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玄奘西游记

玄奘西游记

发布时间: 2020-11-24 10:15:24

❶ 你认为玄奘是一个怎样的人玄奘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有区别吗

现实中的玄奘是一个脚踏实地,具有佛教智慧,精通梵语,对我国佛教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僧人。
是有非常区别的。在《西游记》中,唐僧不是主角,悟空才是,在这部小说中,唐僧被塑造成一个不辨是非、妖魔不识、窝囊愚蠢的凡人,确实不叫人喜欢,艺术是艺术,与现实不同

❷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

奇缘,主要就是玄奘跟戒贤大法师的一段因缘。你应该知道戒贤法师吧!?

玄奘29岁准备西行取经,历经三年来到纳兰陀寺见到戒贤法师。戒贤法师见到玄奘痛哭流涕(不是一般的哭,大哭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这时戒贤为了增加这段因缘的公信性就请他的侄儿讲述了三年前的故事。

三年前也就是玄奘准备西行的时候,远在西天的戒贤得了一种病浑身疼痛难忍(也就是现在的“痛风”)。戒贤法师实在忍受不了的痛苦准备自行了断的时候作了个梦。梦中出现了三个菩萨(一个通身碧绿,一个通身金黄,一个通身洁白)他们分别是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文殊菩萨。菩萨告诉他前世是一个国王,因为昏庸无道所以用今生的痛苦来偿还。由于戒贤所精通的于伽诗地论属于大乘佛教要普渡众生,众人成佛我再成佛的宗旨,所以不能自行了断。一定要把于伽诗地论传授给一个从东土大唐来的和尚。故事就这样了,皆大欢喜。

玄奘就留在纳兰陀开始学习了,享受了至高的待遇。
住:宿舍单人间,在戒贤法师的楼上。
吃:享受特供。我就记住个“大人米”其他的忘了。
行:象宇,即乘坐大象。(钱文忠老师说相当于现在的劳斯莱斯,幻影2000)

随后玄奘开始周游印度各国。

我就说到这里吧,如果我有表述不清楚的地方,要是有什么不懂的,请及时联系沟通,愿意探讨交流。

❸ 关于钱文忠讲玄奘西游记

应该是瑜伽
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是一样的读音,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瑜伽姿势是一个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方法,提高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天人合一,他们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理性的大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与创造。

❹ 玄奘西游记的介绍

玄奘西游记,朱偰历史著作。该书以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手法,根据历史事实,详细描写了玄奘一路所经千山万水,并历经艰险和克服困难的情况,更参考玄奘所经各国的地理和风土人情,对中世纪时代西域和印度各国作了忠实的描写。该著作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

❺ 玄奘西游记读后感

我最喜欢的书要数《西游记》了。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著作,是根据唐代的玄奘到遥远的古印度天竺去讲述佛教的事而改编的。里面又加上了机智灵巧,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懒惰贪吃、忠心耿耿的猪八戒;任劳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们共同保护他们的师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经,在我国佛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他们取得真经靠的什么?靠的是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达遥远的古印度。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无数,他们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才能战胜一切,越过陡峭的大山,跨过宽广的大河。

只因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别什么是妖怪,什么是普通的凡人,孙悟空与唐僧彼此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和误解。

比如说,《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长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想借助孙悟空不在这一机会对唐僧痛下杀手,因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为怀,所以这个办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孙悟空去为唐僧化缘了,白骨精发现这是天赐良机,便变作一个年满十八岁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语哄骗了唐僧和剩下的两个徒弟。刚要下手,孙悟空就回来了,他用火眼金睛认出来是白骨精举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尸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孙悟空赶走,在两位徒弟的劝说下,孙悟空便留了下来。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误会了孙悟空。接下来,白骨精接二连三的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到了第三次变化,孙悟空忍无可忍。举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为孙悟空接二连三的行凶,把孙悟空赶走了。这次唐僧真的误会了孙悟空,本来孙悟空的目的是保护唐僧,没想到却错以为行凶杀人。

只因为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而唐僧却没有,所以彼此间产生了很多矛盾,很多误会。

