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沟遗址

西沟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4 03:42:57

㈠ 晋昭侯封成师于曲沃,谁知道成师之前的曲沃的历史么谢谢

曲沃“里村西沟遗址”,同闻名于世的“丁村遗址”同属一个文化层,浍河两岸的安鸪、望绛为仰韶文化遗址,滏河两岸的方城、下坞为龙山文化遗址,证实先民远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在此繁衍生息,劳动创造。

曲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西周早期就有曲沃这个地名。其名称来历及含义出之于沃泉。《尔雅.释氺》“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水经注》“青岩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是对沃泉的写照。沃泉(古称绛水)出自绛山之麓,西北经青玉峡,东流白石山,悬而为沃泉(即景明瀑布)。《诗经.唐风.扬之水》“白石凿凿”,“白石皓皓”,“白石粼粼”即记此地。泉水九曲入浍、汾,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

㈡ 曲沃再那里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

展开山西省地图,沿着千里汾河而下,至临汾盆地南端,汾水折而向西注入黄河。就在这回环转弯之侧,有一块“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地方,这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曲沃县。

境内乔山、绛山南北对峙,天赐屏障,宛如长幅历史画卷;浍河、滏河东西贯穿,恰似两条银带,飘曳在437.9平方公里的绿色原野之中。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宜植麦棉。这里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纵有同蒲铁路和北昆公路贯穿南北;横有晋韩公路与动工兴建的侯月铁路,并行东西。为曲沃这块古老文明的钟灵毓秀之地,插上了经济腾飞的双翼。曲沃县辖5个镇、2个乡:乐昌镇、史村镇、曲村镇、高显镇 、里村镇、北董乡、杨谈乡。

县内里村西沟遗址,同闻名于世的丁村遗址同属一个文化层,证实先民远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在此繁衍生息,劳动创造。如今,南林吏村一株古老的银杏树,虽历尽沧桑,仍枝叶繁茂,超脱升腾,以植物圈“活化石”之称,留下了历史遗迹。曲沃人民忠厚温顺,谦恭礼让,勤劳俭朴,耕读传家。生之于斯,长之于斯,世世代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物质与精神财富。

曲沃乃“天府雄风、三晋重地”。这里的山、河、平原,风物宜人的自然环境,成为2800年前晋国建都的条件。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出现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升平景象。作为晋国古都的曲沃, 当时的农业已种植小麦、大豆和谷子, 使用铁铲、铁犁和耕牛。手工业有冶炼铸造,纺织印染、制革制陶等。商业出现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的富商巨贾。晋国的昌盛本来该给曲沃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然而, 沧海桑田, 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曲沃自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建县;在封建制度的束缚和频繁的战争中走过了漫长的1400余年。

历史给予了一个偶然的机遇,曲沃人民驾驭了这一机遇。明万历年间,县人张士英从福建引进烟草种子及栽培技术,经逐步种植推广,全县植烟面积最多时达17万余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7%,年产烟叶7 000余吨。旱烟作坊随着烟单种植也应运而生,多达百家,年产烟丝5 000余吨。其质甲于三晋,驰名中外,曾远销蒙古的乌兰巴托, 苏联的莫斯科、西伯利亚等地。一业兴而百业荣。清代中叶,县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座商几近千家,其中票号、钱庄有72家, 同与旱烟共兴衰。烟草种植与早烟生产成为曲沃经济命脉的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旱烟加工渐次让位于卷烟生产,在此转折关头,由于烟农未能熟练地掌握烤烟叶的技术, 经济效益不高,致使烟草种植处于萧条地位。

近百年来,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至解放前夕, 曲沃经济已濒临崩溃。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新中国诞生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曲沃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期,建国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远远超过了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曲沃向为缺粮县。新中国建立后,历届政府重视农田建设、兴修水利、科学管理,粮棉产量不断提高。1988年,粮食平均亩产209kg,棉花平均亩产 47kg,比1949年分别提高3.07倍和1.62倍。1978—1987粮食年度共售给国家商品粮13.48万t,并成为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还涌现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德合、常修文、于孝蓬、张效兰。工业,在新中国建立后,发展速度较快。至1988年,全县已有矿冶、机械、卷烟、化工、制革、建材、汽修、农机、五金、棉纺、服装和加工业等门类。其中曲沃卷烟厂是全省两个卷烟厂之一,年上缴利税近千万元, 占县财政收入一半以上。

其产品飞虹塔牌卷烟于1988年在北京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参展;机电厂生产的汾水牌液化石油气钢瓶,被评为部优产品;拦(?)山铁矿生产的精矿粉, 品位达66%以上, 全部销太原钢铁公司;大理石厂产品“墨玉”, 质量上乘, 是珍贵的建筑材料。全县工业总产值10281万元, 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52%, 比1949年增长36.66倍。1988年, 商业网点2328家, 社会商品零售额9 574万元,比1949年增长8.28倍。1988年,地方财政收入2 072万元, 为1972年的5.42倍。职工年平均工资1162元, 农民纯收入年人均439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27倍和7.61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品购买额353元,储蓄余额327元。经济繁荣带来文化的发展。 国内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唐风》, 即是西周、春秋间流行于曲沃一带的民间诗歌,留下了当时的文化倚影。 自宋至清, 曲沃有进士百余人,被誉为三晋文化之乡。历代县人著述甚多。元代名医许国祯著《御药院方》, 清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卫周柞校订《大清律》, 兵部尚书贾汉复纂修《河南通志》, 吏部主事崔致远写成《易注》。还有著名学者顾炎武,旅居东韩村宜园撰成巨署《日知录》, 留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千古名句。而源远流长的晋文化, 则给曲沃留下大量文物宝藏,有“地下博物倌”之美誉。古“新田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已发掘出土的文物5万余件。其中有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大豆”, 有统一封地时周成王赐给叔虞的“害孳方鼎”, 有曲村西周墓出土的中违父奁, 有音色优美的东周青铜编钟, 有金代的砖雕舞台和戏剧陶俑。这些国之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智慧, 刻印着历史前进的轨迹。新中国建立后, 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更大发展。1984年获省人民政府赠的“兴学育人”金匾。县图书馆、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1988年, 全县有高级技术职称的 43人, 中级459人。在全国各地的曲沃籍总工程师、教授、作家、编审、副厅级(副师)以上的学者、干部73人。省级以上劳模52人。

纵观曲沃历史, 光辉的业绩已载入史册。然而,放眼神州,横向比较,岂容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谱写曲沃未来的历史, 仍需杨长避短, 重展宏图, 策马扬鞭,自强不息。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其实,经济建设何尝不是这个道理。知己, 差距何在?从总体上讲主要有二: 曲沃财政虽属盈余县,但余数寥寥,办工业拿不出多少钱;教育比较发达,但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有800余人, 实在说人口素质还是比较差的。很难设想,少资金,缺人才,怎么能加速经济建设的步伐?而这两条恰恰又不易被人们所认识。因此,要开拓前进,必须同满足于现状的传统观念决裂,从小农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挤出点钱来办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千方百计,开源节流,积累资金。有了较多的财力,有了一定数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振兴曲沃, 经济再次腾飞,何难之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启动经济,须从县情实际出发,研究解决农业综合开发和矿产资源开采这两个课题。境内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尚有草地、滩涂、温泉、水面有待开发, 以及占现有耕地面积2/3的中低产田有待改造;另外,还有近6万亩宜林面积有待利用。其次,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 有煤、磷灰石、铝矾土等矿产均未开采利用。从深度开发看,组织好农副产品深加工,那潜力则更大。这就是曲沃经济第一步起飞的“希望之路”。

今天是昨天的发展,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昨天,曲沃人民曾在这块土地上谱写过光辉灿烂的诗篇。今天,只有善于认识县情,科学决策,充分发挥19万人民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㈢ 辽宁现早期古村落有多少年的历史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对阜新他尺西沟遗址的阶段性考古发掘,确认该遗址为一处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村落,出土珍贵遗物近2500件。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教师王闯说,通过发掘,确认他尺西沟遗址的文化性质与附近的查海遗址相同。查海文化是红山文化的源头,被称之为5000年文明曙光的牛河梁“女神庙”就源于这里。查海遗址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先行了一步,是迈出原始社会、跨入文明之门,是中华文明的起步阶段。

