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游记
1. 沈阳故宫就是以前的古代紫禁城吗,是电视剧里演的真正的皇宫吗,沈阳故宫里面被破坏了吗,如果买票进去是
不是。很多地方都有称为紫禁城的故宫,但是沈阳故宫貌似没有被这么内称呼过。因为沈阳故宫容是满清入主中原之前的皇宫,地位没有那么高。
电视剧里的明朝和清朝的皇宫,基本上都是北京故宫。有极少数是南京故宫。
沈阳故宫保存的还比较完好,但是有点旧,清朝灭亡十来年就改成了国内最早的博物馆,目前是4A级景区,比北京故宫小很多,没有御花园。
给你个链接,沈阳故宫的游记。http://www.mafengwo.cn/g/i/985475.html
2. 来一片游记高分!!!!!!!!!!!!!!!!!!!!!!!!!在线火速!!!!!!!!!!
8月18日从集安坐17:00的长途车,将近19:30,我们回到通化。到客运站后身儿的汉阳馆(韩式料理)美美地吃了一顿狗肉(可能就是这顿狗肉吃的,把大家都吃上火了。那也不后悔,好吃!)。
爷俩儿正在认真研究菜谱:
饭后,到大街上闲逛。通化街上也早早都关门上板了。但偶尔还有一两辆公交车。这一点,比牡丹江好多了。
本来想参观一下通化的靖宇陵园,让孩子受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下也来不及了。只得作罢。
到火车站,取了寄存的行李,火车也差不多可以检票进站了。
上了火车才发现大事不好,居然补不上卧铺,叮嘱老公使出最优秀的销售人员的手段来,居然也没搞定。这下可完了。在火车上楞是坐了七个小时。(这是此行最郁闷的事情了。年龄大了,岁数不饶人呢!坐着,还是夜里!这罪可有点受大了。)
8月19日,早晨5:00,准点到达沈阳,出了火车站,我们立刻进了旁边的“沈铁大酒店”,睡觉。一觉睡到十点,洗了个澡,舒服!
因为在十五道沟趟水,我们的登山鞋全湿了。我和儿子还好,一人带了一双沙滩鞋,老公什么也没带,只得在路上买了双拖鞋。于是,我们跑到沈阳最著名的步行街——“中街”,一人买了一双登山鞋。他们两个直接穿了新鞋就走,旧鞋也不要了。只有我,拎着新鞋一直回北京。事实证明,我的决策严重失误,回来以后,我的新鞋就被儿子霸占了,等于他一人儿买了两双鞋,我一双没有,还义务帮他拎回北京!呜……
顺便在中街吃了一顿正宗的老边饺子,感觉比狗肉差远了。还被服务员忽悠要了一小锅榛蘑汤,价格贵不说,简直就是一杯白开水加味精,里面既没有内容,也没有调味,更不是老汤熬出来的。害我大呼上当!记住,千万别喝老边饺子的蘑菇汤(各种汤都一样)。
本来想在沈阳待上几天,好好参观一下。比如大帅府。可是,儿子突然喘得快走不动路了。我什么药也没给他带,看来,还是高估了他的实力。另外,沈阳实在没什么特色,只是一个大城市而已,这一点可不如哈尔滨了。所以,决定不在沈阳停留了,回北京给孩子治疗一下吧。
再有一个沈阳比较差的地方,我们从火车站,乘坐105路公交车,到中街极方便,但是不方便的是,公交车上没有报站,作为沈阳的外地人,我们真有点紧张,怕坐过站。而且,公交站牌上也没有中街这一站。让我觉得这不像一座大城市。
饭后,又回到沈阳站。路上,我还看到沈阳著名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店,临上火车前,特意跑去买了几张熏肉大饼,还有两大盘熏肉。可惜,没尝出什么特殊的香味来。不像吹的那么神。
8月19日,晚10:20,顺利回到北京的家。
旅行结束了,看看,老公的收获:全身爆皮!(这还是人皮嘛!)谁让他长那么白呢!我和儿子是全身被晒得黑又亮(整个一金鸡鞋油!)。
回家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起来,儿子也不喘了,好了。
因为长期在户外活动,儿子的力气也长了不少,动作的灵活性也更好了。瞧瞧,游刃有余了:
此行的收获不小吧?
除了旅行的乐趣,居然还有一堆汤药。呵呵!
“……现在飞机开始下降,请关闭手提电脑,系好安全带……”当空姐甜美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时,飞机已经开始下降了,我睁开了一直眯糊着的双眼,就象是睁开了一直在眯糊着的内心。从白云机场起飞到此时,飞机飞行了多久,我没具体看时间,也许有四个小时,也许没有。用了多长时间都不是很重要,可以被我挥霍的,似乎只有时间了。
机窗外,除了白云还是白云,一团团的,一簇簇的,没有一丝杂质。我突然想起一位朋友说过的一句话:“我在万米高空中爱着你。”
这样的爱,是不是这样的没有一丝杂质?
