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北城子遗址

北城子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4 10:37:35

1. 今年有哪国内有哪些考古大发现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按年代早晚排列: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
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2. 北城子历史

北城子遗址是战国一一汉时期的古遗址 , 位于唐县北店头乡北城子村 , 地处太行山东麓唐县西北十三里的丘陵地带 , 海拔 188 米。北面、南面是山岗 , 东面是山沟 , 西面为平地 , 有一小河 发源于南部 , 名日倒流河 , 往西注入唐河。

北城子原是一座方城 , 南北长 1,200 米 , 东西长 1,000 米 , 总面积为 120 万平方米 , 遗址的东北角唯一尚有一段残墙长约 480 米 , 宽 8.5 米 , 高 7 米。夯土层分明 , 每层 8-10 厘米 , 并在城墙穷土层中发现了灰陶片 , 它为研究战国一一汉时期的城池 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在对遗址普查中 , 还发现了残豆盘 , 带绳纹的灰陶器物残片等 。

通过多次普查 , 据该村老乡们提供的线索 , 相传此城叫慕容 城 , 燕主慕容垂始建于此 , 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记载 :“中山城在郡西一百三十里 , 属唐县古鲜虞地 , 东晋太元十年 (385 年 ) 慕容垂迁都中山 , 此城盖慕容垂所筑 , 唐太宗征辽至此安饮 , 歌曰 : ‘对敌六奇举 , 临戎八阵张 ’, 即此城也。 ” 据清光绪三年重修的 《唐县志》记载 :" 唐县城北十三里的山岭上有城名‘中山城 ’, 相传是帝尧唐侯国遗址 , 十六国后燕主慕容垂始建都于此。 “相传由于南北城子位于中山城的南、北两侧 , 因得此名 , 并沿用至今。总之 , 此城应属汉中山城城址 , 该遗址的发现和保存 , 对研究我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 为唐县的历史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

3. 预计平谷北城子农村什么时候规划

加351943501 我发份平谷2020年以前的规划给你 记得给分啊
注明要规划

4. 中国建国以来都发掘过哪些古代陵墓

大葆苔(西)汉墓;老山汉墓;唐乾陵地宫;明十三陵定陵地宫;清东陵裕陵,定东陵

5. 隆化辽金遗址所在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到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已经发展为细石器文化,人们开始从事农牧业生产。商代,属孤竹国北境。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伐纣后,是我国北方的东胡、山戎民族生存活动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的右北平郡,西部属渔阳郡,秦统一后属渔阳郡。秦末,这里被匈奴吞并,为冒顿单于国。经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主要有:

黑水古城旧址:在隆化镇黑水村,有南城子,北城子古城遗址,其年代不详;在菠菜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选址一处,初步推断为4000年前古人类遗存。

朝梁沟古城遗址:在隆化镇朝梁沟村西山坡,有古城遗址一处,为商周时期遗址。

下山咀古城遗址:在隆化镇山咀村龙头砬子山南坡,有古城遗址一处,为商周时期遗址。

北山遗址:在蓝旗镇少府村北山有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一处。

6. 北齐邺城在什么地方

邺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此建都,魏时曹操也曾以此为北方政治中心。邺本有二城。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位于漳水之北,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铜雀、金凤三台。近代漳水南移,故址大都已在漳水之北,即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迤东一带(距县城约18公里}。南城兴建於东魏初年,在今漳水之南,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较北城大,在今河南安阳县境内。

“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邺,业之居住地之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于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六朝古都邺城将重浮地面 千年前为战火所毁
香港《大公报》报道,该报记者近日从河北临漳县文物保管所获悉,名列内地“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邺城遗址展示工程已全面启动,国家将投入二点三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发掘和展示邺城遗址。在整个工程规划完成后,这座现时被埋没农田底下的古代都城将重新浮现地面,在人们面前展现其原貌。

邺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先后成为曹魏、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六个朝代的都城,是当时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建安文学就诞生在这里。邺城于北周末年毁于战火,遗址现大部分被漳河淹没,地表上仅存一些残缺不全的城垣遗址及高出地面的金凤残台和铜雀台的东南角。

目前,邺城遗址大部分被埋于村庄和农田下,是内地唯一未被现代大城市压住的都城遗址。遗址展示工程规划共分三期十五年进行,近期遗址内道路系统基本成型,中期遗址城市格局逐渐清晰,远期规划完成后,邺城遗址的都城风貌将完整地展示出来。工程开始后,遗址上的十五个村庄,二万三千多人将陆续被迁走。