㈣ 封疆天堑属于什么短语

吉木萨尔县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吉木萨尔县扼居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地处新疆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东同奇台县为邻,西与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麦里岭和富蕴县相连,南以博格达山分水岭同吐鲁番、乌鲁木齐二县为界。县城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60公里,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6公里。全县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下辖5乡4镇,206个行政村,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个团场,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9%。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现已创建成国家级体育先进县,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民族团结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财政收入5807万元,增长6.0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63元,增长16.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4亿元,增长37.3%。邮编:831700代码:652326区号:0994拼音:Jimusa'erXian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可分为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种类型。主要河流有二工河、西大龙口河、渭户沟河、白杨河等。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春秋季节不明显,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编辑本段行政区划吉木萨尔县辖5个镇、4个乡:吉木萨尔镇、三台镇、泉子街镇、北庭镇、二工镇、庆阳湖乡、老台乡、大有乡、新地乡。境内有:农六师红旗农场、农六师一〇七团。县人民政府驻吉木萨尔镇。吉木萨尔镇代码:652327100辖6个社区、7个村委会:苇湖巷社区、满城路社区、文化路社区、团结路社区、文明路社区、中心路社区、红畦村、沙河村(由沙河东村、沙河西村合并组成)、北地村、校场湖村、西门村、马家槽子村、百泉村。三台镇代码:652327101辖1个社区、6个村委会:三台社区、老庄湾村(由羊站村、东湖村、庙湾村、西湾村、老庄湾村合并组成)、东地村(由涝坝湾村、商户塘村、屯庄村、庙梁村、东地村合并组成)、羊圈台子村(由羊圈台子西村、羊圈台子东村、大马圈村合并组成)、潘家台子村(由西台子村、东台子村合并组成)、八家地村(由六户地村、八家地村合并组成)、喇嘛昭村(由红柳村、喇嘛昭村合并组成).泉子街镇代码:652327102辖1个社区、4个村委会:泉子街社区、公圣村(由曹家山村、甘沟塘村、庙湾子村、东泉村合并组成)、小西沟村(由西湾村、桦树园子村、石河子村、小西沟村合并组成)、太平村(由横路村、照壁村、悬粮地村、上九户村合并组成)、牧业村(由白杨河村、吾塘沟村、牛圈子沟村合并组成)。北庭镇代码:652327103辖1个社区、5个村委会:北庭镇社区、古城村(由古城东村、高桥子村、南门村、西门村合并组成)、泉水地村(由上源泉村、夹滩地村、泉水地村、叶家湖村、三厂槽子村合并组成)、东二畦村(由上东二畦村、下东二畦村、大庄子村合并组成)、西上湖村(由西上湖村、大墩村、三十户村、六十户村、古城西村合并组成)、余家宫村(由山东地村、余家宫村、泉沟村、小栓湖村合并组成)。二工乡代码:652327200辖15个村委会:上八户村(由上八户村、下八户村、东梁村、西梁村合并组成)、董家湾村(由董家湾村、刘家槽子村、蘑菇湾村、二工村合并组成)、十八户村(由十八户东村、十八户中村、十八户西村合并组成)、东台子村、大龙口村(由大龙口村、哈家湾村合并组成)、红山子村(由上红山子村、下红山子村、苏家庄子村、吴家湾村合并组成)、芨芨窝子村(由芨芨窝子村、中沟村、西沟村、合并组成)、海子沿村、东沟村、大泉湖村(由叶家湖上村、叶家湖下村、大泉湖村、大泉湖西村合并组成)、头工街东村(由头工街东村、烧房庄子东村、底沟村、三道渠村、照壁庄子村合并组成)、头工街西村(由头工街西村、烧房庄子西村、六户桥村、头工街上村合并组成)、六户地村(由六户地村、上沟村、下六户村村合并组成)、柳树河子村(由柳树河子东村、柳树河子西村、红柳渠村合并组成)、西芦芽湖村。老台乡代码:652327203辖5个村委会:老湖村(由南门村、老湖村、蘑菇湖村、杨庄村、尚家梁村、大湾村合并组成)、老台村(由老台村、孙庄村、梭梭梁村、芦草嘴子村合并组成)、二宫河村(由二宫河村、乏马塘村合并组成)、阿克托别村(由五道坝村、西台子村、阿克托别村合并组成)、西地村(由东沟村、中沟村、仰坝村、西地村、大方庄子村、下西沟村合并组成)。庆阳湖乡代码:652327202辖5个村委会:大东沟村、西庆村(由新庆上村、新庆下村、四户地村、西庆村合并组成)、东庆村(由树窝头子村、庙湾子村、东庆村、大泉西村、大泉东村合并组成)、双河村(由双贫河子村、西渠村、双河上村、双河下村、屯庄村合并组成)、二工梁村。新地乡代码:652327205辖3个村委会:新地村(由六户地村、横路村、胥家泉村、河坝沿村合并组成)、小分子村(由上小分子村、下小分子村、大东沟村、六道沟村合并组成)、新地沟村。大有乡代码:652327204辖5个村委会:渭户村(由兴隆村、小分子村、二分沟村、九分沟村、西八分村、渭户地上村、渭户地下村合并组成)、广泉村(由东八分村、广泉西村、广泉东村、上套子湾村、下套子湾村、二工梁村、上长山渠村、下长山渠村合并组成)、韭菜园子村(由上木塔寺村、下木塔寺村、黑家湾村、小龙口村、韭菜园子村合并组成)、大有村(由贾家湾村、七家地村、桦窝村、泉水地村合并组成)、牧业村。红旗农场代码:652327500兵团一〇七团代码:652327501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吉木萨尔,蒙语意为“沙砾滩河”。另有一说,“吉木”系唐代在此所设“金满”县的译音,“萨尔”为突厥语“城”之意。汉为车师后的王都。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屯田车师后王部金满城。西突厥时建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庭州并设金满县。长安二年(702年)设置北庭都护府,驻瀚海军。宋辽属高昌回鹘。元代的别失八里屯田兵元帅府、行尚书省、宣慰司均设在这里。《西游录》称别石把,《西游记》作鳖思马;《元史》、《明史》作别失八里,治所在后堡子古城。明代是瓦剌游牧地。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筑恺安城,四十一年(1776年)设济木萨县丞,属阜康县。光绪二十年(1894年)改名孚远,二十八年(1902年)置孚远县,隶属迪化府。1943年属迪化专区。1954年恢复原名,改称吉木萨尔县,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后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2000年,吉木萨尔县辖3个镇、6个乡:吉木萨尔镇、三台镇、泉子街镇、北庭乡、二工乡、庆阳湖乡、老台乡、大有乡、新地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7867人,其中:吉木萨尔镇29945人、三台镇12019人、泉子街镇10133人、二工乡9889人、北庭乡6958人、庆阳湖乡7655人、老台乡8269人、大有乡14099人、新地乡4713人、兵团红旗农场虚拟乡11237人、兵团107团虚拟乡2950人。编辑本段矿产资源矿产丰富,前景广阔。吉木萨尔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已探明矿种30余种,尤以石油、煤炭、天然气、油页岩、沸石、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可观,具有较强的资源开发优势。其中石油储量1.5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年产200万吨的彩南油田是国内第一个沙漠整装油田。煤炭资源优势极为突出,具有储量大、煤种全、煤质优的特点。根据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所作的《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一带煤炭资源调查地质报告》,我县南天山一带煤炭储量为11.6亿吨,北部五彩湾一带目前已探明储量200亿吨,预计煤炭总储量在1600亿吨左右,大部分为31号不粘结煤,俗称无烟煤,是理想的民用和化工用煤。其它矿产资源主要为油叶岩、石灰石、膨润土、叶蜡石、沸石、石英砂、花岗岩、天然沥青。主要分布在天山一带和准东五彩湾一带。目前均未详细勘探和规模化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我县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要求,统筹资源配置,积极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突破口,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引进国内有实力的资源勘探和开发企业,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引进神华集团、神东天隆公司、湖北宜化、新疆国泰新水公司等国内有实力企业计划总计200亿元左右,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项目固工作已经开始启动。编辑本段气候条件吉木萨尔县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可利用水资源量4.4亿立方米,现有可耕地64.14万亩、各类草场1020.9万亩、林地53.7万亩。南部山间盆地为天山北坡独有的逆温带气候,年降雨量355mm左右,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特别适宜农作物制种和大蒜、土豆、胡萝卜、草莓、黑穗醋栗以及多种名贵中药材的种植;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是绿洲农业区,盛产玉米、小麦、高粱、油葵、瓜菜等,其中尤以大蒜、红花、黑加仑、番茄、肉丛蓉等特色农产品为最,为全疆乃至全国名优特产品盛产区之一,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大蒜之乡、黑加仑之乡、高淀粉马铃薯之乡;北部为荒漠型自然生态区域。县境内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30余种,其中尤以煤、石油、天然气、沸石、芒硝等储量丰富,为北疆重要原油生产基地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150亿吨、石油1.5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境内自然风光迷人壮观,是昌吉州旅游产业优势区域。北庭都护府遗址、高昌回鹘佛寺遗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贯通天山直达吐鲁番的车师古道、疏勒古城遗迹、小西沟遗址等30余处自治区、自治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开发的沙漠温泉度假村和狩猎场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编辑本段历史文化昌吉历史悠久,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昌吉州境内木垒河一带已有原始人类狩猎。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中叶,境内先后为高车、突厥、西突厥铁勒部等部族游牧驻地。公元800年,回鹘在高昌建立回鹘汗国,北庭为陪都,自此这里便成了回族聚居区之一。公元十三世纪初,元朝在今吉木萨尔县别失八里设行尚书省,统天山南北畏兀儿之地,成为新疆及邻近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首府即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吉木萨尔县钟灵毓秀,历史上几度辉煌,造就灿烂文化,孕育绮丽风光。这里曾经是汉唐盛世向西扩展和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行政首府,又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和驿站。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尽显大自然万物繁盛之丰裕;这里历史文明悠长,守边健儿曾在此驰骋疆场,叱咤风云,封疆大使也曾涉足本境,激扬文字,咏物抒怀;这里历史悠久,开创西域文化之先河,汉筑金满城,为西域之门户,唐设北庭都护府,乃戍边之中心,元建宣慰司都元帅府,成吉司汗西征之大本营,这里文物遗迹遍布,蕴涵中华民族千古文明之神奇;这里的人民热情淳朴、勤劳忠厚,昭彰人杰地灵,展示开阔襟怀;这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阔步前进的发展步伐雄健有力,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县域综合实力日益跃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形成了坚实的基础,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这里交通通讯网络四通八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开发前景广阔,商机无限。历史悠久,风光迷人。吉木萨尔县虽无江南优美的风光,却有着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悠久的北庭故城、西大寺,浩渺的大漠风光,独一无二的古海温泉、野马中心,神奇的古生物化石硅化木,气候宜人的青松森林公园,贯穿天山通往吐鲁番的车师古道以及沿途的龙沟遗址、高山神泉、天堑石堡等险峻而优美的原始奇景是旅游观光者流连往返。南部天山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区,马鹿、天山雪鸡、野山羊、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其间。北部沙漠有国家二级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是野驴、黄羊的乐园和普氏野马的故乡,有国内和世界唯一的普氏野马繁殖中心,有国家AAA级景区--五彩湾温泉度假村。吉木萨尔县曾为丝路古道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汉时为车师后国,盛唐时设北庭大都护府,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域地区。境内北庭故城及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千佛寺、车师古道、疏勒古城遗迹、小西沟遗址等30余处自治区、自治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旅游景点有:车师古道、北庭都护府城址和北庭西大寺(高昌回鹘佛寺)、千佛寺、普氏野马繁殖中心、沙漠温泉和沙漠狩猎场,以及大龙口沟、渭户沟、吾塘沟、花儿沟、牛圈子沟等天山自然景观。编辑本段五彩湾五彩湾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北100余千米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中.现已开发为准葛尔盆地第二大油田.学界认为五彩城是侏罗纪地层,经亿万年风蚀雨剥而形成了今日所现的“侵蚀台地”地貌。其外观上属于丘陵地形,各个岩层由于抗风能力的程度不一,形成各种不同的色彩,看上去岩石参差不齐,五彩斑谰,故而得名。编辑本段吉木萨尔千佛洞位于吉木萨尔县城西南5公里处,为北疆仅见的一座佛窟。佛突出始凿于何时,已无从考查。清代乾隆年间被偶然发现,经重新整理,一时香火旺盛。至同治年间又毁于兵祸。光绪年间再作修葺,那时除千佛洞外,还有庙、观、殿、阁,雕梁画栋,颇为华丽。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又因战火频仍,致损毁殆尽。如今,千佛洞仅余残破不堪的壁画和一尊不知凿于何代的一丈六尺长的石质睡佛。编辑本段北庭故城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北10多公里的北庭乡境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庭故城,亦叫护堡子古城。该城汉代时称金满城,为车师后国王庭所在地,著名汉将耿恭曾屯垦于此城。突厥时称“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在该城设庭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在此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着天山以北、以西直到里海东部、北部广大地域。宋代,庭州城为高昌回鹘后王庭。元代,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仍是西域重镇。公元十五世纪,明代初年,北庭毁于战火。故城一直是天山北路政治、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与西州、于阗并称西域三大丝都。故城现仅存断壁残垣,但不失当年的规模和气派。城略呈正方形,分内外两重。外城周长约4600米,为不太规则的长方形;约建于唐贞观年间;内城周长约3000米,约建于高昌回鹘时期,位于外城之内略偏东北部。内外二城均有护城河。河道还历历在目。残存城墙高达2米以上。城内昔日的街市塔庙、衙署,外城的角楼、敌台及城墙上的马面,仍依稀可辨。北庭故城中,曾发掘出许多珍贵历史文物,主要有唐金满县残碑、唐代石狮、刻花石球、铜镜、蒲类州之印、莲花纹瓦当、方砖和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元代的陶、瓷残片等。如今城中,残砖碎瓦,各色陶片,仍俯拾即是。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v30287868.htm

