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庙遗址
1. 南京明故宫遗址怪事
怪象在明故宫屡现 揭开南京“百慕大”真相
怪象
在明故宫遗址附近屡现
明故宫遗址及其附近,一向充满神秘色彩。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沉睡几百年的皇家宫阙偶现冰山一角,围绕这一带的奇异传说更扑朔迷离。怪异的交通事故、诡谲的死亡事件,不可思议的奇闻,在民间广为流传。
位于大西洋的百慕大地区,充满了死亡、神秘,和不可知的力量,被喻为“魔鬼三角地带”。有人将明故宫一带比做南京的“百慕大”,夜间不敢涉足,开车绕道而行。
交通事故现场
是谁把路口换掉了
在新街口一家媒体工作的金先生(应本人要求隐去真实姓名),2007年11月某日深夜下班回家,开一辆南汽菲亚特,沿中山东路由西向东,准备出中山门,去东郊的住所。这条路金先生几年来天天夜里都走,熟悉的路况和环境,用他自己话说,是“闭着眼睛都能开”。
离开新街口不远,他跟上了一辆出租车。说来也怪,那天人车都比平时少,而且几乎一路绿灯,出租车越开越快,金先生跟在后面也越来越快。过了解放路口,金先生跟着出租车开上非机动车道。因为修地铁,那段路临时允许机动车行驶。
偏巧这天边道上竟一辆自行车没有,就这两辆车,一前一后,畅行无阻。前方大约四五十米远,出现一个路口,金先生看了一下,是绿灯,便放心跟着出租车朝前开。出租车呼地从路口过去了。金先生看到,眼前是清溪路口,与中山路形成丁字路。前方了无障碍,车子强大动力推着他勇往直前。
就在这时,他隐约听到一声惊叫,接着砰砰两声巨响,车身猛的一震,眼前一黑,脸上就麻嗖嗖的。幸好金先生是军人出身,还算镇静,他闻到一股硝烟味,知道是安全气囊爆了,勉强睁开眼,先摸到已断了一条腿的钛金眼镜,赶紧摇下车窗,排掉烟雾,这才看清,眼前一辆红旗鼻子撞歪,另一辆宝马两扇侧门稀巴烂,气帘像两块抹布挂着。出事了!
老金奇怪,丁字路口他们怎能撞上来?围观的路人却告诉他,这是明故宫西口。他朝右边一瞧,傻眼了:丁字路变成了十字路口!更让他惊诧的是,路口如此开阔,出事前一瞬间,两辆车开到眼前怎会视而不见!否则,朝右打一把方向,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见此情景,保险公司出险员一口咬定他喝醉了。可是当即验血证明,金先生滴酒未沾。
诡异的是,事后宝马车主也多次说,出事前瞬间,她也是忽然失掉反应,对外界茫然无视。不然,她跟在红旗车后侧,只要刹一下,也不会撞上来。
光天化日之下肇事车失踪
2008年7月14日上午,天气晴朗,55路公交车驾驶员王强(化名)驾驶着熟悉的车辆,沿着固定的线路,一路开来。大中桥-公园路-金城集团—解放路……这条道路,太熟悉了。而这个时间段,又是上午10点多钟,交通早高峰基本过去了,车子很好开。
很快,车子拐上了中山东路,最近这里路况比较复杂。王强下意识地定了定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路面。过了御道街东口,车子接近了南航北大门。就在这时,王强突然感觉旁边有一辆车子要超车,从直觉判断,那辆车子速度极快。本能之下,王强赶紧左打方向盘,但就在这时,他才发现,左边竟是地铁围挡,而就在前面,一根粗壮的法国梧桐树枝桠已经迎面扑来。
刺耳的刹车声中,车头径直撞上了法国梧桐,枝桠将前挡风玻璃击碎后,冲进了驾驶室,又将车顶掀开。王强脸上顿时鲜血直流。而车里的乘客,也是东倒西歪,哭喊声一片。
意识模糊的王强,想知道旁边的车子怎样了。然而,车门打不开,他的身子也动不了,只能徒劳地等待民警。
迅速赶来的交警很快查验了现场,奇怪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车祸发生当时旁边有车要超,也不可能超过。
事后记者采访时,王强对这诡异现象不愿多谈。
撞向石狮子的轿车无人驾驶?