据邺城文物保管所所长王福生介绍,邺城遗址将获得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地面遗存以现场原状展示,地下遗址发掘后回填按原状在地面上模拟展示,并建成博物馆、数据馆,进行相关文物数据的陈列展示,将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都城研究基地。

邺城是中国第一个依据城市规划有步骤建设的都城,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上承秦汉,后启隋唐,后代都城的规划都以此为例。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深远影响。日本的中国都城调查团曾多次前往邺城进行调研,他们推断,日本最早的都城难波宫的建筑并非受了洛阳古都的影响,而是受了邺城古都的影响。

消失在地下的"六朝古都"

古“邺城”的历史背影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过无数具有坐标意义的古城,而位于邯郸临漳县境内的古邺城遗址便具有这种意义。

邺城始建于公元前685年,毁于公元580年,先后6次成为国都,曾经有着无边的繁华与热闹,遗憾的是这座“六朝古都”未能幸存至今。

远远望去,这曾经记载过人类文明进程的邺城遗址,现如今大部分已深埋于漫漫黄土之中。而闻名古今的金虎台和铜雀台的遗迹夯土层依然屹立着,似乎还在诉说着历史云烟。回望历史,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似乎又鲜活地呈现在眼前———西门豹治漳河于此,铜雀台的风流传说于此,曹操雄霸天下的故事发生于此……

战国初期魏文侯时,漳河边的邺城百姓怕河水淹没家园,在河伯要娶亲的谎言欺骗下,每年都被迫出钱,将被选定的女子投入漳河。后来,西门豹戳穿河伯娶亲的鬼把戏,凿渠十二条,引漳河之水灌溉民田,百姓安居乐业。

闻名的“铜雀台”也在邺城遗址。其实,关于铜雀台的意义,人们似乎对其建筑与功用并不太感兴趣,倒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才是人们最难忘却的记忆。文人墨客们似乎从来不愿意错过英雄美人的故事演绎,于是铜雀台上杜撰大乔小乔春深被锁的描写更吸引听故事的人。于是,三国时周郎的命运变得多情而无奈,而曹操的形象却从未博得听众的称赞,是指责与批判伴随着枭雄的名声走到现在。

据史书记载,建安15年,曹操为巩固统治地位,大兴土木营建邺都,兴建了铜雀台。后相继建造了金虎台(后赵时因避建武帝石虎讳改名为“金凤台”)和冰井台,史称“铜雀三台”。“三台”建在邺城西城墙北,金凤台在南、冰井台在北、铜雀台居中,由南到北一字排开。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金凤台和冰井台分别高八丈。金凤台上有屋190间。冰井台上有屋140间,内有三座冰室,每室内有井数眼,深15丈。传说中“三台”曾建桥,无水为何建桥呢?有一说认为这是军事需要。据说,“三台”相距六十步,上建有两座浮桥相连,假如一台被攻占,浮桥可被废除,而使其他两台独立。然而,这么长的两座浮桥是如何悬空而架的,至今还是个历史之谜。但是却因此产生了一种说法,认为由这两座浮桥谐音而演绎出“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和故事流传民间。

铜雀台无疑是一座军事要地,但是它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仿佛是一处享乐之所。那时,一代枭雄曹孟德常常在此与文人骚客宴饮赋诗、与姬妾宫女歌舞欢宴。

传说中,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就诞生于此,当年曹操重金赎回被南匈奴掠走的著名女诗人,这位才女不负众望,在铜雀台上即兴演奏出这首至今流传的名曲。还有,陈思王曹植“援笔立就”的那篇登台赋,文字旷远清丽。

邺城西依太行,北临漳河,为兵家必争之地,邺城也因战争,在营建与破坏中轮回。邺城遗址由北、南两座相连的城组成,称邺北城和邺南城,今漳河横贯其间。

建安九年,曹操平袁绍,营建邺城,后定为王都。魏文帝曹丕称帝后移都洛阳,仍以邺城为五都之一,此即邺北城。其后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均建都于此。北朝后期东魏天平元年由洛阳迁都邺城,天平二年起用4年时间兴建邺南城,是为东魏北齐的都城。邺北城仍继续使用。在北齐高氏都邺27年后,大象二年被北周所灭,城市被焚。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一代名都成为废墟,多少文人墨客至此触景生情,感伤万千。