飞机继续在下降着,一层一层的、一团一团的,一簇一簇的白云向上浮起着,我感觉到飞机在下沉,自己在下沉,从厚厚的没有杂质的云层里,下沉到动感的飘浮着的云层里,再下沉到能看到灰色天空的六千米、五千米……的高空,一直到能看到脚下连绵的山,镜面般发亮的水面,还有一望无垠的玉米地。飞机向前向下飞着,玉米地就连片连片地向后倒退着……
飞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听到噼里啪啦的解开安全带的声音的同时,也听到不少人长长的吁气声。每次坐飞机,飞机降落后都能听到这样的吁气声,我笑。
从机场进入沈阳市区,一路上还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玉米地,还看到了浑河,浑河古称沈水,沈阳即因位于浑河之北而得名。我们看到的浑河河水清清,两岸绿树成荫。这让我感到惊诧,浑河穿过市区,河水却如此清澈,这在全国的城市中倒是少有的。
九月的沈阳,和风拂面,正是好季节。
午饭后,我们就到故宫去游览。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早期皇宫。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经过增修,又成为皇帝巡幸东北时的行宫。1926年至今,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现存古建筑100多座,总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沈阳故宫主体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宫,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建筑特色,特别是看到那些结实的土坑,我就想,在这样的土坑上过日子,是不是特别的温暖?
故宫以崇政殿为中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故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故宫主体,崇政殿为主体的核心,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后面有凤凰楼、清宁宫,还有皇帝妃嫔寝居的东西配宫,以及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迪光殿、保极宫等。导游特意向我们介绍了孝庄住的西宫,站在这位拥有"满蒙第一美女"之誉的大玉儿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我不禁又想历史上记录的大玉儿、多尔衮和皇太极的感情纠葛。大玉儿与皇太极异母之弟多尔衮青梅竹马,终身暗许,却被皇太极纳为侧妃。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大玉儿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皇太极很爱大玉儿,但当他得知大玉儿仍然心系多尔衮时,对她不禁爱恨交织。
皇太极死后,政事动荡,多尔衮却独排众议,坚决拥立大玉儿(后称孝庄)的七岁儿子福临为帝。
这种种情况,都能得出一个结论:多尔衮对孝庄情深依旧。而孝庄却为了大清基业与儿子的未来,对他若即若离,以柔情拴住他称帝的野心。两人彼此相爱渴望,却又彼此暗斗提防!而多尔衮与逐渐长大的顺治也产生了政见上、情绪上的尖锐对立,孝庄夹在两人之间,苦心设谋调停。权力与爱情的煎熬终使多尔衮英年早逝,孝庄虽松了口气,却也无比痛心难过。
在游览故宫时,开始下雨了。雨时大时小,我们在雨中穿行在各个宫殿之间,看皇宫再怎么的气派,都是些古老的气息,既辉煌也沉重。
只是这雨中,这古老的沉重中,还有爱情,这就已经很好了。
沈阳张氏帅府
虽然我以前没到过沈阳,但却听过许多人说过沈阳,说沈阳除了故宫也就没有什么好去的地方了。这次沈阳行还安排了一个参观点就是张氏帅府,同行的朋友都说这是主办单位凑合的消磨时间的节目。
我向来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对于这种集体活动,更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带队的说去那儿就去那儿。我认为,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其存在意义,都有值得我们去观察去记忆的细节。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丽,而是我们的眼睛到底缺少了寻找美丽的能力。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和少帅府,始建于l914年,位于沈河区故宫南侧,为一方形大院,占地2.2万平方米,是东北军统帅张作霖、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看,住宅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与体现。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观念根深蒂固,拥有一份自己的房产,几乎是每一个人奋斗的最基本目标。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了条件,首先就是置产。房屋还是最好的财富持有方式,持久、耐用,还可以作为家族文化和荣耀传承的载体,传给下一代。当年的张作霖置下的这一豪宅,中西结合,如今说是历史的见证,但我想,可能更多的人会在潜意识中以他为榜样,以此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吧。