㈤ 曲沃有几个村

曲沃县辖5镇、2乡:乐昌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里村镇、杨淡乡、北董乡。共158个行政村。

展开山西省地图,沿着千里汾河而下,至临汾盆地南端,汾水折而向西注入黄河。就在这回环转弯之侧,有一块“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地方,这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曲沃县。

境内乔山、绛山南北对峙,天赐屏障,宛如长幅历史画卷;浍河、滏河东西贯穿,恰似两条银带,飘曳在437.9平方千里的绿色原野之中。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宜植麦棉。这里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纵有同蒲铁路和北昆公路贯穿南北;横有晋韩公路与动工兴建的侯月铁路,并行东西。为曲沃这块古老文明的钟灵毓秀之地,插上了经济腾飞的双翼。曲沃县辖5个镇、2个乡:乐昌镇、史村镇、曲村镇、高显镇 、里村镇、北董乡、杨谈乡。

县内里村西沟遗址,同闻名于世的丁村遗址同属一个文化层,证实先民远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在此繁衍生息,劳动创造。如今, 南林吏村一株古老的银杏树,虽历尽沧桑,仍枝叶繁茂,超脱升腾,以植物圈“活化石”之称,留下了历史遗迹。曲沃人民忠厚温顺,谦恭礼让,勤劳俭朴,耕读传家。生之于斯,长之于斯,世世代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物质与精神财富。

曲沃乃“天府雄风、三晋重地”。这里的山、河、平原,风物宜人的自然环境,成为2800年前晋国建都的条件。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出现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升平景象。作为晋国古都的曲沃, 当时的农业已种植小麦、大豆和谷子, 使用铁铲、铁犁和耕牛。手工业有冶炼铸造,纺织印染、制革制陶等。商业出现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的富商巨贾。晋国的昌盛本来该给曲沃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然而, 沧海桑田, 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曲沃自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建县;在封建制度的束缚和频繁的战争中走过了漫长的1400余年。

历史给予了一个偶然的机遇,曲沃人民驾驭了这一机遇。明万历年间,县人张士英从福建引进烟草种子及栽培技术,经逐步种植推广,全县植烟面积最多时达17万余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7%,年产烟叶7 000余吨。旱烟作坊随着烟单种植也应运而生,多达百家,年产烟丝5 000余吨。其质甲于三晋,驰名中外,曾远销蒙古的乌兰巴托, 苏联的莫斯科、西伯利亚等地。一业兴而百业荣。清代中叶,县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座商几近千家,其中票号、钱庄有72家, 同与旱烟共兴衰。烟草种植与早烟生产成为曲沃经济命脉的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旱烟加工渐次让位于卷烟生产,在此转折关头,由于烟农未能熟练地掌握烤烟叶的技术, 经济效益不高,致使烟草种植处于萧条地位。

