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面具
① 金面具的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新华网成都2007年6月10日专电(记者苑坚)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9日宣布,考古专家在金沙遗址8号遗迹坑发现了罕见的金面具、铜面具、玉璋等342件重要文物,成为金沙遗址发现6年来最为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介绍,8号遗迹坑位于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中部南墙侧,该院从2006年至2007年对8号遗迹坑进行了考古发掘。
王毅说,坑内共出土各类重要文物342件,其中金器45件、铜器88件、玉器194件、石器8件、象牙残片4件、陶器3件。其中,金器主要为金面具、喇叭形金器、鱼形金箔、金带、金片;铜器主要有铜面具、铜人头、铜人、方孔形铜器、璧形铜器;玉器主要有小型玉璋、玉璧、玉环等。
“其中金面具为罕见的国家级珍贵文物,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金面具。”王毅介绍说,“金面具出土时已揉成饼状,不能识别器形,经过初步延展处理后才得以确认。这个金面具宽近20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金面具展示的形象是方形面孔、额平齐,有长刀形凸起眉和大立眼,高挺的鼻子呈三角形,有宽阔的口形和长方形耳朵,耳垂上有一圆孔。”(实际为:该金面具宽19.5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面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有两个鼻孔;阔口;长方形耳,耳垂有一圆孔;下颌齐平,内折。从金面具背面的痕迹观察,推测金面具可能是附着在某种物体之上,应是古蜀时期的神祇面具。金面具的时代也当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之时,距今约3000年.)
金沙遗址在2001年曾出土过一件小型金面具,而这次出土的金面具要大得多,形制上也有差异。王毅说:“这次出土的金面具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具在造型风格上一致,再次证明了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有着紧密的承袭关系。”
王毅认为,从背面的痕迹观察,金面具应是古蜀时期的神祇面具,其年代应当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8号遗迹坑是金沙遗址迄今发现的最重要的祭祀类遗迹之一,为研究金沙遗址宗教祭祀活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② 金沙遗址中的代表物
金沙遗址考古发掘最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
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崛起的又一政治、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金沙遗址的发现,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该遗址先后被评为2001年和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展览集中了部分金沙遗址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和最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
如金面具、金人面形器、金鱼形带、铜人形器、肩扛象牙纹玉璋、阳刻昆虫纹玉牌、刻纹石磬等
金面具:
宽近20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金面具展示的形象是方形面孔、额平齐,有长刀形凸起眉和大立眼,高挺的鼻子呈三角形,有宽阔的口形和长方形耳朵,耳垂上有一圆孔。与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具在造型风格上一致,再次证明了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有著紧密的承袭关系金面具应是古蜀时期的神只面具,其年代应当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8号遗迹坑是金沙遗址迄今发现的最重要的祭祀类遗迹之一,为研究金沙遗址宗教祭祀活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象牙、鹿角、野猪獠牙:
位于遗址东部的梅苑,出土了陶器、玉器、铜器、金器、卜甲共七百余件和大量的象牙,大量的象牙堆积坑和成片的野猪獠牙、鹿角分布区都与宗教仪式活动有关,专家认为这一区域是宗教仪式活动区;
陶器、玉石器、铜器、金器等:
时代约为商代晚期。各种迹象表明,“兰苑”文化堆积分布区可能是居住、生活区;体育公园位于遗址中部,发掘面积一百六十二平方米,发现十五座墓葬,其中三座墓葬有随葬品,出土少量玉石器和陶器。从墓葬的文化层和房址分析,该区域可能是居住、生活区,废弃后成为墓地。而在此次集体大发掘中没有涉及的第四大区域———黄忠遗址,根据前两次的发掘,专家认为可能是金沙遗址宫殿区的一部分。据此,专家普遍认为,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衰亡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
金器、玉器:
留下了中原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痕迹说明金沙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同时,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璋并不是此地“土生土长”的,它们是通过长江这条自古以来的黄金水道自下而上运输至此的。金沙文化与中原及长江下游的频繁交流充分说明了此时的古蜀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华古文明的多元一体论,
各区域的文化都是彼此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③ 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导游词5分钟以内主要讲金面具
这尊金面具重四十六克,宽十九点五厘米,高十一厘米,厚零点四毫米。据有关人士介绍,该面具出土时已揉成了饼状,不能辩识器型,经初步延展处理后得以确认,在考古学家精心修复后,呈现出华美的真容。该面具面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长方形耳,三角形鼻高挺。其造型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再次证明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之间紧密的承袭关系。 专家认为,该面具应是古蜀时期的神祗面具,距今约有三千年,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金面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