张氏帅府的结构承袭中国传统建筑,三进四合,共有房舍74间,占地1.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小青楼、大青楼。20世纪20--30年代这里曾发生过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张作霖在此成为“东北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大帅”身负重伤,死在帅府;张学良在这里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统一。
同行的人在进出张氏帅府时都在津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当年的历史,谈论历史就象是谈论一门科学,人们在谈论时还要夹带着自己的观念,说如果当年怎么怎么……,历史就会怎么怎么重写。我一向来对历史不感兴趣,我一直认为历史就是肮脏的政治的记录,历史就是战争的残酷无情,历史就是君子忠臣的死不瞑目,历史就是乱臣贼子的花天酒地。
所以我只看建筑的特点,看屋子里的旧家具,看展览馆里的老照片,看老照片里时尚的赵四小组身上的婚纱……看张少帅与赵四小姐的半世情缘。
从沈阳故宫到张氏帅府,原来,爱情无处不在。
沈阳北陵
9月26日,我们去了北陵游玩。北陵又叫清昭陵,位于沈阳市区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被称北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康熙、嘉庆年间后历经改建和增修,是清代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与明代帝陵和清东陵、清西陵相比有独特风格。
外出旅游,去看坟墓的机会还不少。突然想到平时生活中,许多人对坟墓是比较忌讳的。可外出时对这些陵墓却是津津乐道,这是种什么心态,我想不明白。
中国人除了对置房产有特别的嗜好外,再就是对自己死后的葬身之地特别的注重。一般的平民百姓没有过多的财力去讲究自己的坟茔,但最差地也要弄上幅好棺木。有钱人家、高官富豪自然对自己的坟墓就更加地讲究了,更何况是皇家陵园了,更是尽显皇室的高贵与气派了。
看过不少的陵墓,其实再怎么样也就是建筑,不管是活人也好,是死人也好,都是住的地方。只是死人住的地方更清静些而已,一个人活着也就是几十年,死了也应该是清静清静了。昭陵建筑特点是完整无双独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
陵园为平地建造,南北向。平面长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00米。周围有砖缭墙。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南墙正中为正红门,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3间。两侧墙上镶嵌琉璃蟠龙。正红门外自南向北依次为下马碑,华表一对,石狮一对,三孔石桥、石牌坊各一座。石牌坊为青石雕造,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雕工精细。东西两侧各有一组院落,东为更衣亭,西为宰牲亭。正红门内参道两侧立有华表一对,石兽六对。碑楼在北部正中,内竖“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楼两侧,立有华表,东西两侧建有茶膳、涤器等祭祀用房。
陵园的前部分其实与中国传统的建筑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令我又想到生与死的问题。我一直认这死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细节。如果我能在这样一个静寂的地方永远睡下去……其实我真的愿意。
陵园后部的主体建筑由方城、月牙城和宝城组成。方城为城堡式,南墙正中辟券门,名隆恩门,上建三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门楼。城四角建有角楼,均为重檐十字脊,黄琉璃瓦顶。方城正中为隆恩殿,仰覆莲须弥座台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进深各3间。殿前东西两侧建有配殿和配楼。殿后有石柱门、石五供。方城北面正中为券门,上建歇山式重檐黄琉璃瓦顶明楼,内立“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面是月牙城和宝城,地宫在宝城中间的宝顶下,宝城后面是人工修筑的隆业山。
走在城墙上面,雨后的空气很湿润,也很清凉。周围一切都很安静,偶尔能听到一两声小鸟的鸣叫,清脆悦耳。城墙边是密密麻麻的树木和杂丛林,一些树木上长着红红的叫不上名字的小果子,一串串的很炫目。我让同行的给我拍照,她很惊诧地说,在这还是别照了吧,你拍拍风景就行了。我笑了坚持让她给我拍了两张,背景就是地宫后面的隆业山。
人终归是要死的。
从城墙上能看到陵园外围的湖水,还有湖岸在轻风中拂扬着的垂柳,死亡的气息还在很远的地方。
