼西侧墙壁上有碑楼记,叙述了重建碑楼的原因、时间和经过。
墓碑的北面就是樊哙墓。2011年,在舞阳县文化旅游局的努力下,申请省维修资金对墓冢进行了大修,现已竣工。修葺后的樊哙墓,高5米,直径16米,下部青石围圈,墓前用石板铺成广场,四周植以松柏,墓前有《汉书》作者班固为其撰立的碑文,碑文后方树以“汉将军武侯之墓”的碑刻。
樊哙墓地有点偏僻,古时候这里却是南来北往的大道。 樊哙与六安有何渊源,为何在淠河古道(望江湾,现名陶洪集)有这个墓地?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中国先秦史学会皋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历史学会理事姚治中教授。姚教授介绍,据史料记载,樊哙出身寒微,靠杀狗为生,后随刘邦起兵反秦,功勋卓著,又娶吕后之妹吕媭为妻,既是汉朝“开国元勋”,又是“皇亲国戚”,刘邦得天下,樊哙被封舞阳侯,政治地位极高。樊哙卒于孝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死后葬于何处,《史记》、《汉书》均无记载

推测一:随驾征战淮南国
关于樊哙到过六安有一种说法是“英布谋反说”,英布是六安人,历史已有定论,英布最初随项羽反秦,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叛楚归汉被刘邦封为淮南王,都城均在六安西古城,所以六安汉时亦称淮南国。刘邦老迈认为英布有谋反之意,起兵讨伐,英布于公元前195年被其内弟长沙王吴臣诱杀,吴成将英布首级送到淮南国经刘邦查验后就地埋葬,六安市区尚有英布墓,那么樊哙有没有可能随刘邦来到六安呢?姚教授认为,英布谋反被杀时,樊哙还没死,汉高祖御驾亲征淮南国,作为高祖最亲近的将军,樊哙可能随同到六安征战。
推测二:后人建墓纪念
姚治中教授说,大别山区的淠河是中原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南北朝时期为蛮荒之地,汉朝初年此处生活着九江蛮、庐江蛮、江夏蛮等诸多蛮族。发现“樊哙墓”所在的青山乡,当时称开化县(取愚昧人群从此开化之意)。汉高祖死后,吕后执政,后来大臣陈平、周勃发动政变,推翻了吕氏政权,樊哙之妻是吕后的妹妹,樊氏当然受到株连。他推测,也有可能是樊哙的后人避难经过淠水蛮荒之地,见此处适合隐蔽,部分人定居下来建樊哙墓以作纪念。 樊哙墓过去是很大的一个冢子,七五年发洪水时,村庄淹没,全村人都在冢子上躲避洪水。还说有两农户再冢子上面挖红薯窖存放红薯,可见樊哙墓过去是很大的土冢子。那么几十年后,偌大的土冢怎么没有了呢。生产队的时候,墓的一边是生产队的牲口屋,冬天饲养员就用冢子的土垫牲口铺,今日一筐,明日一车,久而久之,樊哙墓冢被挖殆尽。我们看到的樊哙墓一掊土,是几个花甲古稀老太自发拉土堆积而成的,并在墓碑的前面设置了香炉供香客烧香而用。在墓的偏西北处新盖了三小间房屋,里面有泥胎樊哙像,因金身未塑,加上屋门上锁,人们无法瞻仰。不过这些也算是对冥冥之中的舞阳侯——樊哙的一种慰藉吧!