近百年来,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至解放前夕, 曲沃经济已濒临崩溃。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新中国诞生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曲沃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期,建国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远远超过了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曲沃向为缺粮县。新中国建立后,历届政府重视农田建设、兴修水利、科学管理,粮棉产量不断提高。1988年,粮食平均亩产209kg,棉花平均亩产47kg,比1949年分别提高3.07倍和1.62倍。1978—1987粮食年度共售给国家商品粮13.48万t,并成为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还涌现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德合、常修文、于孝蓬、张效兰。工业,在新中国建立后,发展速度较快。至1988年,全县已有矿冶、机械、卷烟、化工、制革、建材、汽修、农机、五金、棉纺、服装和加工业等门类。其中曲沃卷烟厂是全省两个卷烟厂之一,年上缴利税近千万元, 占县财政收入一半以上。

其产品飞虹塔牌卷烟于1988年在北京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参展;机电厂生产的汾水牌液化石油气钢瓶,被评为部优产品;拦(?)山铁矿生产的精矿粉, 品位达66%以上, 全部销太原钢铁公司;大理石厂产品“墨玉”, 质量上乘, 是珍贵的建筑材料。全县工业总产值10281万元, 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52%, 比1949年增长36.66倍。1988年, 商业网点2328家, 社会商品零售额9 574万元,比1949年增长8.28倍。1988年,地方财政收入2 072万元, 为1972年的5.42倍。职工年平均工资1162元, 农民纯收入年人均439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27倍和7.61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品购买额353元,储蓄余额327元。经济繁荣带来文化的发展。 国内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唐风》, 即是西周、春秋间流行于曲沃一带的民间诗歌, 留下了当时的文化倚影。 自宋至清, 曲沃有进士百余人,被誉为三晋文化之乡。历代县人著述甚多。元代名医许国祯著《御药院方》, 清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卫周柞校订《大清律》, 兵部尚书贾汉复纂修《河南通志》, 吏部主事崔致远写成《易注》。还有著名学者顾炎武,旅居东韩村宜园撰成巨署《日知录》, 留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千古名句。而源远流长的晋文化, 则给曲沃留下大量文物宝藏,有“地下博物倌”之美誉。古“新田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已发掘出土的文物5万余件。其中有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大豆”, 有统一封地时周成王赐给叔虞的“害孳方鼎”, 有曲村西周墓出土的中违父奁, 有音色优美的东周青铜编钟, 有金代的砖雕舞台和戏剧陶俑。这些国之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智慧, 刻印着历史前进的轨迹。新中国建立后, 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更大发展。1984年获省人民政府赠的“兴学育人”金匾。县图书馆、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1988年, 全县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3人, 中级459人。在全国各地的曲沃籍总工程师、教授、作家、编审、副厅级(副师)以上的学者、干部73人。省级以上劳模52人。

纵观曲沃历史, 光辉的业绩已载入史册。然而,放眼神州,横向比较,岂容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谱写曲沃未来的历史, 仍需杨长避短, 重展宏图, 策马扬鞭,自强不息。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其实,经济建设何尝不是这个道理。知己, 差距何在?从总体上讲主要有二: 曲沃财政虽属盈余县,但余数寥寥,办工业拿不出多少钱;教育比较发达,但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有800余人, 实在说人口素质还是比较差的。很难设想,少资金,缺人才,怎么能加速经济建设的步伐?而这两条恰恰又不易被人们所认识。因此,要开拓前进,必须同满足于现状的传统观念决裂,从小农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挤出点钱来办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千方百计, 开源节流,积累资金。有了较多的财力,有了一定数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振兴曲沃, 经济再次腾飞,何难之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启动经济,须从县情实际出发,研究解决农业综合开发和矿产资源开采这两个课题。境内农业资源比较丰富, 尚有草地、滩涂、温泉、水面有待开发, 以及占现有耕地面积2/3的中低产田有待改造; 另外,还有近6万亩宜林面积有待利用。其次,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 有煤、磷灰石、铝矾土等矿产均未开采利用。从深度开发看, 组织好农副产品深加工,那潜力则更大。这就是曲沃经济第一步起飞的“希望之路”。

今天是昨天的发展,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昨天,曲沃人民曾在这块土地上谱写过光辉灿烂的诗篇。今天,只有善于认识县情,科学决策,充分发挥19万人民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历史沿革
曲沃为古晋都地。曲沃之名,始于西周初期。古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折向北经青玉峡,东流白石山,悬而为沃泉(今景明瀑布),九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取其曲,取其沃,得名曲沃。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成师(桓叔)于此,号“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公元前678年,武公灭晋自代,定都于此。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为世子申生筑城,亦名太子城,即今曲沃城。秦汉为绛县,东汉改绛邑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曲沃县,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当时县址设“曲沃古城”(今县城西南1千米处)。
1958年11月,由曲沃、新绛、汾城及乡宁县关王庙乡组建侯马市;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县政府驻侯马;1971年8月,析出5个公社建侯马市,曲沃县与侯马分置,县址迁回新城。(出处)
?年,曲沃县辖:城关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杨谈乡、里村乡、西常乡、下裴乡、北董乡、苏村乡、安居乡。

2000年,曲沃县总人口222391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33767 史村镇 21585 曲村镇 24380 高显镇 14940 里村镇 18414 苏村乡 17014 下裴乡 14959 北董乡 21366 西常乡 20157 杨谈乡 23643 安居乡 1216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曲沃县辖5镇、2乡:乐昌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里村镇、杨淡乡、北董乡。共158个行政村。
2007年的一年曲沃全县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道改造,相信曲沃的明天会变的更加美好 伊朗补充

㈥ 高丽和高句丽是什么关系

高丽 不是 高句丽

高句丽,也简称为高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

高句丽的先人周秦时期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四郡管辖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其中玄菟郡高句丽县就是高句丽人的聚居地。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起初定都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城附近),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城(今平壤市)。高句丽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鉴于高句丽存在的700多年间,其主要活动范围都在中国中原王朝管辖地区,并与中原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应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地方政权管辖的古代边疆民族政权。当然,这种管辖关系随中原王朝控制力的消长而时疏时密。现就高句丽历史研究中的几个相关问题略述见解,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

周秦之际其先人就生活在浑江、鸭绿江流域,中心区域在今辽宁省桓仁县、新宾县,吉林省集安市、通化市一带。我们认为高句丽民族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一个民族,高句丽政权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边疆民族政权,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从高句丽民族起源看,我国学者目前研究情况尽管存在一些分歧,大体上有秽貊说、夫余说、高夷说、商人说、炎帝说等,但无论何种说法,都充分肯定高句丽民族的先人的活动范围在周秦之际就在我国东北地区之内。周人一直认为“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左传》昭公九年)。由此可见,周武王克商以后,周人对东北地区的经营是很明确的,势力已超越今日东北的范围。

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表明,浑江流域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如桓仁县台西沟遗址、姚山遗址、凤鸣遗址,集安市大朱仙沟遗址、二道崴子遗址、东村遗址,通化市王万发拨子遗址等都应该是高句丽政权出现前的文化遗存。这一地区文化的叠压关系明确,下层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文化,其上面叠压着汉代文化,再上层则为高句丽政权出现后的文化。

第二,从高句丽政权建立情况看,国内外学者大都认同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建都于纥升骨。今辽宁桓仁县城附近有一座平原城下古城子,还有一座山城五女山城,考古调查与发掘证明,这里是高句丽的早期都城,当时属汉玄菟郡管辖范围。

远在高句丽政权出现前,西汉王朝就已开始对东北广大地域实施行政管理,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起,先后置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管辖范围包括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半部。后来四郡治辖地域有变化,玄菟郡郡治迁徙至高句丽县。在玄菟郡内高句丽县附近建立起的高句丽政权先后臣属于汉玄菟郡、辽东郡,不断上表称臣、朝贡,也从玄菟、辽东郡领回汉王朝赏赐的官服等。同时,在高句丽政权出现前后也有大量的汉族人加入到这一政权中。

1975年至1976年,在对集安国内城进行考古调查与试掘时,在高句丽石筑墙垣内发现了汉代土筑城垣,出土了汉代铁器、陶器等文物。高句丽政权存在的705年间,曾向玄菟、辽东、乐浪等地扩张,几迁都城,无论是都纥升骨、国内城,还是平壤城,都在汉四郡的范围之内,高句丽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边疆民族政权。

