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邛窑遗址

邛窑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4 01:56:49

❶ 什邡堂邛窑遗址的影响及意义

什邡堂唐代邛窑民居遗址:位于城南郊2公里的南河岸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中国陶瓷史》载:“南朝时,四川成都和邛崃等地先后建立瓷窑,以邛崃有代表性。窑址以什邡堂比较集中。唐代是邛窑的极盛时期”。什邡堂邛窑有窑包13座,周围覆盖着窑具和瓷片。邛窑产品是四川省古青瓷系的代表,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研考著文。1984年,经国家文化部、文化局批准,进行了保护性抢救发掘,清理出土器物1.7万多件,上级别文物400多种。各种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以省油灯最为别致,以胡人水注、鹅杯、鸳鸯杯、鸡壶等造型最为形象生动。出土器物釉色丰富多彩,以“邛三彩”(单彩、双彩、三彩)著称,釉色鲜亮,永不脱落。
唐代民居遗址,系发掘5号窑包第三文化层时发现的。其中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间、中后期房屋基址4间,面积约900平方米。周围有水沟、水井、窑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筑。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空白,丰富了什邡堂邛窑遗址的内容,具有较高科研价值。
位于邛崃市城南郊2公里的南河岸边,现存窑包13座,沿河呈带状分布,东西长530M,南北宽210M。现清理出土器物1.7万多件,釉色丰富多彩,以“邛三彩”(单彩、双彩、三彩)著称。其中,十方堂窑以其在邛窑遗址中现存窑包最多、遗址面积最大、烧造延续时间最长、产品种类最多、产品流传最广而著称于国内外,是邛窑遗址的代表,也是四川省古青瓷系的代表。
唐代民居遗址中有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间、中后期房屋基址4间,面积约900平方米。周围有水沟、水井、窑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筑。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空白。

❷ 什邡堂邛窑遗址的考古发现

窑址东西长 530米,南北宽210米,总面积11.13万平方米。现存由窑具、瓷器(片)、炉渣堆积起来的窑包13个,高者10余米,低者6~7米。窑址内发现 9座窑炉,其中龙窑6座,马蹄形窑3座。龙窑长条形,斜坡式,倾斜度 7°~21°之间。窑体由火膛、窑床、烟道等部分组成。窑壁以条砖、匣钵混合砌筑,耐火粘土填缝;内壁用粘土涂抹,烧结层甚厚。清理的 1号窑炉,长27.4米,宽2.71~3.24米,残高0.95~2.13米;马蹄形窑(俗称馒头窑)由窑门、火膛、窑床等部分组成(见图)。窑体前小后大,两壁微弧,后墙平直,窑门呈长方形。砖砌炉壁,底铺条砖。内壁用耐火粘土涂抹,烧结层很厚。清理的5号窑炉长2.96米,宽0.32~2.16米,残高0.31米。窑具用耐火粘土烧制而成,有匣钵、垫座、垫饼、垫环、垫条、支钉。窑址附近有作坊遗址,出土有配料缸、石臼及各式印模等制瓷工具。产品胎质以褐胎、红褐胎居多,砖红胎次之,黄白、灰白胎较少。釉色有20多种,以青为主,青中泛白、青中泛灰、青中泛黄、青中泛绿占有相当数量,黄、米黄、芥子黄、茶黄、绿、粉绿、蓝、紫蓝、褐、黄褐等釉色皆有发现,黑釉器为数极少。
什邡堂邛窑的产品种类繁杂,形式多样,有各种生活用具、文房用品、娱乐用品、人物、动物瓷塑和佛教造像以及少数建筑材料。其中有不少器物具有四川地方特色,在其他窑址中很少见,如提梁罐、油灯和各种人物、动物形象的小型瓷塑。这些小型塑像姿态生动逼真,有很高的想像力。器物制作方法,除轮制、模制和手捏外,雕琢成型也是广泛应用的技法。装饰技法主要有釉下彩绘、印花、刻划花、堆贴花 4种。釉下彩绘是什邡堂邛窑遗址的精华,“邛三彩”就是以邛瓷的釉下三彩而得名。彩色多用黄、褐、绿、蓝、黑诸色。纹饰简练,民间风味重。有花卉、云气、斑点、虫鸟等。
在 5号窑包附近发现唐代民居建筑基址一处,面积约 700平方米。基址分上下 2层,下层五间为唐代早期,上层四间为唐代中后期。房基为砖石结构,条石、条砖砌筑台基基墙,方砖铺地。方石柱础,踏步、垂带有砖砌、石作两种。正厅四周有回廊。用长方形条砖铺地,基址西北两侧有排水沟,注入南河。基址内发现窖穴 5个,窖内置瓷罐,其中一个瓷罐内盛满铜钱,重约 40 千克,最晚的是乾元重宝。

