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遗址
❶ 苏维埃政府的历史遗迹包括哪些地方
井冈山革命遗址、大南山革命遗址、延安革命遗址、茶陵革命遗址、浮山革命遗址等。
1、井冈山革命遗址
井冈山个旧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井冈山市境内,位于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的罗霄山山脉的中部。群山环绕,中部多盆地环绕,平均海拔1000米。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军队进入井冈山,在那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以宜平为中心,包括宁康、永新、酃县275公里,以及吉安、安福、司、酃县的部分地区。井冈山革命遗址主要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的扎坪、茅坪、吴泾、吴无口。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宣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批准井冈山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17年12月2日,井冈山革命遗址被列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7年12月2日,它被列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大南山革命遗址
丹南山革命遗址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特别是红场镇,被指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场是二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
大南山革命遗址的红场、红宫和革命口号石刻被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的革命文物单位。
红场镇原名“石船”,1961年为纪念革命遗址“红场”而改名为红场。红场是二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民国17年(1928年),红场就一直是东江革命根据地。
红宫原为红场镇林召村李宗祠,是朝阳县红军47团和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地方,也是彭阳军事学院第四分院的所在地。
大南山石刻革命口号分布在大南山的腹地。研究大南山土地革命史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3、延安革命遗址
延安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也是陕甘宁边区首府。它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后方,是革命的圣地。
严老网站的一个革命包括Fenghuangshan中央委员会的旧网站,老网站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Yangjialing,秘书处的旧网站党中央对枣园,老网站Wangjiaping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旧网站一般八路军总部,和老边区政府的网站。
此外,网站的陕西、甘肃和宁夏边境地区委员会,燕的宝塔,Qiaoxigou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的网站(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南泥湾,Qingliangshan新闻出版部门,中共中央党校,西北党中央、陕西、甘肃和宁夏边境地区银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等。,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宣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Yan'anRevolutionoldsite被列入“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4、茶陵革命遗址
茶陵是中国工农兵政府的第一个诞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牺牲,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宝贵的遗产。据统计,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茶陵共有革命旧址近100处,重要遗址7处。
5、浮山革命遗址
位于桐城东乡,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上海、安庆的部分共产党人,转移到浮山,继续从事地下斗争,因而当时的浮山成为安徽省的一个革命活动中心。
周恩来总理曾说:“浮山地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前哨,浮山中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它是该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
❷ 善意的谎言作文仿写小古文
井冈山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茨坪: 是井冈山市政府所在地,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丽的公园式山城,高楼林立,古木参天,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齐全,旅游车可通往各大景点.茨坪中央是挹翠湖公园,绿荫如盖、湖面如镜、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南端的南山公园,火炬台气势磅礴,北端为雕塑园,有全国著名的雕塑家用青铜、汉白玉、花岗石等雕塑成比真人略大的17位最早在井冈山从事革命活动的人物,其中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袁文才、王佐、贺子珍、陈正人等当年的形象,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依山临水,耸立于捐翠湖旁,与茨坪革命旧址群隔湖相望.该馆始建于1959年,馆名由朱德元帅亲笔手书,建筑古朴庄严,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馆舍建筑面积达3065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原物860多件.这些文物、图片再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茨坪是井冈山革命遗址最为集中的地方,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茨坪就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整个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单位的所在地.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都先后迁来这里.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著作.这里的革命遗址都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井冈山区不仅地势险峻,崖路崎岖,而且溪流密布.这些溪流有的急湍而下,有的依山萦绕,有的却飞流成瀑,给壮丽的井冈山增添了无限风光.井冈山林竹茂密,花木繁多,这里不仅有千山树,万山水,走路不见天的片片山林,漫山遍野还有郁郁苍苍的井冈翠竹和杜鹃,为多姿的井冈更添风采.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肩负着拯救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在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性,经常对广大军民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并从理论上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从世界观的高度揭露了“左”倾盲动主义和“右”倾悲观主义的认识根源.他引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定地认为中国革命是全国布满了干柴,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很快就会燃起燎原烈火.井冈山军民正是凭着这种对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理想和信念,“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反动势力作斗争,引导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鱼水相依的关系.《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中明确宣称,“红军宗旨,民权革命”,“革命成功,尽在民众”.毛泽东在论述小块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时,把“有很好的群众”作为第一位的因素.毛泽东十分注意军队的群众纪律问题,先后制定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要求指战员自觉遵守,切实维护群众利益.1927年12月底,毛泽东在宁冈砻市为部队制定了著名的“三大任务”.“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和“三大任务”的制定,不仅明确了军队建设的方向与宗旨,而且明确了工农红军所担负的任务,密切了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广泛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从根本上代表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牺牲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革命的热情.他们义无反顾地参加斗争,倾其所有支援红军,支援革命战争,形成了一道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