7. 北城镇的历史文化

北城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北城属步傍部治下,称普扎笼城,元宪宗六年(公元1256年)蒙古立罗伽部万户府于河阳(今澄江)辖普舍(今北城)等五个千户所。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设新兴州,州辖普舍(今北城)、研和二县。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九月撤销普舍县,并入新兴州。清康熙三十五年为普舍乡。民国29年(1940年)为普舍镇,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更名为北前区、北城公社、北城区,1986年撤区建镇。
北城镇地处滇中咽喉要道,商贾云集,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自古便有“滇中商业码头”、“商业重镇”之称,人文汇萃,文物古迹重多,著名历史人物有:陈表,(公元1490-1573年)字献忠,号草池,玉溪北城人,公元1516年中举,时年27岁,明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及第,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有“铁面御史”的美誉。管灏,字若梁,号希洛,北城镇桃源人,清康熙甲戌(1694年)科进士,官至吏科掌印给事中、翰林院检讨,热心公益事业,兴修水利,造福家乡子孙后代。谢汝翼(1879-1914年),北城镇谢井村人,清末留学日本,先入东京振武学校,后入陆军土官学校,毕业后回滇任滇军炮兵第十九标教官,后任第三营管带。云南“重九起义”领导者之一,辛亥革命元勋,曾任护国军团长,云南讲武学校校长、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护理云南都督。
马联元(1832-1903年),回族,北城镇大营村人,通晓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曾朝觐麦加、遍游西亚,用汉文和阿文著有《四篇要道》、《性理本经》等书十部,耗银1500余两,木刻《古兰经》,木刻印板今尤存昆明伊斯兰教协会。
熊介臣,(1911-1980年)北城镇人,著名花灯生角演员,抗日战争期间组织云南农民救亡灯剧团,曾主演《张小二从军》、《茶山杀敌》、《新投军别窑》等剧。积极宣传抗日,新中国成立后任昆明市花灯工作联合会宣传教育主任、昆明市花灯团团长。 位于龙马山南坡下,井中所涌涩水系自然泉水之佳品,含80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20多种微量元素,清凉、味略涩,饮后气爽神清,食欲大增。涩水井历史悠久,早在明未清初就是远近闻名的胜地。清代《新兴州志》将涩水井列入《古迹》篇中,称它为“酸水井”。每年春天,四方村民、玉溪市民,乃至昆明人成群结对,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涩水井畅饮。
焕文塔
北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花灯、曲艺表演植根于群众,代代相传。1982年,各村(乡)相继成立了花灯组,1983年1月由何万德、曾庆元,沈福宽创作的花灯剧《白鸭风波》、《争妈》、《换粮记》获玉溪县优秀剧目奖;1987年北城电影院受到国家文化部、广电部等六部委的表彰。1987-1991年先后在西寺、梅园、刺桐关发现西汉初期的铜斧、铜锄、铜钱,东汉石棺墓,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1996年北城文化中心被省文化厅定为一级文化站,玉溪地区文化先进单位,2003年4月成立了北城镇花灯协会,共有24个民间花灯业余队活跃在各村(居)委会。2004年北城镇征集出版了《北城民间故选集》、《中国玉溪高古楼》文集,到2006年止,境内有文化中心一个,电影院1个,镇图书室1个,村级标准文化室四个,藏书14200册,文化旅游境点有:高古楼、焕文塔,百岁坊、初公坊、李家大院、涩水井、太平寺、借银寺、红旗水库公园等,传统文化饮食有:青堆土榨酸浆米线、北城凉粉、水晶蜜饯、卤鸭、灌肚、火烧饼、孔家包子,刺桐关麻辣鸡等。 莲池村委会中莲池村沙沟埂有200-300年,高30米,胸径1-1.5米的古清香树六棵,夏井村委会一组万年青树2棵,高35米,胸径1.7米左右,树龄300年以上。后所8组万年青树25米,胸胫1.8米左右,树龄500年以上。梅园上庄子村万年青,树高28米,胸胫1.5米,树龄350年。

8. 古中山国遗址在哪儿

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保定市唐县、阜平、曲阳、顺平一带的山区,早期都城在顾(今定州)。主要遗址有唐县北城子、西城子、固城、洪城 、军城,曲阳党城,顺平子城、中下邑遗址。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