3. 急需一篇600字游记(是沈阳的)
沈阳故宫
初冬时节偶尔遇到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无处可去,便决定去沈阳故宫看一眼。
从皇寺广场乘248路公交车至大东门下,便看到一座城楼,上书“抚近门”三字。穿过城门,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两侧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仔细打量一下,觉得其间或许也有真正的古建,但太难确定了,我相信大多都是近现代的仿古之作。沿街溯行,过一条马路,远远的便看到了牌坊,看到了红墙碧瓦的方城,那便是传说中的沈阳故宫了。
在故宫正门花50元买张门票,然后进到大清门的门厅,门厅右侧有一个平台,用玻璃罩罩着故宫的400分之1比例缩微图。我刚看了一会,便有一群日本人在一日语导游带领下进来参观。我在一旁观察那些小日本,竟然个个仪表堂堂,相貌不凡,一看就是学者、企业家或者高管级的人。不愿与他们同路,我便急急的进到宫内。
大清门后边是一个颇大的院落,两侧各种了数棵形态优美的松树,松树后面各有一阁楼。一些游人散立于院落四周拍照。我也回过头来借着午后的阳光拍摄大清门后屋檐下张牙舞爪的木龙。只觉得它们与我印象中宫殿建筑里的龙有所不同,因为它们散发出一种恐怖及邪恶的气息。拍完照,向里行,便是崇政殿,应是清朝皇帝与众臣商讨、处理国事之所。殿内有一镏金宝座,其华丽彰显了皇家贵气。不过此殿极小,除了皇帝的宝座之外诸大臣竟无容身之所。有可能是故宫当今的管理者为了方便游人参观而将皇帝宝座移至门边,因门边横亘一铁栅,是不允许游人进入宫殿内的。
离开崇政殿绕道而行,是一豁口,豁口处有高达10米左右的数十级台阶,拾阶而上,便是凤凰楼,据说旧时此楼是奉天城内至高点,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读书之所,盛京八景之一的“凤楼晓日”指的便是此处。穿过凤凰楼,首先看到对面的清宁宫,清宁宫左右各有两大一小三间宫殿。清宁宫是努尔哈赤与皇后的寝宫, 左右两侧四间大些的宫殿分别是几位贵妃的居所,两间小一些的则曰“配殿”,是一些不得宠的妃子共居之所。努尔哈赤据说娶了15位老婆,一位与自己住清宁宫,四位贵妃各住一侧殿,十位不得宠的则五人一组住一小小的配殿,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可谓森严。而其实努尔哈赤的皇后及贵妃多属蒙古人,蒙古人则是13世纪灭我汉人之大宋王朝的元朝人,努尔哈赤则是清廷高祖,两个侵我汉人江山的异族通过联姻获取团结,再凌驾于汉人之上,实在是汉人的耻辱同时也显示出少数民族的无耻野心。再者清廷统治者信奉藏传喇嘛教,与藏民族亦结成友好,满、蒙、藏(如果算上回)则从东、北、西面将我汉人领土全部包围了,汉人凶矣!好在历史走到今天,几个对汉人构成威胁的少数民族皆已被同化,暂时无后顾之忧。
走进一间贵妃住的偏殿,进门便发现门边有两口铁锅,那是冬天用来烧水取暖用的,因东北冬季苦寒,古时无暖气亦无空调,只能烧水依赖水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来暖化空气。对着门的是一张床,床上叠着丝绸被褥。不知是否侍妇女值班休息的地方,因为贵妃的寝室在里屋。隔着门边的铁栅,看见里面是一溜坑头,有坐的地方,有饮茶的地方,屋顶上还垂下一个婴儿的摇篮。贵妃的床在寝室右侧,比外屋的床大,被褥也更多一些,颜色多用黄色、紫色,显出尊贵之气。
努尔哈赤住的清宁宫稍大一些,卧室是锁着的,看不见任何东西。外屋则是一佛堂,是努尔哈赤平常颂经用膳之所。其实想想一国开国之君,拼死拼活打天下,杀人无数,自己也屡败屡战,最后终于得到天下。而自己所居之所,不过如清宁宫这样巴掌大一块地方而已。人之贪心本是不足,而人之所能享受的,又有多少?
清宁宫后是一后院,院内有加工粮食用的磨坊,沿院内小径东行,便绕至鸾驾库。鸾驾库是皇宫中存放皇帝出行用的车马的地方,现已被改为展览厅,展品包括清朝瓷器、珐琅制品以及风格服饰。鸾驾库前是大政殿,此殿筑于土石台上,四周围有石栏,石栏上雕狮画兽,颇显庄严。此殿更给人以北京天坛缩微版的感觉,只是殿内亦有宝座,且雕梁画栋颇有一些艺术风范。此处是皇帝与八旗贝勒议事之所。殿前空地左右分列五座小阁,分别为左右旗王及八旗贝勒办公之所。时间过去300余载,那些王公贝勒早已作古,便也人去屋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清代兵器展览。那些兵器多为仿制之作,偶有几件真的,看起来并不像影视作品中的那般美观。想当年清兵入关,凭的就是这样的兵器杀戮汉人,一股寒气便透过厚厚的玻璃向人袭来。
离开大政殿区域,穿过一道门,便又回到崇政殿前,崇政殿左侧为东宫,是太后寝宫所在。清廷入关后,历代皇帝东巡时,太后也都于东宫内居住,每天早晨,皇帝便率众妃至东宫给太后请安。崇政殿右侧的西宫是皇帝东巡时皇后的居所。与西宫相邻的是仰熙斋与文溯阁。后者是存放《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之所。文溯阁前是戏台,戏台连同后台都颇为宽阔,想数百年前,当有无数名伶于后台更衣然后穿过小门至台上献艺吧?想到此,耳畔仿佛响起阵阵锣鼓丝竹之声。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内唯一的方便之所便在戏台附近,在西侧围墙之下,入宫游览的朋友如若内急,尽管奔戏台而去,准能找到。我便是在此处自我解放后,收拾起相机,出宫去也。
走出宫外,回头看看门口那只有些残缺的石狮,仿佛看到一段残缺的历史正在悄然隐去。别了,沈阳故宫!