县志记载:“墓西华店村有樊侯祠,现存石碑十通,古槐一株,粗3围。”告别樊哙墓后来到华店小学,这里就是樊侯祠的旧址,古槐在校园的中心,主干早已折断,中空,有一枝像一巨臂伸向东南方向,枝下砌一大方柱子支撑。其他则荡然无存。 樊哙墓位于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樊哙,沛人(今江苏沛县),原以舍人起于沛,曾与汉高祖刘邦隐于芒砀山泽之间,陈胜初起,萧何、曹参使樊哙迎刘邦立为沛公,随以攻秦,屡次先登城有功,刘邦入咸阳后,想于宫室享乐,因哙劝阻,才扎营寨上,项羽会沛公于鸿门,羽谋士范增欲杀刘邦,张良见势危,急出帐告于樊哙,哙操刀拥盾,拔倒卫士,自入筵席,使刘邦转危为安,天下安,迁左丞相,封舞阳侯,卒于汉惠帝元年(前187年),封溢武侯,葬舞阳。墓址位于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墓高5米,直径16米,下部青石围圈,墓前用石板铺成广场,四周植以松柏,墓前有《汉书》作者班固为其撰立的碑文,碑文后方树以“汉将军武侯之墓”的碑刻。
位于樊哙墓前有棵千年古槐树,当地人称为樊哙树, 这棵古槐树,虬枝铁干,树干很粗,三四个人才能合围,高大的树干直插云宵,远望去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巨人。它站在路旁,记录舞阳环境变迁,见证了舞阳社会的演变。
每年五月,古槐树便萌发新芽,城市的天空便多了一层层活鲜绿意,那些嫩绿的、尖尖的、充满着朝气地槐树芽,在春风中一天天的变得翠绿、浓绿,谱写着昂扬向上的生命之歌。 当那些槐树芽长出十来天后,树上便挂了一串一串风铃似的小白花,象羊脂一样的雪白,一阵微风,槐树花在槐叶槐枝间随风飘荡摇曳着。槐树开花时,那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气息,走在街头,嗅着槐花的芳香那份自在,那份惬意,真让人陶醉。 樊哙墓在城固县五郎乡黄家村,位于县城北十里,紧傍城(固)小(河口)公路东沿,路西即为黄家村街,东北俱系稻田。墓在平地垒起,高约二十米,上面树木茂密,周围面积为十亩零六分。墓西靠公路边竖一石碑,上刻隶书:“汉舞阳侯樊将军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抚毕沅所书。
樊哙是汉高祖刘邦部下的一员大将,又是刘邦的老婆吕雉娘家的妹夫,他和刘邦算是“连襟兄弟”,为刘邦屡立大功,如人们熟知的“鸿门宴樊哙救驾”。当樊哙在辕门外,听张良说声事急,便带剑拥盾入军门,披帷西向,怒责项羽,项羽折服,刘邦免难。
樊哙于公元前二0六年,随刘邦来到汉中,但只几个月,又随刘邦北越秦岭,出定“三秦”,一直升官到舞阳侯。从此再未到过汉中。那么,汉中城固出现樊哙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所谓的樊哙墓,本名樊哙台,是樊哙当年在汉中时率领士卒所筑。据《水经注》载:“堵水经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舆地纪胜》载:“樊哙台:在城固县北五里,上容百余人。《旧经》云:‘樊哙所筑也’”。
后来有人把樊哙台讹为“樊哙墓”,清代毕沅又附会增饰,给立了一通墓碑,称为:“汉舞阳侯樊将军墓”,所以当地人便把它叫做樊哙墓或“将军坟”了。据《长安志》载:“樊川:本樊哙食邑,故名”。又云:“今其墓在神禾原上”。据此可知,樊哙墓在西安城南樊川神禾原。当无疑义。城固的樊哙墓,是由樊哙台讹误而来的。
城固樊哙墓位于城固县北郊五郎乡黄家村边上。从西环路出城北,到五郎乡上城(固)小(河口)旧公路,大约有三里多路吧,黄家村外浓密的树荫里,高高垄起的便是了,旁边有县文物单位立的一个破烂的旧水泥路牌,暗红色的字迹:樊哙墓。
小碑牌立在墓的右后侧路边,墓有个明显的标志,一棵很高大的老树!