❸ 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何时对外开放

从邛崃市委宣传部获悉,5月18日,在世界博物馆日的当天,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将开园迎客。

据邛窑大师工作站执行主持李清泉介绍,目前,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已经聚集了百位驻留大师和几十位驻场大师。邛窑的古法工艺和技术在他们手中逐渐重生,已成功重现了邛窑的五朵金花——邛三彩、青瓷、窑变、捏塑和白瓷。

“我们将定期举办陶艺展、陶瓷论坛,邀请专家驻留创作,筹集大师作品。”李清泉介绍说,大师工作站还制定了四大计划,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为世界各国艺术家提供驻留机会;国际青年陶艺双年展,举办国际青年陶艺家学术交流展;邛窑陶瓷双年论坛,举办陶瓷文化主题双年论坛;邛窑陶瓷传习基地,建立实践创作基地。

“开园后,广大市民游客在大师工作站不仅能与各位国际大师亲密接触、近距离参观他们的作品,还能参与其中进行陶艺制作、羌绣刺绣等互动体验。”李清泉说,大家还可以在文创学校报名参与“技艺进阶培训”,学习更多更专业的制艺技能。

传承文化瑰宝,体验古法技艺。

来源:楚秀网

❹ 邛窑的邛窑现状

屡遭盗掘 碎瓷片被用来筑院墙猪圈
1939年,美国学者、原华西博物馆第一位馆长葛维汉在《邛崃陶器》一文中写道:“这个陶窑的出土物,至少在最近几十年来,不断出现于成都市场,被人们收购和珍藏。”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20世纪初,邛窑陶瓷已经出现。
据邛崃人魏尧西先生在《邛窑志略》中描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有军人陈某于十方堂发现此残碎瓷片,乃大事(注:原文如此)发掘……”
乱掘的最高峰,出现在1936年夏季。当时邛崃的驻军是川军第二十一军唐式遵所率的某师。唐命令士兵们挖古物,和大批挖盗者争相乱掘,邛窑遗址因此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据葛维汉所著《邛崃陶器》记载,1936年夏季,一些穷人和士兵为了获得能卖钱的陶片,差不多把整个窑址十方堂表面翻了个遍,除了完整的陶瓷,就连一些瓷器碎片也被称斤论两地出售。
由于出土器物众多,除了出售,很多当地人还将碎瓷片用来修筑院墙、猪圈、厕所等。直到现在,从什邡村搬迁后留下的老屋,还可见当年的遗迹。其中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土房,有一道1米多高、长约10米的土墙,均是由匣钵、邛陶碎片夯砌而成。
解放后,文物部门征集了一部分邛窑陶瓷器,并多次有规模地对部分邛窑遗址进行发掘,如1955年、1982年和1983年文物部门先后对青羊宫窑址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现该窑址已受到国家保护,成立了隋唐窑址文管所。近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热升温,一些收藏家也获得了大量邛窑陶瓷器的实物资料,为传世邛窑古陶瓷的研究、鉴定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2001年4月,由中国科大、省文物管理局、邛崃市政府联合发起的“中国邛窑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讨会”在邛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考察了什方堂、固驿瓦窑山等古陶瓷遗址以及邛崃市文管所和邛窑古陶瓷博物馆,他们万分震惊并高度评价。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说:“唐代邛窑在制作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瓷器方面有首创之功。”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认为:“高低温釉下彩、三彩更是‘邛窑’的代表作品,均较早烧制成功,其工艺传播于江南诸名窑,而又以湖南长沙‘铜官窑’受其影响最深,因之两窑产品颇为相似,成为姐妹艺术,堪与其周边各窑媲美。”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先生更是一语道破邛窑的珍贵:“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
在四川省博物院陶瓷馆邛窑系列馆,陈列着代表性的邛窑陶瓷——绿釉省油灯、青釉三彩钵、青釉绿斑双系壶、三彩鸭形杯、三彩提梁壶……彩绘图案深浅不一,浓淡相宜,着笔自如酣畅,纹饰抽象。展柜中还有不少邛窑小玩具,大都小巧精致,长宽高仅几厘米。除鸡鸭鹅羊鱼龟等动物造型外,还有很多活泼可爱的手捏人物小雕塑,或匍匐、或骑马、或摔跤……造型栩栩如生,无一雷同。这些邛窑陶瓷也见证了当时的文化和商贸情况。彩绘杯上的飞天纹饰,许多陶瓷佛像、僧侣、胡人等人物造型,可能正是邛窑文化与中原文化甚至域外文化商贸交往的历史见证。

❺ 什邡堂邛窑遗址的遗址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成立了邛崃县文物管理所和邛窑文物保护小组,对窑址的保护做了大量工作。树立文物保护标志和文物保护区的界桩,砌筑了唐代民居建筑遗址的保护围墙。