“叮铃铃!叮铃铃!”2006年夏天一个晚上的10点多钟,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警电话骤然响起。电话是从御道街打来的,一位市民气喘吁吁地告诉值班民警,一辆车子飞进了午朝门公园,“车子差不多撞毁了,你们快来处理吧,太惨了!”
接警后,警车一路闪着警灯,呼啸而至。
事发地点位于御道街午朝门公园南门口,一辆小轿车冲上路牙,一头撞上了石狮子,车头已经全部高高翘起,引擎盖被折断,车子右侧副驾驶室被压扁,一名男子浑身鲜血,蜷缩在副驾驶位上。
车窗玻璃已经全部破碎,民警上前试图询问车上的人还能否说话,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民警赶紧猛拽车门,但车门被死死卡住。正在大家急得不知所措时,消防部队赶到了现场,他们带来了切割设备。
5分钟后,车门被大卸八块,男子的身子露了出来,民警不敢耽搁时间,当即将其拉了出来。但可惜的是,此时的男子早已没有了任何气息。
这一番忙活后,民警开始对事故现场查验。道路很宽阔,路灯也很亮,而午朝门公园门口还有十多厘米高的路牙,周边的交通设置和反光标志也很明显。
车子却就这么径直冲上了路牙,撞上了石狮子,而石狮子,连一块小石屑都没有被碰掉。
再看该车从南往北驶来的车道上,一点刹车痕迹都没有。难道开车人就眼睁睁地不要命,没有采取丝毫措施?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事发后,他人去了哪里呢?
“老公交”到了这里也犯怵
老马1985年开始开公交车,基本上一直跑中山东路这条线。公交车撞树这事,工作的前15年里,老马鲜少听说过,可是后来,一起两起的,慢慢就多了。
老马还注意到,御道街和中山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交通事故比以前多了一些。小碰小擦自不必说,他亲眼看到的大事故也不算少。就在10多天前,晚上8点左右,老马的车由西往东开到午朝门遗址公园西边的十字路口时,眼看着前面横冲过来一辆别克君威和一辆私家车撞上了,为了避让私家车,别克君威又接着撞到了马路边一棵法国梧桐。几年前,也是在这个路口,一辆5路夜班车和一辆拉生猪的大卡车撞上了。公交车的整个一扇窗户震掉了下来,拉生猪的大卡车然后继续前冲,撞到路边的树上。同样是在这个路口,几年前,一辆大巴车撞上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孩,女孩当时就不省人事了,后来女孩成了植物人。
老马的印象中,晚上下班收车,好多次遇到这个路口在处理事故,有几次只得将车子绕到慢车道上。
小杨开公交车的时间不算长,7年,这几年,小杨开9路,明故宫路段是他的必经之路。同样是在御道街和中山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小杨目睹了多起印象深刻的交通事故。
最惊险的一次发生在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一辆自西向东行驶的军用依维柯和一辆自北向南行驶的两厢飞度相撞,飞度前面的发动机整个掉了出来,安全气囊全部打开。
如今,虽然也称得上是“老公交”了,但没到这个路口,王强还是格外小心。
明故宫遗址谁碰谁倒霉?
600年风吹雨打、历经多次战乱,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明故宫掩埋在荒草丛中,终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明故宫遗址一带划归地方,始建公园,在原奉天门位置开始修建仿古建筑。
记者走访明故宫公园,遇到了一群在内休闲玩耍的市民。他们讲述起那一段往事。
“这一建就很不太平了,”一位60出头的市民回忆说,“楼建好后剪彩,听说,当晚就有个人死了。”
“不止这一件,”另一个人补充说,“我听说,在修建过程中,先后死了3个人。皇家遗址啊,当然不是哪个人都能随便动的。”
而记者从一位文物收藏爱好者口中了解到:实际的情况是,楼建好后挂牌,就在当晚,一位参加挂牌的人回家路上遇到了车祸。另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这一带进行挖掘时,发生过一件更蹊跷的事情。在下坑道时,有个工人的腿被铁锹碰伤,伤口并不严重,然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工人的腿一直肿胀着。这次莫名其妙的事故,让工人的情绪很紧张,后来再施工时,工人就强烈要求施工单位放鞭炮避邪。
关于这些真真假假的传闻,记者特地咨询了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我们来这里的时间不久,这些事情都不了解,也没听人说起过。”
难道,这些死亡事件,只是不明真相的人们捕风捉影?