老树有一人环抱那么粗,高约二十米,枝繁叶茂,绿荫铺天盖地。碗口粗的树根从墓旁的土里挣扎而出,相互扭曲盘绕。大树的浓荫下,近十米高,占地两亩多的大墓芳草萋萋,被绿色厚厚的覆盖着。墓前的主碑嵌在青砖灰瓦的山墙里,两旁还有稍矮一点的画壁的,只是上面的图案或文字都己消
樊哙墓失了,被人淡淡的刷上了一层白灰,左边的画壁墙下不知是什么时候被放上了一尊小小的神像,看上去孤单又滑稽。旁边有县文物单位立的一个新碑,落款时间比路边的碑更早些,却很新!
主碑保护得还算好,上面的题字清淅可见:赐进士及弟兵部待郎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副都御史加五级毕沅。中间一行很遒劲的大字书:汉舞阳候樊将军墓。落款是:大清乾隆岁次丙申孟秋。
墓的周边都是村里人的菜园或田地,墓侧大树边,还因为常常有人上下走动而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直漫延,消失在墓顶的草丛里。关于樊哙墓的真实地点,史学界众说纷纭,还有两处樊将军墓,一处是山东平原县,另一处是西安樊川神禾塬。 城固樊哙墓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一员大将,又是刘邦老婆吕雉娘家的妹夫,和刘邦是“连襟兄弟。”他勇略过人,为刘邦屡立大功,如人们熟知的“鸿门宴樊哙救驾”。当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用范增计,在关中临潼鸿门设宴,想杀刘邦。樊哙在辕门外听说事急,便带剑拥盾入军门,披帷西向,怒责项羽,项羽折服,刘邦免难。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把樊哙封为“舞阳侯”。樊哙死后,墓葬何处,史籍记载,约有三处:
一、在今陕西省汉中地区城固县北5公里的五郎乡黄家村,紧傍城(固)小(河口)公路东侧,墓在平地垒起,高约20米,周围面积为10.6亩,上面树木茂密。墓西竖一石碑、上刻隶书“汉舞阳侯樊将军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沉题刻的。
二、据《山东通志》“古迹”类“平原县”载:“樊哙墓:在县南一里,有明知县李嘉瑞碑”。还有,清·纳兰性德《通志堂集》中,载有《平原樊侯诗》。
三、据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载:“樊川:本樊哙食邑,故名。又云:‘今(指宋)其墓在神禾原上。”
城固樊哙墓以上三处樊哙墓,孰真孰伪,分析如下。城固樊哙墓,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载:“胥水经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3载:“樊哙台:在城固县北五里,上容百余人。《旧经》云’樊哙所筑也‘”。
考樊哙一生,只于公元前206年随刘邦来过汉中,仅呆几个月,便又随刘邦北上,再未到过汉中,其坟墓不可能在汉中城固县。估计是后人把樊哙台讹为“樊哙墓”。清毕沅又以讹传讹,给立了一通“汉舞阳侯樊将军墓”碑,以致当地人至今还称它为樊哙墓或将军坟。
平原樊哙墓,可能是一种“传说墓”或“纪念墓”,毋庸辨析。
长安樊哙墓,在今西安市南郊樊川,这里是樊哙的食采之邑,故名樊川。窃以为西汉首都在长安,樊哙老死长安,葬在他的食邑樊川神禾原上,情通理顺,是比较真实可信的。