4. 一篇游记
“神山圣湖” 八大关
八仙桌子山 巴颜喀拉山
白居寺 包公祠
趵突泉公园 北戴河
北固山 北山
本溪水洞 笔架山
避暑山庄 冰峪风景区
布达拉宫 采石矶
藏北草原 长白山
长岛 长江三峡---瞿塘峡
长江三峡---巫峡 长江三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小三峡 常州天宁寺
巢湖 成吉思汗陵
承德外八庙 大悲院
大孤山 大观园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大明湖
大昭寺 稻城
淀山湖风景区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东丽湖温泉度假区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都江堰 独乐寺
杜甫草堂 峨眉山
凤凰山 福陵(东陵)
古格王朝遗址 故 宫
海宝塔 海螺沟风景区
寒山 贺兰山
虎丘 黄龙寺
黄浦江 黄山
鸡公山 寄畅园
蓟县白塔 剑门蜀道
金石滩 景阳岗
净月潭 镜泊湖
九华山 九乡风景区
九寨沟 句容宝华山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 琅琊山
崂山 乐山大佛
梁山 灵谷寺
灵山 灵岩寺
刘家峡 六和塔
龙池风景区 龙华寺
龙门石窟 龙首山
龙潭山 泸沽湖
路南石林风景区 旅顺口
蒙山 米亚罗风景区
明孝陵 莫干山
漠河 内蒙古草原
南京长江大桥 南通狼山风景区
南温泉 怒江大峡谷
盘山 蓬莱阁
普陀山 栖霞山
齐云山 千佛山
青城山 青岛栈桥
青海湖 秋霞圃
曲阜三孔 人民广场
三门峡 沙坡头旅游区
少林寺 沈阳故宫
十里秦淮 石窟寺佛像
蜀南竹海 四姑娘山
松花湖 松花江
松花江雾凇岛 嵩山
塔尔寺 太平湖
太阳岛 泰山
腾冲火山地热风景区 天 坛
天池 天平山
天柱山 桐城文庙
外滩 望江楼
微山湖 伪皇宫及八大部
卧龙自然保护区 乌苏里江
无锡蠡园 无锡梅园
无锡吟园 无锡鼋头渚
五大连池 武侯祠
西湖 西山
西双版纳 西夏王陵风景区
锡惠公园 逍遥津
兴城海滨 兴凯湖
玄武湖 鸭绿江
雅鲁河桥 罨画池
雁荡山 燕子矶
扬州个园 扬州瘦西湖
杨村“小世界” 野象谷
医巫闾山 颐和园
阴山古刹 迎江寺
玉佛寺 玉龙雪山
豫园 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什伦布寺 札兰屯
昭君墓 昭陵(北陵)
赵州桥 镇江金山
镇江南郊风景区 中国万里长城
中山陵 钟山
周口店遗址 周庄
朱家角镇 珠穆朗玛峰
5. 神武门游记作文400字
今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到沈阳旅游的我们有幸参观了这座工业城市中的“中国第二故宫”。
沈阳的故宫实际上是清朝入关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与北京故宫7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简直是天差地远。但比起北京故宫的殿宇巍峨,富丽堂皇,沈阳故宫则更显玲珑有致,风格独特,结构紧凑,比北京故宫千篇一律的雕梁画栋更具特色。
沈阳故宫最独一无二的宫殿就是大政殿。这个宫殿是一个融和了四种民族元素的建筑。它的屋顶是八角攒尖顶,屋顶和屋檐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头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去和这个大政殿合张影,就相当于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带回家啦!”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随后,我们进入大政殿内部参观。只风宫殿正中央有一个金碧辉煌的高台,高台上设有一个雕刻着龙凤、祥云等图案的精美龙椅,龙椅在阳光的映射下,表面的镀金层闪着金光,异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锐利的眼神如同刀锋一般,他遥望京城,仿佛又在酝酿着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喂,我刚才听了导游讲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声“呼唤”把我从无限沉思中拉回现实世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不由分说地拉着我,带我去听导游讲解。“你们看,”导游指着大殿内环绕着龙椅并支撑着大殿屋顶的几根琉璃柱。“这几根装饰着精细、华美且具有象征性图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满族风格。”随后,她又领着我们来到大殿门前,“大家知道这座宫殿的哪个地方是按汉族的建筑风格来建造的呢?”于是,众人冥思苦想,却得不到答案。导游见状,便揭开谜底:“答案就是大殿门前的两根高大、刻有巨龙的红漆木柱。中国古代有‘以龙为天’的说法,所以在两根擎天柱上分别刻上一条巨龙。大家注意门前汉白玉台阶和栏杆上的花纹,这就是藏传佛教的图案了。”“还有一种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会不会觉得大政殿的结构有点像蒙古包吗?”说罢,我们都恍然大悟。“原来大政殿既有满汉之风,又有藏式花纹,还有蒙古式结构,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没想到古代的人们所掌握的技术已如此高超,并应用(得)如此纯熟,真是难得!”我不禁暗自赞叹。
沈阳故宫,真是沈阳市一颗灿烂的明珠,艺术的瑰宝!