2002年,明故宫遗址附近一家单位新建大楼,可打地基时却意外地挖到了不少木桩和琉璃瓦片,据有关部门考证,这里是明代太庙的遗址。一时间,“太庙遗址上大兴土木”的消息传遍了全城。
一场现代都市建设与古代文物保护之间孰轻孰重的争论开始,最终,新大楼还是拔地而起。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地下文物,新大楼底层架空,而且,大楼门口原先的一口古井也被修葺一新。这口井,据说明代祭祀时专门用于清洗祭品。
为了古老的太庙,今人小心翼翼,施工的方案改了又改。然而,大楼建成后,一连串的离奇事故还是不期而至。
“那是因为在太岁头上动土了。”当年就在附近上班的一位保安言之凿凿,一边说着一边压低了声音,“这种事我们都不敢乱说的。新大楼开工没多久后,一位民工被电死了。”
而据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士回忆,厄运首先粘上了一个年轻女孩。她在附近正常行走,一辆卡车从她身边驶过。因为在单位内部,车辆行驶的速度并不快,可意外偏偏发生了。卡车从女孩身上慢慢碾过,很快,女孩就没了气息。
而更怪异的事还在继续着,在该单位工作过的一位先生告诉记者,“前两年,一个男孩晚上从二楼跳下来,打算到车站去接朋友。之前,这个男孩也从楼上跳过好几次,可这次偏偏出事了。男孩的脚踩到了台阶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第二天就死了。”
据他介绍,大楼兴建后,在该单位正常的实验中,一向十分保险的实验器材也忽然出了毛病,一个年轻人被电死了。更蹊跷的是,今年五月的一个凌晨,倾盆大雨中,一位男士从二楼跳下,虽然楼层不高,人还是当场死亡。
一而再,再而三地出事,古老的太庙似乎真和现代人较上劲了。
所有这些,到底是偶然巧合,还是真的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操控?
怪象与真相之间的微妙距离
除了有些传说因为当事人或有关方面拒绝采访而无法证实外,离奇的车祸是真实的,死亡和事故也是有案可查的,那么,在传言和怪象的背后,事实真相究竟怎样?《发现周刊》记者经过详细调查,一一解开这些神秘的谜团。
2. 丹东市古庙遗址分布
古庙的遗址,不太清楚,但是丹东地图中带庙的地址都在上图中了,请采纳,谢谢!
3. 新疆的古遗址都有哪些
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约7公里处, 东距库车城约60公里,北靠明屋达格山,前面有渭干河在山间蜿蜒流过,隔河屹立着雀尔达格山。在绵延数公里的沙石山壁上遍布人工凿出的石窟。
(苏巴什古城)苏巴什遗址也称昭怙厘大寺.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0公里却勒塔格山的南麓,目前是一座大型的建筑群体遗址。这座寺院早在公元5世纪初便已存在,当时称为“且厘大清净”.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为唐代文化遗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孜库尔干遗址(即今公主堡遗址)。在今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以南10余公里的山崖上。
阿克塔木遗址。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附近,,由一圈围墙构成,上部为土坯,下部由粗糙的砾石建成。该遗址修建年代不详。
其其克里克遗址。(即玄奘记载的福舍遗址),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北的峡谷中,已为废墟,为古丝路为过往行人和商旅提供休息和供给的驿站。
可汗沙尔遗址。位于喀什市北,坐落于阿图什河北岸一座约高20米的黄土墩上,有残留佛塔。
三扇洞遗址(即玉其买尔万遗址,今称三仙洞)。位于喀什市北10公里的今伯什克然木河右岸峭壁半山腰中,为佛教洞窟,开凿于东汉时期,为今喀什地区保留最完整的一处佛教遗址。洞窟内绘有大小不等的各种佛像70余尊及1尊立佛。
约特干遗址。位于今和田县巴格其镇艾拉曼村田地中,疑为古和阗王国的国都。现仅残存很短的城墙,出土有各种陶器、铜器、古文书、古钱币等。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今洛浦县吉亚乡北约35公里处的沙漠中,面积约3600平方米,主要由佛塔和寺院组成,四周墙壁内外侧至今仍保存大量佛像及壁画。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以一组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为主。
阔克库木阿里斯遗址。在热瓦克佛寺遗址附近,为一佛教寺院遗址,为公元4-7世纪遗存,其木制建筑图案与尼雅遗址建筑图案一致。
基内托克玛克遗址。在热瓦克佛寺遗址附近,为一佛教寺院遗址,出土有泥塑装饰物、木雕碎块等。