第三,自汉至唐,我国历代王朝,包括分裂时期的各王朝都认为高句丽是边疆民族政权。

高句丽居地在商末至汉初是箕子朝鲜的辖地,而箕子朝鲜是周朝的地方诸侯,进入汉代之后为卫氏朝鲜取代,但依然是汉朝的藩属。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汉灭卫氏朝鲜设置乐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实行了和中原地区相同的统治方式。自汉至唐,尽管各王朝对高句丽的管理方式不一,但历代的统治者都认为高句丽的活动区域是中国的传统领土。隋朝的统治者认为“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世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隋书·裴矩传》);唐太宗也认为:“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今彼弑其主,恃险骄盈,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为高丽讨弑君之贼。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荡妖寇耳。然恐于后子孙或因士马强盛,必有奇决之士,劝其伐辽,兴师遐征,或起丧乱。及朕未老,欲自取之,亦不遗后人也。”(《册府元龟·帝王部·亲征二》)所谓“旧中国之有”、“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无疑反映着唐太宗视高句丽地区为中国的传统疆域,实现对高句丽的统一是完成“九瀛大定”的最后一项使命,这也是隋唐两朝不惜倾全国之力完成统一高句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高句丽也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

在长达7个世纪的时间里,高句丽称雄东北边疆地区,但给自己的定位都是中央王朝的边疆地方政权,主动和中央王朝,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的各政权建立臣属关系,不仅接受册封、纳贡、纳质,《通典·边防·高句丽》载“自东晋、宋至于齐、梁、后魏、后周,其主皆受南北两朝封爵”即言此。唐朝建立后,高句丽“上封域图”更是表明了其对唐朝的认同,并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所以在唐朝统一高句丽后,有一大批高句丽人不仅没有对唐朝抱有“亡国”之恨,反而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青史留名,诸如泉男生、高仙芝、王毛仲、王思礼、李正己等两唐书都留有其传记。

第五,从灭亡后高句丽人的流向看,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高句丽灭亡后,唐凡收其民“户六十九万”(《新唐书·高丽传》)。这应该是当时高句丽的总户数,其中包括许多非高句丽族户。高句丽族户数大体上在十五万左右。他们的流向,学者们认为有四个方面:迁居中原各地,投入新罗,投奔靺鞨(渤海),散入突厥。我国学者最近研究成果表明,高句丽灭亡时,高句丽族人约有七十万人,迁居中原各地近三十万人,投归新罗的约十万人,投奔靺鞨(渤海)的十万以上,散奔突厥万余人,凡五十多万人。再加上散居辽东等地“遗人”,战争死亡人,总数与高句丽族人数基本一致。其中只有投入新罗、留居半岛今龙兴江以南的约十万余高句丽族人融入半岛民族,而大多数都融入了汉族人中。从这一点看,把高句丽民族作为东北历史上的边疆民族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王氏高丽并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

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故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尽管王氏高丽袭用了高句丽的称号,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

首先是两个政权建立的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高氏高丽建立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没有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高句丽奉行扩张政策,并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导致了隋唐两朝的征讨。公元668年,高氏高丽终于为唐朝统一。高氏高丽的辖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东都护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辖,几十年后有一部分辖境为我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占据,一部分划归了兴起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政权,一部分仍然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族则绝大部分被唐朝迁徙到了内地,后与汉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围各族之中,后其王族也绝嗣,立国7个世纪之久的高氏高丽最终消失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氏高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

其次是辖境内居民构成不同。高氏高丽辖境内的居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我国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这些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一体,史书和学界一般以高句丽族称之。王氏高丽辖境内的居民以新罗人为主。王氏高丽兼并新罗和后百济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成为了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新罗人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辰韩和弁韩人,高氏高丽灭亡后虽然有一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罗人的主源。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人。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以来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为主,大量的史书记载也表明,王氏高丽人和我国古人是把王氏高丽看作“三韩之旧”的。在王氏高丽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成员逐渐融合为一族,史书和学界一般称之为高丽族。王氏高丽为李氏朝鲜取代后,朝鲜也因此取代高丽,成为其族称,并沿用至今。

最后是王氏高丽非高氏高丽后裔,王氏高丽的王族也并非是高氏高丽的后裔。关于王氏高丽建国者王建的族属,《高丽史》的作者认为“高丽之先,史阙未详”。但据我国学者考证,王建极有可能是西汉乐浪郡汉人的后裔,因为王氏是当时乐浪郡的望族,且人户很多。王建在临死时亲授的《十训要》中,并未言自己是高氏高丽后裔,而是说自己出身平民,同时称“赖三韩山川阴佑”,统一了马韩、辰韩和弁韩“三韩”,其后代也多以拥有“三韩”自居。以常理分析,如果王建是高氏高丽后裔,出于统治的需要,定当会大肆宣传。也可反证王氏不是高氏的后裔。

因此,王氏高丽并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汉代兴起于朝鲜半岛的马韩、辰韩、弁韩发展为新罗、百济;百济为唐朝灭亡,新罗又为王氏高丽取代;后李朝取代王氏高丽,最终发展为李氏朝鲜。这些政权的疆域从来就没有超出过朝鲜半岛。

三、高句丽、王氏高丽历史混淆的原因

人们之所以将王氏高丽错误地看作是高句丽的继承者,和我国的史书记载有一定关系。在我国正史中,班固所著《汉书》是第一个记载有关高句丽事迹的史书,而陈寿《三国志》则是第一个为高句丽立传的史书。至《旧唐书》和《新唐书》,诸史多在《东夷传》或《蛮夷传》中为高句丽立传。应该说,这些史书尽管在具体事件的记载上存在一些差误,但对高句丽的历史定位是准确的,只是到了宋代之后史书的记载开始出现了混乱,乃至明显的错误。

王氏高丽立国于公元918年,1392年为李氏朝鲜取代,时跨我国五代中期至明朝初期,故《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都有《高丽传》或《朝鲜传》,并都将高氏高丽的历史略述于前。综观这些史书记载,《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将高氏高丽写入王氏高丽传的,《宋史》则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语的始作俑者,这三部史书的记载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几部史书。

《旧五代史·高丽传》共约240个字,其中“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前王姓高氏”一段之前记载的全部是高氏高丽的事情,之后记载的则是王氏高丽的事情。

《新五代史·高丽传》共约280余字,除开头“高丽,本扶余人之别种也。其国地、君世见于唐,比佗夷狄有姓氏,而其官号略可晓其义。当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外,其余全部是王氏高丽的记事。

《旧五代史》的监修是北宋人薛居正,修成于北宋初期的公元973年至974年,当时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尚未结束,统一战争仍在进行。也正是因为如此,《旧五代史·高丽传》的记载不仅简略,而且也存在错误之处,尤其是“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前王姓高氏”一语。断定其错误的理由有二:一是,查其他史书,包括朝鲜的汉文史书,并没有高氏在唐朝末年建立高丽政权的记载;二是,宋人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也没有采纳其说法,显见这一记载是错误的,薛居正也无法确切写明二者的关系,但这一错误却得到了《新五代史》作者欧阳修的发挥。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时采用了许多小说、笔记的资料,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插入了很多生动的情节,故而将《旧五代史·高丽传》关于高氏高丽的记述精简而作为了王氏高丽建国来源的追述,《旧五代史·高丽传》中的“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一语则精简为“后稍自国”,置于其后所撰《新唐书·高丽传》中,而《旧唐书·高丽传》中不仅没有这一记载,却有“高氏君长遂绝矣”,表明高氏高丽王族已经绝嗣。

《宋史》为元人脱脱等撰写,书中为高丽传单列一卷,称:“高丽,本曰高句丽。禹别九州,属冀州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之玄菟郡也。在辽东,盖扶余之别种,以平壤城为国邑。汉魏以来,常通职贡,亦屡为边寇。隋炀帝再举兵,唐太宗亲驾伐之,皆不克。高宗命李