6. 沈阳故宫游记开头
初冬时节偶尔遇到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无处可去,便决定去沈阳故宫看一眼。
从皇寺广场乘248路公交车至大东门下,便看到一座城楼,上书“抚近门”三字。穿过城门,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两侧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仔细打量一下,觉得其间或许也有真正的古建,但太难确定了,我相信大多都是近现代的仿古之作。沿街溯行,过一条马路,远远的便看到了牌坊,看到了红墙碧瓦的方城,那便是传说中的沈阳故宫了。
在故宫正门花50元买张门票,然后进到大清门的门厅,门厅右侧有一个平台,用玻璃罩罩着故宫的400分之1比例缩微图。我刚看了一会,便有一群日本人在一日语导游带领下进来参观。我在一旁观察那些小日本,竟然个个仪表堂堂,相貌不凡,一看就是学者、企业家或者高管级的人。不愿与他们同路,我便急急的进到宫内。
大清门后边是一个颇大的院落,两侧各种了数棵形态优美的松树,松树后面各有一阁楼。一些游人散立于院落四周拍照。我也回过头来借着午后的阳光拍摄大清门后屋檐下张牙舞爪的木龙。只觉得它们与我印象中宫殿建筑里的龙有所不同,因为它们散发出一种恐怖及邪恶的气息。拍完照,向里行,便是崇政殿,应是清朝皇帝与众臣商讨、处理国事之所。殿内有一镏金宝座,其华丽彰显了皇家贵气。不过此殿极小,除了皇帝的宝座之外诸大臣竟无容身之所。有可能是故宫当今的管理者为了方便游人参观而将皇帝宝座移至门边,因门边横亘一铁栅,是不允许游人进入宫殿内的。
离开崇政殿绕道而行,是一豁口,豁口处有高达10米左右的数十级台阶,拾阶而上,便是凤凰楼,据说旧时此楼是奉天城内至高点,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读书之所,盛京八景之一的“凤楼晓日”指的便是此处。穿过凤凰楼,首先看到对面的清宁宫,清宁宫左右各有两大一小三间宫殿。清宁宫是努尔哈赤与皇后的寝宫, 左右两侧四间大些的宫殿分别是几位贵妃的居所,两间小一些的则曰“配殿”,是一些不得宠的妃子共居之所。努尔哈赤据说娶了15位老婆,一位与自己住清宁宫,四位贵妃各住一侧殿,十位不得宠的则五人一组住一小小的配殿,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可谓森严。而其实努尔哈赤的皇后及贵妃多属蒙古人,蒙古人则是13世纪灭我汉人之大宋王朝的元朝人,努尔哈赤则是清廷高祖,两个侵我汉人江山的异族通过联姻获取团结,再凌驾于汉人之上,实在是汉人的耻辱同时也显示出少数民族的无耻野心。再者清廷统治者信奉藏传喇嘛教,与藏民族亦结成友好,满、蒙、藏(如果算上回)则从东、北、西面将我汉人领土全部包围了,汉人凶矣!好在历史走到今天,几个对汉人构成威胁的少数民族皆已被同化,暂时无后顾之忧。
走进一间贵妃住的偏殿,进门便发现门边有两口铁锅,那是冬天用来烧水取暖用的,因东北冬季苦寒,古时无暖气亦无空调,只能烧水依赖水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来暖化空气。对着门的是一张床,床上叠着丝绸被褥。不知是否侍妇女值班休息的地方,因为贵妃的寝室在里屋。隔着门边的铁栅,看见里面是一溜坑头,有坐的地方,有饮茶的地方,屋顶上还垂下一个婴儿的摇篮。贵妃的床在寝室右侧,比外屋的床大,被褥也更多一些,颜色多用黄色、紫色,显出尊贵之气。
努尔哈赤住的清宁宫稍大一些,卧室是锁着的,看不见任何东西。外屋则是一佛堂,是努尔哈赤平常颂经用膳之所。其实想想一国开国之君,拼死拼活打天下,杀人无数,自己也屡败屡战,最后终于得到天下。而自己所居之所,不过如清宁宫这样巴掌大一块地方而已。人之贪心本是不足,而人之所能享受的,又有多少?