斯也克遗址。为一佛庙遗址,在阿克铁热克遗址西3公里,已不存在。出土有泥塑像、陶片等。
喀达里克遗址。为一汉唐时期的寺庙遗址,在今策勒县达玛沟乡境内的沙漠中,出土有壁画、泥塑饰板残片、陶质饰物、木浮雕、泥浮雕、梵文及古吐蕃文文书木犊、彩绘木板残片。斯坦因对喀达里克遗址有详细介绍。
巴拉瓦斯特遗址。在喀达里克遗址附近,为喀达里克遗址系列居民居住区,出土有陶器碎片、丝绸、汉文及婆罗米文木简等物。
达拉布赞遗址。位于喀达里克遗址南,为一寺庙遗址,出土有泥塑佛头像、彩绘板等。
麻扎托格拉克遗址。在达玛沟遗址附近,为唐代遗存。出土有婆罗米文、汉文文书木简、纺织物等。
尼雅遗址。尼雅遗址位于今民丰县城以北150公里的尼雅河尾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
4. 重庆梁平八角殿寺庙遗址简介
八角殿寺庙遗复址简介制
八角殿寺庙遗址位于梁平县铁门乡,有四五百尊明代石佛,让人兴奋不已。
这些石佛高的有2米左右,矮的20至30厘米,生态各异,栩栩如生。虽经长时间的日晒雨淋,但石佛的盔甲、衣服皱折和佛座花纹图案等雕刻都清晰可见。
石佛的发现对研究当地的明代风俗、宗教、建筑艺术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据《梁平县志记载》,八角殿寺庙建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多年时间,修建时间比西南佛教祖庭梁平双桂堂早,当时民间香火也较双桂堂旺盛。考察队员从残留的地基石和石佛排列的位置分析,初步推断八角殿寺庙是一座文庙,呈四合院建筑风格。
八角殿寺庙遗址是目前梁平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迹。目前,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加强对石佛的保护。
优友旅游网UU023.com
5. 安徽黄山发现唐朝古寺庙遗址是真的吗
近日,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东南小岩自然村的一处山坳中,发现一处被当地俗称“古岩院”的大型古寺庙遗址。
据初步考证,该寺庙建于唐朝初年,是古徽州地区较早的佛教寺庙之一。
黄山市文物管理部门表示,该遗址文化遗存富集,将为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形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6.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遗址
1、兵马俑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博物馆位于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得观众惊叹不已,是一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发现。
2、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3、拉萨布达拉宫
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整座宫殿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宫内收藏了无数珍宝,堪称一座艺术的殿堂。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
4、长城
有2000多年历史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与智慧的结晶。
5、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庙和孔林。山东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也是在这里诞生的。儒学至今影响着中国的思想,因此曲阜无疑就是诞生这一文化的“圣城”。
曲阜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文化中都占有显著的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6、华清池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的华清池,又叫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以温泉汤池著称。这块风水宝地被历来统治者作为游宴享乐的行宫。