㈦ 临汾的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国遗址、丁村民宅、陶寺遗址、天马遗址、牛王庙戏台、霍州州署大堂、千佛庵柿子滩遗址、大悲院、洪洞玉皇庙、柏山东岳庙、霍州窑址、老君洞、乡宁寿圣寺、汾城古建筑群东羊后土庙、霍州观音庙、四圣宫、普净寺、王曲东岳庙、南撖东岳庙、乔泽庙戏台尧陵、铁佛寺、师家沟古建筑群、娲皇庙、小西天(千佛庵)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高堆遗址、金城堡遗址、尧庙、下靳遗址、仙洞沟碧岩寺、彭真故居、祝圣寺、霍州鼓楼、韩壁遗址追封吉天英碑、挂甲山摩崖造像、大墓塬墓地、克难坡、狄城遗址、安坪遗址、千佛洞(隰县)麻衣寺砖塔、郎寨塔、翠微山遗址、芝麻滩遗址、清微观、文庙大成殿、桥北遗址、热留关帝庙隰县鼓楼、丁村遗址、陶寺遗址、丁村民宅、寺头遗址、赵康古城遗址、晋襄公墓、沙女遗址南大柴遗址、大张遗址、关帝楼、普净寺、汾城古建筑群、永和文庙大成殿、千佛洞、真武祠南石遗址、裕公和尚道行碑、翼城枣园新石器遗址、苇沟北寿城遗址、河云遗址、四牌坊、故城遗址曲沃古城遗址、里村西沟遗址、方城遗址、四牌楼、薛家大院、东许遗址、望绛墓地、薛关遗址明代监狱、永凝堡遗址、坊堆遗址、上村遗址、侯村遗址、明代移民遗址、碧霞圣母宫、泰云寺师村遗址、上张遗址、洪洞关帝庙、净石宫、马牧华严寺、女娲陵、商山庙、腰东汉墓群 国家AAAA级景区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临汾汾河公园临汾市尧庙-华门旅游区、古县牡丹文化旅游区、彭真故居 国家级森林公园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 其他风景区麻衣寺、历山舜王坪、尧山森林公园、荀子文化园、金代砖墓、真人祠、永和关、龙子祠延庆观、海东摩崖、姑射山、五鹿山、皇天后土庙、水神庙、马头关、蔺相如故里、元代戏台平阳鼓楼、大云寺、剪桐封国、四十里山、龙澍峪、观日亭、结义庙、景明旅游区

㈧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下辖几个村

曲沃县辖5镇、乡:乐昌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里村镇、杨淡乡、北董乡。共158个行政村。

展开山西省地图,沿着千里汾河而下,至临汾盆地南端,汾水折而向西注入黄河。就在这回环转弯之侧,有一块“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地方,这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曲沃县。

境内乔山、绛山南北对峙,天赐屏障,宛如长幅历史画卷;浍河、滏河东西贯穿,恰似两条银带,飘曳在437.9平方千里的绿色原野之中。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宜植麦棉。这里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纵有同蒲铁路和北昆公路贯穿南北;横有晋韩公路与动工兴建的侯月铁路,并行东西。为曲沃这块古老文明的钟灵毓秀之地,插上了经济腾飞的双翼。曲沃县辖5个镇、2个乡:乐昌镇、史村镇、曲村镇、高显镇 、里村镇、北董乡、杨谈乡。

县内里村西沟遗址,同闻名于世的丁村遗址同属一个文化层,证实先民远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在此繁衍生息,劳动创造。如今, 南林吏村一株古老的银杏树,虽历尽沧桑,仍枝叶繁茂,超脱升腾,以植物圈“活化石”之称,留下了历史遗迹。曲沃人民忠厚温顺,谦恭礼让,勤劳俭朴,耕读传家。生之于斯,长之于斯,世世代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物质与精神财富。

曲沃乃“天府雄风、三晋重地”。这里的山、河、平原,风物宜人的自然环境,成为2800年前晋国建都的条件。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出现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升平景象。作为晋国古都的曲沃, 当时的农业已种植小麦、大豆和谷子, 使用铁铲、铁犁和耕牛。手工业有冶炼铸造,纺织印染、制革制陶等。商业出现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的富商巨贾。晋国的昌盛本来该给曲沃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然而, 沧海桑田, 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曲沃自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建县;在封建制度的束缚和频繁的战争中走过了漫长的1400余年。

历史给予了一个偶然的机遇,曲沃人民驾驭了这一机遇。明万历年间,县人张士英从福建引进烟草种子及栽培技术,经逐步种植推广,全县植烟面积最多时达17万余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7%,年产烟叶7 000余吨。旱烟作坊随着烟单种植也应运而生,多达百家,年产烟丝5 000余吨。其质甲于三晋,驰名中外,曾远销蒙古的乌兰巴托, 苏联的莫斯科、西伯利亚等地。一业兴而百业荣。清代中叶,县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座商几近千家,其中票号、钱庄有72家, 同与旱烟共兴衰。烟草种植与早烟生产成为曲沃经济命脉的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旱烟加工渐次让位于卷烟生产,在此转折关头,由于烟农未能熟练地掌握烤烟叶的技术, 经济效益不高,致使烟草种植处于萧条地位。

近百年来,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至解放前夕, 曲沃经济已濒临崩溃。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新中国诞生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曲沃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期,建国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远远超过了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曲沃向为缺粮县。新中国建立后,历届政府重视农田建设、兴修水利、科学管理,粮棉产量不断提高。1988年,粮食平均亩产209kg,棉花平均亩产47kg,比1949年分别提高3.07倍和1.62倍。1978—1987粮食年度共售给国家商品粮13.48万t,并成为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还涌现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德合、常修文、于孝蓬、张效兰。工业,在新中国建立后,发展速度较快。至1988年,全县已有矿冶、机械、卷烟、化工、制革、建材、汽修、农机、五金、棉纺、服装和加工业等门类。其中曲沃卷烟厂是全省两个卷烟厂之一,年上缴利税近千万元, 占县财政收入一半以上。

其产品飞虹塔牌卷烟于1988年在北京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参展;机电厂生产的汾水牌液化石油气钢瓶,被评为部优产品;拦(?)山铁矿生产的精矿粉, 品位达66%以上, 全部销太原钢铁公司;大理石厂产品“墨玉”, 质量上乘, 是珍贵的建筑材料。全县工业总产值10281万元, 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52%, 比1949年增长36.66倍。1988年, 商业网点2328家, 社会商品零售额9 574万元,比1949年增长8.28倍。1988年,地方财政收入2 072万元, 为1972年的5.42倍。职工年平均工资1162元, 农民纯收入年人均439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27倍和7.61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品购买额353元,储蓄余额327元。经济繁荣带来文化的发展。 国内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唐风》, 即是西周、春秋间流行于曲沃一带的民间诗歌, 留下了当时的文化倚影。 自宋至清, 曲沃有进士百余人,被誉为三晋文化之乡。历代县人著述甚多。元代名医许国祯著《御药院方》, 清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卫周柞校订《大清律》, 兵部尚书贾汉复纂修《河南通志》, 吏部主事崔致远写成《易注》。还有著名学者顾炎武,旅居东韩村宜园撰成巨署《日知录》, 留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千古名句。而源远流长的晋文化, 则给曲沃留下大量文物宝藏,有“地下博物倌”之美誉。古“新田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已发掘出土的文物5万余件。其中有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大豆”, 有统一封地时周成王赐给叔虞的“害孳方鼎”, 有曲村西周墓出土的中违父奁, 有音色优美的东周青铜编钟, 有金代的砖雕舞台和戏剧陶俑。这些国之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智慧, 刻印着历史前进的轨迹。新中国建立后, 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更大发展。1984年获省人民政府赠的“兴学育人”金匾。县图书馆、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1988年, 全县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3人, 中级459人。在全国各地的曲沃籍总工程师、教授、作家、编审、副厅级(副师)以上的学者、干部73人。省级以上劳模52人。

纵观曲沃历史, 光辉的业绩已载入史册。然而,放眼神州,横向比较,岂容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谱写曲沃未来的历史, 仍需杨长避短, 重展宏图, 策马扬鞭,自强不息。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其实,经济建设何尝不是这个道理。知己, 差距何在?从总体上讲主要有二: 曲沃财政虽属盈余县,但余数寥寥,办工业拿不出多少钱;教育比较发达,但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有800余人, 实在说人口素质还是比较差的。很难设想,少资金,缺人才,怎么能加速经济建设的步伐?而这两条恰恰又不易被人们所认识。因此,要开拓前进,必须同满足于现状的传统观念决裂,从小农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挤出点钱来办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千方百计, 开源节流,积累资金。有了较多的财力,有了一定数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振兴曲沃, 经济再次腾飞,何难之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启动经济,须从县情实际出发,研究解决农业综合开发和矿产资源开采这两个课题。境内农业资源比较丰富, 尚有草地、滩涂、温泉、水面有待开发, 以及占现有耕地面积2/3的中低产田有待改造; 另外,还有近6万亩宜林面积有待利用。其次,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 有煤、磷灰石、铝矾土等矿产均未开采利用。从深度开发看, 组织好农副产品深加工,那潜力则更大。这就是曲沃经济第一步起飞的“希望之路”。

