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里城遗址
『壹』 中国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羑里城是什么样子的
羑里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是中国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
羑里城遗址,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
『贰』 请问从安阳东怎么去羑里城遗址呢
打车30快;在汤阴北、、
现在的旅游景点没有不要票的
『叁』 羑里城的起源地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64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
明《河南通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北八里羑里城中,昔文王演易之所,后人因建庙焉。岁时有司致祭,3岁一遣使祭享。“清乾隆《汤阴县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羑里城。元大德(1297-307年)年间,邑人许仪重修。“之后明成化四年(1468年)知县尚玑、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巡抚魏有本、天启三年(1623年)知县杨朴、清顺治八年(1651年)知县杨藻凤、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杨世达均有修葺。如今大殿及塑像、观景台、玩占亭、洗心亭和刻有”文王之声“的大钟等均无存。
『肆』 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监狱的羑里城位于现在的哪里
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的羑里城,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 里城还是一处蕴含丰富的龙山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厚达7米的文化层断面清晰,依稀可见远古时期人们居住、生活的情景。羑里城又称文王庙,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处有7米厚的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存,是3000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处,是有史可据、有址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此处也是文王据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之圣地。文王庙坐北朝南,始建年代失考。元代及明、清曾多次重修。现存古建筑多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近年来又重新恢复了部分殿、亭,现为周易博物馆。 羑里城主要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大殿、拜殿、演易台、洗心亭、玩占亭、吐儿冢,还有御碑、文王易碑、岣嵝碑等明、清碑碣十余通,古柏约40株。近年来,这里又竖起了许多海内外人士的捐资碑和数次国际周易学术会议纪念碑。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姬昌逝世12年后,其次子姬发率大军大败殷军,灭殷建周自称武王,尊谥父为文王。后人在羑里城修建文王庙,以经念这位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伍』 羑里城的历史价值
现存羑里城遗址,为一片高出地面约丈余的土台,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3米,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台上有文王庙,座北向南,古柏苍翠。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历史、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羑里城遗址(含文王庙)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中外学者专家十分关注,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日渐增多。1996年被颂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内有八卦阵迷宫,完全按照八卦阵图所建。还有二期工程 太公封神馆,伏羲先天馆,儒学馆,道学馆。
羑里城景区分前、后两个部分。前景区有周文王演易处、大殿、洗心亭、玩占亭、御碑亭、易碑亭、演易台等;后景区有伏羲祠、吐儿冢、太公祠、老子祠、孔子祠、十二生肖石雕及八卦阵等 。
『陆』 有去过殷墟的朋友没请介绍一下吧
自7月16日免费开放1个月,开车大约6个小时吧,花费不多,加上住宿也就600元吧
殷墟安阳景区景点一览
岳飞庙 安阳市 林虑山风景游览区 修定寺塔
羑里城遗址 二帝陵 分水苑风景区 络丝潭风景区
万佛沟 安阳万佛沟 文峰塔 袁林
仙台山 青年洞风景区 洪峪山 太行大峡谷
红旗渠名胜游览区 冰冰背 桃花谷景区 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
殷墟是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史记》、《括地志》均有关于殷墟的记载。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契刻文字(甲骨文),其后有学者考证出这些甲骨文出土于小屯一带,并从中释出商代的先公和商王名谥,从而证实这里就是古文献中记载的殷墟。1928年开始发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掘概况:1928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持,开始殷墟的发掘工作,主要参加者有李济、梁思永等人。从1928年10月到1936年6月,共进行了15次发掘。发掘面积共约4.5万平方米,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在后岗首次发现了晚商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3个地层的叠压关系;在西北岗西区和东区发掘了13座大墓和大批祭祀坑,证明这里是王陵区;在小屯发掘出一批宫殿和宗庙遗址。出土遗物中最重要的是甲骨,共发掘出土24794片,其中包括著名的“大龟四版”、“大龟七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殷墟的发掘工作继续进行。1950年春,发掘了武官村大墓。其后,在小屯西勘探出一条南北长1100米,折向东西长650米的濠沟,环绕宫殿区西侧和南侧,与洹河共同构成宫殿区的防御设施;在苗圃北地发掘出一处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铸铜作坊遗址;在后岗发掘出圆形祭祀坑。1971年冬,在小屯西地发现21枚牛胛骨,其中10片有刻辞。1973年在小屯南地一次发掘出4829片有字甲骨和一批无字卜骨。1976年发掘妇好墓,在武官村大墓南侧,发掘出一批祭祀坑。1969~1977年,在殷墟西区发掘出900多座平民墓。1978年春,在殷墟王陵区1217号大墓东墓道之北,发掘甲字形大墓1座,是这一带新发现的殷墟早期墓葬之一。其后,又发掘了相传曾出司母戊鼎的大墓,墓道内发现不少殉葬的奴隶头骨。