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铸就了这座旅游风景名胜。而今皇室繁华不再,游人仍然可以在这里洗温泉澡,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7、三星堆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的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千年的历史的三星堆,出土了宝贵的文物,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8、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都江堰,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自然遗产。都江堰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9、西安碑林
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该博物馆在孔庙旧址上扩建,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馆区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书法四部分组成,设七个陈列室、六条游廊和一个碑亭,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10、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从明洪武始建至今,城墙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7. 安阳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有哪些窖穴
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有著名的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妇好墓、花园庄东地甲骨专窖属穴等。
殷墟发现的甲骨窖穴共有甲骨15万多片。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和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位于小屯村南部,共有刻辞甲骨5000余片。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位于宫殿宗庙遗址东南部,共有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攻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面,有一条人工挖掘成的巨型防御壕沟。东北两端与洹河的河曲相通,将宫殿宗庙遗址环抱中间,构成了严密的防洪、防御体系,与宫殿宗庙浑然一体,起到了类似宫城的作用。
8. 南台寺的历史沿革
唐天宝二年(742年)希迁和尚自江西青原山来南岳结庵于寺东大石上,时人称为“石头和尚”。他在瑞应峰下,大阐禅宗宗风。天下佛子慕名而来,在座前听其讲经说法,法徒日益增多,故南台寺不断扩建。自晚唐五代到宋时,当朱熹与张栻于乾道三年(1167年)霁雪唱和于南岳,来此寺游览时,此寺已是“阁迥规模稳”,有“天际瑶台”之盛况。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有无碍和尚自信阳来此,他居石岩,啖野菜、衣百结,南岳乡绅为其苦修动容,捐资助其修建庵堂。清乾隆年间,寺宇因年久失修,瓦碎椽断倒塌。僧人中不肖者乘机分割寺产,各在南岳大庙西廊营建私庵分居,自称为“新南台寺”、“老南台寺”。直到清光绪时,祝圣寺主持淡云和尚与其法徒妙见,见新老南台真伪并出“互相争利,有辱佛门”,决心重振南台禅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有四川巡抚与僧人福成、淡云、默安等,在荆棘丛生的乱石之处,找到了石头希迁的“见相宝塔”碑刻和刻“南台寺”石头横匾的古刹遗址,三人遂立下誓愿,要尽毕生之力修复寺宇,中兴南台。他们奔走十方,经过十四个春秋,终于募资一万八千余贯。重建工程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历时五年告竣。一座恢友壮丽的青砖青瓦佛门古寺,巍然屹立于南岳翠微之顶,成为汉传佛教中一座佛光闪耀的名刹。