清宁宫后是一后院,院内有加工粮食用的磨坊,沿院内小径东行,便绕至鸾驾库。鸾驾库是皇宫中存放皇帝出行用的车马的地方,现已被改为展览厅,展品包括清朝瓷器、珐琅制品以及风格服饰。鸾驾库前是大政殿,此殿筑于土石台上,四周围有石栏,石栏上雕狮画兽,颇显庄严。此殿更给人以北京天坛缩微版的感觉,只是殿内亦有宝座,且雕梁画栋颇有一些艺术风范。此处是皇帝与八旗贝勒议事之所。殿前空地左右分列五座小阁,分别为左右旗王及八旗贝勒办公之所。时间过去300余载,那些王公贝勒早已作古,便也人去屋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清代兵器展览。那些兵器多为仿制之作,偶有几件真的,看起来并不像影视作品中的那般美观。想当年清兵入关,凭的就是这样的兵器杀戮汉人,一股寒气便透过厚厚的玻璃向人袭来。
离开大政殿区域,穿过一道门,便又回到崇政殿前,崇政殿左侧为东宫,是太后寝宫所在。清廷入关后,历代皇帝东巡时,太后也都于东宫内居住,每天早晨,皇帝便率众妃至东宫给太后请安。崇政殿右侧的西宫是皇帝东巡时皇后的居所。与西宫相邻的是仰熙斋与文溯阁。后者是存放《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之所。文溯阁前是戏台,戏台连同后台都颇为宽阔,想数百年前,当有无数名伶于后台更衣然后穿过小门至台上献艺吧?想到此,耳畔仿佛响起阵阵锣鼓丝竹之声。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内唯一的方便之所便在戏台附近,在西侧围墙之下,入宫游览的朋友如若内急,尽管奔戏台而去,准能找到。我便是在此处自我解放后,收拾起相机,出宫去也。
走出宫外,回头看看门口那只有些残缺的石狮,仿佛看到一段残缺的历史正在悄然隐去。别了,沈阳故宫!
我给你整个全的沈阳故宫游记
7. 沈阳旅游景点大全
沈阳故宫,门票60元。沈阳昭陵,门票60元。沈阳福陵、门票50元。大帅府,门票60元。关东影视城,门票68元。棋盘山,门票20元。冰川动物乐园,门票80元。太清宫,门票3元。老沈阳博物馆,门票5元。中国工业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皇姑屯事件博物馆、中华寺、华圣寺、二台子帝庙、马耳山、中央公园、白塔公园、辽宁省古生物博物馆、棋盘山海洋世界、锡伯家庙太平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陈列馆、刘少奇故旧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博物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北市场、回龙寺、舍利塔滩地公园、无垢净光舍利塔、南湖公园、龙王庙公园、鲁迅公园、万泉公园、博雅公园、远大湿地公园、劳动公园、建设公园、百鸟公园、碧塘公园、怪坡、虎园、陨石山风景区、东西南北塔、中心庙、沈阳小西湖、七星湿地公园、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浑河晚渡公园、罗士圈生态公园、兴华公园、仙女湖公园、丁香湖、沈阳森林公园,门票40元,沈阳世博园,门票35元,沈阳棋盘山华夏饮食博物馆、棋盘山华夏民俗村、报恩寺、大佛寺、般若寺、慈恩寺、大法寺(八王寺)、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旧址陈云旧居旧址陈列馆、小南天主教、东关教堂、奥体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全运村、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圣火广场、中国印广场、中山广场、中山公园、白清寨滑雪场、棋盘山滑雪场、东北亚滑雪场、卧龙湖风景区、新民三农博览园、沈飞航空博览园、中国兵器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工人收藏馆、辽宁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博物馆、东北大学张学良业绩馆、紫烟薰衣草庄园、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苏军烈士陵园、东陵烈士陵园、马刚烈士墓、辽宾塔、猪踪朝阳寺、奉达公园、将军公园、长青公园、新乐遗址博物馆、赵一荻故居、沈阳金融博物馆、重型文化广场、天坛园、花果山神秘谷、棋盘山向阳寺、沈河体育公园、沈阳足球主题公园、莫子山公园、大东广场、蓬瀛宫、南塔公园、沈阳碑林博物馆、清真南寺、清真东寺、石佛寺、二龙山风景区、二龙山烈士陵园、苏家屯烈士陵园、沈阳水洞、二龙山法华寺、鸟岛、长白岛森林公园、铁西森林公园、科普公园、沈阳科学宫、老龙口酒博物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陈列馆、郑家袜子青铜短剑幕遗址博物馆、辽宁省广播电影电视博物馆、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冲击2002韩日世界杯成功纪念碑、火神庙、苏家屯劳动公园、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詹氏教育史料博物馆、王氏博物馆、中国成语印博物馆、中国会计博物馆、辽宁省农业博物馆、辽宁省工业展览馆、角楼遗址、瓮城遗址、九门遗址、汗王宫遗址、辽宁大学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博物、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博物馆、辽宁大学自燃博物馆、方特欢乐世界、东北义勇军广场、方家栏公园、黄海公园、南运河带状公园、砂山公园、绿廊一号。
8. 沈阳故宫仰颐斋
世界灵异事件之一,漫步的孩子。晚上12点13分,楼房角落可以看见一个原地踏步走的孩子,看不见他的脸,如果没将这消息传5个帖子,将家破人亡,被那个死于非命的孩子夺取心脏
9. 沈阳游记作文600字!!!!!!!!!!!!!!!