❻ 什邡堂邛窑遗址的邛窑

邛窑是古代名窑。在四川邛崃四方堂,古代属邛州,故名。为唐代四川川西地区早期瓷窑之一。亦称“邛崃窑”。建国后经多次调查,窑址以固驿窑烧瓷最早,上起隋代,下至宋代,以唐代最为著名。什坊堂窑遗址面积较大,遗物具有典型唐代风格,有青釉、青釉褐绿斑、青釉渴绿彩绘等装饰品种,与湖南唐长沙窑有不少共同点;造型多样,有瓶、壶、罐、洗、盘、碗等器,还有小件雕塑、各种动物禽鸟、杂技桶、胖娃等形象,姿态生动。器物有各种盘、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❼ 邛窑遗址公园在哪里坐车

邛崃市旅游客运中心站 乘坐 邛崃301路 7站
在 市医疗中心站 下车 换乘 邛崃3b路 3站
在 十方国际站 下车
步行 1.4公里 到 邛窑遗址公园

❽ 邛窑的邛窑遗址

邛窑历史悠久,在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自南朝至两宋,共经历了八个多世纪,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窑址中,烧造时间最长、产品最丰富、造型纹饰最美的名窑。在南朝即广泛使用化妆土美化陶瓷;在隋代就独树一帜地创造了釉下彩绘;唐至五代以其釉下彩绘著称于世,达到了它的历史高峰;五代至两宋,还创烧了有名的“省油灯”,大大扩展了瓷业生产范围。
现存有13个窑堡,其中以十方堂邛窑遗址和固驿瓦窑山邛窑遗址最为著名。1983年四川省考古队在十方堂邛窑遗址发掘,出土各种完残器物10000余件。出土器物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从产品到窑炉、窑具都有完整的实物,它对中国古陶瓷史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1988年1月十方堂邛窑遗址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0月,省考古队对固驿瓦窑邛窑遗址进行正式发掘,清理出45.7米的龙窑1座,虽有一定损坏,但主要部分(火膛、炉身、烟道)是齐全的。在古陶考古中保存情况如此良好的窑炉还不多见。古陶学界一般都认为唐以前的窑炉没有超出30米,而瓦窑山出土的龙窑竟长达40多米,这就使得古陶瓷学界的定论将予以修正。另外,在固驿窑出土的大批隋代陶瓷器中,还发现有联珠纹釉下彩绘器3件,较《中国陶瓷史》认定的中国釉下彩生产最早的湖南长沙窑(中唐时期)早将近两百年左右。据此考证,固驿窑是我国已发现的生产釉下彩瓷的最早窑堡。
邛崃境内共发现了邛窑的七处遗址,其中十方堂遗址就坐落在什邡村。这是邛窑遗址考古发掘中面积最大、窑包最多、延续烧造时间最长、产品流散最广、最知名的遗址。1988年1月,十方堂邛窑遗址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5号窑包共出土南北朝至宋代的瓷器、资料5万多件,器形包括文房用具、玩具、工具、瓷塑、生活用具等。邛窑产品多种多样,有杯盘碗盏罐等生活用具,尤以省油灯最具特色;有如砚、香炉等文房用具;有铃铛、人俑、动物俑等玩具类;还有各类佛像瓷塑等。专家推测,邛窑陶瓷早在公元八世纪时,即已“打入国际市场”。

❾ 什邡堂邛窑遗址的遗址简介

什邡堂遗址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源邛崃县。 邛崃窑址是唐代著名的瓷窑窑址,因为邛崃在唐代属于邛州,故而也称为“邛窑”。邛窑创烧于南朝,宋时终止,是四川烧瓷品种最为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瓷窑之一。
二十世纪初,邛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多次的调查,在什邡堂、尖子山、瓦窑山、西河乡及固驿镇五地都发现了古窑的遗址,其中以什邡堂的窑址最为著名。
在什邡堂渡口处发现了具有南朝至隋代瓷器特征的四系壶、河系罐、高足盘及小平底敛口深碗等。这里的唐代窑址最为典型,品种极为丰富,有各式碗、盘、瓶、罐、钵等,还有带提梁的水罐,是其它唐代瓷窑中所未见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器物。器物的装饰有的带褐绿斑点,有的为褐绿彩绘花草纹,也有花鸟纹。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烧制的小件动物和人物雕塑等。
1988年国务院将“什邡堂”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❿ 什邡堂邛窑遗址的介绍

什邡堂邛窑遗址为隋至宋代民间瓷窑遗址。在四川省邛崃市南河乡什邡堂村。邛崃,唐至明清均属邛州,故名邛窑。创烧于隋,盛于唐而终于宋。该窑古无文献记载,20 世纪30年代始被发现,引起考古界、古陶瓷界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古陶瓷史编写组曾多次对此窑址进行调查。1984~1987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邛崃县文物管理所进行发掘。该窑是邛窑系中面积最大、堆积层最厚的窑址,为四川青瓷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瓷窑址之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