❻ 马村区的风景名胜

名称相关简介代表图片赵张弓遗址赵张弓遗址位于焦作市待王乡赵张弓村西南50米处,村民称为西岗地。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7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3年冬进行过一次试掘,开10×2米探沟两个。 贵城寨遗址贵城寨遗址位于焦作市东北部安阳城乡贵城寨村东南1公里处。《左传》(隐公十一年)杜注:贵在修武县北。《水经注》也载:修武县北有故贵城。经过专家和学者考证,为古代贵城遗址。

❼ 商水县归哪个地级市管辖

商水县 隶属河南省周口市

商水县属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西南部,西邻郾城区,南连上蔡县,东接项城市,北靠川汇区,西北、东北与西华、淮阳县隔沙河相望。
商水县城位于新城区街道办事处与周口市川汇区连接,有大、小3路公交车互通。全县辖9镇11乡、1个国营农场、3个街道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共有572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万亩,总人口112.7万(2011年)。
地处冲积洪积平缓平原过渡区,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分为褐土、潮土和砂礓黑土3个土类。
主要土特产有玫瑰、芦笋、小磨香油等。旅游景点有马村遗址、章华台遗址、白塔寺柏林、扶苏墓、寿圣寺塔、叶氏庄园、陈胜故里等。

❽ 高平市马村卧佛山介绍作文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观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传世珍宝及风情民俗、风味名食、烹饪技艺等文化遗产。“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认同。
寺庙宫观:山西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据统计,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其中唐代的有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等,五代的有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的有近百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晋词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开化寺、大雄宝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净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晋城青莲寺大雄宝殿,长子崇庆寺万佛殿,汾阳太符观和文水武则天庙等。山西元代以后的古建筑保留更多。元代的永乐宫、广胜寺的建筑和壁画均为艺术珍品;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惊险奇特,中外独有;更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筑群,作为净土宗道场的玄中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平遥双林寺,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等,都是明清时期的艺术杰作。此外,孟县藏山庙、介休后土庙、绵山回銮寺、万荣飞云楼、秋风楼,灵空山圣寿寺,临汾尧庙等,均各有千秋,闪烁着历史和艺术的光华。
历代古塔:省内历代古塔多达280多座,其中以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石窟造像:据考察,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19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加上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共51处。以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为最,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城垣关隘:山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内外长城延伸到山西的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等八个地、市境内,约计3500公里。有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偏关等重要关隘。山西古城垣较为完整的有平遥城和娘子关城,平遥城除城墙外,城内鼓楼、城隍庙、街坊、店铺、民居都保持着明、清形制与风貌。

❾ 华容县有哪些文化遗址

木鱼山遗址,万庾镇双燕村2组,新石器时代
燕子窝遗址,万庾镇双燕村2组,新石器时代
曾家咀遗址,宋家嘴镇蔡田村5组,新石器时代
蔡田湖遗址,宋家嘴镇蔡田湖村,东周
大龟山遗址,宋家嘴镇蔡田村7组,新石器时代
邓家祠堂遗址,三封寺镇复兴村12组,新石器时代
官堰遗址,三封寺镇官堰村9组,新石器时代
乌龟咀遗址,终南乡终南村2组,新石器时代
章华台遗址,胜峰乡清水村3组,商—东周
三汊港遗址,胜峰乡毛家巷村4组,新石器—战国
月形山遗址,胜峰乡前峰村5组,新石器时代
魏家台遗址,护城乡普圣村5组魏家台,新石器—东周
胡家门遗址,东山芦花村2组,新石器时代
白家汊遗址,东山镇明镜村1组,新石器时代
肖家台遗址,东山镇小墨山村4组,新石器—东周
凤凰咀遗址,东山镇平顶村11组,宋代
高梁牌遗址,东山镇石家港村1组,新石器时代
张腊嘴遗址,东山镇红烈村6组,新石器时代
瓦山嘴遗址,东山镇东旭村8组,新石器时代
杨腊嘴遗址,东山镇东旭村9组,新石器时代
汤家嘴遗址,东山镇黄鹤村4组,新石器时代

中咀遗址,东山镇红烈村3组,新石器时代
大咀遗址,东山镇沙港村3组,新石器时代
灌山嘴遗址,东山镇沙港村3组,新石器时代
团墩子遗址,东山镇黄马村5组,新石器时代
汪家墩遗址,东山镇明镜村9组,新石器时代
五官咀遗址,东山镇红烈村4组,东周
魏鱼咀遗址,东山镇小墨山村4组,新石器—东周
青龙咀遗址,东山镇芦花村8组,新石器时代
石家港遗址,东山镇石家港村1组,新石器时代
包家牌坊遗址,东山镇牌坊村4组,新石器时代
张家咀遗址,东山镇红烈村6组,新石器时代
月形湾遗址,东山镇红烈村,新石器时代
古驿道,东山镇大旺村,三国
宋窑群,东山镇万家垸村6组,宋代