走进这里如同走进一个温馨的摇篮;拥抱它如同拥抱母亲,啊!这就是我的家乡“沈阳”,那有过幸福,也有过辛酸 。它以甘甜的乳汁哺育我茁壮成长,我对沈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沈阳。我爱沈阳的一年四季,因为不论什么时候它都给我美的享受,不论什么时候它都用独特的性格陶冶着我的情操。沈阳的春天是温柔的,沈阳的夏天是豪放的,沈阳的秋天是丰硕的,沈阳的冬天是纯洁的。正可为“翠绿的春,火红的夏,金黄的秋,洁白的冬。”
你们还不知道吧,辽宁省的省会就是沈阳。
沈阳是东北最大的一座城市,而且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辽宁是东北三省中水热条件好,垦殖积度较高的一省。作物有玉米、水稻、高粱、谷子、大豆、棉花、花生、烟叶等。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辽东半岛还是我国重点开发区之一呢?
我省的名胜有沈阳的前清宫、北陵、东陵和故宫,还有千山、医巫闾山等一些名山。
我省名胜北陵就是清太宋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北陵是关外清代三陵,(福陵、永陵)中规模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解放后,经大力修缮增建了许多楼台亭阁,拓造了人工湖,辟为公园。
还有沈阳故宫在沈阳旧城中心为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皇宫,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还收藏明清两代艺术真品和工艺美术品的宝库和陈列馆,故宫的每一片瓦都刻有象征吉祥之物。走进大清门,通过石阶便是月台,月台正中间就是富丽堂皇,带有古代性的崇政殿。殿顶有五彩琉璃云龙与各种吉祥物,生动逼真,装饰的非常巧妙。大殿的前后门的正中还刻有二龙戏珠,殿正中有屏风还刻有雕龙、画凤,图案格外精美别致,出了崇政殿,就来到大政殿,大政殿位于故宫东路,正北居中,大政殿为八角重木攒尖式殿宇,正门前有蟠龙柱,殿内有降龙藻井。大正殿内部陈设基本是乾隆时期的面貌,离开这里还可以观赏凤凰楼、清宁宫等别的亭台楼阁,更是别有情趣。
看,这就是我的家乡“沈阳”,听了我的一番介绍,你一定喜欢上了我的家乡吧!希望你有时间来旅游一番。
10. 关于北京写一篇游记初二作文不少于600字
今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到沈阳旅游的我们有幸参观了这座工业城市中的“中国第二故宫”。
沈阳的故宫实际上是清朝入关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与北京故宫7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简直是天差地远。但比起北京故宫的殿宇巍峨,富丽堂皇,沈阳故宫则更显玲珑有致,风格独特,结构紧凑,比北京故宫千篇一律的雕梁画栋更具特色。
沈阳故宫最独一无二的宫殿就是大政殿。这个宫殿是一个融和了四种民族元素的建筑。它的屋顶是八角攒尖顶,屋顶和屋檐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头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去和这个大政殿合张影,就相当于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带回家啦!”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随后,我们进入大政殿内部参观。只风宫殿正中央有一个金碧辉煌的高台,高台上设有一个雕刻着龙凤、祥云等图案的精美龙椅,龙椅在阳光的映射下,表面的镀金层闪着金光,异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锐利的眼神如同刀锋一般,他遥望京城,仿佛又在酝酿着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喂,我刚才听了导游讲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声“呼唤”把我从无限沉思中拉回现实世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不由分说地拉着我,带我去听导游讲解。“你们看,”导游指着大殿内环绕着龙椅并支撑着大殿屋顶的几根琉璃柱。“这几根装饰着精细、华美且具有象征性图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满族风格。”随后,她又领着我们来到大殿门前,“大家知道这座宫殿的哪个地方是按汉族的建筑风格来建造的呢?”于是,众人冥思苦想,却得不到答案。导游见状,便揭开谜底:“答案就是大殿门前的两根高大、刻有巨龙的红漆木柱。中国古代有‘以龙为天’的说法,所以在两根擎天柱上分别刻上一条巨龙。大家注意门前汉白玉台阶和栏杆上的花纹,这就是藏传佛教的图案了。”“还有一种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会不会觉得大政殿的结构有点像蒙古包吗?”说罢,我们都恍然大悟。“原来大政殿既有满汉之风,又有藏式花纹,还有蒙古式结构,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没想到古代的人们所掌握的技术已如此高超,并应用(得)如此纯熟,真是难得!”我不禁暗自赞叹。
沈阳故宫,真是沈阳市一颗灿烂的明珠,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