今天是昨天的发展,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昨天,曲沃人民曾在这块土地上谱写过光辉灿烂的诗篇。今天,只有善于认识县情,科学决策,充分发挥19万人民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历史沿革
曲沃为古晋都地。曲沃之名,始于西周初期。古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折向北经青玉峡,东流白石山,悬而为沃泉(今景明瀑布),九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取其曲,取其沃,得名曲沃。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成师(桓叔)于此,号“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公元前678年,武公灭晋自代,定都于此。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为世子申生筑城,亦名太子城,即今曲沃城。秦汉为绛县,东汉改绛邑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曲沃县,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当时县址设“曲沃古城”(今县城西南1千米处)。
1958年11月,由曲沃、新绛、汾城及乡宁县关王庙乡组建侯马市;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县政府驻侯马;1971年8月,析出5个公社建侯马市,曲沃县与侯马分置,县址迁回新城。(出处)
?年,曲沃县辖:城关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杨谈乡、里村乡、西常乡、下裴乡、北董乡、苏村乡、安居乡。

2000年,曲沃县总人口222391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33767 史村镇 21585 曲村镇 24380 高显镇 14940 里村镇 18414 苏村乡 17014 下裴乡 14959 北董乡 21366 西常乡 20157 杨谈乡 23643 安居乡 1216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曲沃县辖5镇、2乡:乐昌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里村镇、杨淡乡、北董乡。共158个行政村。
2007年的一年曲沃全县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道改造,相信曲沃的明天会变的更加美好 伊朗补充