南台寺院竣工之后,日本佛教曹洞宗法脉、石头和尚第四十二代法孙,高僧水野要么晓于1907年率领日本佛教礼祖代表团来支南台寺,带来《铁眼和尚仿明本藏经》全部5700余卷,贝叶佛像32张,赠与该寺。当时的赠经法会被誉为天下盛事。从此南台寺成为中日文化友好往来的交流之地。可惜在文革中,这号称中国佛经四大珍品之一的“南台藏经”,有的被付之一炬,有的被运往造纸厂回炉打成纸浆。佛经墨宝荡然无存,佛像、文物全部被毁,僧人全部离寺下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台寺始得全部恢复。1981年旅居泰国华侨黄彰任、欧阳愚夫妇捐赠鎏金铜佛像一尊,供于藏经楼为古刹增辉。1984年,南台寺由政府正式发还僧人居住管理。1987年礼请宝昙法师住持南台寺后,名刹得主,法运重兴。宝昙大和尚以重振南台禅风为已任,带领全寺僧人搬砖运瓦,围墙种菜,省内外与海外善信景慕德行,皈依门下者数以万计,广大四众弟子及善信慷慨赞助,对寺院进行了全面恢复和改建。首先投资四百多万元兴建殿堂、僧寮,购置佛经、法器,雕塑佛像等。此外,还改建了山门,新建了指乘佛塔、劳公亭,吉祥天女。1996年该寺又投资350万元兴建一座高达49米“金刚舍利宝塔”,以作拱奉佛陀舍利及珍藏贝叶佛像之所;以之镇名山,威山门。新建的南台寺四周松杉枫梓,葱茏碧翠,绿荫匝地,清风拂面。高达二十余米的水杉,直插云天,羽状针叶,婆娑起舞,俯瞰峰下,簇簇碧峰如螺,群峦蜿蜒如苍龙腾跃。正如明朝万历年宰相张居正诗曰:“一枕孤峰宿暝烟,不知身在翠微巅。寒生钟磬霄初彻,起结跏趺月正圆。麈梦幻随诸相灭,觉心不照一灯燃。明晨更觅朱陵路,踏遍紫云犹未旋。”九级石阶的迎面石柱上有楹联一副:“澹荡七二峰,湘涵岳影凭低瞰;云开九千丈,月印禅心在上圆。”进入悬有“南台禅寺”右额的正门,迎面是一尊袒胸露腹乐哈哈的弥勒佛坐像。弥勒佛神龛后则为护法神韦驮神像。神像身着铠甲,手执降魔金刚杵,昂首挺立。弥勒殿两侧供奉彩塑四大天王像,像高三米左右,俗称“四大金刚”。他们手中有的执琵琶、雨伞、宝剑;有的手缚青龙、银鼠,巍然而立,履行各自天职。俗人后来还以其各执法器有别,称呼四大天王为“风、调、雨、顺”四神将。
与弥勒殿毗接是南台寺大雄宝殿。殿前有一丹墀,栽有罗汉松和白玉兰。殿内有三尊佛像,趺座八宝金莲台上,金光耀眼,妙相庄严。正中为释迦牟尼世尊,左侧为药师佛,右侧为阿弥陀佛。佛像高三米左右,面庞丰满,慈祥端庄,各自偏袒右肩,善目低垂,整个大殿显得异常肃穆灵寂。大殿两侧,依次泥塑十八尊罗流。在金碧辉煌的神龛内,端坐“杨枝观音”菩萨,右手执杨柳,左手托白玉净瓶。观音塑像造型精美,眉目新月,双眼微开,满脸慈爱,无比安详。观音菩萨左右侍者善财、龙女二像,童贞无邪,纯洁可爱。寺内有高49米的七级浮屠,巍然屹立于翠微之巅。巍峨金刚舍利宝塔也已竣工。正门书有塔联一副:“恒沙劫精诚积累得遇舍利浮图永镇吉祥圣地。婆伽梵悲有漏难量真空金刚正体广为及祜福田。”辉耀名山。南台禅风,盛世重振。穿过佛塔墓群,有一大石坡,坡呈圆形互山脊,人不能上。于是后人凿石磴数百级,似架天梯于岩壁之上,故名“天生磴”。明朝张元忭曾刻“进道坡”三个大字于坡石上,石梯下悬岩峭壁,峭壁上有挂着铁链的石栏栅。石坡旁边有一“金牛石”,曾印有金牛足迹。明朝正德十年(1515年)秋天,游山都夏良用在金牛石壁岩上刻诗曰:“手招黄鹤来,脚踏金牛背。麈世无人知,白云久相待。 ”
梁天监年间(502年),时近九十高龄的海印曾与三祖慧思论道,二人“忻然合契”。他们打破了昔日道家一统南岳衡山的局面,开创了南岳佛教新天地,法脉昌隆,因而使莲宗、律宗、禅宗相继进入南岳。特别是禅宗进入南岳后,其南禅创始人六祖惠能弟子怀让、行思、法嗣希迁均以南岳为活动中心。他们广为弘法,自南至北,传承遍布海内域外,远及日本、朝鲜,成为禅宗最著名的南岳、青原两大法系:希迁传法于惟俨,惟俨传云岩昙晟,再传为洞山良价,三传为曹山本寂,形成了著名的曹洞宗。另一法脉为道悟,传龙潭崇信,再传德山宣鉴,三传雪峰义存。雪峰门下又分为两支:一为云门文偃开创云门宗,一为玄沙师备传罗汉桂琛,桂琛传清凉文益开法眼宗。由南岳、青原两系繁衍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黄龙、杨歧两派。这便是南禅的“五家七宗”。因这五家皆系于六祖惠能南宗一脉,故佛教史上称之为“一花五叶”。而“五叶”都出自南岳,法脉繁衍海内域外,佛徒布满天下,故世上有“五叶流芳”之誉。自唐末、五代至宋以来。这“五叶”法徒之多,使时人赞为:“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天”。故此怀让所主持福严寺门额题款“天下法院”,石头驻锡南台寺额有“天下法源”铭刻。南台寺是曹洞祖庭,云门、法眼之源,三宗教演,佛嗣繁衍,龙象万千。南台古寺自淡云、妙见师徒中兴之后,梵音高唱,香火鼎盛,佛事兴旺。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等国佛教徒频频来南台寺礼祖,以表尊崇。而国内佛子亦来南台,或钻研禅学,或居寺静修。民国年间,近代著名诗僧号“八指头陀”的敬安大师及号“八不头陀”的高僧道阶和尚均曾来南台寺讲学弘法,德音溥传。除敬安在南台讲经弘法外,还有现代著名高僧灵涛、巨赞、明真等人于抗日战争期间,率南台寺众僧参加了“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投入了爱教必须爱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统一战线政策召下,于1939年5月成立的。上封寺方丈宝生为会长,祝圣寺方丈空也、南台寺方丈悟真、大善寺知客有缘、三元宫住持刘光斗为副会长;演文任训练股长,巨赞任宣传股长,明真任文书股长,曼慈任事务股长,灵涛任书记长。