《西游记》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宽容别人的精神

❻ 玄奘西游记

有,真的,只不过不像电视上那么玄乎

❼ 玄奘西游记 钱文忠集怎么样

很早就喜欢看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节目,比如说三国、讲汉武、论明清、话东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还专门从网上下载了全套的MP3,方便闲暇温习聆听,有些的确显示了不错的学术功底和讲座水平。近几天读《玄奘西游记》,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他的老师是季羡林,所以治唐史精深博大的陈寅恪先生也就是他的老师的老师。学术渊源,一脉相承,关系格调,捎带一提。为什么单单对于这个系列,不满足于听,要买本书看看哪?原因有三:一是人物。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不只是源于西去取经的壮举,历史上不少僧人都曾经去过,印度佛教圣地还专门建有“汉寺”,可见人多,但是可惜多半都没有留下姓名,影响力也都没有玄奘大。而且,《大唐西域记》与《西游记》的根本区别到底有哪些、在哪里,非常有兴趣听听。二是地理。现在最为风行的休闲方式,那当然是做一名驴友,东奔西走,游游荡荡,乐得逍遥自在,玄奘也算是历史上早期的身体力行者。唐诗中“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古代路途艰险,常人以为畏途,玄奘意志坚定,一意孤行,救民于水火,我等俗辈,不服气是不行。而且西域国家不像中国,没有记录历史的传统,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在他简约概括的笔下,留下了世界上独一份的宝贵资料。三是语言。古代印度盛行“因明学”,也就是现在说的逻辑学,讲究技巧和方法,《大唐西域记》保留了很多玄奘和当地高僧辩论的场景,这也是这个系列讲座的重点。很多涉及到梵语,不看看书,有些听不明白到底说的什么,我很有兴趣,但没有时间天天守在电视机前面。

❽ 历史上真有唐僧吗从西天取经是什么意思

有,唐代高僧玄奘,远涉千里从古印度的那烂陀寺取回了以《瑜伽师地论》为代表的大回乘佛经的原答本,并且在回到长安后组织译场翻译经文,还口授了《大唐西域记》,相关文献可以参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或者听听钱文忠在百家讲坛中讲的《玄奘西游记》

❾ 谁知道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玄奘: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玄奘的家族位于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上有三个哥哥。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了。

少时因为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在那里待了五年,当时还是隋朝时期。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后者。他十一岁(620)就熟习《法华》、《维摩》。十三岁时(622)洛阳度僧,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盘》,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佩。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聚。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玄奘再到长安,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盘》,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受到称赞,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但是玄奘觉得多年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很想得着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会通一切(这一见解大概是受了当时来华的波颇蜜多罗的启发而生),于是决心往印度求法。

618年隋朝灭亡,玄奘和他的兄长逃至长安(当时已经是唐朝首都),之后再往南至四川成都。在这里他们兄弟二人花了约二到三年的时间继续深研佛经。

622年玄奘29岁那年剃度出家。之后他离开他的兄长然后回到长安学习外国语文和佛学。
玄奘自出家以还,便曾经计划往天竺学习佛法,但多次都未成事。公元627年,唐玄奘终于由长安出发只身前往天竺,沿著西域过帕米尔高原前往,历经艰难险阻后到达天竺。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过许多有名的僧人,他停留过的寺宇包括当时有名的佛教学习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主持,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佛经。及后玄奘更加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在一次佛学讲座中名扬全天竺,被当地僧人尊称为“大乘天”。

玄奘的一座雕刻, 在西安大雁塔643年,他启程回国,并将当地的约657部佛经带回中土。646年回到长安,受到了唐太宗的热情接待。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慈恩寺塔 (故称),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1962年寺内建立了玄奘纪念馆。故大雁塔成为了玄奘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纪念建筑物。 回到中土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长安设立了国立翻译院,参与的学生与人员来自亚洲东部各地。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这一部份。这些佛经之后再传往韩国和日本。

玄奘因著自己的见解以及翻译与注解经文的努力而创始了法相宗。虽然这一宗派没有持续很久,但是他的许多学说却深深的影响了其他较为成功的宗派。

由玄奘法师口述而成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因为印度历史纪录的缺乏,这本珍贵的游记也是研究印度历史不可缺少的文献。

❿ 玄奘西游记的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手法,根据历史事实,详细描写了玄奘一路所经千山万水,并历经艰险和克服困难的情况,更参考玄奘所经各国的地理和风土人情,对中世纪时代西域和印度各国作了忠实的描写。本书讲述了玄奘不平凡的一生,并对以下四个情节作了突出的描写:一、西出玉门关,渡过五烽,经过莫贺延碛,逾葱岭,出铁门,渡大雪山入北印度的一段艰险的途程;二、巡礼佛迹,从渡恒河,游给孤独园,至访问迦毗罗卫国,到鹿野苑,礼菩提树,登灵鹫山;三、从玄奘抵达那烂陀寺、戒日王与鸠摩罗王的争聘到曲女城大施会;四、归国后对译经事业和培养青年人才两方面的卓越贡献及其忠于事业的精神。 本书讲述的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唐代著名学者、翻译家玄奘,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渡过流沙,越过葱岭,跋涉千山万水,去到印度。历经十七寒暑,走遍印度各国,为交流学术、增进学养及留学归来后首徒讲学、主持译述等相关事迹。本书从一个学者的口中,从人物传记的角度详细讲述了这个出使西域的大唐僧人的真实生活及其旅程的原貌,以玄奘西行旅途为主线,通过各种故事串讲,介绍唐代中外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同时,作者鉴于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广泛影响,作了文学和史学的对应观照,借此增进读者的相关知识。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