㈨ 新疆昌吉吉木萨尔资源状况 环境状况 人口状况

吉木萨尔县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吉木萨尔县扼居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地处新疆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东同奇台县为邻,西与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麦里岭和富蕴县相连,南以博格达山分水岭同吐鲁番、乌鲁木齐二县为界。县城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60公里,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6公里。全县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下辖5乡4镇,206个行政村,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个团场,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9%。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现已创建成国家级体育先进县,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民族团结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财政收入5807万元,增长6.0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63元,增长16.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4亿元,增长37.3%。 邮编:831700代码:652326区号:0994拼音:Jimusa'er Xian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可分为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种类型。主要河流有二工河、西大龙口河、渭户沟河、白杨河等。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春秋季节不明显,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编辑本段行政区划吉木萨尔县辖5个镇、4个乡:吉木萨尔镇、三台镇、泉子街镇、北庭镇、二工镇、庆阳湖乡、老台乡、大有乡、新地乡。境内有:农六师红旗农场、农六师一〇七团。县人民政府驻吉木萨尔镇。 吉木萨尔镇代码:652327100辖6个社区、7个村委会:苇湖巷社区、满城路社区、文化路社区、团结路社区、文明路社区、中心路社区、红畦村、沙河村(由沙河东村、沙河西村合并组成)、北地村、校场湖村、西门村、马家槽子村、百泉村。 三台镇代码:652327101辖1个社区、6个村委会:三台社区、老庄湾村(由羊站村、东湖村、庙湾村、西湾村、老庄湾村合并组成)、东地村(由涝坝湾村、商户塘村、屯庄村、庙梁村、东地村合并组成)、羊圈台子村(由羊圈台子西村、羊圈台子东村、大马圈村合并组成)、潘家台子村(由西台子村、东台子村合并组成)、八家地村(由六户地村、八家地村合并组成)、喇嘛昭村(由红柳村、喇嘛昭村合并组成). 泉子街镇代码:652327102辖1个社区、4个村委会:泉子街社区、公圣村(由曹家山村、甘沟塘村、庙湾子村、东泉村合并组成)、小西沟村(由西湾村、桦树园子村、石河子村、小西沟村合并组成)、太平村(由横路村、照壁村、悬粮地村、上九户村合并组成)、牧业村(由白杨河村、吾塘沟村、牛圈子沟村合并组成)。 北庭镇代码:652327103辖1个社区、5个村委会:北庭镇社区、古城村(由古城东村、高桥子村、南门村、西门村合并组成)、泉水地村(由上源泉村、夹滩地村、泉水地村、叶家湖村、三厂槽子村合并组成)、东二畦村(由上东二畦村、下东二畦村、大庄子村合并组成)、西上湖村(由西上湖村、大墩村、三十户村、六十户村、古城西村合并组成)、余家宫村(由山东地村、余家宫村、泉沟村、小栓湖村合并组成)。 二工乡代码:652327200辖15个村委会:上八户村(由上八户村、下八户村、东梁村、西梁村合并组成)、董家湾村(由董家湾村、刘家槽子村、蘑菇湾村、二工村合并组成)、十八户村(由十八户东村、十八户中村、十八户西村合并组成)、东台子村、大龙口村(由大龙口村、哈家湾村合并组成)、红山子村(由上红山子村、下红山子村、苏家庄子村、吴家湾村合并组成)、芨芨窝子村(由芨芨窝子村、中沟村、西沟村、合并组成)、海子沿村、东沟村、大泉湖村(由叶家湖上村、叶家湖下村、大泉湖村、大泉湖西村合并组成)、头工街东村(由头工街东村、烧房庄子东村、底沟村、三道渠村、照壁庄子村合并组成)、头工街西村(由头工街西村、烧房庄子西村、六户桥村、头工街上村合并组成)、六户地村(由六户地村、上沟村、下六户村村合并组成)、柳树河子村(由柳树河子东村、柳树河子西村、红柳渠村合并组成)、西芦芽湖村。 老台乡代码:652327203辖5个村委会:老湖村(由南门村、老湖村、蘑菇湖村、杨庄村、尚家梁村、大湾村合并组成)、老台村(由老台村、孙庄村、梭梭梁村、芦草嘴子村合并组成)、二宫河村(由二宫河村、乏马塘村合并组成)、阿克托别村(由五道坝村、西台子村、阿克托别村合并组成)、西地村(由东沟村、中沟村、仰坝村、西地村、大方庄子村、下西沟村合并组成)。 庆阳湖乡代码:652327202辖5个村委会:大东沟村、西庆村(由新庆上村、新庆下村、四户地村、西庆村合并组成)、东庆村(由树窝头子村、庙湾子村、东庆村、大泉西村、大泉东村合并组成)、双河村(由双贫河子村、西渠村、双河上村、双河下村、屯庄村合并组成)、二工梁村。 新地乡代码:652327205辖3个村委会:新地村(由六户地村、横路村、胥家泉村、河坝沿村合并组成)、小分子村(由上小分子村、下小分子村、大东沟村、六道沟村合并组成)、新地沟村。 大有乡代码:652327204辖5个村委会:渭户村(由兴隆村、小分子村、二分沟村、九分沟村、西八分村、渭户地上村、渭户地下村合并组成)、广泉村(由东八分村、广泉西村、广泉东村、上套子湾村、下套子湾村、二工梁村、上长山渠村、下长山渠村合并组成)、韭菜园子村(由上木塔寺村、下木塔寺村、黑家湾村、小龙口村、韭菜园子村合并组成)、大有村(由贾家湾村、七家地村、桦窝村、泉水地村合并组成)、牧业村。 红旗农场代码:652327500 兵团一〇七团代码:652327501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吉木萨尔,蒙语意为“沙砾滩河”。另有一说,“吉木”系唐代在此所设“金满”县的译音,“萨尔”为突厥语“城”之意。 汉为车师后的王都。据 《后汉书》 记载,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屯田车师后王部金满城。西突厥时建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庭州并设金满县。长安二年(702年)设置北庭都护府,驻瀚海军。宋辽属高昌回鹘。元代的别失八里屯田兵元帅府、行尚书省、宣慰司均设在这里。《西游录》称别石把, 《西游记》作鳖思马; 《元史》 、《明史》作别失八里,治所在后堡子古城。明代是瓦剌游牧地。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筑恺安城,四十一年(1776年)设济木萨县丞,属阜康县。光绪二十年(1894年)改名孚远,二十八年(1902年)置孚远县,隶属迪化府。1943年属迪化专区。1954年恢复原名,改称吉木萨尔县,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后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 2000年,吉木萨尔县辖3个镇、6个乡:吉木萨尔镇、三台镇、泉子街镇、北庭乡、二工乡、庆阳湖乡、老台乡、大有乡、新地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7867人,其中:吉木萨尔镇 29945人、三台镇 12019人、泉子街镇 10133人、二工乡 9889人、北庭乡 6958人、庆阳湖乡 7655人、老台乡 8269人、大有乡 14099人、新地乡 4713人、兵团红旗农场虚拟乡 11237人、兵团107团虚拟乡 2950人。编辑本段矿产资源矿产丰富,前景广阔。吉木萨尔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已探明矿种30余种, 尤以石油、煤炭、天然气、油页岩、沸石、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可观,具有较强的资源开发优势。其中石油储量1.5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年产200万吨的彩南油田是国内第一个沙漠整装油田。煤炭资源优势极为突出,具有储量大、煤种全、煤质优的特点。根据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所作的《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一带煤炭资源调查地质报告》,我县南天山一带煤炭储量为11.6亿吨,北部五彩湾一带目前已探明储量200亿吨,预计煤炭总储量在1600亿吨左右,大部分为31号不粘结煤,俗称无烟煤,是理想的民用和化工用煤。其它矿产资源主要为油叶岩、石灰石、膨润土、叶蜡石、沸石、石英砂、花岗岩、天然沥青。主要分布在天山一带和准东五彩湾一带。目前均未详细勘探和规模化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我县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要求,统筹资源配置,积极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突破口,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引进国内有实力的资源勘探和开发企业,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引进神华集团、神东天隆公司、湖北宜化、新疆国泰新水公司等国内有实力企业计划总计200亿元左右,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项目固工作已经开始启动。编辑本段气候条件吉木萨尔县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 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可利用水资源量4.4亿立方米,现有可耕地64.14万亩、各类草场1020.9万亩、林地53.7万亩。南部山间盆地为天山北坡独有的逆温带气候,年降雨量355mm左右,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特别适宜农作物制种和大蒜、土豆、胡萝卜、草莓、黑穗醋栗以及多种名贵中药材的种植;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是绿洲农业区,盛产玉米、小麦、高粱、油葵、瓜菜等,其中尤以大蒜、红花、黑加仑、番茄、肉丛蓉等特色农产品为最,为全疆乃至全国名优特产品盛产区之一,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大蒜之乡、黑加仑之乡、高淀粉马铃薯之乡;北部为荒漠型自然生态区域。县境内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30余种,其中尤以煤、石油、天然气、沸石、芒硝等储量丰富,为北疆重要原油生产基地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150亿吨、石油1.5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境内自然风光迷人壮观,是昌吉州旅游产业优势区域。北庭都护府遗址、高昌回鹘佛寺遗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贯通天山直达吐鲁番的车师古道、疏勒古城遗迹、小西沟遗址等30余处自治区、自治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开发的沙漠温泉度假村和狩猎场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编辑本段历史文化昌吉历史悠久,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昌吉州境内木垒河一带已有原始人类狩猎。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中叶,境内先后为高车、突厥、西突厥铁勒部等部族游牧驻地。公元800年,回鹘在高昌建立回鹘汗国,北庭为陪都,自此这里便成了回族聚居区之一。公元十三世纪初,元朝在今吉木萨尔县别失八里设行尚书省,统天山南北畏兀儿之地,成为新疆及邻近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首府即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 吉木萨尔县钟灵毓秀,历史上几度辉煌,造就灿烂文化,孕育绮丽风光。这里曾经是汉唐盛世向西扩展和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行政首府,又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和驿站。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尽显大自然万物繁盛之丰裕;这里历史文明悠长,守边健儿曾在此驰骋疆场,叱咤风云,封疆大使也曾涉足本境,激扬文字,咏物抒怀;这里历史悠久,开创西域文化之先河,汉筑金满城,为西域之门户,唐设北庭都护府,乃戍边之中心,元建宣慰司都元帅府,成吉司汗西征之大本营,这里文物遗迹遍布,蕴涵中华民族千古文明之神奇;这里的人民热情淳朴、勤劳忠厚,昭彰人杰地灵,展示开阔襟怀;这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阔步前进的发展步伐雄健有力,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县域综合实力日益跃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形成了坚实的基础,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这里交通通讯网络四通八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开发前景广阔,商机无限。 历史悠久,风光迷人。吉木萨尔县虽无江南优美的风光,却有着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悠久的北庭故城、西大寺,浩渺的大漠风光,独一无二的古海温泉、野马中心,神奇的古生物化石硅化木,气候宜人的青松森林公园,贯穿天山通往吐鲁番的车师古道以及沿途的龙沟遗址、高山神泉、天堑石堡等险峻而优美的原始奇景是旅游观光者流连往返。南部天山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区,马鹿、天山雪鸡、野山羊、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其间。北部沙漠有国家二级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是野驴、黄羊的乐园和普氏野马的故乡,有国内和世界唯一的普氏野马繁殖中心,有国家AAA级景区--五彩湾温泉度假村。吉木萨尔县曾为丝路古道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汉时为车师后国,盛唐时设北庭大都护府,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域地区。境内北庭故城及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千佛寺、车师古道、疏勒古城遗迹、小西沟遗址等30余处自治区、自治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旅游景点有:车师古道、北庭都护府城址和北庭西大寺(高昌回鹘佛寺)、千佛寺、普氏野马繁殖中心、沙漠温泉和沙漠狩猎场,以及大龙口沟、渭户沟、吾塘沟、花儿沟、牛圈子沟等天山自然景观。编辑本段五彩湾五彩湾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北100余千米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中.现已开发为准葛尔盆地第二大油田.学界认为五彩城是侏罗纪地层,经亿万年风蚀雨剥而形成了今日所现的“侵蚀台地”地貌。其外观上属于丘陵地形,各个岩层由于抗风能力的程度不一,形成各种不同的色彩,看上去岩石参差不齐,五彩斑谰,故而得名。编辑本段吉木萨尔千佛洞位于吉木萨尔县城西南5公里处,为北疆仅见的一座佛窟。佛突出始凿于何时,已无从考查。清代乾隆年间被偶然发现,经重新整理,一时香火旺盛。至同治年间又毁于兵祸。光绪年间再作修葺,那时除千佛洞外,还有庙、观、殿、阁,雕梁画栋,颇为华丽。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又因战火频仍,致损毁殆尽。如今,千佛洞仅余残破不堪的壁画和一尊不知凿于何代的一丈六尺长的石质睡佛。编辑本段北庭故城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北10多公里的北庭乡境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庭故城,亦叫护堡子古城。该城汉代时称金满城,为车师后国王庭所在地,著名汉将耿恭曾屯垦于此城。突厥时称“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在该城设庭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在此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着天山以北、以西直到里海东部、北部广大地域。宋代,庭州城为高昌回鹘后王庭。元代,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仍是西域重镇。公元十五世纪,明代初年,北庭毁于战火。故城一直是天山北路政治、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与西州、于阗并称西域三大丝都。故城现仅存断壁残垣,但不失当年的规模和气派。城略呈正方形,分内外两重。外城周长约4600米,为不太规则的长方形;约建于唐贞观年间;内城周长约3000米,约建于高昌回鹘时期,位于外城之内略偏东北部。内外二城均有护城河。河道还历历在目。残存城墙高达2米以上。城内昔日的街市塔庙、衙署,外城的角楼、敌台及城墙上的马面,仍依稀可辨。北庭故城中,曾发掘出许多珍贵历史文物,主要有唐金满县残碑、唐代石狮、刻花石球、铜镜、蒲类州之印、莲花纹瓦当、方砖和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元代的陶、瓷残片等。如今城中,残砖碎瓦,各色陶片,仍俯拾即是。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ke.soso.com/v30287868.htm

㈩ 哪里现早期古村落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辽宁大学完成了对辽宁阜新他尺西沟遗址的阶段性考古发掘,确认该遗址为一处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村落,出土珍贵遗物近2500件。

该古村落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圆角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中部有一灶,居住面有4至5厘米的垫踏土,穴壁随地势北深南浅,深度在40厘米以内,有12个柱洞分布在穴壁和室内周围。考古专家表示,通过发掘,确认他尺西沟遗址的文化性质与附近的查海遗址相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村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先民生活等诸多方面,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端,为研究兴隆洼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