协会成立后,首先召集青壮年僧侣和少数道士约七十余人,举办军事训练班。训练结束后,组织佛教青年服务团和佛教流动工作团,分赴长沙、湘潭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沿途贴标语、发传单。标语中有“当汉奸的,生受国法,死堕地狱”一类结合佛教教义宣传民族气节的口号。其活动轰动一时,人民群众称呼他们为“和尚兵”。田汉有诗赞曰:“僧衣脱却着缁衣,敢向人间惹是非。”周恩来为之题词:“上马杀贼,下马学佛。”邹韬奋主编的《全民抗战》及重庆的《新华日报》都纷纷介绍了僧侣们的救亡活动。香港世界语杂志也将协会章程译成世界语全文刊登。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的声音,传遍域内寰中,如同佛门狮子吼一样振奋着国内外各地的爱国志士,体现了“人间佛教”醒世、悟世、度世之大力。
南台寺名声很大,海内域外的佛教徒对它非常崇拜。这不仅它是六朝的古刹, 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该寺院在唐末五代时便出了一个著名高僧——石头希迁禅师,他是南宗两大系中的一系——青原系的重要人物。
石头希迁,人称石头和尚。据宋《高僧传》、《五灯会记》载:希迁禅师(公元七00年——七九0年)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县)人,听说六祖惠能南来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便前往参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七二八年)于罗浮山受戒。后又拜青原行思为师,传其法。唐玄宗天宝初年,希迁到南岳衡山受戒结庵于南台寺东大石上,时有称为“石头和尚”。与江西道一禅师名闻天下。相传著有《参同契》、《草庵歌》,至今日本曹洞宗的僧人用作必修日课。唐贞元六年(公元七九0年)圆寂,卒谥“无际大师”、塔曰“无相”。弟子有道司、憔俨等二十一人。他们宣教弘法,创立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派,其中曹洞宗更为昌盛,形成南宗禅,成为中国佛教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主流,法嗣遍布天下。南宋时,临济、曹洞二宗传到日本。日本佛教界曹洞宗一直视南台寺为祖庭。故有“天下法院”之称。石头希迁圆寂以后,肉身龛葬。葬于南台寺下方,为南岳仅存的一座唐代古墓。
南台寺自唐代创建后,曾经废圮,直到宋代乾道元年(公元一一六五年) 才得重新修缮。明朝初年,寺院荒废。明弘治年间,元碍和尚重建。清初,寺院又废圮。有些僧徒乘机分移寺产,在山下岳庙旁各建小寺,自称南台嫡系正派。光绪年间衡阳人淡云和尚与其徒,见新老南台真伪并出,“争利于禅林,有辱佛门”,便下决心重振南台正宗。光绪十六年(公元一八九0年),他找到了南台寺旧址。募捐一万八千余贯,光绪二十八年(公元一九0二年)开始动工,历时四年,到乙已年(公元一九0五年)将寺建成。寺宇规模宏大,超过历代所建的规模。新中国成立以后,南台寺仍然是南岳僧侣农禅并举的重点寺院。1982年南台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1987年,宝昙荣任南台寺方丈。时逢盛世,国泰民安,因缘殊胜,宝昙方丈率众弟子,身体力行,智悲双运,修寺宇,塑佛像,置法器,办学苑,兴农禅,肃清规,今日之南台寺,再度成为东土名刹,江南明珠也。
9. 堤南城皇庙遗址有存档吗
先乘坐轨交3号线到虹桥路换成10号线,到豫园站出站游玩豫园(城隍庙),然后乘坐十号线到南京东路站出站,向西逛南京东路步行街到人民广场,乘坐2号线到陆家嘴站出站,前往东方明珠。
10. 殷墟王陵遗址的简介
殷墟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0亩。从1933年起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就发现于这里。
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被国际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第二个古埃及”,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殷墟王陵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殷墟遗址。建有M260大墓揭示展示和保护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的植被标示以及480余座祭祀坑、兽祭坑展示工程等。殷墟王陵遗址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