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楼遗址
❶ 大水法的遗址保护
针对游人攀爬大水法遗址的现象,圆明园管理处从2008年十一期间拉起警戒线,制止游客们攀爬,同时每天还将安排专人巡逻。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遗址已被黄白相间的警戒线围了起来,在周边设有“爱护文物,人人有责,请勿攀爬,乱刻乱画”的提示牌。前来参观的游客都很自觉地在警戒线外拍照留念。
圆明园管理处信息中心主任杨来运表示,大水法所在的西洋楼景区是圆明园的象征,但一直以来总是遭游客攀爬,还有游客在上面乱刻乱画,给遗址造成破坏;同时,加上年代久远,遗址的部分建筑基础已不太稳固,存在危险。“为制止游人攀爬,管理处在今年(2008年)十一期间便开始采取拉警戒线的方法,这一举措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他还说,圆明园管理处已向国家文物总局提交了西洋楼景区的保护规划。在规划中,拟在“大水法”景区中间修一条观景通道,“这条通道将依循历史原貌,将以前皇帝进出大水法走的路尽量复原,让游人们也能体验皇帝走过的路。”杨来运称,同时还会设立适合拍照留念的观景台,以方便游客近距离观看遗址。除此之外,保护规划还拟对西洋楼景区内的建筑进行加固,整个保护工程将在一年之内完毕。在保护工程完毕之前,“大水法”景区都将被警戒线圈起来。
2009年1月,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警戒线拆除,随之有工人进入,在大水法景点的周边区域安装上铁质的防护栅栏。这些铁栅栏1米多高。此外,还将安装铁栅栏的区域有海晏堂西部的景点贝壳石雕和喷泉池。
圆明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此次安装铁质栅栏,主要是考虑到长期用警戒线可能不太合适,所以用铁质栅栏取而代之。据介绍,大水法后面的远瀛观台基已经出现塌陷情况,需要抢修。一旦维修方案批准之后,管理处将拆除铁栅栏,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该区域进行加固修整。同时在该区域设立一条专供游客行走的线路,引导游客在固定区域活动。
圆明园罹劫并经百年风雨,大水法附近多以石材为主,残存的巨型雕柱、石龛和石屏风,仍十分醒目、壮观,成为游客必到之处。在圆明园遗址的对外宣传中,也多采用大水法的遗址作为标志性景观。
2008年9月,圆明园公布了官方标识。“圆明园”三个字为篆体,并被演化成圆明园的标志性遗址“大水法”。采用“圆明园”三个字的篆体,并将其演化成圆明园的标志性遗址“大水法”。
❷ 圆明园怎么走到西洋楼遗址
在公园最北端,东西方向一溜,铁栏围着,单收票。
❸ 圆明园遗址的问题
是!
❹ 西洋楼遗址名字的来历
清帝为来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自在长春园北界引进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颇具殊趣。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西方传教土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我国不少传统手法。
❺ 圆明园遗址门票多少钱
北京圆明园门票:10元 半价:5 元 大、中、小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 60 岁以上— 70 岁以下的老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 残疾人(凭残疾证); 免票: 1.2 米以下儿童; 现役军人、伤残军人、烈士家属(凭有效证件); 70 岁以上老人及离人员(凭老年证、离休证或身份证);
❻ 颐和园东门到西洋楼远瀛观遗址怎么走
公交线路:579路 → 664路,全程约5.4公里
1、从颐和园-东门步行专约180米,到达颐和园站
2、乘坐579路,经过属3站, 到达圆明园南门站(也可乘坐508路)
3、乘坐664路,经过2站, 到达清华附中站(也可乘坐432路、运通124线)
4、步行约970米,到达西洋楼远瀛观遗址
❼ 圆明园遗址 就是残柱那个 具体在圆明园的哪个方位知道的请告诉我 谢谢
两条路,
第一条路从公园东门(长春园)进:进门后向右(北)走,走到头,左手边就是入口。
第二条路从公园南门(绮春园)进:进门后走到头向左,穿过小道到湖边向右转,沿路向前走直至绮春园的北墙,走两座墙(圆明园和长春园)之间的路走到头,右边就是入口。
拓展材料: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❽ 现在圆明园里面还是什么地方是值得去看的,求具体
绮春园:正觉寺有一些展览,另外像松风萝月、会心桥这些地方的景色还是不错的
长春园:除了传统的西洋楼遗址之外,还可以看看含经堂遗址,另外狮子林遗址旁边有黑天鹅,还可以看圆明园全景沙盘;
圆明园:福海周边的景色很不错,九洲清宴一带游人少,风景也很不错,几个主要的遗址景点都立有说明牌,再往北和往西的廓然大公-西峰秀色-文源阁-濂溪乐处-武陵春色一线是刚刚修整完的,有体力的话也可以转转。
❾ 圆明园遗址标志建筑这叫什么
网络:
著名景点
大水法 西洋楼遗址 方壶胜境
中文名称
圆明园
外文名称
The Summer Palace[6]
地理位置
北京西北郊区,海淀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性气候
占地面积
5200余亩,方圆20里
景点级别
国家级景区
类别
历史博物馆,艺术馆
地点
北京
初建者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焚毁时间
1860年10月18日
扩充期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
❿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景区占地多少公顷,由什么余座和什么组成
西洋楼全部景来观占地源80亩它地处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位置不甚重要,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景观,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占地约七公顷。大众熟知的残石柱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西洋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