❿ 运城市的古迹

池神庙 泛舟禅师塔 常平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 春秋楼 崇宁殿 舜帝陵 舜帝庙 在北相镇。李岐山墓
李健吾故居 陶朱公墓 蚩尤城遗址 战国墓群 汉墓群 明三官庙 太平兴国寺砖塔 魏豹城 静林寺 元代墓塔 汉博望侯张骞墓 关羽故里 杜康墓 圣寿寺大殿 。汉蔡伦墓 院藏书楼、文庙 。裴祠石刻 裴柏碑馆 伯里合不花墓
上郭春秋-战国古城址 在闻喜县。
邱家庄墓地 在闻喜县。
回坑新石器遗址 在闻喜县。
保宁寺塔 在闻喜县东镇。
宋相赵鼎故里 在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
戊戌六君子杨深秀墓 在闻喜县下阳乡。
杨深秀旧居遗址 在闻喜县下阳乡。
战国古墓群 在闻喜县西官庄乡。
香山寺遗址 在闻喜县西官庄乡,有大云寺古柏。
汤王山八景 在闻喜县酒务头乡。
郭璞读书处 在闻喜县酒务头乡。
南白石文化遗址 在闻喜县白石乡。
镇风塔 在闻喜县白石乡。
新绛县
洚州大堂洚州三楼 洚守居园池 福胜寺 白胎寺 碧落碑 稷益庙光村新石器遗址 新绛县泽掌镇。
西尉村新石器遗址 新绛县境。
龙兴寺唐塔
元代孚惠圣母祠
唐代孚惠圣母桥
清濂洞 青龙寺 法王庙马村砖雕墓 稷王庙 大佛寺 宋金古墓群 金文学家段克已墓 北阳城砖塔 圣寿寺舍利塔 大禹渡 广仁王庙 三清殿 龙虎殿 纯阳殿 重阳殿 风陵渡 西侯度遗址* 魏国古城遗址 唐五龙庙
城隍庙 关岳庙 风后墓 羁马古城遗址 后土祠 观音堂 关帝庙 三圣母庙 坡头新石器文化遗址 大禹庙碑 神柏 段干木祠 新石器文化遗址 禹王城址*
司马光墓及祖茔* 薛嵩墓
崔家河新石器遗址 文庙 关帝庙火神庙
唐名臣阳城墓 。
阳公庙 柏塔寺 春秋晋国名臣介子推墓
忠清德之碑
余庆禅院
堆云洞
东下冯文化遗址
冯道墓
西阴新石器文化遗址
金代大钟
大庙新石器文化遗址
稷王庙 古后土祠 秋风楼 东岳庙*
飞云楼 隋思相家王通故里 清过风楼 王通祠 王通墓 八龙寺塔 舍利塔
新石器文化遗址明文庙大成殿
明学者薛萱故里 宋汉泉塔 宋代稷王塔 东汉太尉皇甫嵩故里 孤山桃花洞 战国纵横家张仪故乡 汤陵
双塔交影 栖岩寺塔 普救寺黄河永济蒲津渡遗址
明兵部尚书杨博墓
明礼部尚书孟时芳
古庄遗址
清诗人吴雯旧居遗址
延祚寺梭罗树
王官谷瀑布 药王庙
扁鹊墓
户部尚书阎敬铭别墅
元八卦戏台
汉墓群
“大孝有虞舜帝故里”碑
独头遗址
二贤祠遗址
夷齐墓
唐明皇妃杨玉环故里
独头旧石器文化遗址
吴雯墓
尧王台旧石器文化遗址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