1989年,在小屯北侧发掘出一处大型宫殿基址,三排房呈凹字形连成一体,面积约5000平方米。布局和遗迹:殷墟的范围和布局已基本搞清。宫殿区在小屯村东北,已发掘出建筑基址53座,分为甲、乙、丙3组。乙组面积最大,甲组次之,丙组最小。甲组基址有15座,分布在遗址的北部,靠近洹河,多东西向,年代最早;乙组基址21座,分布在遗址中部,门多向南,年代晚于甲组;丙组基址17座,分布在遗址南部稍偏西,门多向南,还有一些向东或向西,年代最晚。这些建筑基址平面多为长方形,也有近正方形,还有凸字形、凹字形等。修建时,有的先挖基槽后填土夯筑;也有的仅把原来的文化层堆积挖掉,再回填净土夯筑。皆用石柱础,有的在石础上还垫有铜础。在基址下或门侧处,经常用人“奠基”。乙八基址规模最大,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其西与乙七基址相接。在乙七正南,发现3组排葬坑。坑内少者1~3人,多者10~13人,有俯身、仰身、跪式葬以及砍头葬,出土有青铜礼器、兵器和车马。此外,还有葬兽坑。这些大规模人祭遗存,说明乙七、乙八基址可能是用于祭祀的宗庙类建筑。1989年发掘的大型宫殿基址,使殷墟宫殿宗庙建筑向南延伸了130多米,向东扩展了50多米。此外,在大司空村、高楼庄、花园庄、王裕口、四盘磨、白家坟、梅园庄等地都发现了居住遗址。王陵区在洹河北岸的侯家庄、西北岗、前小营和武官村之间。已经发掘出13座大墓和1400多个祭祀坑,可分为东西两区。西区有8座大墓(其中1567号墓为未竣工使用的“假墓”)。这些大墓分别有4个、2个和1个墓道,平面呈十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墓葬规模很大,如西区的1001号墓,南北长18.9米,东西宽13.75米,深10.5米。墓葬总面积为712.75平方米。西区的1217号墓更大,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掘的西北岗东区217座祭祀坑皆为长方形竖穴,每坑掩埋人骨8~10具,多为青壮年男性,也有少数女性和儿童,总数达1387具。处置方法有砍头、肢解、腰斩、活埋。这是多次人祭的遗存。
著名的妇好墓在小屯西北约100米。妇好为武丁配偶,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年代与墓主的商王室墓葬。此外后岗、大司空村南和孝民屯东有3处贵族墓地。平民墓葬多分布在遗址边缘,其中以孝民屯南的殷墟西区和大司空村北二地最为集中,已发掘约3000座。殷墟西区900多座墓较有规律地分布在8个墓区内。各个墓区之间有一定的界限,在埋葬习俗、随葬陶器组合以及铜器铭文等方面各具特征。一个墓区往往有数件青铜器上带有同样的族徽,表明一个墓区应是一个族的墓地。这批小型墓中,除部分青铜器外,还有随葬陶觚、爵等礼器,有的还有生产工具和兵器。
在殷墟还发现一批手工业作坊遗址。如苗圃北地发现一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铸铜遗址,发掘出房基和工棚的遗迹,出土有大型坩埚和炼炉以及大批铸造青铜礼器的陶范;在小屯东南0.5公里的薛家庄和孝民屯西地也发现铸铜遗址;北辛庄南地和大司空村南地则发现有制骨作坊遗址,出土有铜刀、锯、钴和砺石等工具和大批骨器、骨料,还发现贮存骨料的窖穴和与制骨有关的地穴式房屋等;此外,在小屯村北还发现有制作石器和玉器的作坊遗址,发掘出房基,出土大批砺石,石器半成品以及少量玉料、石料和雕琢精致的艺术品,说明当
『柒』 周文王被囚禁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呢
羑里城遗址,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的羑(yǒu)里城,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
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64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明《河南通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北八里羑里城中,昔文王演易之所,后人因建庙焉。岁时有司致祭,3岁一遣使祭享。“清乾隆《汤阴县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羑里城。元大德(1297-307年)年间,邑人许仪重修。“之后明成化四年(1468年)知县尚玑、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巡抚魏有本、天启三年(1623年)知县杨朴、清顺治八年(1651年)知县杨藻凤、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杨世达均有修葺。如今大殿及塑像、观景台、玩占亭、洗心亭和刻有”文王之声“的大钟等均无存。
『捌』 羑里城的介绍
羑里城遗址,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的羑(yǒu)里城,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
『玖』 《周易》发源地在那
羑里城是《周易》发源地,位于汤阴县城北八华里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原野上,为殷纣王囚周文王处,是我国历史上自有文字记载以后第一座国家监狱。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
现存羑里城遗址,为一片高出地面约丈余的土台,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3米,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台上有文王庙,座北向南,古柏苍翠。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历史、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拾』 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的处所是何地方
羑里,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
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丹江汉水流域),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
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
(10)羑里城遗址扩展阅读:
周文王,生于前1152年,死于前1056年,享年94岁,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使周朝一步步走向了强盛,为后来讨伐商纣奠定了良好基础。
周文王在父亲过世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父亲在世是被商王封为“周西伯”,周文王继位后,被人称“西伯侯”。
周文王在接受父亲的爵位后,虽然只是一介诸侯,却颇得其它诸侯们的拥戴,并自封为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广招贤才,施行任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拜得姜尚为师,共商军功大计,多次攻打得胜,岐周的疆土日益扩大,百姓安居乐业。那个时候,天下差不多三分之二都在西周的掌控下,且诸侯们都拥戴周文王,形势一片大好,却也招来了祸患。
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岐周,商王不安了。所以在亲信谗言说,周文王到处帮助别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且诸侯们还都很拥戴他,怕会对商王不利。商王听到后很是担心害怕,借口传召周文王,用对付过文王父亲同样的手段把周文王困在了羑里。
为了解救周文王,周朝的臣子们想尽办法,最后还是散宜备了一些奇珍异宝和美女进献给商王。商王这个草包,本就没什么大本事,对于这些宝物很是喜欢,特别是只要有美女就够了,真是又色又无能,当即便放了周文王。
等周文王等人回到西周便计划起讨伐商朝之事。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拜姜子牙为师,教授军事大计,使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为世人传诵,享年94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